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年代的中国是一番什么状况? 文学历史都有什么

作者&投稿:壬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0年代为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刚刚立国的新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建设,由于毫无经验可循,因此早期经济建设路线完全模仿苏联模式,由之前的私有制经济逐渐向公私合营再到人民公社化转变。 工业上和苏联成立早期一样,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努力向机械化转变。但到后期成了浮夸的时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违背了经济规律,忽视了当时生产力的限制,过高估计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浮夸风和放卫星成为当时建设中的普遍现象,未能完成不切实际的高额指标不说,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并且由于优先重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导致了人民实际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并且在50年代末造成了全国性的大饥荒。
不过这里说到50年代历史,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发动了“解放南韩,统一朝鲜半岛”的韩朝内战,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美苏两大阵营染指这场战争。中国错误的估计了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意图,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这场战争也是中国自成立以来参与的第一次对外战争,也因为这场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注度大大提高。

40年代1937年七七卢勾桥事变,国民党方面召开卢山会议表示抗日,中共也发表声明要坚持抗日,至此中国抗日全面展开。国共双方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双方军队进行总编,与日军进行了几次大的会战,其中有著名的淞泸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会战中由中共领导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日以来的首次大捷。 国共双方虽然表面上合作,可是国民党方面却暗箱操作,联系各方面势力企图阻碍中共的发展。为此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并在军事方面抑制共军,其中有著名的“皖南事变”。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对国民党的行为一再忍让,并希望国方能回心转意,一心抗日,但是国方坚持反共政策,消极抗日。日军方面也在这时对战略方针作出调整,将矛头主要对准中共,中共抗日处于更加艰难的地步。 这段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经济处于低靡。加上日军对占领区的掠夺和国军对国统区的剥削,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官逼民反的境地。

当时物质比较匮乏,大多数人生活都比较艰难和节俭!不过有一样比现在好,天很蓝,水很清,空气非常清新,食物都是安全的!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
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中国香港电影在发展的初期有何特点
答:由于香港特殊的殖民地政治环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东西方兼并的文化氛围,使得香港电影走上一条复杂道路。同内地强烈的政治电影观不同的是香港非常明晰的娱乐电影观,在娱乐电影观的促动下,香港的电影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制作中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香港电影界经历了一番“...

西藏的社会制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什么变化
答:50多年来,西藏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上实现了巨大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庄园制自然经济,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7.46亿元,比1995年翻一番,比1990年翻两番,相当于和平解放前的30余倍;现代工业从无到有,逐渐成为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

急~~~关于建国60周年的问题
答:然而近期从媒体上看到旧中国某年曾组装生产过第一辆汽车,但却没说有什么汽车制造厂,也没说有什么生产线、品牌、产量等,为照顾这种说法,这里假设当时生产过10辆这种汽车,并且直到建国前,那么对比1978年的产量,后者增幅是1.5万倍。改革前、后时期汽车产量增幅之比是1.5万倍:53.33倍。再以农业的代表产品粮食、棉花为...

简述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30到50年...

中国什么时候实现了总体小康
答:2000年。世纪之交,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小康水平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小康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读后感作文??
答: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想想过去的人民公社,大家吃大锅饭,然后是粮票吃饭,没有个鱼漂肉票,吃肉都难得那些日子真的不敢想象爷爷奶奶是怎么过的那段日子,最后个体经营,开始有了几个冰淇淋球就超级开心的八十年代,各种个体小饭店也一堆...

北海白塔不是建造最悠久的,为何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白塔?
答:北海白塔位于北京的北海公园内,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也就是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它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藏式佛塔,所以曾经也是清朝帝王的御用佛院。北海北塔的塔身高度达到35.9米,外观极为庄严大气,也因此成为了北京北海的标志性建筑物。这座白塔和别的白塔有何不同呢,首先第一点就是它是个“实心&...

中国朝代发展问题
答:(13)元 忽必烈灭金、灭西夏、灭南宋各种灭国后建立元朝,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 朝代 (14)明(朱元璋—朱由检)(15)清(努尔哈赤—溥仪)(16)中华民国 (17)中华人民共和国 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并不是很详细,毕竟五千年的历史不能寥寥几笔就能说得清楚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国有什么质朴的历史
答:新中国后,由于各种外交,打响中国的名号非常重要,那么文化外交也就显得非常重要,谁叫我们就是拥有骄傲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呢?于是白酒也就走出了国门,尤其是现在的茅台酒,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新中国外交期间,被封上了国酒的称号。到如今中国的酒文化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人情文化等等文化...

大寨“铁姑娘”郭凤莲:60年代无人不知的人物,如今怎么样了?_百度知...
答:在大寨村的两位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和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成了毛主席点名表扬的中国乡村。3. 大寨村的发展路上坎坷不断,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如今的大寨村在“铁姑娘”郭凤莲的带领下,又有了一番新的景象!4. 大寨村位于太行山腹地,依虎头山而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运动中属于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