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书繁杂,怎么区分文字是史实还是虚构的?

作者&投稿:恽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未经修饰的原始记录可信度高于后人编撰的史料,那样的史书就是史实。《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要看李渊和自己的起居注,房玄龄他们觉得不妥,于是修订了一套新的《实录》给李世民看,李世民下令把其中浮夸吹嘘的成分删去,形成了新的《实录》。后来宋朝修的《旧唐书》、《新唐书》都是根据《实录》修订,后来发现的李渊身边的书佐温大雅编撰的李渊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与《实录》有很多出入。所谓起居注,就是皇帝身边的人随时记载的皇帝日常生活细节,最原始的资料。一般在新皇帝登基后,会对先帝的起居注进行编撰,形成《实录》,这是经过编辑的。而像《二十四史》这样的史书,则一般是后一个朝代(或者后几个朝代)编撰的前朝史书,主要根据《实录》编写,又经过了一次加工。所以,通常情况下,起居注的可信度大于实录,实录可信度大于后世史书。

‍‍

‍‍

可以互相照应的史书比孤证可信度高,我们知道,《宋史》、《辽史》、《金史》都是元朝修的。三部中,宋史的规模最大,修的却最快。因为几乎完全不经考证直接抄宋实录。而其中记载的很多事件和自习考证编撰出来的《辽史》、《金史》矛盾相当多,而后代仔细考证后,往往发现《宋史》自己本身都前后矛盾错漏不断,所以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史》是二十四史中修的最差的之一。再比如,《资治通鉴》是宋代编撰,但其中记录的史实却是从三家分晋开始。一千多年前的历史真的能记载很准确吗?所以《资治通鉴》中与其他史料相合的部分可信度就要高于那些仅存在于《资治通鉴》中的故事。

‍‍

‍‍涉及到一系列专业知识储备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史书体系是《二十四史》,后来又有《二十五史》、《二十六史》的说法。总之,这是一个庞大的历史总集,总计四五千万字。这其中涉及到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研究者,往往是集中在某个时代或者某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这种情况下,只看《二十四史》中相关章节可能是不够的。因为《二十四史》中的记录也是通过逐步汇总、删减而成的,有些文字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变得非常简略模糊,无法搞清事件的真实情况,甚至被掺入各种虚构的内容。作为研究者,能够知道自己所查阅的内容,在其他的历史文献中是怎么记载,到底是《二十四史》中转述它的,还是它转述《二十四史》的,这一点需要搞清楚。如果是前者,那么这份资料的记载的可信度会高于《二十四史》,如果是后者,那么它的记录可信度就低于《二十四史》。如果是前者,还可以继续追查,有没有更早的资料?还有就是同一份资料有没有不同的版本?哪个版本更早?这些都是可以进一步追查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存在文献残缺失传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退求其次,通过各种科学逻辑思维来判断文字的合理性了。‍‍

正所谓“我们永远不能知道真相是什么,只能无限接近它”。毕竟年代久远,我们不可能穿越到当时去考证真伪。只能遵循一些原则,对这些文字资料排一个可信度。有实物佐证的文字资料可信度最高,比如说,史料记载先秦铸剑技术如何高超,那只是一条简单的记录而已。而一旦看见了精美绝伦的越王勾践剑等,现在的技术也无法复制,那就真的无可辩驳了。但说有没有巨阙、鹿卢、太阿、干将莫邪这样的名剑存在呢?那真不好说,或许确实有,或许只是传说。在发现之前,我们只能说存疑。所以对于这样的,肯定是史实。

我觉得还是要看史书中的记载,要是很多都有出处,还有相对应的论据,然后就是不管记录什么,都有大量的考究证明,这样的史书就是符合史实的。文字中很多只是文字,只是道理,没有证明的文字,一般都是虚构的。

~

中国历史全部属实吗
答:我国侵略他国?用词不当,在古代,中国自视为天朝上邦,主动侵略的行为罕见,以明朝为例,出军安南,是因为安南作为附属国,国内有人谋朝篡位,为了维持正统,方才出兵;出兵朝鲜,则是应为朝鲜遭日寇威胁。至于元朝,对不起我个人不认同这些蛮族建立的王朝,只有正统汉人建立的王朝历史,才是中国历史 ...

清史是什么体史书
答:再次,《清史稿》成书时, *** 的北伐军即将入北京,仓猝付印,未能对全书统一修改和认真校勘,故史实、人名、地名、年月日的错误遗漏比比皆是。 问题六:中国经典史书有哪些? 《左传》 二十四史,从《史记》直到《明史》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问题七:想问...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文字吗?
答: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文字文化也是令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及其文字的重要性。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一、甲骨文 甲骨文的含义是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

断代史与通史的区别?
答:3、起源不同 先秦时期 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口耳相授,传颂着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历史的源泉。断代史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也称《前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书(纪传体的...

中国历史是如何记录的?
答:是通过史官记录的。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

史的部首是什么
答:史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基本解释(1)(名)历史:~学。(2)(名)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3)姓。二、辞典解释【史】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基本字义史读音:shǐ怎么读:名词古代掌管文书和记事等的官吏。_【组词】:「太史」。《礼记.玉藻》:...

古代的史官怎样保证他们写的历史客观真实?现在有什么机构写官方史书的么...
答:尽管如此,史官在奉命记载宫廷史事的过程中,仍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权限。特别是由史官掌记的“起居注”,为保持其客观公正性,习惯上,连当世的皇帝也不得观看,其中亦寓有督促帝王不得为非作歹的含义。这一点,到南北朝时仍有所表现。如北魏太武帝时,崔浩因主持编修国史得罪鲜卑贵族,惨遭灭族,参与编...

中国历史古代著作编写体例是什么
答:表”)的方式记叙史实。3、纪事本末体,是指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书备诸事之本末”,二是“一书具一事之本末”。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前者。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纪传体之不足。

“史”字在田字格中怎么书写?
答:一、“史”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二、释义:1、历史:~学。近代~。世界~。有~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书。~部。4、姓。三、相关组词:史书 秘史 史前 历史 通史 国史 史学 野史 别史 修史 青史 史策 病史 史官 ...

中国书法的历史
答: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