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6可以怎么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可以怎么分

作者&投稿:曾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活动目标】

1.在实物、图卡等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6的分合,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2.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尝试按序排列并记录。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6的分法(三种规律)

2.幼儿操作纸6的分合

3.操作材料:

(1)分圆片:圆片,分类盒铅笔;

(2)翻圆片:圆片,铅笔。

(3)分珠子:串珠板、铅笔。

(4)分花生:花生,分类盒。

【活动过程】

1.第一关:复习游戏“碰球”:3、4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冲关游戏,听好了,第一关:复习3、4的组成。”

“冲关成功的,我们一起“耶——”表扬他,说错的,我们给他加加油!”

2.第二关,自主探索学习6的组成。

(1)出示空白的分合式,介绍探索要求:

“我们已经学习了2、3、4的分成,今天的第二关就是:你们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探索6的分成。”

①第一组:翻花片,记录6的分成。

②第二组:分珠子,并记录6的分成。

③第三组:分花生,记录6的分成。

④第四组:分圆片,并记录6的分成。

(2)要求:小朋友分一次记录一次,记录好后请把你所用的材料放回篮子。

(3)幼儿自主探索6的分成。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教师及时总结并出示相应规律的分成,并一起读一读。提问:你用的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规律的方法:递增规律、递减规律、交换规律。有规律的分法和记录方式能让我们比较容易记住6的分成。

3.第三关:实践验证,巩固并用所学到的方式再次进行6的分成。

“第二关,你们都通过了,那我们一起来挑战第三关啦!老师准备了一份种子,总共有6颗,请你们把这些种子也分成两份,可以用划线的方法来记录,但是有个要求要用你刚才没有用过的方法进行记录。闯关成功后到老师这里领取小贴花一颗。开始挑战!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我为幼儿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并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和分解

  教师:屈老师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6的分解和组成

  一、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 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的组成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3. 知道6的各组分法。

  二、活动准备
  1.水彩笔6支。
  2.小石子,纸诺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的分解组成。
  (1)探索数的组成的互换关系。
  教师:“谁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黑板上写出5的各组分法。如下图所示:
   5    5      5      5
   ∧    ∧     ∧      ∧
  1 4  4 1   2 3    3 2
  教师:“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4和1.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用互换的方法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4、5各数的一种分法。请幼儿写出另一种。
  2.学习6的分解组成。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6支漂亮的水彩笔。这6支水彩笔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试一试,然后做记录。”
  幼儿操作探索6的各种分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分完,做记录,找出6的各种分法。
  3.讨论。
  (1)教师:“你是怎么分的?怎么记录的?”“你找到了几种分法?”“6有几种分法?”
  (2)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神秘袋):“请一名小朋友来摸一摸,里面分别有几块糖?然后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块糖?调换其中一个袋中糖果的数目,换别的小朋友来摸。

  四、活动延伸
  把小石子放在活动室,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操作。

  五、温馨提示
  1.引导幼儿用互换的方法写出6的各种分法。
  2.幼儿操作作用的小石子要先洗干净。

  六、活动反思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记录、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6可以分为1和5
2和4
3和3
4和2
5和1

提问不清楚,此问题无法回答。

6的分合大班数学活动怎么写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6的分合
一.游戏导入:
1. 今天小超市开业了, 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 请      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 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 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二.游戏“抛硬币”
1. 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 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 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 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6. 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 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
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购物
1. 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 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 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和分解

  教师:屈老师

  活动名称: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6的分解和组成

  一、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 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的组成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3. 知道6的各组分法。

  二、活动准备
  1.水彩笔6支。
  2.小石子,纸诺干。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的分解组成。
  (1)探索数的组成的互换关系。
  教师:“谁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黑板上写出5的各组分法。如下图所示:
   5    5      5      5
   ∧    ∧     ∧      ∧
  1 4  4 1   2 3    3 2
  教师:“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4和1.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用互换的方法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4、5各数的一种分法。请幼儿写出另一种。
  2.学习6的分解组成。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6支漂亮的水彩笔。这6支水彩笔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试一试,然后做记录。”
  幼儿操作探索6的各种分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分完,做记录,找出6的各种分法。
  3.讨论。
  (1)教师:“你是怎么分的?怎么记录的?”“你找到了几种分法?”“6有几种分法?”
  (2)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神秘袋):“请一名小朋友来摸一摸,里面分别有几块糖?然后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块糖?调换其中一个袋中糖果的数目,换别的小朋友来摸。

  四、活动延伸
  把小石子放在活动室,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操作。

  五、温馨提示
  1.引导幼儿用互换的方法写出6的各种分法。
  2.幼儿操作作用的小石子要先洗干净。

  六、活动反思
  在6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教学内容中,我注意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允许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孩子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这一游戏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孩子的思维,激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2、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因为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分解组合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记录、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孩子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孩子积极的情感。

可以怎么分大班数学教案
答:分大班数学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的不同分法。2、学习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重点难点 数的不同分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的数学》、20个水果、粉笔、黑板、笔、记录单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向幼儿出示8个水果,请他们根据人数想出几种分水果的方法,教师奖记录在黑板上。2、我...

《6和7的认识》数学教案
答: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6和7的认识》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6和7的认识》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6和7的组成...

认读数字6、7小班教案
答: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认读数字6、7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读数字6、7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6、7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7,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答: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
答: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层级分类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设计分类标志,尝试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层级分类。 2、能与同伴...

6的加减幼儿园大班教案
答:(出示图片)列出算式:6—1=56—5=1教师 小结:我们知道6可以分成5和1,6减5等于1,6减1就等于5。 四、游戏 1.游戏"送苹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苹果",反面有算式,如:4+2=6;6—2=4等。 算出得数是几就送给几号运动员。 五、幼儿练习幼儿主题数学P11页 6的加减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学习6...

中班数学教案:认读数字6和7
答: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认读数字6和7,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教案:认读数字6和71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6、7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
答: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3、培养幼儿乐意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答:【实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点数数量为6的物体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答:第六组,依样接画。教师重点指导第一活动小组的活动,引导幼儿正确地表述操作结果。 3、活动评价。 请在第一活动小组活动的一名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填了几个点子,几多几少。)鼓励全班幼儿能大声地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