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地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凌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

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 种成熟的能源。

中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中国目前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就是由中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2007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4.39%。

田湾核电站2台106万千瓦的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运,中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万千瓦。

  

截至2007年底,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3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

同时,随着田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目前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万千瓦。

  

2007年全国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均保持超过10%的增长,分别达到1.45亿千瓦和5.54亿千瓦。

而风电并网生产的装机总容量则实现翻番,达到403万千瓦。

  

中国对于核电的发展已经开始放宽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强调要“有限”发展核电产业。

而在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全面性能源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关于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的呼声日益强烈。

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最新表态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可谓“一箭双雕”。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

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国际核电企业以日系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富士财团的日立―美国通用、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美国西屋、日本三菱财团的三菱重工―法国阿海珐。

日本在核电技术和市场的垄断雏形已经出现,中国加快发展核能应用的能源战略调整必然受制于日本。

编辑本段核电技术方案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核电站技术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电站

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

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ping port 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

上世界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

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

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文(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

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

第四代核电站

2000年1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等十个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于2001年7月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技术。

根据设想,第四代核能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备固有的防止核扩散的能力。

高温气冷堆,熔盐堆,钠冷快堆就是具有第四代特点的反应堆。

  

第一代核电站为原型堆,其目的在于验证核电设计技术和商业开发前景;第二代核电站为技术成熟的商业堆,目前在运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代核电站;第三代核电站为符合URD或EUR要求的核电站,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第二代有所提高,属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四代核电站强化了防止核扩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处在原型堆技术研发阶段。

中国核电分布

一、秦山核电站(中核)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秦山一期

[1]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NP3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1×30万千瓦,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十多年的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

[2]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是中核集团在秦山地区规划建设的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方家山,距离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反应堆约600米,项目规划容量为2×110万千瓦。

2008年3月4日,经国家发改委立项通知,该项目工程全面展开。

  方家山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厂址安全分析报告也已通过环境保护部评审。

预计核岛负挖工程将于2008年7月底结束,并在今年岁末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方家山扩建项目使用国际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计划工期60个月,预计其1、2号机组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正式投产。

届时,秦山核电公司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30万千瓦,每年向华东电网输送的电力超过160亿度。

  秦山核电站目前营运一台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家山扩建项目竣工后,秦山核电站将形成一台30万千瓦机组和两台100万千瓦机组的“1+2”群堆运行格局,其营运管理也将实现从原型堆到商业堆的重大跨越。

   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

[3]二期工程及扩建工程,采用中国CNP65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 65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二期约55%,二扩约70%,1#、2#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开工,经过近8年的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使中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中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是继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扩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核电二期1、2号机组以西约300米处的预留扩建场地建设。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2006年4月28日开工, 3号机组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号机组力争2011年年底投产。

届时,秦山第二核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超过160亿千瓦时的电力。

   秦山三期核电站

[4]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术(CANDU 6),装机容量2×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55%,参考电厂为韩国月城核电站3号、4号机组。

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

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2005年9月22日,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中广核)

大亚湾核电站是采用法国M31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8.4 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三、岭澳核电站(中广核)

岭澳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9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二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1号和2号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分别超过50%和70%,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两台机组计划于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三期工程,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预计2011年开工建设。

四、田湾核电站(中核)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

  一期工程,采用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6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0%。

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FCD),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运。

  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动,单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

  三期工程5号和6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功,采用中国二代加CPR1000核电技术。

五、红沿河核电站(中广核)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

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60%,1号机组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

目前在建中....

六、宁德核电站(中广核)

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5%以上,1#机组于2008年2月FCD,1、2#机组计划于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七、 阳江核电站

2004年,经10多年筹备的广东阳江核电项目也有望在年底通过国家核准,这个规划投资达80亿美元、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全国最大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于2006年正式动工。

目前在建中........

八、三门核电站

2004年7月,位于浙江南部的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

这是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

三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740万立方米,可分别安装6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

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

一期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将首先建设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

三门核电站最快将在2010年前后发挥作用。

九 、海阳核电站

位于山东烟台海阳市东南部海边、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海阳核电站首期工程已于2007年年底开工。

目前,海阳核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2010年首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

与此同时,该项目的配套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也将与核电站一期工程同时开工建设。

"两电"工程完工后,每 年将提供600万千瓦电能。

据了解,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海阳核电站项目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同意、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控股建设的核电项目。

中电投占40%、中国核工业集团占20%、国电集团占20%、 山东鲁信控股占10%、华能集团占5%、烟台市电力开发占5%。

据了解,由于核电对技术和安全性要求高,此前核电站的建设都是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承担。

  

海阳核电站位于海阳市东南部的海边,在海阳市大辛家镇的冷家庄和邻近的董家庄。

处于胶东电力负荷中心,地质条件优越,是国内基础条件最好的核电站址之 一。

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海阳核电站的规划容量为6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留有扩建余 地,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接近三峡电站发电量的90%。

一期工程投资250亿元,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山东乳山核电项目工程总体规划建设六台百万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级核电机组,2006年开始前期工程准备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末投产发电。

  

国防科工委在2008年1月7日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

 

另外,中国台湾省现有3座核电站;在建的1座;拟建的尚有2座。

已经投产的台湾省庆山和国盛两座核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2×63.6和2×98.5万千瓦。

