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为什么会怎么火? 为什么超级女生这么火

作者&投稿:劳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超级女声不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职业歌手的超级大赛,它的参赛者许多都是纯业余的,虽然最后胜出的几位都多少有音乐背景,但她们也都是正在学习或只在酒吧里唱歌,和最好的职业歌手比有差别是肯定的。

既然她们唱歌不是最好最完美,那么为什么她们会这么火?其实道理很简单,是因为这个节目吸引了观众,并且让他们越来越深深地关切他们喜爱或倾向的超女的命运。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几乎所有成功的长篇文学作品或影视节目,能够吸引人读下去或看下去,都是从吸引观众关注其中的人物的命运开始的。而超级女声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

我们就从进入总决赛看起,整个舞台集中在15个平凡的女孩身上,从各个角度展现她们的个人特色和舞台表演能力,而不仅仅是唱歌。她们的现场比赛和原版CD其实根本不能作比较。只要看上两三次,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其中的一些超女,不光是她们唱的好坏,更多的是对于她们会否被淘汰或能在大赛中走多远的关切。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在英国的原始创制人的设计极其高明,从电视真人秀的制作角度来看很有创意。湖南卫视引进的也非常成功。不提其中的评选机制,只看这个比赛节目的淘汰设置,从最后的总决赛开始,不象一般的几何级数淘汰的赛制(16进8,8进4,4进2到最后冠亚军),而是每次只淘汰一两个人(15进13,13进10,10进8,8进6,6进5,5进3),这样的安排似乎很拖拉,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却是让这些超女有更多的机会和观众反复见面,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她们的关注,并越来越深地从关注转变成关切。

所以,简单的来说,超女的成功,是从人们对她们的舞台命运的关注开始的。就象疯迷韩日港台的长篇连续剧《大长今》,每一集单独来看其实实在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你要是中间看上一两集你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跟踪看起,你就会很容易会因关注主角长今的命运而被吸引。看超女也是这样,如果听说了很火爆就下载一两首歌听听,对于和你根本无关的超女自然不会产生关注感,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兴趣。

超女成功的第二点,也是人们谈得较多的观众参与性。可以想象一下,对一个你所关注的人物,人们忽然发现利用自己的手机就能直接影响她们的舞台命运,哪怕这种影响极其有限,其中的诱惑会有多大。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极度缺乏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的社会,许多人在关注超女的过程中忽然有了一种参与类似选举投票的感觉,反过来必然再极大地加强对超女的命运的关注,可以想象这其中产生的极大的激情。

许多人将超女的成功归结于群众参与性,我倒是觉得人们的参与首先是来自对超女的关切。如果不是关注她们的命运,也就谈不上会有热情去参与。但超级女声的设计,加上和中国发达的短信环境的近乎完美的结合,使得观众能很容易地参与进来,引发参与和关注的爆发式的连锁促进,成就了超级女声的超级成功。
至于网民们对超女的黑幕和不公的猜测和指责,均来源于人们对超女的命运的关注。这些其实正是超女成功的结果,而不是炒作的结果。如果不是对自己喜爱的超女的强烈关注,也就不会产生因其被淘汰强烈的愤怒乃至引发黑幕的怀疑和不公的讨论。

另外我想说的是,这最后几个晋级的超女个个都独具特色,可以说一方面超级女声这台节目成就了这些超女,另一方面她们的出色的个人舞台魅力也成就了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我很难想象如果换了一批超女,都是相近的格调或风格,没有了现在的超女的个人色彩,是否超级女声还会有这样的火爆。也就是,超女火爆到底是必然性更多还是偶然性更大。

超级女声走到最后几周产生的社会参与效应,使得超女成为2005年当之不愧的一大超级娱乐事件,也可以说它已经成了今年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它能吸引到许多年轻人自发组织起草根拉票团,不能不说对中国娱乐界是的一个颠覆性的冲击,这其中的意义也已超越了简单的音乐和电视的范围,引发人们对超级女声这个节目的更多角度的探讨和思考,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意义,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低俗高雅的肤浅争论。
有人说,如果没有“超级女声”,这个夏天的荧屏会很无聊。“超级女声”满足了无数少男少女年轻的梦想,也满足了无数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人不再年轻的梦想。从海选中的大妈级人物成为人们喷饭的话柄到一位奶奶级“玉米”拉了三千张选票的传闻不时爆出。“超级女声”不仅仅让大家听到了歌,看到了眼泪欢笑,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话题,让很多人得到娱乐,开辟了娱乐事业新时代,从这点上说,她是成功的。试问:中国的哪个节目能有这样的影响力? “超级女声”火了,其火透半边天的势头甚至引起了央视的公开围攻。几位央视名嘴轮番上阵,以“低俗”的罪名贬斥“超级女声”,指出收视率并不决定一切。不管低俗不低俗,人们按动短信投票的劲头丝毫未减。

有人说,中国人把选举的热情,都用在“超级女声”身上了。甚至连传播学者也不敢小觑这样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直面媒体说“这一次游戏规则的改变触动了人们深层次的价值渴望”。他转引马克思的话说,“她(文艺)是最具有本能的反应社会诉求的一种性质或者是征兆”。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更是把“超级女声”当作一场美学民选的预演。“它首次允许民众参选、投票和建构自己的偶像体系。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文化本身。”于是,“超级女声”这一原本引导全民娱乐的活动成了反映社会诉求的征兆而具有了时代前列色彩。

