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含义

作者&投稿:豆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银河 [yín hé] 

夜空中明亮的光带

更多义项

语音播报,能听的百科!

 立即收听

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在欧洲古代古希腊称为γαλαξίας “乳之路”,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这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

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鹊桥相会。

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银河不是银河系,而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包含上千亿颗恒星、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直径有约10万光年。

中文名

银河

外文名

the Milky Way;galaxy

别名

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

位置

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

名词解释

星星闪烁

1.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

2. 道教称眼睛为银河。

宋 赵崇绚 《鸡肋·银河》:“道家以目为银河。”一本作“ 银海 ”。

3. 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地理位置

夏夜星空中从东北向南横跨天空的银河,宛如奔腾的急流,一泻千里。迢迢的银河引起多少美丽的遐想和动人的故事。

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看到了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银河经过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天鹰座、狐狸座、天箭座、蛇夫座、盾牌座、人马座、天蝎座、天坛府、矩尺座、豺狼座、南三角座、圆规座、苍蝇座、南十字座、船帆座、船尾座、麒麟座、猎户座、金牛座、双子座、御夫座、英仙座、仙后座和蝎虎座。银河在天空明暗不一,宽窄不等。最窄只 4°~5°,最宽约 30°。银河为什么是白茫茫的呢?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后,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把望远镜指向银河,原来银河是由密集的恒星组成的。为什么只有这一“带形” 天区的恒星最密集呢?原来是由 1000 多亿颗恒星组成一个透镜形的庞大的恒星体系,我们太阳系就在这个体系之中。我们从太阳系向周围看到盘状的边缘部分呈带形天区。这个天区的恒星投影最密集,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银河。这个庞大的恒星体系也由银河得名,叫银河系。肉眼的极限视星等为5.5以上或光污染指数5级以上才能看到银河,如果肉眼看不到银河,使用最先进的观测仪器也很难看到银河。北半球来说夏季最明显看到银河(在天蝎座、人马座延伸至夏季大三角,甚至仙后座),冬季的那边银河很黯淡(在猎户座与大犬座)。

银河(Milky Way),我国民间又称“天河”、“天汉”。它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实际上一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很多恒星有卫星。在太空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旋涡。

晴朗的夜空,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不仅能看到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还能看到一条淡淡的纱巾似

靠近银心的半人马座

的光带跨越整个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条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于东西方向,那就是银河。过去由于科学还不发达,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就又给了它一个名称叫做天河,所以我国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等许多唯美的神话故事。

实际上,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是我们置身其内而侧视银河系时所看到的它布满恒星的圆面。由于恒星发出的光离我们很远,数量又多,又与星际尘埃气体混合在一起,因此看起来就像一条烟雾笼罩着的光带,十分美丽。

银河各部分的亮度是不一样的。靠近银心的半人马座方向比其他部分更亮一些。

历史探究

自古以来,气势磅礴的银河就是人们十分注意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古人不知道银河是什么,把银河

伽利略

想像为天上的河流。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鹊桥就是铺设在这天河之上。夜空中分处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特别引人注目。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星,在银河的东岸。织女星在银河的西岸,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西方人把银河想像成是天上的神后喂养婴儿时流淌出来的乳汁形成的,叫它为牛奶路。英文中的银河(Milky Way)就是这么来的。

美丽的神话故事不能代替令人满意的科学解释。银河究竟是什么呢?望远镜发明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正确的答案。17世纪初期,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把他自己制造的望远镜对准了银河,惊喜地发现银河原来是由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恒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由于这些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人的肉眼分辨不清,把它看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

银河代称

我国古代把银河也叫天河、银汉等。大诗人白居易在 《七夕》诗中有:“烟宵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我国现代著名的大诗人郭沫若在他的诗中也曾写道:“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银河,在我国古典诗文中还有不少有趣的别称,如:

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

陆机《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中的“天汉”。

杜审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中的“绛河”。

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的“云汉”。

杜甫《阁晚》“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中的“星河”。

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中的“天河”。

李贺《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中的“银浦”。

李贺《溪晚凉》“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中的“银湾”。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中的“长河”。

