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特色有哪些 建筑设计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漫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中西建筑文化不同 :
(1)中国文化重人,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
(2)西方文化重物,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2、材料不同:
(1)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中国古建筑从历史上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到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百姓所居,一律都是土木的“世界”。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立面外观。这种以土木为材的建筑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邻国的建筑风貌。一般而言,以土木为材的中国建筑质地熟软而自然,可塑性强,质感自然而优美。
(2)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 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古希腊的大量神庙,古罗马的大量神庙以及广场等世俗类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的宫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结构的。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可塑性弱,在质地上阳刚气十足。
3、建筑形式不同:
(1)中国建筑形式封闭。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内向的封闭心态,中国人将后花园模拟成自然山水。用建筑和墙加以围合,内有月牙河,三五亭台,假山错落表明有将自然统缆于内部的取向。
(2)西方建筑形式开房。而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为主,把中心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4、建筑演变不同:
(1)中国建筑形式稳定。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2)西方建筑形式多变。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5、 建筑理念不同:
(1)中国建筑则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中国则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的统一。
(2)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 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
6、群组形式不同:
(1)中国建筑以群体为主。 院一般是组合体的基本单位,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较为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的反映,或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2)西方建筑以个体为主。西方的单体建筑则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认为个体突出才是不朽与传世之作。
7、情感表达不同:
西方园林中的喷泉、瀑布、流泉等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灵动、热烈、前涌之势。西方则以平直、外露、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美,比如开阔平坦的大草坪、巨大的露天运动场、雄伟壮丽的高层建筑等等,皆强调轴线和几何图形的分析性,平直、开阔、外露等无疑都是深蕴其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建筑的象征性、暗示性、含蓄性等有着不同的美学理念。
8、建筑结构不同:
(1)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西方建筑尤其欧洲建筑,并不执着于结构之美,而是追崇一种雕塑般的建筑美。欧洲建筑尤其是神庙以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的立面上,往往设以柱廊。柱廊与柱式的设立,是为了抽象地表现人体美,这种抽象的“石质人体”是一种关于人体的抽象雕塑的美。
9、布局方式不同:
(1)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2)欧洲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
10、建筑中柱子不同:
(1)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
(2)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
11、建筑价值不同:
(1)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2)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
12、生活观念不同:
(1)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什么意义
建议,可以自己查阅下资料

建筑学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有什么不同啊~

建筑学是一个大的专业,他里面还有很多细分的专业,分很多主攻方向,这个意思就建筑学里面的建筑设计方向专业,一般到大三都会让你们选择专业方向,来主修

记住,这是两个专业!建筑学是一个统称,学的东西非常丰富庞杂,很多名牌大学开设五年学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要学工程测量,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等方面。而且建筑设计是一个具体方向,主要是对建筑外部造型进行设计,学得比较具体。设计院不简单,学得多点对你没坏处

中式风格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答:2、讲究空间结构的层次感 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念特点,在中式风格又得到了全新的阐释,依据住宅使用人数的不同,做出分隔的功能性空间,采用“哑口”或简约化的“博古架”来区分;在需要隔绝视线的地方,则使用屏风或窗棂,通过这种新的分隔方式,单元式住宅就能展现出中式家居的层次之美。3、讲究木色木香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请分别举例
答: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常采用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以十字轴线展开如坛庙建筑;宫殿和民居建筑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扩大了建筑的实用空间,并且大大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群体的稳固性;在审美上...

建筑美学思想的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
答:中国建筑在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独特的传统风格,各兄弟民族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其中汉族的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的主流。它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 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1.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装饰性屋顶著称,如庑殿顶、攒尖顶等多种形式,这些多样的屋顶结构和装饰为建筑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并增强了稳定性与视觉冲击力。2. 为了保护木结构和增加美观,古代工匠常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色彩的运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雕梁画栋展现了其色彩丰富的特点。3. 中国...

中式风格设计有哪些特点
答:3、在中式风格设计中,一般都是使用传统的复古家具,如:明清家具,而家具、室内装饰主色调一般都是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要装饰色彩的,而经常使用到的装饰陈设主要有:屏风、博古架、古玩、盆景、匾幅、字画、瓷器等等。4、在中式风格设计中,一般都是选择使用对称式的方式进行布局的,从而让室内格调变得更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特征一、崇厚高大的建筑台基 近代建筑宗师梁思成先生指出中国古建筑具有三段式特征,即台基、屋身、屋顶三方面,台基就如人的双足,承托着屋身和屋顶,通过台基的尺度可反映出建筑的等级。特征二、装饰部件、木装修 中国古建筑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有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色彩的运用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富有装饰性的屋顶,古代匠师通过利用屋顶来取得艺术效果,他们创造了不同类型的屋顶,如庑殿顶、攒尖顶等,这些屋顶在形式和装饰上都非常丰富多样。这种装饰性的屋顶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赋予了建筑以美的...

中式风格有哪些特点
答:以显示主人的成熟稳重。中式建筑的组合方式、信守均衡对称的原则主要的建筑在中轴上、次要建筑分列两厢,形成重要的院斤,不论住宅、宫署、宫殿、庙宇,原则都是相同的。而其四平八稳的建筑空间,则反应了中国社会伦理的观念。中式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木材结构的间架、正面为门留。中国自数千年前即使用木材,...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3、衬托性建筑: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