当然朱大可也承认:如果它最终沦为商业和市场利益的工具,或者被一大堆贿选丑闻所压倒,它很有可能仅仅是一场搞笑的“游戏”。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心的。君不见“超级女声”走到最后已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时冒出的一堆黑幕已经让主办方在挑评委、淘汰选手时丝毫不敢马虎,在各方意见中走钢丝。

“超级女声”的火爆带来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内定、黑幕本身,还有灿烂的舞台、美丽的光环给孩子们带来的致命诱惑。据《了望东方周刊》报道,一位来自福建的女孩子为参加第一轮海选就花光了三个月的工资。众所周知,从最开始参加海选到进入各赛区十强之前,选手是要承担自己的一切花费的,包括交通、食宿、通讯、服装等在内的各项支出对于年龄多在十几二十的小姑娘们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又给我们出了另一道难题:打扮光鲜的选手身后站着多少衣着朴素却期盼殷殷的父母?要实现三分钟“想唱就唱”的美丽承诺需要投入多大的资本?在“想唱就唱”的大旗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孩子放下书本前来一试。一轮轮选下来,唱下来,主办方一年的节目收视率有了保障,一年的广告进账有了保障,选出的明星直接成为公司的签约歌手,一举多得。然而对于投身其中的中学、大学的孩子,耽误的却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学业,还有一颗浮躁后很难平静的心。

“超级女声”火了,因为它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争议和思考。要消除争议、走向健全,则不仅仅是一档娱乐节目的事。也许当大家对这样的节目见怪不怪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走向张扬个性、表达自由了。
超级女声”为什么火?

她的大获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超女四川站的主持人胡晓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太多明星的绯闻故事让大家产生审美疲劳,更愿意看到一种单纯的美。“超级女声”全部是非专业歌手,绝大部分参加比赛只是为了展示自己。而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也非常真实,这极大地吸引了观众视线。冯家妹从抢拍子,到音准腔圆;文瑶从不自信到自信;李宇春丝毫不掩饰小男孩形象,坚持到决赛都不穿裙子……“她们表现出的是一种最单纯、最真诚的美,尤其是在文艺圈里,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显得特别珍贵。”胡晓感叹说。在50强产生后,眼泪开始弥漫在现场内外,观众、评委、主持人、工作人员都会情不自禁地为选手的去留泪流满面。 一位电视节目策划人认为,现在很多节目都是在“秀”,“超级女声”已经完全跳出了“秀”的范畴,而是达到“真”的境界。更有社会学者表示,“超级女声”代表了社会文化娱乐的平等。也许这个问题最应该由这场平民造星运动的发起人来回答。

夏青,湖南广电集团编导,“超级女声”的创办人之一,1991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回到湖南电视台的夏青,“电视的各个行当都涉猎过”。2002年的一场手术让她有一个多月的休息时间,恰好此时,她看到了介绍美国“超级偶像”的文章,夏青兴奋地拿着简单的提纲上报台里。其实,同类节目在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已经红遍,美洲、大洋洲甚至以色列都有自己的“流行偶像”。 这些节目的基本形态都来自于英国的“流行偶像”,初赛和“超级女声”的海选类似,在一块简陋的布景板前,无伴奏、无话筒和任何辅助设备,参加者清唱自选歌曲,评委有三人,一般是两男一女,身份是唱片公司老板和行内资深人士,如果觉得选手表现不佳,可以随时打断,再加上冷嘲热讽式的评点。国内最早的同类节目叫“超级男声”,另一位创办者廖柯回忆说,它的确来源于“美国偶像”,从去年七月开始,最初只允许男选手参加,节目也只在湖南播出,第一次报名只有一百多人,但节目开始播出后,每天以二百人的速度递增,两周内有3000人报名。当时的奇迹现在已经不算什么,改名叫“超级女声”的这个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反响强烈,就连评委上街都会招来大批“粉丝”。除了自始至终参与“超级女声”的筹划,夏青还作为评委走到了台前。她曾经打了一个比方来形容自己创办的栏目,“‘超级女声’就像一个不收门票的公园,不论年龄、美丑、阶层,都可以到里面来展现自己。我们是一个没有门槛的公园,不是说谁长得丑,年龄小就不能来参加,我们不能剥夺别人的权利。而我们不请明星当评委,是因为这样的话,视线都集中在她们身上去了,对参与的选手来说就不平等了。”

不过,两颗评委之星已然诞生。选手们喜欢称呼他们为“柯楠”(柯以敏和黑楠)。马来西亚女歌手柯以敏早年以“美声天后”闻名华语歌坛,如今在音乐之外却备受关注。黑楠,著名独立音乐监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作曲专修。欧洲名厂牌Virgin第一位华人监制。两人此番出名,都是因为他们的“口无遮拦”。

