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粟裕的“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作者&投稿:江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粟裕将军以其卓越的组织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独树一帜。1984年,他的逝世引起广泛关注,中共中央的讣告在粟裕夫人的质疑下得到了修正,更加突显了他的军事才能。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和淮海战役中的决策尤为关键,他三次力主中央放弃南渡,转向大规模歼灭战,这一战略眼光得到了实战的印证,极大地推动了革命进程。


豫东战役中,粟裕的灵活指挥展现了他非凡的战场应变能力,他的战术被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证明了其战略的正确性。在天目山战役中,他巧妙运用示弱战术成功突围,展示了战术层面的智谋和实战技巧。无论是面对李觉部队的谨慎追击还是天目山反顽战役,粟裕都成功运用大兵团战术,歼敌无数,其战术运用与朱德、彭德怀等将领的战略智慧相得益彰。


朱德总司令在反“围剿”中,通过诱敌深入的策略,粟裕将军从中汲取灵感,他的战术运用不仅延续了朱老总的智慧,还开创了中央红军大兵团作战的新篇章。粟裕与张震将军的讣告都强调了他们对大兵团作战的卓越贡献,这在解放军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兵团作战,虽然在初期面临适应挑战,但被毛主席视为歼灭战的重要手段,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


“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击溃十个师不如歼敌一个师。” 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粟裕对毛主席大兵团作战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在华中、山东会师后,陈毅元帅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杰出的军事家,未来不可限量。党中央对粟裕的支持和信任,为他再战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粟裕的战功和战术深受华野老将陶勇、王必成等人的敬仰,他们深知粟裕的技巧源于毛泽东的教诲和实战经验,这在现代化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粟裕将军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更是大兵团作战理念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

为防苏军入侵,粟裕视察5省7000多公里边境线,一举找到破敌之策
答:粟裕将军逝世后,中央在悼词中称他“ 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对粟裕指挥战争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 在淮海战役中消灭国民党军队五个兵团主力的粟裕不仅擅长大规模战役,对于现代化战争的思考也不落窠臼。 粟裕曾经担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到1958年被调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的职位上,...

粟裕将军战败过吗?
答: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中共中央、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军委发表的粟裕的讣告 个人评价 粟裕有“常胜将军”的美誉。1944年,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战役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毛泽东即当场道:“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而在评价淮海战役时,毛泽东亦称:“淮海...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阳谋有什么?
答:与此同时,陈赓、谢富治兵团和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也遵照主席指示,完成战略部署,在中原地区形成‘品’字形战场阵势,互为犄角,密切协同,一下把蒋军的部署扯得七零八落,中原地区已从蒋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基地变成了我军实施战略进攻的前线。 刘邓大军经过极其困难的打拼,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胜利完成了任务,实...

1994年,辽宁一九旬老太太临终遗言:我是被国民党追杀的军火大盗
答:举例来说,日本人跟粟裕粟裕作战的时候,因为丢失了一门小山炮,居然到处刷标语:粟裕还我炮来,那两具掷弹筒我不要了。 多次给粟裕写信,只要归还那九二步兵炮,双方便可和平相处……粟裕当然不给,你来侵略我们,还跟我和平相处?开什么玩笑? 以上案例,只是为了证明重武器的重要性,而高崇德就为八路军,获取了一批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