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三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啊? 徐志摩和林徽因以及陆小曼之间的关系

作者&投稿:冷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徐志摩钦慕林徽因,但因为某种原因最终没跟林徽因走在一起。陆小曼与徐志摩是夫妻关系。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

拓展资料

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

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也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是夫妻,与林徽因是情人关系。
林徽因始终清楚,徐志摩只是她生命中的惊鸿一瞥,只是一次漂亮的过错。“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这一句是林徽因发自肺腑的对徐志摩的真情告白。她的一生也没有走出诗人的影子。林徽因在《纪念志摩逝世四年》中写道:“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本身性情与性格抵触,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幻想与事实当面抵触,侧面或背面激成悲痛。”看着林徽因这字间和泪的话,她繁华的背地,后人读到的却是寂寞与悲凉,她与后来两个男人之间的所谓感情,也只是徐志摩曾经的万紫千红,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映衬布景。林徽因用她女人特有的心智,结束了和徐志摩一段无望的爱恋,在束装重拾娇艳如花的四月过后,她来不迭悲伤回望,因为她生命中的另一个主要男人――梁思成出场了。

1931年,徐志摩为了去听她的报告,在碧海蓝天中,他把他36岁的生命回报给了前世至爱的林徽因。后来,林徽因把他飞机出事的那块残骸永恒地寄存在她的卧室里,林徽因知道,她是最懂他的女人。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香消芳尽,绝尘而去。时年51岁。她用她裹挟着自己一生的清冷婚姻,玉成了无数男人心中的妄想。她只能冰凉地活在民国传奇里。得到林徽因噩耗的金岳霖凄然写道:“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一次,他酣畅淋漓,不再婉约退守。由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刻着她生前已千百次的自语:“这里长眠着林徽因,她是一位建筑师、诗人和母亲。”

  陆小曼在上海的生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徐志摩失事前为一个阶段,那时她的生活是奢侈而放任的;徐志摩失事后,她受到剧烈震动,人变得消极而沉寂;解放后为第三阶段,她重新振作起来,获得新生。
  徐志摩失事后,陆小曼受的打击最大,她所遭受的批评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愿再跟她来往,她也不再出去交际,陈定山先生说:志摩去世后,她素服终身,从不看见她去游宴场所一次,她请贺天键和陈半丁教她画,汪星伯教她做诗。她没有钱了,她卖了《爱眉小札》的版权。她每日供着志摩的遗像,给他上鲜花。

1935年,徐志摩过世的第四个年头,在陆小曼的努力下,《爱眉小札》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陆小曼在序中表达了她的心愿:今天是志摩四十岁的纪念日子,虽然什么朋友亲戚都不见一个,但是我们两个人合写的日记却已送了最后的校样来了,为了纪念这部日记的出版,我想趁今天写一篇序文,因为把我们两个人呕血写成的日记在这个日子出版,也许是比一切世俗的仪式要有价值有意义得多。

  1947年3月,晨光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志摩日记》,里面包括《西湖记》、《爱眉小札》、《眉轩琐语》、《一本没有颜色的书》和《小曼日记》五个部分,小曼在序中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我决心要把志摩的书印出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认识他。这本日记的出版是我工作的开始……我预备慢慢地拿志摩的东西出齐了,然后再写一本我们两人的传记,只要我能够完成上述的志愿,那我一切都满足了。

林徽因是是理想 陆小曼是幸福在徐志摩的心里林徽因永远是最完美的 因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然而这终归是他的一个幻想陆小曼才是他身边的实实在在的能把握的幸福 虽然他可能感觉不到 直白点说,就是徐和陆在一起,而他心里喜欢的是林。即成的结果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徐志摩1921年在英国学习时碰到当时正在欧洲游学的林徽因父女。与林长民成为忘年之交,以兄弟相称,并被林徽因的才气及美貌倾倒。徐志摩便萌生了与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念头。林父不愿让女儿同当第三者,所以带林徽因不告而别。而且当时林徽因才16岁。回国后的徽因不久就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并决定一起出国学建筑学。从此中国诞生了两位建筑学家。 独自在外的徐志摩相思成灾,所以不久也回国打算与徽因继续前缘,但未能如愿。而且已经与张幼仪离婚。抑郁之际,与陆小曼交往甚欢,两人春心大动。此时的小曼是王赓的妻子。(王赓也相当有才华。毕业于西点军校,与美国总统埃森豪维尔是同学)徐陆两人冲破家庭礼教,世俗舆论的重重阻挠,终于结合。但婚后的生活远不是徐志摩所想的那样幸福。他反而为了小曼无尽无休的挥霍生活四处奔波。他俩结婚后,徐在没有创作出值得称道的诗作。 林徽因与徐志摩应该算是精神上的恋爱。 不过这个谁也说不清。徐林二人在英国时,徐志摩记的日记被林徽因收藏,且日记一直没有公布于众,并在林死后被其后人烧毁。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其中缘由较为复杂,据郁达夫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住在何竞武家。徐志摩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才于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连徐志摩共三人,都刚届36岁,无一生还。时年陆小曼29岁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们还可以从她在徐志摩死后的几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后一个多月,陆小曼写了《哭摩》。