蒲宫音《远歌》中的“天川”,也是指银河。

国外传说

世界各地有许多创造天地的神话围绕著银河系发展出来。很特别的是,在古希腊就有两个相似的希腊神话故事在解释银河是怎么来的。有些神话将银河和星座结合在一起,认为成群牛只的乳液将深蓝色的天空染

万神之王宙斯

白了。在东亚,人们相信在天空中群星间的雾状带是银色的河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河。Akashaganga是印度人给银河的名称,意思是天上的恒河。

milky way是译自希腊语γαλαξίας 字面意思“乳之路”,依据古希腊神话,银河是赫拉在发现宙斯以欺骗的手法诱使他去喂食年幼的赫尔克里斯因而溅洒在天空中的奶汁。另一种说法则是赫耳墨斯偷偷的将赫尔克里斯带去奥林匹斯山,趁著赫拉沉睡时偷吸他的奶汁,而有一些奶汁被射入天空,于是形成了银河。

在芬兰神话中,银河被称为鸟的小径,因为它们注意到候鸟在向南方迁徙时,是靠著银河来指引的,它们也认为银河才是鸟真正的居所。科学家已经证实了这项观测是正确的,候鸟确实在依靠银河来引导,在冬天才能到温暖的南方陆地居住。即使在今天,芬兰语中的银河依然使用Linnunrata这个字。

在瑞典,银河系被认为是冬天之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冬天的银河是一年中最容易被看见的。古代的亚美尼亚神话称银河系为麦秆贼之路,叙述有一位神祇在偷窃麦秆之后,企图用一辆木制的运货车逃离天堂,但在路途中掉落了一些麦秆。

中国传说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该日也逐步演变为中国的情人节。因此,每到七夕有情人总会仰望星空祈祷爱情忠贞不渝。

据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介绍,牛郎与织女是民间一种叫法,其实在天文学上牛郎的中文名为河鼓二,而织女星称为织女一,它们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的一颗亮星,由于这两颗恒星肉眼清晰可见,又容易辨别所以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

鹊桥相会

在晴夜,可找一处不受城市灯光影响的安全地方,最好是在天黑后两小时左右,此时没有多少月光的影响,事先约好亲朋好友或情侣,找好躺椅。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仰头静望,当你看到横贯长空的银河时,会有一种舒适的精神享受。在头顶附近,银河中间与两边有3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她在银河西北边,这就是织女星。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南边,他就是牛郎星(又名河鼓二)。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根据现代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牛郎星距我们有16光年(1光年约等于 10万亿公里),织女星距离我们26光年,两星之间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因此他们每年的"七七相会",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传说中为何要将"七月初七"这一天算做牛郎织女的相会日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七"是吉利数字,有圆满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银河的时候,月亮的光辉也恰好能照在银河上,更便于人们观星。今夜用天文望远镜观看,会看到银河里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个月亮的余晖洒向银河便成了人们想像的"鹊桥" 。

眼下,正是盛夏时节,晚间9时左右亮度零等的织女星首先出现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还有一颗一等星的牛郎星,在远离城市灯光的郊外,市民抬头仰望夜空会惊喜地发现,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银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无言相望,颇有一番诗情画意。

地球与银河

地球是太阳系里八个行星之一,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河山之壮伟,海洋之辽阔。对地球之大已有深刻的领

