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语文阅读理解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作者&投稿:周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9、文章以(包饺子)为线索,勾连了(母亲)和(我的童年)的故事,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10、哪儿划线了?请楼主表明。

11、文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通过母亲教“我和弟弟”包饺子这一细节,反应出母亲的慈爱和聪明,对孩子的疼爱和怜惜。

12.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答: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母亲的做活的有条理和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

(2)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答: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饺子在煮熟时灵动可爱的样子,表达了我喜悦的心情和开心的童年。

13.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一句话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完美。请你把这句话写出来。
答: 饺子,将亲情的爱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14.本文与冰心的《纸船》题材相同,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同样运用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将美好的记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同之处: 表现手法有所区别。

15.当母亲过生日的时候,你要给母亲制作一张生日贺卡,请你在贺卡上写几句含蓄隽永的话。
答:妈妈您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您是我生命中的港湾。永远爱您!

9、文章以(包饺子)为线索,勾连了(母亲)和(我的童年)的故事,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

10、哪儿划线了?请楼主表明。

11、文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答:“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通过母亲教“我和弟弟”包饺子这一细节,反应出母亲的慈爱和聪明,对孩子的疼爱和怜惜。

12.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答: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母亲的做活的有条理和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

(2)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答: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饺子在煮熟时灵动可爱的样子,表达了我喜悦的心情和开心的童年。

13.有读者认为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一句话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完美。请你把这句话写出来。
答: 饺子,将亲情的爱延续下去,代代相传。

14.本文与冰心的《纸船》题材相同,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同样运用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将美好的记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同之处: 表现手法有所区别。

15.当母亲过生日的时候,你要给母亲制作一张生日贺卡,请你在贺卡上写几句含蓄隽永的话。
答:妈妈您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您是我生命中的港湾。永远爱您!

不喜欢此类题目
现在的教育制度……完全扭曲了

什么叫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指理解阅读对象的词句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社会价值为目的的阅读。
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能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分析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和要点,评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扩展资料: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
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
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
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
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阅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理解性阅读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cbbec0a84b10b912c8fc2e1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cbbec0a84b10b912c8fc2e1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cbbec0a84b10b912c8fc2e16"/>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
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
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3、写法上:气氛渲染、、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发展。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感想启迪类答题方法: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恰当运用对比比喻
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答题方法:
词语品味答题方法: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句子品味答题方法: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的描写手法,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十一、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考试类型及答题方法:(适用于其他文体)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十二、赏析表达技巧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

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文字理解能力
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做(最好能够保证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分析、总结、反思。下面分享一点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你可以学习一些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

如何提高阅读时的理解能力
答:在教学中,我校语文教师们保证学生每周有1个小时的精读时间,做到边读边理解。同时要求他们把精读课文中的名句、好段抄在小本上,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背记。五是老师讲课节奏稍慢。小学习毕竟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疑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不要急于求成。文章中出现的新...

如何学好考好阅读题
答: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

小学生如何做好阅读题的方法和技巧
答: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

做英语阅读题时,该怎样做才能最快地理解全文并找到答案?
答:英语学习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事情,特别是由于阅读题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在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帮助学生最快的理解全文并找到答案。1、先读问题,理清大意 拿到一篇阅读理解,不要立马开始翻译原文,先从问题下手。首先,从第一题看到最后一题,这些问题中,肯定会有相似的单词,而这些单词大都是阅读短文的...

英语阅读技巧?
答: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是英语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此项能力的测试,对考生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1.不但要求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而且要求掌握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2.不但要求对于...

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区别?
答:1、快速阅读的技巧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够阅读多个字,看到一堆字就知道文字的意思,不用去过多思考,习惯性的看上去就直接理解文字大意。所以速度就上去了。同时,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2、快速阅读的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主要是复习课本的效率,读的速度快,相同的时间可以重复读好几遍,自然记住...

怎样提高对文章方面的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
答:近年来,中外研究者一般认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等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 1、认读能力 认读能力就是学生对书面语言准确而快速的感知能力,具体指认知字形,认读字音、初步了解文字意义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认读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视读广度。它是指阅读时视知觉范围的大小。

怎样全面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
答:我们在阅读理解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就谈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语言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外语学习者如拥有5000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词汇量达到6400,阅读正确率可达63%。因此,熟练掌握课本单词,适量扩充课外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二、要严格训练阅读速度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