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十余地方密集收紧楼市,新一轮调控来袭? 收紧房价的下一城会是哪?

作者&投稿:纪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20年下半年“开场”仅一个多月,中国楼市风向似乎已发生转变。一改此前纾困、扶持等带来的政策“暖意”,杭州、东莞、南京、深圳等地密集收紧房地产调控,多地楼市预期转冷。
3日,海口发布房地产新政规定,新建商品房买卖严禁滞后网签;取得预售证后,房地产开发企业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同时新政强调,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捂盘惜售、化整为零、饥饿营销、雇人排队等手段制造销售旺盛的虚假氛围。
同日,安徽省阜阳市收紧住房公积金政策,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者发放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利率不低于同期首套房利率的1.1倍等。新政自8月10日起实施。
包括上述两地在内,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7月份以来,已有东莞、杭州、宁波、深圳、南京、内蒙古等十余个地方出台楼市收紧政策。其中,东莞在1个月内连发两轮楼市收紧政策。
多地新政包括升级限购等内容。如:宁波限购区域扩容,由原来的老三区扩大至市五区;东莞首次将二手房纳入限购范围;深圳规定,须在当地落户满3年,且缴纳3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才能购房。
一些城市也加码了限售政策,封堵“炒房”,如:杭州对通过高层次人才优先购买方式获得的住房限售5年。东莞则延长了住房限售周期,由原先的2年调整为3年。其他措施还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门槛和首付比例,提高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封堵“假离婚”,治理市场乱象等。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指出,多城收紧调控主要是投资投机需求有抬头的态势,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少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以往不少城市限购门槛较低,在信贷资金比较宽松的背景下,容易成为投资投机的对象。这次多城密集升级限购,可以进一步稳定市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本轮楼市调控的主要特征是“打三假”,包括“假落户”“假离婚”“假人才”,为现有政策打上“补丁”。总体而言,调控严厉程度确有提高,但除深圳等个别城市外,调控力度相对平和,全国楼市政策并未出现大力度全面升级的情形。
地方政策密集加码的背后,是近期几大重要会议上传递出的新信号。
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上半年,虽经济遭受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依然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一些城市出台的松绑政策被叫停。在极少数房价出现较快上涨时,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遏制借机炒房的行为,保持市场健康运行。
后续楼市和调控政策如何演变?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宽松基调,但房地产信贷和融资政策难以开闸,首付贷、房抵贷等仍是重点监管对象,政策仍将严防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市场。在此背景下,各地方因城施策,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松紧结合”的情形。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中,13城房价偏热,排除已经出台较严厉调控政策的城市,下半年有9个城市包括银川、唐山、西宁、杭州、成都、无锡等地调控收紧预期较强。
(原题:《一个多月十余地方密集收紧楼市 新一轮调控来袭?》)

下半年中国20余城市“加法”调控楼市租赁能成为主角吗?~

中国楼市传统旺季“金九银十”首周,多地楼市成交遇冷,其背后是各地不断加码的房地产调控。2017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北京、重庆、烟台、深圳等在内的20多个城市再现“密集调控潮”,更多以增加供应、鼓励租赁等“做加法”的方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长沙日前宣布,将推出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向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供应,其中,部分住房的销售价格仅为每平方米4950元人民币,明显低于长沙楼市均价。
武汉市也在近期宣称,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许多地方出台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落地政策”。广州、佛山、成都等12个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城市,陆续出台实施方案。如,杭州8月30日出台的方案提出,将加大公租房供应力度,未来3年新增租赁住房总量将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30%,未来5年公租房保有总量不少于8万套等。郑州市方案指出,发挥国有租赁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等,并指出,到2020年国有土地新建租赁住房3.8万套,集体土地新建租赁住房5000套等。广州市计划未来五年全市普通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2375万平方米、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825万平方米;住房建设计划安排75万套,其中普通商品住宅60万套、租赁住房15万套。


尽管并不在试点城市之列,但北京也在鼓励住房租赁方面动作频频。北京市日前提出,今后五年将按照建设150万套住房的要求,推进其中25万套共有产权住房和50万套租赁住房的落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下半年以来,中国有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了各种力度不同的调控政策,包括增加租赁房源供应,增加限价商品房供应,增加共有产权住房供应等。与此前限购、限贷限价等以限制需求为主的“减法”调控不同,新一轮调控潮更多倾向于从供给侧出发,“做加法”增加供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系列租购并举政策的推出,中国楼市以售为主的时代将迎来拐点。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租房市场租金总收入价值将达1.6万亿元。
租赁是主体,但是购房永远火热。