满意请采纳

  徐志摩钦慕林徽因,但因为某种原因最终没跟林徽因走在一起。陆小曼与徐志摩是夫妻关系。
  具体:徐志摩1921年在英国学习时碰到当时正在欧洲游学的林徽因父女。与林长民成为忘年之交,以兄弟相称,并被林徽因的才气及美貌倾倒。徐志摩便萌生了与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念头。林父不愿让女儿同当第三者,所以带林徽因不告而别。而且当时林徽因才16岁。回国后的徽因不久就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并决定一起出国学建筑学。从此中国诞生了两位建筑学家。
  独自在外的徐志摩相思成灾,所以不久也回国打算与徽因继续前缘,但未能如愿。而且已经与张幼仪离婚。抑郁之际,与陆小曼交往甚欢,两人春心大动。此时的小曼是王赓的妻子。(王赓也相当有才华。毕业于西点军校,与美国总统埃森豪维尔是同学)徐陆两人冲破家庭礼教,世俗舆论的重重阻挠,终于结合。但婚后的生活远不是徐志摩所想的那样幸福。他反而为了小曼无尽无休的挥霍生活四处奔波。他俩结婚后,徐在没有创作出值得称道的诗作。
  林徽因与徐志摩应该算是精神上的恋爱。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陆小曼 (1903年-1965年),江苏常州人,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曾参加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陆小曼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五幕话剧《卞昆冈》。她还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成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63岁。

郭沫若林徽因徐志摩三人到底什么关系~

郭沫若和徐志摩、林徽因二人没有直接关系。
郭沫若和徐志摩基本同时学成回国,住在同一城市上海,却无缘结交。两人的交集仅有一场回国之后由眼泪引发的笔墨官司。而徐志摩和林徽因曾经是恋人关系,不过两人后来分手了。两人分手后,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徐志摩娶了陆小曼。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林徽因被徐志摩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两人以书信来往,交往甚密,并有谈论婚嫁之意。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四年之后两人再次见面,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

扩展资料: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为诗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
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
同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远走他乡,到德国留学去了。但事实上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犹犹豫豫地默许了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林徽因曾对她的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志摩写过很多诗送给林徽因,最有名的是《偶然》。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沫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志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一代才女林徽因:三个爱情故事的女主角

林徽因是是理想 陆小曼是幸福在徐志摩的心里林徽因永远是最完美的 因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然而这终归是他的一个幻想陆小曼才是他身边的实实在在的能把握的幸福 虽然他可能感觉不到 直白点说,就是徐和陆在一起,而他心里喜欢的是林。即成的结果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徐志摩1921年在英国学习时碰到当时正在欧洲游学的林徽因父女。与林长民成为忘年之交,以兄弟相称,并被林徽因的才气及美貌倾倒。徐志摩便萌生了与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念头。林父不愿让女儿同当第三者,所以带林徽因不告而别。而且当时林徽因才16岁。回国后的徽因不久就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并决定一起出国学建筑学。从此中国诞生了两位建筑学家。 独自在外的徐志摩相思成灾,所以不久也回国打算与徽因继续前缘,但未能如愿。而且已经与张幼仪离婚。抑郁之际,与陆小曼交往甚欢,两人春心大动。此时的小曼是王赓的妻子。(王赓也相当有才华。毕业于西点军校,与美国总统埃森豪维尔是同学)徐陆两人冲破家庭礼教,世俗舆论的重重阻挠,终于结合。但婚后的生活远不是徐志摩所想的那样幸福。他反而为了小曼无尽无休的挥霍生活四处奔波。他俩结婚后,徐在没有创作出值得称道的诗作。 林徽因与徐志摩应该算是精神上的恋爱。 不过这个谁也说不清。徐林二人在英国时,徐志摩记的日记被林徽因收藏,且日记一直没有公布于众,并在林死后被其后人烧毁。 1931年11月上旬,陆小曼由于难以维持在上海的排场,连续打电报催促徐志摩南返。11月11日,徐志摩搭乘张学良的专机飞抵南京,于13日回到上海家中。不料,夫妇俩一见面就吵架。其中缘由较为复杂,据郁达夫回忆:“当时陆小曼听不进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掷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在地上,玻璃碎了。”徐志摩一怒之下,负气出走。18日,徐志摩乘早车到南京,住在何竞武家。徐志摩本来打算乘张学良的福特式飞机回北京,临行前,张学良通知他因事改期。徐志摩为了赶上林徽因那天晚上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才于第二天,即1931年11月19日,迫不及待地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登机之前,他给陆小曼发了一封短信,信上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了,准备返沪。”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大雾影响,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连徐志摩共三人,都刚届36岁,无一生还。时年陆小曼29岁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陆小曼对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们还可以从她在徐志摩死后的几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后一个多月,陆小曼写了《哭摩》。