一次,一个学生模样的选手唱得跑了调,评委当即打断:“好好学习,前途无量;要想唱歌,死路一条。”这还不算什么,如果听到这样的评点,选手应该会更折面子:“腰长腿短,你不适合穿这种衣服。”这当然引来众多选手和观众的公愤。不过,对更多人而言,“柯楠”对选手的调侃成为了这档节目最具观赏价值的部分。无论他们背后的平台最终能发展到什么地步,无论这个平台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排名如何,“柯楠”组合默契的配合,松弛的状态,令大众信服的评选结果令他们成为这个全民造星运动最具人气的评委组合。 这样的结果是,在赛场之外,有更多人参与了这场大众的狂欢。他们不仅对选手的衣着、动作、唱法品头论足,还对评委的点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至于最后演变为全国总决赛过程中万人签名换评委的场面。但另一方面,从评委的点评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场平民选秀其实并不是一场闹剧。“怀有明星梦是好的,我是支持的。但那些拥有明星梦的女生,最终是美梦还是噩梦就不得而知了。梦想要怎么实现,超级女声是一个管道,它让对唱歌有兴趣的女生进入到这个行业来,我可以体会到她们的专一和用心良苦,但进入行业不一定就能成功。”柯以敏对选手的点评还是很中肯。

“超级女声”还能走多远?

张含韵是来自四川德阳的一位初中生,去年在“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第三名,当时年仅14岁。而今年,她的新专辑已经上市。去年4个赛区总共有6万人参加,但是有机会签约的不过20人,而签约后再有机会能出来的就更难了。 著名音乐制作人宋柯亲身参与了两届超女选秀活动,他说:“超女是一个绝对成功的电视节目,但并不是说每一个超女都能红,这要看她们个人的资质,而且仅从电视上一两首歌曲的演唱就鉴定她是否具有专业歌手的素质,也是不可能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潜力的选手,但仅凭借一两首歌是听不出来的,我们要签一个专业艺人,不可能这样简单,”其实超女的产生和红火追根究底是因为要“圆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其中的明星梦又最为强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但都想尝试,失败了,就不去想了,所以“超女”还能红下去,“因为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而且在国外这样的选秀节目已有十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超女’活动还会红火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超级女声”设定的5个赛区中,长沙地区的报名人数最少,看来她们已经能以更成熟的心态来看待这样的节目。

看到有人提出不理解超女为何那么火,想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超级女声不是国内最高级别的职业歌手的超级大赛,它的参赛者许多都是纯业余的,虽然最后胜出的几位都多少有音乐背景,但她们也都是正在学习或只在酒吧里唱歌,和最好的职业歌手比有差别是肯定的。

既然她们唱歌不是最好最完美,那么为什么她们会这么火?其实道理很简单,是因为这个节目吸引了观众,并且让他们越来越深深地关切他们喜爱或倾向的超女的命运。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几乎所有成功的长篇文学作品或影视节目,能够吸引人读下去或看下去,都是从吸引观众关注其中的人物的命运开始的。而超级女声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

我们就从进入总决赛看起,整个舞台集中在15个平凡的女孩身上,从各个角度展现她们的个人特色和舞台表演能力,而不仅仅是唱歌。她们的现场比赛和原版CD其实根本不能作比较。只要看上两三次,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其中的一些超女,不光是她们唱的好坏,更多的是对于她们会否被淘汰或能在大赛中走多远的关切。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在英国的原始创制人的设计极其高明,从电视真人秀的制作角度来看很有创意。湖南卫视引进的也非常成功。不提其中的评选机制,只看这个比赛节目的淘汰设置,从最后的总决赛开始,不象一般的几何级数淘汰的赛制(16进8,8进4,4进2到最后冠亚军),而是每次只淘汰一两个人(15进13,13进10,10进8,8进6,6进5,5进3),这样的安排似乎很拖拉,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却是让这些超女有更多的机会和观众反复见面,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对她们的关注,并越来越深地从关注转变成关切。

所以,简单的来说,超女的成功,是从人们对她们的舞台命运的关注开始的。就象疯迷韩日港台的长篇连续剧《大长今》,每一集单独来看其实实在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你要是中间看上一两集你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跟踪看起,你就会很容易会因关注主角长今的命运而被吸引。看超女也是这样,如果听说了很火爆就下载一两首歌听听,对于和你根本无关的超女自然不会产生关注感,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兴趣。

超女成功的第二点,也是人们谈得较多的观众参与性。可以想象一下,对一个你所关注的人物,人们忽然发现利用自己的手机就能直接影响她们的舞台命运,哪怕这种影响极其有限,其中的诱惑会有多大。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极度缺乏表达个人意愿的机会的社会,许多人在关注超女的过程中忽然有了一种参与类似选举投票的感觉,反过来必然再极大地加强对超女的命运的关注,可以想象这其中产生的极大的激情。

许多人将超女的成功归结于群众参与性,我倒是觉得人们的参与首先是来自对超女的关切。如果不是关注她们的命运,也就谈不上会有热情去参与。但超级女声的设计,加上和中国发达的短信环境的近乎完美的结合,使得观众能很容易地参与进来,引发参与和关注的爆发式的连锁促进,成就了超级女声的超级成功。
至于网民们对超女的黑幕和不公的猜测和指责,均来源于人们对超女的命运的关注。这些其实正是超女成功的结果,而不是炒作的结果。如果不是对自己喜爱的超女的强烈关注,也就不会产生因其被淘汰强烈的愤怒乃至引发黑幕的怀疑和不公的讨论。