从3月17日到3月22日,6天时间,全国范围内10个城市接连发布收紧楼市的政策。既有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也有廊坊、保定等挤出效应影响下的环京板块,还有句容等存潜在房价上涨压力的二三线城市。因城施策,各城市所采取的调控手段、力度不尽相同。记者通过分类汇总,让你从各地密集繁复的楼市调控政策中看出“端倪”。
新一轮收紧潮6天10城出手调控楼市
近三个星期以来,楼市迎来各地的新一轮调控,而3月17日后的近一周时间里,全国楼市进入调控小高潮,10城先后出手“稳房价”。
17日,北京、广州、郑州相继出台加码的限购限贷的措施,石家庄当晚也宣布加入限购限贷阵营;18日,长沙收紧限购;19日,河北保定暂停向拥有主城区3套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主城区商品房;21日,东莞、廊坊、句容、嘉兴先后出台调控政策;22日晚间,北京地方税务局还发文对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房资格审核中的个税缴纳条件做出修改。
据中原地产22日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自2016年9月30日至今,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35个城市出台了110余次楼市收紧举措。

北上广深认房认贷 二线热点城市会跟进?
与“9·30”调控浪潮巧合的是,本轮调控依然以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为首,经过本轮调控,“认房认贷”成为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标配举措,仅在贷款结清情况的划分、最低首付比例的设定上各地略有差异。北京“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力度超过上海、深圳、广州,限购限贷力度全国居首。
针对二套房的认定,北京采取“认房又认贷”模式,既居民家庭名下在北京有一套住房,或者在北京无住房但有商贷、公积金贷款记录的,无论是否还清,再次在北京购房的均需按二套房政策执行;“一提一降”是指将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比例提高至60%,非普通自住房提高至80%,同时降低住房贷款期限,将原来最高可达30年的贷款期限降至25年。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北京的调控举措具有“标杆”意义,对于房价管控有压力的热点城市,后续可能会逐渐采取此类做法,快速提升二套购房的门槛。
与此同时,北京楼市信贷政策持续收紧。链家房地产中介人员22日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多家银行都将首套房利率优惠从九折调整为九五折。
以首套房商业贷款200万元、基准利率4.9%为例,按照此前贷款30年、房贷利率九折优惠计算,月均还款额为10027.04元;经过多番调控叠加,贷款人最高可贷款25年、利率九五折优惠,月均还款额为11293.34元。对比来看,月供增加了1266.3元。
就在3月22日晚间,北京地方税务局还发文对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购房资格审核中的个税缴纳条件做出修改,“从连续5年(含)以上”改为“从申请月的上一个月开始往前推算60个月”;且对于因工作变动等原因造成未缴或补缴税款且不超过三个月的,视为连续缴纳。
“此次政策既松又紧”,严跃进分析称,对于一些想通过补缴社保和个税获得购房资格的人来说,政策是利空的,因为无法满足持续性缴纳要求;但对于出现偶尔一次断档期的申请人,则是利好的,依然符合购房条件。

环京、沪城市接连调控 这些区域城市会加码吗?
“一线城市及周围区域城市成为加码主力。”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这是本轮楼市调控的主要特点。
3月17日,未加入限购阵营的石家庄发文收紧楼市,明确非本市户籍居民限购一套住房,并调整了普通居民购房首付比例和贷款政策;19日,保定也发布房地产调控意见。21日,廊坊宣布主城区、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区、香河县、固安县和永清县,非本地户籍居民限购1套住房、且购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
截至目前,环京津周边区域中保定、石家庄、崇礼、涞水、涿州、廊坊、三河、固安、大厂、永清、香河、怀来12地已开启限购措施。
同时,环上海区域的浙江嘉善县和嘉兴市先后步入限购限贷阵营。3月13日,嘉善县对新房、二手房全面限购,明确在全县范围内暂停向在嘉善县拥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县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3月21日,嘉兴市发文明确非本市户籍家庭首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而21日,深圳边上的东莞也宣布加码楼市调控,侧重于对开发商售楼进行“限价”。
“河北涿州、涞水县和浙江嘉善县等出台调控新政策,表明京沪一线城市的外溢效应正在逐步放大。”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此前对媒体表示,本轮调控已从一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扩展到一些三四线城市区域。
张大伟预计,环北京、上海、深圳及部分热点城市的调控政策存在全面升级的可能,未来,全国限购范围或继续扩大。