地球

悟,不必言喻。但地球与太阳一比,简直是微不足道,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一百万倍,质量约是地球的三十三万倍。我们把地球放在太阳的表面,只是一个小黑点而已,还没有太阳上的黑子(sunspot)大。但把眼光再放大一点,太阳也是平平不足为奇,它不过是银河系里一颗极普通的星体,银河系里有上千亿颗恒星,比太阳质量大几十倍,光度比太阳强一百万倍的恒星比比皆是。银河之广更是不可思议,譬如说我们要想到距地球约三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去,用光的速度来旅行,在旁观者眼中也要走三万多年,由于相对论效应,飞船上的人实际上没有度过时间(所以我们看到的远处的恒星仍旧是它当时的景象),假设真有这样一个太空船,我们以光速出发,到达之三万光年远时,地球上已是我们千代子孙矣!大家都晓得地球自转。月亮绕地球转动,地球及其他行星绕著太阳旋转,太阳和其他银河系的星球也是一样的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地球自转需时一日,月亮绕地球一周需时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周需时一年,太阳绕银河 系中心一周需时一星系年(galactic year)一个银河系年等于二亿五千万年。银河系岂不是大到极点了,但是在整个宇宙里,它不过只是一粒沙而已,类似银河的星系有三十亿(3,000,000,000)之多,这个空间的直线距离就有十亿光年之谱,真是大不可测,远不可限。附图一是后发星座(Coma Berenices)附近宇宙一角,碟状光体都是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附图二是用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照出来的银河图。我们既然对太阳系,银河系与宇宙的关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此时再进一步谈谈银河本身的问题,从历史演进,研究银河系可以分成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测定银河的大小与形状,这个阶段起端于十八世纪末叶,至一九六二年后渐入尾声。第二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是在了解银河结构,这个阶段自一九五○年开始,异峰叠起正是方兴未艾之时,我们就按照这个历史顺序来介绍银河系。

凯卜庭宇宙

来自乡村的读者,一定记得月黑天晴的晚上,天上所呈现的一条银白色襟带,从天的一边横跨长空,延伸 到天的另一边。住在城市的读者,因为城市灯光在空气中的散射,可能不能看出这条银白色的襟带。这条襟带在仔细观察下,不难看出是无数星星聚集而成的,就是基于这项观察,十八世纪的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就对宇宙的形状与构造提出有科学价值的猜臆,但是这些猜臆并不是正确的科学途迳,一直到十八世纪末叶(1784),英国天文学家赫雪(William Herschel)才用望远镜作了有系统的天文观测,他的方法极简单,就是细数天上的星体,就从这点观测的结果,他肯定银河系的形状有如扁平的磨石,太阳位于磨石的轴洞里。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荷兰天文学家凯卜庭(J.C. Kapteyn)再重新开始研究银河系,他仍旧采用赫雪数星的方法,因为对星体距离测定的进步,他的数星技术远步在赫雪之上,他用统计的方法,把银河系分成若干重点区域(Kapteyn selected areas),不计其详的观测分析,他 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最后在瞌目长逝前,发表了他的银河图,后来称作「凯卜庭宇宙」(The Kapteyn Universe)。这图形与赫雪的结果大同小异。银河系的繁星坐落在一个扁平的图形中,太阳位居此图形的中央,凯卜庭运用那时的观测技术,定出这个图形的直径有二万三千光年(凯卜庭的银河观在本世纪初期,是大家一致同意的,因为他数星的结果,发现星数随距离而递减。这是一个「太阳非在银河中央不可」的有力证据。但是非常令人惋惜,赫雪与凯卜庭都用了一个错误的假设,他们认为星际光吸(Interstellar absorption)可以完全忽略,这一点错误使他的结论全部改观。我们后面就要提到,在银河系中的星际尘(Interstellar dust)随氢原子气体运行,充塞在银河平面之中,这些星际尘能遮蔽星光,所以虽然我们看到银河系里繁星点点,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和太阳接近的星,而在银河平面中真正远的星(约15,000光年以上)既使用最大的望远镜也难看到。因为星际光吸我们只能看到左近的繁星,而且星数也因光吸随距离而递减,所以错以为我们在银河中央。