另外我想说的是,这最后几个晋级的超女个个都独具特色,可以说一方面超级女声这台节目成就了这些超女,另一方面她们的出色的个人舞台魅力也成就了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我很难想象如果换了一批超女,都是相近的格调或风格,没有了现在的超女的个人色彩,是否超级女声还会有这样的火爆。也就是,超女火爆到底是必然性更多还是偶然性更大。

超级女声走到最后几周产生的社会参与效应,使得超女成为2005年当之不愧的一大超级娱乐事件,也可以说它已经成了今年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它能吸引到许多年轻人自发组织起草根拉票团,不能不说对中国娱乐界是的一个颠覆性的冲击,这其中的意义也已超越了简单的音乐和电视的范围,引发人们对超级女声这个节目的更多角度的探讨和思考,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意义,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低俗高雅的肤浅争论。

关于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不分男女老少文化阶层都能说出一二三四。明天晚上的“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归属谁家,更是成为近期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甚至还有人发出疑问:下周没有了“超级女声”,我们看什么?从一路海选到问鼎三甲,高兴的是不仅仅是湖南卫视,还有数以十万计的“玉米”、“凉粉”们,关心她们的不仅有“超女”的粉丝们,还有全国近百家靠此吃饭的娱记们。

有人说,如果没有“超级女声”,这个夏天的荧屏会很无聊。“超级女声”满足了无数少男少女年轻的梦想,也满足了无数已经不是少男少女的人不再年轻的梦想。从海选中的大妈级人物成为人们喷饭的话柄到一位奶奶级“玉米”拉了三千张选票的传闻不时爆出。“超级女声”不仅仅让大家听到了歌,看到了眼泪欢笑,更重要的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话题,让很多人得到娱乐,开辟了娱乐事业新时代,从这点上说,她是成功的。试问:中国的哪个节目能有这样的影响力? “超级女声”火了,其火透半边天的势头甚至引起了央视的公开围攻。几位央视名嘴轮番上阵,以“低俗”的罪名贬斥“超级女声”,指出收视率并不决定一切。不管低俗不低俗,人们按动短信投票的劲头丝毫未减。

有人说,中国人把选举的热情,都用在“超级女声”身上了。甚至连传播学者也不敢小觑这样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直面媒体说“这一次游戏规则的改变触动了人们深层次的价值渴望”。他转引马克思的话说,“她(文艺)是最具有本能的反应社会诉求的一种性质或者是征兆”。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更是把“超级女声”当作一场美学民选的预演。“它首次允许民众参选、投票和建构自己的偶像体系。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文化本身。”于是,“超级女声”这一原本引导全民娱乐的活动成了反映社会诉求的征兆而具有了时代前列色彩。

当然朱大可也承认:如果它最终沦为商业和市场利益的工具,或者被一大堆贿选丑闻所压倒,它很有可能仅仅是一场搞笑的“游戏”。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心的。君不见“超级女声”走到最后已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时冒出的一堆黑幕已经让主办方在挑评委、淘汰选手时丝毫不敢马虎,在各方意见中走钢丝。

“超级女声”的火爆带来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内定、黑幕本身,还有灿烂的舞台、美丽的光环给孩子们带来的致命诱惑。据《了望东方周刊》报道,一位来自福建的女孩子为参加第一轮海选就花光了三个月的工资。众所周知,从最开始参加海选到进入各赛区十强之前,选手是要承担自己的一切花费的,包括交通、食宿、通讯、服装等在内的各项支出对于年龄多在十几二十的小姑娘们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又给我们出了另一道难题:打扮光鲜的选手身后站着多少衣着朴素却期盼殷殷的父母?要实现三分钟“想唱就唱”的美丽承诺需要投入多大的资本?在“想唱就唱”的大旗的号召下,数以万计的孩子放下书本前来一试。一轮轮选下来,唱下来,主办方一年的节目收视率有了保障,一年的广告进账有了保障,选出的明星直接成为公司的签约歌手,一举多得。然而对于投身其中的中学、大学的孩子,耽误的却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学业,还有一颗浮躁后很难平静的心。

“超级女声”火了,因为它带来了这样那样的争议和思考。要消除争议、走向健全,则不仅仅是一档娱乐节目的事。也许当大家对这样的节目见怪不怪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走向张扬个性、表达自由了。
超级女声”为什么火?