部分城市持续“打补丁” 还有哪些城市会成热点?
除了大城市周边区域动作频频以外,严跃进认为,本轮调控城市的另一个特点是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城市,开始启动限购限贷或者加码调控。
3月11日,三亚加入限贷限购阵营,购买第2套住房的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同时暂停向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业内看来,三亚楼市近期回暖显著是此次限购升级的重要原因。

记者注意到,南京、郑州、长沙、青岛等热点二线热点城市近期同样动作频频,或出台调控,或连续为收紧政策“打补丁”。
3月16日起,南京户籍家庭全面限购第三套住房,而非户籍居民限购范围则扩大至高淳、溧水、六合三区,这是南京自去年三次收紧楼市政策后,再一次加码调控;3月17日,已两次出台楼市调控的郑州则明确,凡属补缴且补缴日期在此之后的社保证明、个税完税凭证不再作为购房的有效凭证,对2月“补缴算数”的规定予以修正。
严跃进说,“针对房价潜在上涨压力较大、人口数量较多的二三线城市,后续积极进行调控的可能性很大。”

多地密集发布楼市调控政策,遏制投机炒房,落实“房住不炒”
答:值得注意的是,发布调控房地产市场新政策的城市不只有深圳。今年7月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省东莞市、浙江省宁波市等地均已发布了调控房地产市场新政策。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上半年以深圳为代表的城市房价上涨,并非真实住房需求增长所推动,多地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新政,正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天3城收紧楼市调控,长假后政策接踵而至有何用意?
答:中秋国庆小长假刚过完,多地楼市调控接踵而至。继10月9日徐州、绍兴发文收紧楼市调控后,10月10日,长春再次加码调控,要求购买新房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成,新政自10月15日起实施。至此,今年7月以来,已经有超过27个城市发布了超过30次收紧调控政策。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犹存,成交复苏动能...

楼市调控政策持续收紧 热点城市紧急打补丁
答:这三场会议涉及至少央行、住建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六大部委,以及十几个热点城市和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在地方层面,自7月以来,包括东莞、宁波、深圳、南京等多个城市纷纷发布楼市调控收紧政策。近半个月内,热点城市出台的约束性调控政策十分密集,包括杭州、无锡、沈阳、常州、银川等多个城市均出台楼市收紧政策。例如...

中国多地收紧楼市 “小阳春”遭遇政策“凉水”
答:中国部分地方价量齐升的楼市“小阳春”遭遇政策“凉水”。4月份以来,长沙、北京、深圳、合肥等地陆续出台楼市收紧政策,以整顿房地产市场,遏制投资炒作。业内人士认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今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这也就不难理解在近期楼市波动、市场炒作氛围再起之时,部分城市收紧楼市调控的“...

7月以来已有逾30城收紧楼市政策
答: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调控政策不断。政策的持续加码使得多地新房价格涨幅放缓,而从12月楼市来看,调控继续从严。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新房价格变化来看,11月价格涨幅明显收窄。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

全国房价进入“万元时代”,多地出台楼市收紧政策
答:多地出台收紧政策 “虽然房价进入了万元时代,住宅均价总体上涨,但是涨幅可控。”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如此认为。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不少楼市过热城市出台了相关的收紧政策,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9月14日,成都市相关部门发布文件表示,严格审查购房首付资金来源,严防消费贷款、个人经营...

住建部会商后6城出台楼市新政 10月热点城市调控仍将从紧
答: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10月,房地产政策环境的收紧依然会在热点城市得到体现,尤其是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未来出台调控政策的预期会进一步加强。从9月来看,包括银川、唐山等房价近期出现明显上涨的城市都纷纷出台楼市政策,通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售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对房价的调控。不过,张波...

楼市调控继续从严 7月以来已有逾30城收紧楼市政策
答: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调控政策不断。政策的持续加码使得多地新房价格涨幅放缓,而从12月楼市来看,调控继续从严。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新房价格变化来看,11月价格涨幅明显收窄。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

一年超40城收紧楼市政策
答:从2016年8月起,苏州、厦门、杭州、南京相继宣布重新启动已取消两年的限购政策。如今,调控政策出台已一年有余。新京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截至9月25日,共有超过40个城市在过去一年多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此外,也有不少城市的银行通过提高房贷利率,为楼市“降温”。楼市政策如何影响股市吗?楼市新政的目的...

新年一个月内7城加码楼市调控,住建部副部长带队实地督导
答:业内人士指出,大量有真实居住需求的购房者,尤其是无房户和人才引进者,却在购房中屡屡受阻,亟待政策给予支持。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及时有效在开年就释放出楼市调控从严信号,保障了楼市全年稳定有序发展。一个月内7个城市收紧楼市调控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疫情的稳定,多地楼市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