一九二六的争辩。一九一七年谢甫利(Harold Shapley)就开始批评凯卜庭的银河观。他的论点是基于银河系里球状星团(Globular cluster)的分布与距离,根据这些球状星团的资料,他主张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星座(Sagittarius)的方向,距离太阳约莫十万光年。谢甫利在一九一八年发表他的结论,但并不受天文界的欢迎,最显明的是四年后凯卜庭总结他的银河观时,并不采用谢甫利的说法。谢甫利并不灰心地搜集更多资料,继续朝他的主张迈进,在推进的过程中,引起了很多次学术争辩,最有名的是谢甫利与寇提斯(H.D. Curtis)一九二六年的争辩(The great debate),这个争辩包括二大回合,对银河系的了解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一回合是针对银河中心与距离。寇提斯代表老派(凯卜庭银河观),谢甫利是新派,我们对老派的看法在上一节已有了交待,我们再讨论一下谢甫利的看法。原来银河系组成份子除了独自运行的繁星以外,还有一些星成群结队出现,其中一种叫球状星团,每一个星团拥有大小星体十万之众(附图四)。这些星体因受重力的束缚,虽横冲直闯,但是很少能跑出星团范畴之下。小小几个星成不了气候,纠成十万之众就形成一股势力,银河系中这些星团有一百多个,谢甫利发现他们的分布情形如下(一)对银河平面而言,它们大致对称,就是说平面上下数目相等,(二)这些星团集中在人马星座方向。第一点确定其与银河系的关系(属于银河系),第二点使人怀疑凯卜庭的银河观,如果银河系如凯卜庭所说,球状星团应该很均匀分布在我们四面八方的银河平面上,而不会集中在人马星座附近。所 以谢利甫乃主张银河系中央应该在人马星座方向。他更进一步,利用利维(H.S. Leavitt)对小麦哲伦星云(Small Magellanic Cloud)变星(Variable

璀璨小麦哲伦星云

star)的观测,建立起变星周光关系(Penvd-Lumithosity relation)测定银河中央距我们约十万光年。当然我们往回看,谢甫利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他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当时反对的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寇提斯,所以一九二六年,美国天文学会把他们二人安排在华盛顿的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公开辩论。结果二人各执一词坚持不下没有结果,这问题一直到一九三○年俄特(Jan H. Ourt)与林德柏(Pertil Lindblad)证实太阳绕著人马星座方向旋转,才正式解决。一九二六年辩论的第二回合,也是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大家都不让步。这次相反,寇提斯的看法对了。科学是集众智的产物,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自倚天纵之才,完全走主观路线是不可效法的。第二回合的重点落在涡状星云(Spirals galaxies)上。自十九世纪中叶发现了很多的涡状星云(见附图五),大家就开始研究;到底这些星云是属于银河系,或是银河以外之物,谢甫利主张这些星云是属于银河系的,然而非常不幸,他引用的观测证据,后来发现都有问题。寇提斯主张涡状星云是银河以外之物。他最重要的理由有二(一)有很多涡状星云横侧面对著我们,而且都有一个暗黑不透光的阴影横卧在中央平面上(附图六),如果银河系就是这样的一个涡状星云,那麼我们见到横跨天际的天河,便正是一个银河星系的横侧面,假设涡状星云位于银河之外,朝银河方向的涡状星云便刚好在这阴影背面,就被遮蔽看不见了,朝别的方向,涡状星云则不会被遮著看不见。这点正与观测吻合,银河方向几乎没有涡状星云,而其他部分充满了涡状星云。(二)所有涡状星云视线速度(Line of sight velocity)比普通星体高出多多,他们的自行(Proper motion,即垂直于视线方向的速度)却很小﹔换而言之,如果他们距离很近的话(在银河以内)这麼高的速度在几十年走出来的弧度,一定相当可观,即使他们的自行一定也很大,事实正好相反,足证他们远在银河之外。谢甫利与寇提斯第二回合之争到赫伯(E.P. Hubble)用100英吋的望远镜看到涡状星云外围的星体时,才渐渐解决。

银河自转

前面提到太阳系与银河中央的关系,到俄特与林德柏证明银河自转,才迎刃而解。俄特是荷兰人,林德柏是瑞典人,他们在一九二六年就开始著手研究银河自转。他们的方法是研究太阳系附近的星体运行。最重 要的发现是高速星(对太阳的相对速度),大多数离银河平面较远,而他们的运行方向呈高度的不对称,完全集中在一边(附图七)。林德柏首先看清楚了这个现象。他认为银河星可以按其分布分成更多系统,在银河平面的星绕银河中心迅速转动。分布在银河上下有相当距离的星则转动较缓。太阳是属于前一系统,所以在太阳系看后一系统的星,多半都逆著我们走,所以才会有这种不对称,同时,我们知道只有接近银河系中心的星转得比太阳系快,这样我们也可观察出银河中心的位置,它是在人马星座方向,凭这理由他支持谢甫利的银河观。俄特更进一步仔细分析属于我们一个系统的星体,他发现我们不仅绕著人马星座转动,而且这个系统的转动是里面快,外面慢的较差转动(Differential rotation),太阳系距银河中央为一万秒差距

