太平天国是以洪秀全为首的,那里面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太平天国起义的四大天王之首是张学友还是郭富城啊?

作者&投稿:郑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金田起义就是在韦家祠堂宣布的。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金田起义就是在韦家祠堂宣布的。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韦昌辉(1826-1856)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金田起义就是在韦家祠堂宣布的。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太平天国的四大天王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都是太平天国的建立者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天王洪秀全, 翼王石达开

太平天国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1、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2、萧朝贵(约1820—1852),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
3、冯云山(约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4、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雷得我外焦里嫩...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分封了五大王: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以东王杨秀清为首,其他四王归杨秀清节制。
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是上世纪香港娱乐界四大天王,两者别搞错喔。

太平天国“开国六王”分别是谁,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答:天平天国的开国六王中天王洪秀全是绝对的主导地位,当时东王杨秀清功高盖主,并且时常对天王洪秀全不敬,洪秀全起初还是能够容下东王杨秀清,但是后来随着天平天国势力越来越大之后,尤其是他们在天京建立政权之后,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加深。其实当时并不是争权夺利的好时机,外部还有清朝廷的...

谁能告诉我太平天国四个王的故事?
答:太平天国从建都天京之日起,以天王洪秀全为首的领袖人物就贪图享受,丧失了进取心。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天京城门一步,只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望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则在他的金龙殿里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相当排场的。据说,洪秀全曾经拥有88个后妃...

太平天国运动是谁发动的?其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时间?_百度知...
答: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金田起义 起义军...

1853年,被太平天国改名天京作为今都城的是?
答: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即现南京)。 政治纲领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这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天平天国运动封了多少王?谁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
答:创始人洪秀全,他自称自己为天王。并且这个太平天国在短短十几年之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到后来几乎可以与清政府所抗衡。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把太平天国包装在宗教的外衣之下,从而把自己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上。而这个领导者便是洪秀全,他为了让更多人获得头衔上的名誉,因此分封了很多的王。但王的名号虽多,...

洪秀全是怎样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
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发展的最高峰。以洪秀全为首制定并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我国农民第一次提出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尽管《天朝田亩制度》中包含着许多“乌托邦”的成分,但它毕竟是对存在已两千余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彻底否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把洪秀全看成...

解密:太平天国历史上的领袖洪秀全色情贪腐真相
答:> 以洪秀全为教主的拜上帝会的创立,其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梁阿发编写的通俗布道书《劝世良言》。它并没有全面、系统地介绍基督教教义,而又不时援引中国传统观点来印证《圣经》。不过,它所涉及的一些神学知识,诸如,天父全能,耶稣救赎,独尊上帝,不拜偶像,天堂永乐,地狱永苦,等等,却被洪秀全及冯云山借用而且不断发酵...

洪秀全是什么人物
答:洪秀全是清朝时期天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

太平天国
答: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千年王国运动,它发生在洪秀全皈依基督教之后。洪秀全把基督教的千年王国论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作为武器,动员千百万贫苦农民向清朝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进行疾风暴雨式的斩妖杀魔战斗,在南京“小天堂”建都,将天京视为新耶路撒冷,并设计出以《天朝田亩制度》为核心的千年王国建设蓝图。

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有哪些?
答:2、萧朝贵,父蒋万兴,母盘氏,弟为太平天国懿王蒋有福。居桂平鹏隘山下古棚村,族属未定(目前史学界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因过继萧玉胜为子,故改姓萧。 有两子,长子萧有和,次子萧有福。萧有和袭爵为幼西王,在太平天国后期深得洪秀全信任,天京失陷后被清军杀死。 萧朝贵自幼随养父长大,家境贫苦,到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