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竹头的注释

作者&投稿:邰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尝:曾经。
2、竹头:指废弃的竹根。
3、令:命令。
4、掌:掌管。
5、籍:登记。
5、正会:指农历正月初一。
6、厅室:官府办公的大堂。
7、布:铺满。
8、及:等到。
9、伐:讨伐
10、桓温:东晋的大将。
11、贮:贮存。
12、钉:指竹钉。
13、装:装配。
14、咸:都。
15、犹:还



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以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注释

1、尝:曾经。
2、竹头:指废弃的竹根。
3、令:命令。
4、掌:掌管。
5、籍:登记。
5、正会:指农历正月初一。
6、厅室:官府办公的大堂。
7、布:铺满。
8、及:等到。
9、伐:攻打。
10、桓温:东晋的大将。
11、贮:存放。
12、钉:指竹钉。
13、装:装配。
14、咸:都。
15、犹:还

译文

(人们)曾经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储藏起来,人们都不理解(陶侃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农历正月初一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于是陶侃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攻打蜀国时,陶侃又用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

木屑竹头译文~

一、译文
1、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恭敬有礼,为官勤恳,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不曾有片刻清闲。招待或送行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暴自弃啊!”
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拿来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又拿别人的稻子戏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于农事,家中充足。

2,曾经造船的时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农历正月初一时,地面积雪,太阳刚放晴,厅堂前积雪,地面还潮湿,陶侃于是用木屑铺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时,陶侃又用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

二、原文
1.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等到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2、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以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三、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江西官吏陶侃秉公执法,诚恳待人,在担任武昌太守期间,处处以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十分注重节约,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用作冬天铺在雪上垫路之用,把剩下的竹头做成战船的竹钉又重新用到船上,人民纷纷称赞他。

四、人物简介
陶侃(259~334),字士行,汉族,浔阳人(今江西九江西)。中国东晋时期名将,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1]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人,后徙居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追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他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赵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将陶侃等历史上六十四位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1.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等到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2、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余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以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陶侃惜谷
答:等到桓温伐蜀时,又用陶侃保存的竹头作钉装船。陶侃综合料理事物极其细密,都是这样。 陶公少时②,作鱼梁吏③。尝以坩鮓饷母④。母封鮓付使⑤,反书责侃曰⑥:“汝为吏⑦,以官物见饷⑧,非唯不益⑨,乃增吾忧也⑩!” [注释] ①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②陶公:陶侃,晋朝人,陶渊明的...

陶侃文言文翻译
答:尝造船,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解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见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陶侃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见的,就随意...

陶侃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陶侃列传文言文
答:屑布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地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他总揽事务细微缜 密,都是这样。 陶侃性情细致好问,曾督促几个军营栽种柳树。都尉夏施偷来公家的柳树栽到自己门前。陶侃后来见到,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柳树,凭什么偷来这里栽?”夏施惊惧谢罪。当时武昌号称人才众多,聚会时,陶侃每次饮酒...

有关竹子的四字词和诗句有哪些?
答:成语出处:《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竹头木屑zhú tóu mù xiè 成语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例句: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宋·陈亮《祭妹夫周英伯...

关于竹和枝的成语?
答:C. 关于竹子的成语有哪些 着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著于竹帛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

带竹的成语有哪些
答:带竹的成语有竹头木屑,青梅竹马,竹篮打水,胸有成竹,破竹之势。一、竹头木屑[ zhú tóu mù xiè ]1. 【解释】:比喻可利用的废物。2. 【出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3. 【示例】:时节相存问,缓急相周致,虽~亦有以应吾之须者,...

竹头木屑的成语故事
答:有一年,在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战备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常去现场视察督导,发现大量的剩竹头和木屑扔得到处都是,觉得很可惜。这些东西本来都算是废物了,陶侃却叫人全部登记收藏起来。别人见他这样做,心中都暗自好笑。后来,一次新春集会,恰逢雪后初晴,厅前泥泞难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地上...

文言文阅读陶母待客答案
答:【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于木头的诗句知乎
答:11.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渤,可备药物之资。 12. 用最自然,最淳朴的木头设计的屋顶结构,简单而不落俗,自然而又有条不紊,是如今居室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3.木屑就聚集在位移波节处,此处的气体是静止的。 14.以山西丰富的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为主料进行栽培,筛选出适合于山西及至北方地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