十、咸宁核电站

鄂赣交界处的湖北省通山县,有一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库——富水水库。

富水河上的这座水库建成于1964年,蓄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兼顾,年发电量1.412亿度,坝高45米,顶宽6.4米,坝顶长941米,有8个泄水闸,库面浩浩11万亩,库容量17.64亿立方米,两岸群峰秀丽,库中有无数岛屿,当地人称它为“湖北的千岛湖”。

这样一个秀美的地方,还隐藏着中国首个内陆核电项目——湖北咸宁核电厂。

11月18日,成都商报记者对这个正进行建设的项目进行了实地探访。

  

进入位于通山县大畈镇大墈村的核电站工地,是一条26公里长的专用大件运输道路——核电公路。

公路已建成,目前还有一座跨湖的大桥正紧张施工中。

核电站,就位于大桥连接的湖心岛——狮子岩上。

  

咸宁核电项目于2009年全面启动建设。

今年5月15日,核电项目一期常规岛及核电站辅助系统工程总承包等合同一揽子框架协议在武汉签署,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咸宁分公司及咸宁项目部揭牌仪式。

  

据通山县 *** 公众信息网公布,至11月4日,主场区场平土石方工程完成1610万立方米,占总量的76.1%。

1、2号核岛达到厂平标高,施工现场按照今年底4台机组达到厂平标高的目标加快推进。

计划今年底全部完工。

  

咸宁核电项目也标志着中国进入第三代核电发展阶段。

它将首次采用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备受中国核电行业关注。

该核电技术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最终设计批准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全球核电市场中最安全、最先进的。

总投资达600多亿元的咸宁核电项目,其业主是由中广核集团与湖北省能源集团共同设立的湖北核电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60%和40%,由中广核集团控股)。

2008年6月这家公司成立时预计:经过2年的前期准备和5年半的主体工程建设之后,湖北将首次用上核电。

  

十一、兴原认证中心   兴原认证中心是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认可委认可,唯一具有对核电企业同时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

目前,对中国大部分核电企业进行了认证。

通过认证,促进了中国核电的安全水平。



~

我国的镍氢电池发展史
答:储氢合金的主要来源是稀土,而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发展镍氢电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国镍氢电池的研制与开发,受到了国家八六三计划的大力支持,被列为“重中之重”项目。在八六三计划“镍氢电池产业化”项目的推动下,中国的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赶超 世界先进...

光电池的发展历史
答:提出的。L.H.亚当斯于1876年指出,硒在光的作用下,不仅出现电阻的变化,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出现电动势,从而发现了“阻挡层效应”。阻挡层效应则成了光电池的基本原理。光电池被广泛地用于自动控制技术、信息电子学和测量技术。这些元件的性能约自1950年起,因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显著改善。

钠硫电池发展简史
答:钠硫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最早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早期的研究主要针对电动汽车的应用目标,包括美国的福特、日本的YUASA、英国的BBC以及铁路实验室、德国的ABB、美国的Mink公司等先后组装了钠硫电池电动汽车,并进行了长期的路试。但长期的研究发现,钠硫电池作为储能电池优势明显,而用作...

充电电池的发展过程
答:1.镍镉电池(Ni-Cd)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都是使用镍镉电池(Ni-Cd),由于当时电池技术不够先进,因此镍镉电池有很多令人头疼的缺点,如:体积大、份量重、容量小、寿命短、有记忆效应等(给我的印象就是无一是处)。这些无疑是与笔记本所追求的的轻便、快捷的性能所背道而驰的。目前镍镉电池已经被淘汰...

谁能讲解一下电池的发展史?
答:电池的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一个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 不管制造这个粘土瓶的祖先是否知道有关静电的事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

锌银蓄电池的发展
答:锌氧化银电池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实用型高比能量、高比功率电池。其发展可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1800年伏特把锌银电池堆介绍于世,1883年克拉克(Clarke)的专利中叙述了第一只完整的碱性锌氧化银原电池,1887年邓恩(Dun)和哈斯莱彻(Hassla—cher)的专利中首次提出了锌氧化银蓄电池。但直到1941年...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RTG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发展史
答:在此之后,核电池的发展颇快。1961年美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上面的无线电发报机就是由核电池供电的。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海盗2号”两艘宇宙飞船先后在火星上着陆,在短短5个月中得到的火星情况,比以往人类历史上所积累的全部情况还要多,它们的工作电源也是放射性同位素...

急求“简述单晶硅太阳能的电池结构、制作工艺、工作原理。”要交作业...
答:近几年来,受世界太阳能电池发展“热潮”的影响,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空前高涨,本文收集了太阳能电池的一些有关技术,以供读者参考。 (一)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太阳能电池是产生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的半导体器件。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又称为光伏产业。 1954年世界第一块实用化...

电池的发展历程
答: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一个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不管制造这个粘土瓶的祖先是否知道有关静电的事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人...

伽伐尼是怎么发明电池的?
答:伽伐尼的实验和伽伐尼与伏打的科学论争,最终使伏打发明了“电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电池,是今日的电池的雏形。伏打电池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生了可以连续恒定的电流,为电学研究开辟了道路。伽伐尼的青蛙实验,像一只英雄的金鸡,下了一只金蛋,造福了整个人类。直到伏打的晚年,他还一直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