她的大获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超女四川站的主持人胡晓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太多明星的绯闻故事让大家产生审美疲劳,更愿意看到一种单纯的美。“超级女声”全部是非专业歌手,绝大部分参加比赛只是为了展示自己。而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也非常真实,这极大地吸引了观众视线。冯家妹从抢拍子,到音准腔圆;文瑶从不自信到自信;李宇春丝毫不掩饰小男孩形象,坚持到决赛都不穿裙子……“她们表现出的是一种最单纯、最真诚的美,尤其是在文艺圈里,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显得特别珍贵。”胡晓感叹说。在50强产生后,眼泪开始弥漫在现场内外,观众、评委、主持人、工作人员都会情不自禁地为选手的去留泪流满面。 一位电视节目策划人认为,现在很多节目都是在“秀”,“超级女声”已经完全跳出了“秀”的范畴,而是达到“真”的境界。更有社会学者表示,“超级女声”代表了社会文化娱乐的平等。也许这个问题最应该由这场平民造星运动的发起人来回答。

夏青,湖南广电集团编导,“超级女声”的创办人之一,1991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毕业,回到湖南电视台的夏青,“电视的各个行当都涉猎过”。2002年的一场手术让她有一个多月的休息时间,恰好此时,她看到了介绍美国“超级偶像”的文章,夏青兴奋地拿着简单的提纲上报台里。其实,同类节目在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已经红遍,美洲、大洋洲甚至以色列都有自己的“流行偶像”。 这些节目的基本形态都来自于英国的“流行偶像”,初赛和“超级女声”的海选类似,在一块简陋的布景板前,无伴奏、无话筒和任何辅助设备,参加者清唱自选歌曲,评委有三人,一般是两男一女,身份是唱片公司老板和行内资深人士,如果觉得选手表现不佳,可以随时打断,再加上冷嘲热讽式的评点。国内最早的同类节目叫“超级男声”,另一位创办者廖柯回忆说,它的确来源于“美国偶像”,从去年七月开始,最初只允许男选手参加,节目也只在湖南播出,第一次报名只有一百多人,但节目开始播出后,每天以二百人的速度递增,两周内有3000人报名。当时的奇迹现在已经不算什么,改名叫“超级女声”的这个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后,反响强烈,就连评委上街都会招来大批“粉丝”。除了自始至终参与“超级女声”的筹划,夏青还作为评委走到了台前。她曾经打了一个比方来形容自己创办的栏目,“‘超级女声’就像一个不收门票的公园,不论年龄、美丑、阶层,都可以到里面来展现自己。我们是一个没有门槛的公园,不是说谁长得丑,年龄小就不能来参加,我们不能剥夺别人的权利。而我们不请明星当评委,是因为这样的话,视线都集中在她们身上去了,对参与的选手来说就不平等了。”

不过,两颗评委之星已然诞生。选手们喜欢称呼他们为“柯楠”(柯以敏和黑楠)。马来西亚女歌手柯以敏早年以“美声天后”闻名华语歌坛,如今在音乐之外却备受关注。黑楠,著名独立音乐监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作曲专修。欧洲名厂牌Virgin第一位华人监制。两人此番出名,都是因为他们的“口无遮拦”。

一次,一个学生模样的选手唱得跑了调,评委当即打断:“好好学习,前途无量;要想唱歌,死路一条。”这还不算什么,如果听到这样的评点,选手应该会更折面子:“腰长腿短,你不适合穿这种衣服。”这当然引来众多选手和观众的公愤。不过,对更多人而言,“柯楠”对选手的调侃成为了这档节目最具观赏价值的部分。无论他们背后的平台最终能发展到什么地步,无论这个平台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排名如何,“柯楠”组合默契的配合,松弛的状态,令大众信服的评选结果令他们成为这个全民造星运动最具人气的评委组合。 这样的结果是,在赛场之外,有更多人参与了这场大众的狂欢。他们不仅对选手的衣着、动作、唱法品头论足,还对评委的点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以至于最后演变为全国总决赛过程中万人签名换评委的场面。但另一方面,从评委的点评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场平民选秀其实并不是一场闹剧。“怀有明星梦是好的,我是支持的。但那些拥有明星梦的女生,最终是美梦还是噩梦就不得而知了。梦想要怎么实现,超级女声是一个管道,它让对唱歌有兴趣的女生进入到这个行业来,我可以体会到她们的专一和用心良苦,但进入行业不一定就能成功。”柯以敏对选手的点评还是很中肯。

“超级女声”还能走多远?

张含韵是来自四川德阳的一位初中生,去年在“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第三名,当时年仅14岁。而今年,她的新专辑已经上市。去年4个赛区总共有6万人参加,但是有机会签约的不过20人,而签约后再有机会能出来的就更难了。 著名音乐制作人宋柯亲身参与了两届超女选秀活动,他说:“超女是一个绝对成功的电视节目,但并不是说每一个超女都能红,这要看她们个人的资质,而且仅从电视上一两首歌曲的演唱就鉴定她是否具有专业歌手的素质,也是不可能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潜力的选手,但仅凭借一两首歌是听不出来的,我们要签一个专业艺人,不可能这样简单,”其实超女的产生和红火追根究底是因为要“圆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其中的明星梦又最为强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但都想尝试,失败了,就不去想了,所以“超女”还能红下去,“因为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而且在国外这样的选秀节目已有十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超女’活动还会红火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超级女声”设定的5个赛区中,长沙地区的报名人数最少,看来她们已经能以更成熟的心态来看待这样的节目。

人靓声甜.!咔咔..
我喜欢叶一倩.
他是05年超女最漂亮的咯!!

因为这个栏目中的超女有气质!!!!

