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物品应如何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作者&投稿:秘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库房中,如实验室、锅炉房、配电房等地,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2. 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等设备进行检查,不得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3. 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按照类别妥善存放,并实施严格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易燃易爆粉尘和气体环境中使用防爆灯具。
4. 木刨花、实验剩余物等应及时清理并存放在指定区域。
5. 易燃易爆化学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员需核对物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牌号、质量、数量等,并查明其危险性质。若发现包装不当、质量问题或标签不符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安全处理。
6. 对忌水、忌泡沫、忌暴晒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存放。确保容器包装密封良好,无损坏。
7. 库房周边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且库房内物品间应保持适当距离。
8. 装有化学危险品的玻璃容器搬运时,必须使用木箱,以防撞击、振动、摩擦、重压或倾斜造成危险。
9. 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并上报。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部门处理。
以上是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易燃易爆物品的防火安全要做到哪几点?
答: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酷暑时,气温可达40℃左右,这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储存、运输增加了火灾危险性,要保证夏季易燃易爆物品的防火安全,除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外,具体工作中要做好:1.加强仓库的通风和温度、湿度的控制。库房通风,即可以散热,防止热量的积聚,降低库内温度,还可以驱除...

从业人员在易燃易爆场所如何预防事故
答:6、对于混合接触能发生反应而导致自燃的物质,严禁混存混运;对于吸水易引起自燃或自然发热的物质应保持使用贮存环境干燥对于容易在空气中剧烈氧化放热自燃的物质;应密闭储存或浸在相适应的中性液体(如水、煤油等)中储放,避免与空气接触。 7、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还应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8、...

控制什么是预防易燃易爆
答:控制着火源是预防易燃易爆气体着火的最基本的措施

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3)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改变其燃烧性能;4)对性质上相互作用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品采取分开存放、隔离等措施。(2)控制助燃物 其原理是限制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方法是:1)密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容器和设备,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应在密闭设备管道中进行;2)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采取充装惰性...

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存贮过程中,必须采取哪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答:①应根据各种爆炸物品的敏感程度,分类专库储存。②一切爆炸物品严禁与氧化剂、自燃物品。酸。碱。盐、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未、钢铁材料等同 库储存。③雷汞、迭氮化铅、二硝基重氮酚。雷管等敏感度高的起爆药、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寻爆索同库储存。④失效、变质的爆破器材和半成品,以及不合格品。废...

如何预防火灾?
答:1、使用煤气灶等明火或电热器时,人不要离开。对炉灶、火坑、烟囱要经常检查,如果有裂缝要及时修补。2、吸烟时,吸剩的烟头熄灭后再扔掉。点燃的蚊香、香烟不要放在木质家具床榻、纸箱等可燃物上,尽量做到人走火灭。3、准备家庭防火小设备,如家用灭火器、应急灯、应急逃生绳等。4、麦草、秸秆等不...

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防燃防爆的事
答:国防范措施。根据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际情况,认真采取易燃易爆防毒监测、报警、防潮、通风、防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对自燃或遇水分解的物品,必须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储存场所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和空气干燥,加强巡查,发 教育培训。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从事易燃易爆...

如何防止实验室爆炸之化学药品注意事项
答:必须了解该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安全使用方法以及出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对于剧毒、易燃、易爆及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必须有二位以上人 员在场才可进行,并切实做好可能发生事故和危险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做好剧毒危险品的领用、使用与登记保管。7、实验进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场且必须集中...

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和自救呢?
答:并用湿毛巾或湿衣物将门缝、窗缝堵严,以防烟火窜进室内,然后等待救援。4、身上着火时,不要慌乱跑动,应立即向身上浇水,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5、切忌躲到阁楼、厨房、床下、衣柜、电梯等狭小空间里。安全无小事,我们平时在家一定要留心注意并时常检查易燃易爆物品的状况,防患于未然。

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
答:②正确选择密封垫圈,根据工艺温度、压力、介质的性质选用。一般工艺可采用石棉橡胶垫圈;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介质中,宜采用聚四氟乙烯或金属垫圈。③设置检测仪器。④注意维修保养,加强日常的巡视检查。⑤注意检漏、试漏。设备在投产使用前或大修后开车前,应结合水压实验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做密封实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