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如何解说矛盾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矛盾观》

作者&投稿:佼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马克思主义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思想,系统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规定为反映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不同于逻辑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及其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而逻辑矛盾则是由于违反了形式逻辑的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首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再次,不能把哲学上讲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矛盾是客观与主观的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也包括主观思想,矛盾只有被人的主观思想所认识,矛盾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大哲学定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否定之逆定理.
其实,人生有很多东西都是辨证的,对立统一的.
高二的哲学 , 我记得学的应该主要是学习
唯物论包括物质、意识的问题。

辩证法包括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三大规律、几对范畴。

认识论 包括实践、认识、真理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是一样的,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个人和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社会发展形态、社会发展道路等等这些问题。

认识论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指导实践;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真理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动力;等等
学习哲学我觉得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的,把握以上主干就差不多了,答题也基本就这些,毕竟我们学习的所谓的马克思哲学是狭隘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的伟大,因为哲理就是生活规律的高度统一的概括,只需要静下心来,运用抽象思维的去理解和分析就可以了,哲学是与实际紧密相联的,凡是没事的是否多想一想,总会从生活中找到哲学的影子,不愧为先人的智慧所感悟,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提供的大量事实为依据,科学的提示出,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同时有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事物自身包含的及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所谓“统一”,是只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接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关于马克思中的“矛盾”怎样理解?~

正确认识矛盾冲突

矛盾观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内容原理: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它有两种情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
  内容原理: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既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3.矛盾特殊性
  内容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具体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反对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矛盾的普遍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的。a.两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次序和工作方法,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看问题、看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
  内容原理:在事物内部居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内容原理: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重点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不劳动者不得食 如何看待这句话
答:肯定了劳动的价值。

如何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官民矛盾
答: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马克思主义进而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都存在的基本矛盾,它制约着和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也是基于这一基本原理和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分析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着手,进一步分析和...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人生矛盾的理解,如何对待人生矛盾?
答:矛盾人生,理性面对。人生就是一种矛盾的合集,有些事明明不喜欢,但还要必须去做,因为我们肩上的担子;有些人明明打心眼里厌烦,还要微笑迎合,因为我们都要生存。这样那样的矛盾让常常让我们筋疲力尽,但我们还不得不坚强的生活,因为大多时候我们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其实人生的...

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社 ...
答:怎样处理: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有根本的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具体的措施层面...

哲学中的矛盾如何定义?与生活中的矛盾有何区别
答: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它们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旧矛盾向新矛盾的转化中对旧矛盾...

阐述一个哲学观点,必须联系自己的具体实际
答:但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就不能更好地前进和发展创新。如何回答解决处理好这些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

矛盾的起源是什么?
答:矛盾的实质是共同利益链条的断裂,从而激发内部个体之间的价值斥力。 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一个用来进攻敌人,一个用来保护自己。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边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后来...

如何理解辩证法的矛盾观?
答:辩证法的矛盾观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和普遍存在的规律。具体来说,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自己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这些方面之间相互对立、斗争,但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路径和方法。辩证法的矛盾观充分反映了事物自己的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政治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以及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的政治地位,以及相互间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理论和态度。它是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自有阶级和国家以来,政治观就成为政治上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观作为人们社会...

如何全面理解“矛盾”概念?
答:矛盾概念是整个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基石。因此,全面理解“矛盾”概念,对于把握唯物辩证法理论,具有重要意义。1、辩证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同一“矛盾”词语在辩证法理论中和形式逻辑中所表达的概念是不同的。2、在辩证法理论中表达的是辩证矛盾概念,在形式逻辑中表达的是逻辑矛盾概念。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