超女为什么这么火?~

2005年的夏天,超级女声的火爆程度出人意料。这档以“想唱就唱”为口号的娱乐性节目,迅速刮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娱乐风暴”。不分天南地北,不论男女老幼,一时间没有人不在谈论“超级女声”……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档娱乐性节目如此火爆也必然有它的原因。“超女”为什么这么火?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超出了超级女声及电视娱乐节目本身,它更多地带有了社会学的意义。通过超级女声,我们这个社会原本游离的情绪得到了凝聚;通过超级女声,我们这个时代原本蛰伏的气质也得到了彰显。当然,这里面可能既包括蓬勃向上的追求,也包括躁动不安的狂热,既有公众踊跃参与的热情,也有这个时代特有的些许浮躁。

今天晚上,2005超级女声将举行最后一场比赛。在此,本版特组织了这次讨论,意在给不同的观点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超级女生感动了我

□豆豆

“超级女声”今年新增场外短信作为评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下子调动了人们参与的热情。

按着一般的规律,凡是太火的东西,总会招人骂的。“超级女声”被冠上“恶俗”的名称也实在情理之中。

我是从“八进六”决赛才开始看“超女”的。我看了,不但不觉得恶俗,还觉得挺好。有一次,看到“超女”和妈妈们的真情告白,我三番五次地泪流满面,实在是为真情所动!

一不靠出身名门抬高身价;二不靠绯闻上位;三不靠陪导演吃喝玩乐争取出镜;四不靠假唱;五不靠贿选;六没脱衣露点……一群平民家的女孩子怀揣着唱歌的梦想,走到同一个舞台,放声高歌,只凭自己的表现而展示魅力,这怎么就庸俗了?

有人说“超级女声”俗就俗在那么多人的狂热追捧上,使得整个事件呈现出一种集体无聊状态。

没错,发短信的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少女少男,他们又因支持的对象不同而分为玉米、凉粉、盒饭等的阵营。他们为自己喜欢的歌手而不遗余力地拉选票,他们的认真劲儿看起来就像是选总统那么费尽心神。

我周围的一帮少男少女,只要“超级女声”一开播就会坐到电视机前发短信,直发到手指发麻。他们为什么会如此狂热?因为他们的班长是班主任指定的,学生会主席是校长内定的,他们从来没有过参与决策的权利,他们说了什么都不算,那么还不如,用自己的手,发一条短信过去,自己的那一票就会立竿见影地表现在自己喜欢的歌手身上。如果两个歌手仅有一票之差而上PK台,那么那一票说不定就是我投的呢——成就感来得容易而实在。

如果这种集体狂热的确是一种俗的话,那么问题也不是出在“超级女声”上。

“超女”是一面旗子

□双儿

2005年这个夏天,最流行的词语是“超女”,最热烈的话题是“超女”,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超女”——“超女”火了!

这个夏天,因为有了“超女”,许多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几个月来,每个周五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看“十进八”,看“五进三”……看得热血沸腾,看得酣畅淋漓,或喜或悲,都“乐”在其中。

这个夏天,因为有了“超女”,我们平淡的生活便多了一种期待,彼此间多了许多交流。朋友相聚,聊着聊着,就会扯到“超女”的话题上。有朋友这样总结:若没看过“超女”,那你太寡闻;如果看了但没自己的偶像,那你太落伍;如果看了却不屑谈论,那你就太傻冒。

可见“超女”有多么火!可见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做得有多成功!

“超女”为什么这么火?原因不外乎它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参与性。

娱乐性是对一档综艺节目最基本的要求。“超女”的娱乐性之强显而易见——一台平平常常的选秀节目,被办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老少咸宜。在综艺方面,能与央视相抗衡的地方台,唯有湖南卫视一家,他们的许多节目甚至办得比央视都好、都牛X。比如“超女”。央视不是也有类似的节目如“星光大道”吗?可办得怎么样呢?收视率又怎么样呢?被地方台抢了风头,央视只好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了。

而“超女”的参与性,则更让人称道——报名人数之多可谓创纪录,而每场比赛的短信数量多达数百万条,不可思议埃节目办得好,观众就想参与;有了观众的参与,节目就更吸引眼球。所以说,有了好的节目,不愁没有经济效益。除了超大量的短信收益外,再看“超女”播出时那大段大段的广告就知道了,真喜人啊!也许观众会嫌广告太多,但媒体也要吃饭蔼—没有广告,就没饭吃;没有广告,也说明你的节目办得不好,没人看。

在这个娱乐化时代,“超女”就是一面旗子——一面大红大紫的旗子,正迎着风,迎着千百万观众的注目礼,猎猎飘扬。

无聊而狂热的作秀

□鲁民

“超级女声”热得出人意料,几乎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但凡事过犹不及,看着看着,里边的商业痕迹、人为炒作、“黑幕”交易就露出来了,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一次无聊、狂热、低俗的作秀。

先说无聊。这项活动以唱歌为表,以商业广告和收视率为本,所以就想方设法争夺观众的眼球。譬如,时不时散布一些真真假假的内幕来吊观众胃口,场上场下设计各种方式浅陋的噱头来制造笑柄,主持人用夸张肉麻的语言来煽情,评委则对选手进行各种尖刻的评价。显然,这是一种的纯粹的“商业化”炒作,缺少对真正艺术的尊重。无条件海选无非是难圆的“超级梦想”,评委苛刻点评无非是拿孩子开涮,收视率高涨无非是利用低俗手段全民“愚”乐!

