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吗? 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A.一定是升华...

作者&投稿:言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是指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在距今46亿(?)年前,在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宇宙高温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

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

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地球最原始的外壳。

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高温熔融物质形成液态层。

在这一地质时期,地球形成分层结构,由内向外:地核、内过渡层、液态层、外过渡层、外壳。

在地球表面,由于熔融物质凝固和收缩,形成张裂、沟谷、高山。由于宇宙天体撞击,在地表形成大坑洼地。
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加快的层(莫霍面),岩石圈(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层地幔顶部)以下称为软流层(Asthenosphere),推测软流层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Magma)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厚度约有2900公里。

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核心温度约6600℃。地幔的组成除了少数由深源岩浆岩(玄武岩、富碱斑岩、金伯利岩等)的捕虏体获得外,因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以间接的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地震波、重力和岩石的刚性和弹性反应,以及实验岩石学研究。

一般而言,基于地球化学特征的地幔模式下,地幔在两个圈层中对流,然而多数地球物理证据和数值模拟强烈支持整体地幔对流。认识这些不同对了解地球火山活动和热烟花而言非常重要。
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是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前者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后者由美籍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1914 年 B. 古登堡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探测地幔的最有力的工具是监测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地震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地震波:P波(纵波)和S波(横波)。这两种波都是穿越地球内部的体波,它们分别对应于地震波通过岩石时产生的物理特性,纵波与声波相似,就是传播方向与波动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速度比横波快。横波与抖动的绳子产生的波形相似,即横波通过时岩石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像光波一样,当穿越不同密度的岩石边界时,地震波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利用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对地球内部成像。

地核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和上地幔软流层中物质的状态一样吗?~

地核中物质存在的状态和上地幔软流层中物质的状态不一样。地核中的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上地幔软流层为局部熔融的软化岩石层,是选择性熔融的固流体。地核和软流圈的压力不一样,温度也不一样。

A、不一定是升华,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氨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可能发生,例冰的升华.故选项错误.D、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地幔的高温会融化地壳吗?
答:地幔的高温不会融化地壳。下地幔的温度是很高,但是地球是具有圈层式结构的。越往下,温度、压力越高;但越往上,温度、压力越低。地球表面的温度很低,适合人类生存。高温在地球内部传递是有一个很厚的距离的,有上千公里,传上来时,温度已经很低了,只有火山口附近例外。

地幔是固体还是液体
答:上地幔的软流层富聚岩浆,由于软流层内温度极高、压强极大,使岩浆处于固态。当火山爆发是压强迅速减小温度也降低,使岩浆的熔点降低,便熔化成液态喷涌而出。所以说,上地幔在地壳中也是属于固态形式,只是喷发时熔化而已,于是地幔在通常来说是固态。

地幔是什么
答:由于高温高压的结果,地幔物质常处于熔岩状态,成为岩浆的发源地。地核 地核是指地幔以下到地球核心部分。地球中心压力可达350万个大气压,温度约为3000℃-5000℃,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下,地球中心的物质,已不能用我们熟悉的“固态”或“液态”的字眼来表示,它可能是一种人们还不熟悉的物质状态。这种物态...

地球地底下1000到6000℃的高温物质为什么没拿来发电?
答:如果你对这样的温度没什么概念,大概就是能够把我们觉得很坚硬的岩石都融化的那种温度。虽然地幔的局部区域存在熔融状态的物质,但这里的物质整体上还是具有可塑性,并没有因为高温就保持液体状态的它们,通常呈现为可塑性固态。而温度可以达到6000℃的地方,则位于地球的地核(平均厚度在3400公里左右)。并且...

地幔是什么物质?
答: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古登堡低速层),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使岩石高温软化,并局部熔融造成的,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最近,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

地球内部高温下有各种液态金属吗,可取出来用吗?
答:在地壳之下是地幔,厚度高达2865公里,地幔中的物质主要呈流动性的液态(类似岩浆),主要元素为氧、硅、镁、铁等等,当这些熔融物质冲破地壳来到地面时,就形成了火山喷发。而在地核当中,物质由于巨大的压力反而呈现固态,由于地球的内部作用,较重的铁和镍下沉到地核,科学家通过纵波穿过地核的速度,可以...

地球地心里有什么物质
答:比如地幔物质,虽然它被认为是固态的,但是在强大的压力下,地幔物质也会表现出流体的性质。就好比我们平时使用的蜡,常温下是固态的,当温度稍微升高,或者压力大一些,蜡会变得很柔软,用手指轻轻一捏,蜡就变形了;温度继续升高,蜡将熔化为液体。所以,关于地球深处具体是什么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科学...

为什么地球的外核是液态,内核反而是固态
答:甚至超过了分子间的斥力,使得分子被挤压在一起。但是,尽管压力巨大,地核中的元素电子间的斥力仍然要小一些,因此元素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变为固体,而不会形成电子间的空隙被挤掉而形成超级物质。以上只是一般信息,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可以阅读研究地球科学的专业书籍或咨询地球科学家。

地幔是什么?
答:地幔是地球内部的一个重要圈层。它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地幔是由含24%~25%左右的超基性岩组成的,其成分可能与石质陨石相似;下地幔可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组成的,铬、铁、镍等成分有显著增加。最近又有人提出,下地幔是由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组成的复合体。人们推测出地幔的温度高达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