太阳系

(Parsec,一秒差距等于3.24光年)太阳公转速度是每秒钟二百五十公里,即每小时九十万公里,这虽然很快,但绕银河中央一周仍须二亿五千万年。俄特与林德柏虽然奠定了银河自转与太阳系附近的较差自转,但是真正自银河中央到太阳系以外是如何自转,到底里面比外面快多少,依旧茫然无知,一直到二十二年以后,俄特与他的助手用无线电望远镜观测银河系中氢原子气体的运行,才弄清楚。银河系主要成份是星体,占全质量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星际之间并不是真空,而充塞了很稀薄氢原子气体(HⅠregion)约占全质量百分之四除了氢原子气体以外,尚有星际尘,宇宙线粒子(Cosmicray Particles)氢离子气体(HⅡ region)以及其他物质。我前面提到星际尘能散射星光,所以造成凯卜庭的错误与寇提斯所看到横卧在涡状星系的阴影。普通光学望远镜在银河方向只能看出五千角差而已(一万六千光年),对整个银河的了解,只有管窥之效。但是无线电波则不然,因为它的波长较长,可以在星际通行无阻,所以自一九三七年詹斯基(K.G.Jansky)发现了来自天外的无线电波,使整个天文学大大的迈前了一步。大家都晓得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绕著一个质子转动,电子与质子本身都在旋转(Spin)。旋转方向更改便会放出无线电波,波长约21公厘(cm)。荷兰天文物理学家万德赫(H.C. van de Hulst)在一九四四年还是完全用理论预测这个无线电波。但到一九五一年哈佛大学的伊文与普塞(H.I. Ewenand E. M. Purcell)果然证实了万德赫的预测。俄特与万德赫在荷兰政府鼎力支持下兴建无线电望远镜,致力于银河系的研究,他们最初的结果在一九五二年开始陆续发表,把银河自转,银河的总质量,最要紧是银河系的结构问题逐渐弄清楚。银河自转与质量是有直接关系,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愈近银河中心愈快,从太阳到银河中心一半距离时,自转增加一倍,接近银河中央而角速度增加数倍不止,根据这个自转率,银河质量高度聚集在内部,密度向外递减。

涡状结构

一个世纪以前,发现了仙女星座(Andromada)的涡状星云(M31﹐附图九),已经有人怀疑银河系也

仙女星座的X射线照片

有涡状结构,确定涡状星云是银河以外的星系后,大家就不只怀疑,而是想出法子来勘定银河系的涡状结构。这个问题是相当困难的,我们乘飞机飞临台北市上空,台北市错综复杂的街道一目了然,但是我们站在中山堂上四面眺望,虽然衡阳街,中华路历历在目,但是要我们把台北市的大街小巷测画出来,就难了。坐飞机看台北市,就像我们用望远镜看仙女星座的涡状星系一般,旋涡分明在目,登中山堂望台北市,就好像我们在太阳系看银河,是否有涡状结构。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终于发明了无线电望远镜。结构问题大致可以完全解决,天文学家又更进一步要了解,这些旋涡臂(Sprial arm)到底是什麼,为什麼会有。在这一节里我们只从观测结果看银河结构。下一节我们再谈旋涡臂的本质问题。前面讲过,可以观测到的星系有三十亿之多,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有涡状结构,德籍天文学家巴德(Walter Baade)是第一个对涡状结构有贡献的人,他发现仙女星座星等的O,B型新生星(Early-type stars)集中在旋涡臂中。这个发现很重要,首先因为O,B新生星光度是通常星(如太阳)的十万倍或百万倍,这点马上说明了为什麼涡状臂要比星系其他部位明亮(参考附图五与附图七)。第二、因为O,B型光谱的新生星年龄不过数百万岁,比起星系其他一般星的年龄(数百亿岁),就好像是昨天才诞生的婴儿与白发皤皤的老翁一般。这说明星系虽有数百亿的高龄,新星球却还在不断的产生中。第三、太阳附近的新生星都坐落在密度较高的氢气中。有些新生星温度太高,把氢原子气体变成了氢离子气体,大家都渐渐相信,星球是星际气体凝聚而成,因为新生星诞生不久,不会马上脱离气体集中区域,所以旋涡臂中一定也是氢原子气体集中地带。这些看法激起了天文界研究银河涡状结构的狂潮。光学天文学家(Optical actronomer)应用巴德的结果,著手测定太阳周围新生星的距离与位置。无线电天文学家运用第三点就开始观测氢原子气体的分布,理论天文学家从事研究新生星形成过程(Star Formation processes),为什麼新生星在旋涡臂中形成,为什麼会有旋涡臂。先谈谈光学天文学家的成果。我们前面数次提到在银河平面中的星际光吸(Interstellar absorption)。正式勘定星际光吸要归功于庄伯勒(R.J. Trumpler),一九三○年他发表了对星团(Starclusters)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现象,因为星际光吸各方向并不相同

