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产妇生下国内首例“双头女婴”,随后将医院告上法院

作者&投稿:甘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11年的五月份,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产房中传出嘤嘤的啼哭声。

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开始失声痛哭,在场的医护人员全部面露难色。这位孕妇生产下了在中国的医学史上的第一例 “双头女婴”

生下双头宝宝的妈妈名为 包桥英 ,在2010年的新年伊始,在家过完春节后的包桥英开始筹备外出工作。

在同村人的带领下她来到了广东省的一家工厂内开始了打工生活,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让包桥英熟悉了周边的环境,很快的融入到新生活中。

与此同时包桥英认识了和她在同一间工厂工作的 廖国军 ,俩人都是来自外地到厂内打工的人员,相近的年纪和相合的脾性让两个人很快熟悉起来。

在同期工厂同事的支持下俩人很快地发展成恋人的关系。 俩人虽然都沉默寡言,但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给予了互相生活上极大的安慰,这让他们都很珍惜这段感情。

包桥英和廖国君的感情快速升温,在争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俩人登记结婚。 包桥英和廖廖国军两家的家庭条件都不算阔绰,所以婚后俩人照常外出务工。

夫妻共同的务工生活让两个的疲惫感减少了大半, 在享受着安详的日子后包桥英怀孕的消息让俩人都分为欣喜。

廖国军是个实打实的好男人,常年的农村生活让他说出来的话并不是多么的悦耳动人,但是廖国军能够一心一意地照顾包桥英。在得知妻子怀孕后他立马要求妻子回老家养胎,挣钱养家的重担先由廖国军一人承担。

他妥善安置好妻子后,继续回到了先前的工位开始工作,夫妻俩人都沉浸在拥有孩子的喜悦中。

包桥英和廖国军生长在农村, 这次怀孕同样是两个人第一次当爸爸、妈妈,所以对于一些基本的孕期知识有所欠缺。

他们不是近亲结婚,家族也没有其他的遗传病史, 所以在包桥英怀孕之后完全陶醉在收获孩子的喜悦中,对于最初的孕检结果均未知晓。

但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廖国军曾陪同妻子到市三院进行了第一次体检。 六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基本成形,医生在这次的B超检测中给到夫妻俩人的结果是发育良好的婴儿。

夫妻俩人本身对于这次怀孕就很高兴,听到医生说是个 健康 的宝宝便更加欣喜。俩人不约而同的为新生儿准备用品和奶粉,一家人都在期盼孩子平安的来到世间。

转眼间到了四月末,一向稳妥康健的包桥英忽然动了胎气,她明显地感受到腹中的胎儿有着明显的异动。

宝宝的不断翻动直接影响的便是妈妈的身体,在几次异动下包桥英已无法忍受伴随着胎动而带来的强烈的痛感。 廖国军在知道妻子疼痛无比时,立刻带领妻子来到妇幼保健院进行问诊。

按照以往的就诊顺序,医院先为包桥英进行常规的检测。可是这次检测结果出来以后,让所有的医生都面露难色。 医生问到廖国军先前是否让他的妻子进行过孕检,廖国军将上次的体检结果如实告诉医生。

医生听到结果后也极为不解,这次的结果是包桥英肚子内的宝宝是个 连体双婴 ,和之前的结果完全大相径庭。

医生表示在孩子六个月时,对于孩子的基本生命特征是完全可以通过机器设备检测出来,不可能出现和如今完全不一致的结果。

孩子是连体婴对夫妻俩人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他们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们内心无比期望这个结果是由于医院是疏忽而导致的错误报告。 在内心期盼好运的驱使下,夫妻俩人再次来到了市内的中心医院进行第三次的产检。

可是第三次的检查结果同样告诉廖国军和包桥英两个人,孩子是连体双婴。此刻已经到了临盆的时期,流产等措施已经无法顺利进行,强行引流只会危害到母亲的生命 健康 。

廖国军为了让自己的妻子能够平安,只好选择生下肚中的孩子。

连体双婴的孕育不仅对包桥英和廖国军两个人的打击是巨大,对于医学界来说同样是一个挑战。

虽然和普通的刨妇产手术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因为连体双婴毕竟是在中国的首例。 手术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手术的难度在不断扩大,对医生来说需要极强的医术和极大的耐力。

医院对于手术日期的决定是越快越好,腹中胎儿对母亲有着随时性的威胁,医院安排了医生进行了手术。虽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腹中的孩子是个连体婴儿,但是当孩子真正的出生时,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新生儿的降生原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却因此成为了所有人的顾虑。

包桥英在术后清醒过来以后,看到自己生出的孩子,心中泛起层层酸涩。她和丈夫曾经对这个孩子倾注了多少的心血,如今的内心就有多么的痛苦。

孩子与生俱来的疾病并不是像其他的病例般,至少保有一个完整 健康 的躯体,但是包桥英的孩子无疑是给父母出了一项难以为继的题目。

看着嘤嘤啼哭的孩子,包桥英内心极不是滋味,比起自己内心的芥蒂,她更担心的是孩子未来的成长问题。

如此的模样如果慢慢发育,对于她今后的生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很难想象她们今后如何生活,如何自立。医院随机而来的通知更是让夫妻两人唏嘘, 因为连体双胎共用着一个心肺组织,幼小的身躯支撑不起两个人的呼吸频率。

