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有什么内容

作者&投稿:素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组合起来的合成词,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
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
礼仪的表现形式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一、个人礼仪
1.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2.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3.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前双眼礼貌地注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郑重地,嘴里不能吃任何东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公共礼仪
1.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
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① 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

八礼八仪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是八礼八仪,是八礼四仪,内容如下:一、八礼 1、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3、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4、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5、行走之礼:遵守...

仪式礼仪包括哪些
答:问题一:礼仪是什么?礼仪的涵义和内容包括两个层次。(求标准) 一、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二、礼仪的涵义 在中文里,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

八礼八仪的内容是什么八礼四仪分别是什么
答:只有八礼四仪。八礼包括:1、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2、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3、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4、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5、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

“六礼三仪”主要有什么内容
答:六礼:仪态之礼、餐饮之礼、出行之礼、交往之礼、学习之礼、观览之礼。三仪:启蒙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六礼:仪态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衣着得体、仪态大方、尊重礼俗、严肃庄重。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

礼仪的仪指什么
答:问题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是什么意思?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出之《中庸》。意思是“礼”的总纲有三百条之多,细目有三千多条。形容礼仪的项目很多,内容非常全面和细致。问题四:礼仪中的仪式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礼仪中的仪式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解答:仪式,多指典礼的秩序形式,如升旗仪式...

八礼四仪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2.八礼四仪具体内容:(1)八礼 仪表之礼: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仪表礼仪包括那些内容?[礼节礼仪]
答:仪容仪表还包括人的谈吐、举止、礼仪和精神面貌等,有以下几个内容:一、仪容仪表标准 (1)头发 须清洁、整齐;无头垢、头屑,无散发异臭味;女员工的短发不可过肩;长发须盘起来;发束要夹紧,以免行走时发髻摇晃;留海一定不能遮眉;男员工的头发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领;男员工不能留有鬓角;禁止...

...礼仪都包括哪些内容,礼仪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答:礼:礼数;仪:仪表;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时候的言谈举止和着装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原则: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中国的传统礼仪:1、“揖让礼”“揖”...

仪态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答:仪态是指人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姿势,主要包括站姿,坐姿,步态等。“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是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在当今社会中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涵义。随着对外交往的深入,我们要学会用兼收并蓄的宽容之心去读懂对方的姿态,更要学会通过完善自我的姿态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六礼三仪”主要有什么内容
答:六礼:仪态之礼、餐饮之礼、出行之礼、交往之礼、学习之礼、观览之礼。三仪:启蒙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六礼:仪态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衣着得体、仪态大方、尊重礼俗、严肃庄重。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