再说狂热。什么事情当它明显超越应有边界,呈现过度的热力和影响之时,必然是不正常的。“超级女声”越来越明显的狂热和失去理性,揭示出国家、社会、公众、教育的全方位缺位,反映出社会价值的浮躁和虚伪。其弊端和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进一步助长了社会浮躁风气,滋长一些女生投机心理。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湖南岳阳一个15岁的女孩,因迷上了“超级女声”,为了参赛,从今年4月份开始减肥,食量越来越少,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很快,她就骨瘦如柴,最后患上神经性厌食症,居然活活“饿死”了(8月24日《新闻晨报》)。

再说低俗。数以千计万计天真烂漫的女生们固然是幼稚和无辜的——她们一不小心就成了商家和电信部门的赚钱工具;而这一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将娱乐演绎成“愚乐”,同时又浪费传播资源,靠哗众取宠,靠耍小聪明来提高收视率,也是低俗和不成熟的表现。这样一场无聊、狂热、低俗的作秀,是走不远的,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众口评“超女”

2005年度的“超级女声”只剩下最后一场决赛,台上三位选手的名位其实已经不重要。我们已经从中获得了更重要的东西———娱乐和参与。

当有人运用报纸广告,打出支持张靓颖的整版广告时,让人看到的是商业手段正被用来表达呼声。谁又能说,这与今年早些时候有人在报纸上打广告征求民意有本质的不同?商业广告的潜力正被娱乐精神所开掘,而这正是社会多元化的表现之一。

(《中国青年报》 文/顾昀)

我们在她们身上隐约看见自己最初的梦想,或是窥见自己灵魂中的另一面,想尝试却又不敢去做的另一面。于是,我们在这样的快乐中找到寄托,得到解脱,释放了自己。(网友:kittyvikki)

超级女声提供了一个“平等而且自由”参与的平台。首先,每一条短信投票之间都是平等的,票与票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相对于以百万计的总票数而言,民众对自己所投出的每一票都有着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投票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起作用的;最后,民众有投票和不投票的自由,有把票投给谁的自由,不需要看人眼色,更不需要感人恩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站在舞台上参与角逐的“超女”们——民众投票的对象,都经历过“海驯,一路过关斩将,并非由某部门指定或者某团体画圈

  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为什么独独《超级女声》别样红?当“零门槛”放进了一批极具“娱乐精神”的女生,舞台离她们从来没有如此之近。这场全国范围内的造星运动,在为电视娱乐注入新的元素之后,《超级女声》又是怎么一步步地颠覆了我们的综艺节目?记者在近日对《超级女声》评委及业内权威人士做了采访,一起来掀开“超女”为什么这样红的神秘面纱。

  评委看《超女》:谁不爱看原始女孩唱歌

  《超级女声》成都赛区评委、著名音乐人常宽:《超级女声》成都赛区突然冒出“红衣教主”,人们终于侧目这个众女生挤破门槛的栏目。常宽是成都赛区的评委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超女”现象,他对成都赛区依然念念不忘,“可能20年前我就是参加这类综艺节目的狂热人之一,只不过那个时候,那样的比赛,并没有现在这样的评委。通过《超级女声》,能反映出很大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这次成都赛区的一个叫冯家妹的女孩最可惜,如果把所有参赛赛区的选手照片放在一起,冯家妹不是那种装可爱的,而是最自然的那种,她不装腔作势,没有多少演唱技巧,但是最终被观众淘汰出局,看来中国观众对太美的东西不太敢接受。”

  关于《超级女声》为什么这么火?常宽的见解很独到,“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大家喜欢看女孩子唱歌,现在那种装腔作势的女明星太多了,大家都想看最原始的女孩什么样,尤其是漂亮的女孩。”“但大多数超女的梦只做一天。”

  音乐制作人看《超女》:审美的逆反

  著名音乐制作人宋柯:宋柯亲身参与了两届超女选秀活动,他的意见十分中肯。他说:“超女是一个绝对成功的电视节目,但并不是说每一个超女都能红,这要看她们个人的资质,而且仅从电视上一两首歌曲的演唱就鉴定她是否具有专业歌手的素质,也是不可能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潜力的选手,但仅凭借一两首歌是听不出来的,我们要签一个专业艺人,不可能这样简单。”

  对于《超级女声》的成功,宋柯认为这是一种“审丑”的喜好,过去我们说人要“审美”但现在逆反了,这也是平民文化的兴盛,在美国有超级偶像,在欧洲有“superstar”,所以我国就有了超女,其实超女的产生和红火追根究底是因为要“圆一个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其中的明星梦又最为强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但都想尝试,失败了,就不去想了,所以“超女”还能红下去,“因为追求梦想的年轻人是在不断成长的,而且在国外这样的选秀节目已有十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超女’活动还会红火下去。”