银河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这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的特点1、扭曲螺旋星系星系是典型的螺旋星系,半径在6万光年左右,从侧面观察,呈现出扭曲的形状,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星系的边缘受到两个矮星系的影响,其间的重力相互吸引,使整个星系形成扭曲的形状。尽管整个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但人们所能观察到的银河并没有那么亮,这主要是因为银河发出的光线被灰尘云遮挡,整个银河系看起来只有中间区域更亮,光线越往边缘越暗,地球上可以直接看到的银河系,大约只有6000光年宽,不到实际直径的十分之一。2、星系围绕另一个核心运行最近,银河系是室女超级星系的一部分,其中包括1500多个星系,室女超级星系的所有星系都围绕着中心运行,天文学家们计算室女超级星系的相对运动速度约为220万公里/小时,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星系也围绕着室女超级星系的宇宙中心运行。

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是横跨星空的一条淡淡发光的带,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这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传说“鹊桥相会”,也有同名的文学作品和电视,还有《银河》品牌的计算机和叫“银河”的台风。

~

我了解河流在诗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永不停歇的生命,还有时间的流逝,流动的生命!

通常爱说:山川河流,其中“川”与“河流”什么区别?
答:“川”通常是指 1、河流或是山间;2、高原间的平坦而低的地带;但在秦汉以前,河流称为“川”或“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经》曰:“昆仑山,纵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去蒿山五万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虚。”“河”通常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但在秦汉以前,基本是黄河的专称...

梦见河流有什么寓意预示
答:梦见河流有什么寓意预示1 梦见河流意味着幸福、富有。梦中的河流,一方面,具有孕育、滋养的含义,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代表创造力、女人或其他水代表的事物。在性方面,当人在欲念和罪恶感中徘徊不定时,也容易梦见河水。另一方面,梦中的河流,还象征人成长或自我完善中,必须要跨越的巨大障碍,或是...

为何河流的名称长江以南多以“江”称呼,而以南却以“河”?
答:因此,从按照河流水量的方式进行命名的适合,南方就命名为“江”,北方就命名为“河”了。二、与中国的历史朝代有关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对待河流的命名都是以带有水含义的单字去命名的。河流经过不断的演变河分流的情况下,这样的命名方法就显得很麻烦。人们就开始寻求另有一种的...

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中国的河流和水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甚至有些河流已经干涸或成为了“毒河”。在这种理解中,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批评态度,提醒大众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总之,在理解这句话时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背景进行推断,以获得更准确的含义。

梦见河什么意思
答:梦境中河流,一方面,具有孕育、滋养的含义,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代表创造力、女人或其他水代表的事物。在性方面,当人在欲念和罪恶感中徘徊不定时,也容易梦见河水。另一方面,梦境中河流,还象征人成长或自我完善中,必须要跨越的巨大障碍,或是生命里对你非常重要的事情。梦见过河,从河岸一端到另一...

我了解河流在诗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我了解河流”,在《黑人谈河流》这首诗里“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的寻根。这首诗表达了黑人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同时,在当时种族歧视的恶习尚未根除的美国,这首诗还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

《边城》中河水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象征着明天,你还应该记得最后说的明天,河水流向的是不知名的未来。船已经被卷走了,人又应该奔向的是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