如此一来,刚见到妈妈不久的孩子很快就要远离人世,结束他们这短暂而又无力的一生。

包桥英的孩子的病症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首例,所以在她的治疗和应对上显得缺乏数据。科学家们给出让孩子能够活下来的方案,便是人工将其分离,这就意味着两个孩子,只有一个可以获得生还的机会。

摆在面前夫妻俩人之间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他们要为之做出的抉择更是艰辛无比。 专家紧接着给出的建议是不能人工分离,如果在分离过程中出现一丁点的失误,就可能将婴儿扼杀在襁褓之中。

无论是从数据显示还是技术支持上,强行留下孩子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加上层出不断的问题同时带来的是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对于普通家庭的夫妻两人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两个孩子的谁去谁留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一大痛点。

这件事本身的棘手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廖国军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来安慰受伤的妻子,他们无法抉择孩子的去留,只想在孩子健在之际,能够为他们尽量付出。

这对婴儿成为医院的重点关照对象,医生护士们必须时刻观察着他们的呼吸状况,但凡有着一点反常的举动,都要进行深步的探究, 延续他们的生命不仅是父母想要的结果,更是医护人员的一种职责。

在孩子成长将近20天时,曾出现过一次生命危机。

姐妹两人因为呼吸衰竭被送入了抢救室,经过全科室的医生奋力抢救,孩子才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由于这对姐妹特殊的身体条件,需要长时间的住院观察,护士们便成了照看她们频率最多的人了。

包桥英此刻已回到家中休养,医院将孩子的身体条件及时地告诉夫妻俩,让他们放心。

他们虽然带着痛苦来到了人世间,但是他们却收获了满满的爱意,人们无一不惊叹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不能生活太久,但是两个人凭借着生命力一直度过了一百多天。

包桥英和廖国军在家中得知孩子的情况开始好转,便设想了今后的生活。虽然孩子们在身体上并不健全,但至少是鲜活的生命,又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夫妻俩人慢慢接受了孩子们的生病的现实,他们目前想得更多的是能够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财,让姐妹两人度过更加安稳的日子。

他们开始学着搜集世界上有关连体双胎存活的案例, 在美国确实有着一对姐妹是和他们孩子相同的病症下成长着,但是很难再找到其他的例子。

在夫妻俩人的期盼中并没有接到好消息的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医院给到的病情恶化的通知。

挣扎了150多天的姐妹俩人终于承受不住身体的痛苦,因为心力衰竭离开了人世。 这对婴儿终究没有在世间待的时间能够长久。消息的传来,让刚振作起来的廖国军夫妻俩人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

孩子的离世无疑是一个噩耗,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他们是那么的弱小,又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在幼小的内心中经历了多少次的折磨。 她们离开人世更让所有人为此松了一口气,也不愿意让瘦弱的身躯再次经历数次的痛苦,不愿让父母每日生活在忧心忡忡之中,或许他们的离开是由他们自己所做的选择。

包桥英在女儿离世后抱着丈夫痛哭良久,在丈夫不断地安慰中她突然停止了哭声。想到这数月的欢喜悲痛,不断地折磨痛苦,让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再次振作起来。

包桥英决定立刻起诉当时首家为她做孕检的医院,正是因为他们的检测结果才让夫妻俩人对孩子的认识产生了深深的误解,错过了最佳的终止妊娠的时期,让苦命的孩子来时间白白遭受一番痛苦。

在内心信念的趋势下,包桥英来到法院将事情的原委一并诉诸法官,他们控诉当时为她产检的医生由于其严重的失职导致包桥英承担了无尽的痛苦,侵犯了他们对于病情的知情权。

事情本身扑朔,让夫妻俩人的起诉败下阵来。他们再次提起上诉之时,法院又给出让他们清算在生育孩子时在市中心医院花费的所有医疗费用,再对整个案件进行审判。

孩子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身为普通的打工夫妻是无法一时间结算的, 但是中心医院却给出了院方愿意为他们夫妇俩人垫付这笔费用,一场案子才有了新的审判。

市三院和包桥英夫妻两人各执一词,一方为了尽可能地摆脱身上的责任,一方又紧紧追着不放,对案件最终结果的判定添了重重关卡。

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本身市三院的疏忽使胎儿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

加上包桥英夫妇本身也有不妥当的地方,在知道怀有身孕后就应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可是却一直拖到六月份,如果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么夫妻两人同样要负起责任。 法院最终判定市三院给予包桥英和廖国军俩人以五万的赔偿,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人们在为那对离开人世的姐妹感到悲伤的同时,也是提醒着我们, 在婚前体检,孕后产检是多么的重要,应该及时关照腹中孩子的 健康 情况,避免像包桥英夫妇的悲剧再次上演。

同时更是警醒各位医护人员,你们身上救死扶伤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但是切记出现玩忽职守的状态。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你们的疏漏便是他人整个鲜活的生命,无论如何谨慎、严谨都应是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医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