  学者看《超女》:预示着平民崛起

  “超女”为何红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中国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社会角色,但同时,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角色释放。喻教授曾做过一个关于主持人的调查,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不是那种看上去很睿智的类型,而是那种看上去傻乎乎或疯疯癫癫的类型。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受到身份等级限制之后,在电视机旁的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他们一样平民化的主持人。喻教授个人认为,“超级女声”与其说是一个电视赛事,不如说更像一个电视行为艺术。它预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社会主张———平民崛起的主张。也许这个节目的策划人并没有考虑到这些,这个节目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可能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心理学家周正教授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看惯了经过完美包装的电视节目后,就非常想知道节目录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尤其是被删剪掉的那部分,或难登大雅之堂、或非常有趣但不符合传统节目模式的内容,而“超级女声”就像电影的毛坯。记录下节目录制过程中的所有元素。正是由于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好奇心理,“超女”等节目才吸引了很多观众。

靠超级女声出名的李宇春,这些年来,为何仍然那么“火”?
答:靠超级女声出名的李宇春,这些年依然那么的火,在娱乐圈中显然还是一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一直努力提升自我。李宇春出道也有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中娱乐圈更新换代但是李宇春始终都没有丢失自我,她在不断努力提升。李宇春开始转型做演员,也受到了专业演员的认可,李宇春不管做什么都非常认真,她也在...

庄心妍怎么火的?
答:2004年,一张来自04年超级女声冠军安又琪的唱片,让庄心妍开始喜欢并熟悉了音乐。2007年,经过自己的姐姐介绍一首来自卫诗”Jill“的歌曲《可可》,让她开始慢慢的对粤语歌曲有了感觉。随后参加了一大型商场举办的K歌比赛。最初开始接触的是QQ音乐,后喜欢上了用于“聊天”“唱歌”的语音软件,继而参加各种...

她是最惨的“超女”,唱的歌爆火网络,本人却被人遗忘,她是谁?
答:郁可唯最初也是参加《超级女声》出道的,郁可唯可以说自出道以来都是非常的消沉。关于她的新闻不是许多,不过关于她唱的歌,信赖我们必定听过。歌火了,人却没有火 郁可唯唱过《小年代》的主题曲时间煮雨,还有电视剧《知否》的主题曲知否知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主题曲思慕等等,说起这些歌,信赖...

在你看来,哪一届的《超级女声》是最成功的?
答:一、第一届《超级女声》宣传不足,导致很多有能力的女生都错过了第一届的《超级女声》就是2004年举办的,这一年张含韵则把《超级女声》 带火了。了解过《超级女声》都知道,第一届的冠军其实是安又琪,但论人气来说张含韵则是最大的;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让《超级女声》走到了人生的...

超女出道的李宇春,何洁,都没有代表作。凭什么能连续火16年?
答:在娱乐界,名人希望自首次亮相以来就继续受欢迎。他们必须具有出色的实力和经典的杰作,而粉丝们继续爱上他们数十年。想想只有刘德华了。但是,您是否注意到有一个人自出道以来已经16年了,没有热门作品,也没有什么经典作品,但是有很多人喜欢她并支持她,这个人就是 李宇春 。由于《超级女声》的才艺...

09快乐女声为什么要比08快乐女声火那么多?
答:有一个李宇春已经够了,再多,观众只会认为你是模仿李宇春,没趣,还有就是引发了审美疲劳。这也是湖南卫视在2009年改变策略的一个原因吧。还有就是我觉得2006年的超女个性不够鲜明,加上后来天娱给他们发展露面的机会也很少啊,就算当时掀起一阵风,也很快被遗忘了 2009年的快乐女声,虽然受了广电总局...

李宇春为什么会火?
答:李宇春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伴随了我们许多年,她在2005年以超级女声的冠军正式出道。但是在当时,大家都喜欢吐槽她的造型,因为她中性的造型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不少网友都觉得,这样子的女歌手即使拿了冠军,也就只能活上几个月,之后就会销声匿迹。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即使过去了14年,她在娱乐圈还是...

李宇春为什么会爆红到现在?
答:现在娱乐圈的交换更替还是十分的迅速地,有些人可能就火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消声觅迹了,可是有些人却能够一直保持火的状态,其中就必须要提到李宇春了。从出道至今一直活跃在娱乐圈,并且受到很多人的喜爱,那么李宇春为什么能够一直爆红呢,主要还是因为她低调有实力。李宇春最早是因为超级女声这个平台火的,...

安又琪是超级女声的“探路者”,为何会有这种说法?
答:安又琪之所以被称为是超级女声的“探路者”是因为当年她不仅是第一个参加超女的,而且还很有实力在第一届获得了冠军。真的是红极一时。很多年轻人也许并不了解《超级女声》那可是当年国内最火的音乐类节目了。还有许多一线歌星都是出自那里,例如李宇春、张靓颖、谭维维等人,她们到现在在歌坛的影响力也是...

《超级女声》当年火遍亚洲,为何15年后却沦为最失败的造星节目?
答:在早些年的时候超级女声这个选秀节目风靡一时,但是那也只是在那这个节目刚被推出来的时候,早些年选秀节目还并没有流行起来,大家看这个节目觉得特别的新奇。但是在15年之后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就再也不如之前火了。观众的新鲜度是一方面原因,毕竟大家不可能一直对同一个节目一直感兴趣,这个选秀的初衷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