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保证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作者&投稿:相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主观:

(一)一般保证责任。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担保责任。,(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责责任保证。在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保证责任的具体方式由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险公司往往单独出具公函,或与债务人签订保险合同,承诺将来债务人不能履行借款等主合同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本付息责任。对于这种约定,当前在审判实践中是有不同认识的,有的认为这是一种保险行为,有的认为就是一种担保。应当说,这是前几年保险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的一种偿试,名称叫保证保险单、保证保险函、保证保险合同等,其实质还是一种保证行为,其承诺的是一种经营上的风险,即为到期代替债务人还债,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险义务。正常的保险范围是各种天灾、人祸,或是意外事故,大多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社会范围;而这种保证保险其所涉范围是以人的因素为主导的,即当法人、公民个人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时,就会发生保证保险责任。,保证保险纠纷在这几年发生的较多,如何正确认定保险公司的责任,已成为经济审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某保险公司与某借款人签订保险合同,但双方当事人并未适当履行保险合同,其一,借款人缴纳的保费未被保险公司实际占有,而是由借款人交给公证处提存。,其二,保险公司保险的是11089号借款合同,而债权人请求赔付的事实依据却是11092号借款合同。经审查,两份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均存在重大差异,属保险标的错误,债权人与债务人均未告知保险公司变更保险标的真实情况,故法院认定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并驳回了债权人的诉讼请求。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不能免责的,只要保险合同、保险单约定权利、义务明确,就应依法、依约判定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一)涉外保证合同已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主合同变更或者债权人将对外担保合同项下的权利转让,未经担保人同意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二)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但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部分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三)在一般保证(一般保证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当保证责任)的情况下,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指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或保证人要求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四)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履行期间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了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的,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该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其保证责任。,(五)主合同双方当事人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新贷与旧贷是同一保证人的除外。,(六)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破产,既未申报债权也未通知保证人,致使保证人不能预先行使追偿权的,保证人在该债权在破产程序中可能受偿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七)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但未经保证人同意,如果加重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八)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物的担保,是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作为抵偿债权的标的,在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将财产变价)的,如果物的担保是由主债务人提供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如果物的担保是由第三人提供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对其担保的全部债权承担责任。

法律客观:

保证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般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则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种是连带责任保证,即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两种方式的不同在于: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债务具有补充性,保证人具有先诉抗辩权;连带保证债务不具有补充性,而具有赔偿性,保证人亦无先诉抗辩权。即使主债务人有履行能力,债权人要求主债务人履行之前,便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也不得拒绝履行保证义务。因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因保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保证人以何种方式承担保证责任,一般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承担何种保证责任,这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一直采取推定为保证人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如最高人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人承担何种保证责任,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时,债权人应当首先请求被保证人清偿债务,强制执行被保证人的财产仍不足以清偿其债务的,由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上述规定就是一般保证责任。有的国家法律规定,连带责任保证适用于连带债务,如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连带责任又以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为成立要件。而《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上述是推定连带责任保证的规定。这样的法律规定,实际是加大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关于落实担当责任的方式总结为八个字是什么?
答:1、探索智慧,启迪人生。2、天道酬勤,恒者必胜!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同心合力,创造辉煌。5、同舟共济,劈浪向前。6、团结奋进,成才报国。7、团结奋进,直面挑战。8、团结互助,共同进步。9、团结互助,勤奋竞争。10、团结紧张,拼搏进取。11、团结协作,永争第一。12、团结友爱,拼搏进...

汽车贷款担保有哪几种方式?
答:1、所购车辆抵押2、银行认可的其他担保方式3、除所购车辆外的财产抵/质押4、第三方(自然人或法人)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担保。办理流程:1、客户申请。客户向银行提出申请,书面填定申请表,同时提交相关资料;2、签订合同。银行对借款人提交的申请资料调查、审批通过后,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视情...

借条上担保人怎么注明在法律上更有力
答:根据《担保法》之规定,保证人的保证方式有两种,分别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1、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主合同纠纷未经起诉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

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方式有哪些
答:3. 保证贷款:保证贷款是第三方为借款人的住房贷款提供担保。这个第三方通常是借款人的亲属、朋友或其他愿意承担此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担保人将承担还款责任。例如,小张想买房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抵押物。他的父母愿意作为担保人。这意味着,如果小张无法偿还贷款,他的父母将负责偿...

贷款保证人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答:当然了,既要协助还钱,担保人就必须是一个有还钱能力的人,上述例子中的张某因为长年经营饭馆,家底殷实,便成为了银行许可的担保人。其次,担保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两种。如果是一般担保的话,银行会先追索借款人的资产,当借钱人的所有家当仍不足以还清债务的时候再向担保人追索。但如果是连带责任...

借款担保人承担什么责任
答:借款担保人的责任范围通常包括贷款本金、利息、违约金等费用。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这些费用,担保人就需要代替借款人偿还。需要注意的是,担保人的责任是独立的,即使借款人已经提供了抵押物或其他担保措施,担保人仍然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举个例子,假设小明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并请他的朋友小张作为担保人。

申请信用卡的担保方式有几种
答:申请信用卡的担保方式是具有连带责任保证的方式。 保证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中,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

执行和解协议的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答:第三种意见认为,执行中应裁定将张某作为被执行人,令其承担相应保证责任,但张某承担责任的范围应不超过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因为和解协议的担保系三方自愿,从保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出发,其保证范围仅限于和解协议上的部分,超过生效法律文书以外的协议内容虽系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但无强制力保证,故不在...

信用卡担保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答:信用卡担保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信用卡担保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1.一般保证责任。在持卡人不能清偿信用卡欠款时,信用卡担保人承担的一般保证责任,需要帮助银行向持卡人催款。2.连带保证责任。当持卡人在还款日无法还款时,银行可以向担保人要求偿还债务。

如何教育孩子有责任心方法是什么
答:教育孩子有责任心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比如真心地跟孩子作朋友;多采用征询、商量的口吻跟孩子交流;弯下腰去跟孩子对话;尊重每一个幼儿;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去鼓励幼儿活动;相信他们的能力;不批评指责幼儿等。持有这种心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