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这几个人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故事?
答:因为陆小曼迷恋上海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不愿意与徐志摩一起去北京生活,以至于徐志摩要疲于奔命与北京与上海之间,为了满足陆小曼在上海的奢华生活,徐志摩创作的时间少了,更多的时候在赚钱,当徐志摩在从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失事时,陆小曼又再一次成为中矢之的,被一片骂声所掩没了 林徽因认识徐志摩时才...

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张幼仪.陆小曼,他们到底都是什么关系...
答:6、陆小曼(1903年-1965年),也是个美女,胡适说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十九岁就奉父母之命与王庚结婚,但与丈夫感情淡漠,于是喜欢跑到外面。由于王赓专注于工作和前途,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什么叫送羊入虎口?这就是了。于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

满意的加100~~谁可以告诉我徐志摩和3个女人的事情
答:至于林徽音为何和志摩刚一中矢便折翼而返,绝情于志摩后为何又频频书信往返?林徽音至死仍三缄其口,这便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林徽音与丈夫梁思成一起为中国的建筑学以及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城墙等)做出了很大贡献。林徽音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逝世,享年五十一岁。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小曼...

徐志摩的感情生活—与三个女人的纠缠
答:林徽因从小生活的环境就让她非常理智,她不可能会和一个有妇之夫的人有结局。后来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徐志摩与陆小曼 1920年,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年仅17岁的陆小曼与毕业于...

徐志摩的死,林徽因和陆小曼谁应该负责任?
答:说到民国的才子佳人,很多人往往想到的都是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人,这三个人之间也有很复杂的关系,徐志摩苦苦追求林徽因不得,后面遇到了陆小曼并和她结为了夫妻。我们都知道徐志摩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坐飞机失事离开了人世,有一些人说,徐志摩的去世,应该由林徽因负责,要不是因为她拒绝徐志摩...

请问林徽因和她身边的三个男人的故事是怎样的?
答: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

林徽因和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关系??
答:徐志摩知道后更伤痛欲绝,不留任何幻想的同时,认识了近乎于完美的陆小曼。她的美丽风姿,不凡谈吐和知识底蕴让这个性情中人再一次倾倒。爱,美,自由的共同追求使他们真正地走到一起。但后来发现,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具体情节省略)那时,徐还去和徽因倾诉。。。以上为本人心血之笔啊,最挚爱的...

林微音 梁思成 金岳霖 徐志摩 陆小曼
答:后来。金岳霖知道后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为林徽因终生未娶。第二组是徐志摩、陆小曼、...

徐志摩的笔记为何会让陆小曼与林徽因争抢,林徽因得到后又为何给烧毁了...
答:陆小曼和林徽因为什么要争夺徐志摩的日记本呢?因为徐志摩生前有记日记的习惯,所以他留下了很多的日记。在1925年,他将自己的日记交给了凌淑华,并对她说:“这个日记本不能给除了你以外的任何人看,它只能用来将来为我写自传的参考资料”。凌淑华也是一直遵守着和徐志摩的诺言,直到1931年,...

关于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梁思成,金岳霖五人的介绍和关系
答:首先,徐志摩曾经狂追过林徽因,甚至为了她要和原配张幼仪离婚;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夫妻,两人是建筑学家,林徽因也是诗人;金岳霖明恋林徽因,为了她一生未婚,我个人认为他比另外两个人都要爱林徽因,徐志摩诗人般的爱情如同飞蛾扑火,犹如昙花一现,后又和陆小曼纠缠不清。梁思成在她死后另娶建筑学家林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