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作者&投稿:微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滴在白纸上(变黑的是浓硫酸)
滴水进去(浓硫酸会放热)
放金属进去看反应不反应(该金属要不能与水反应)
直接观察(浓硫酸看上去比较粘稠)
取相同体积称重(重的是浓硫酸)
露置一段时间(吸水性,变重的是浓硫酸)
放入蓝色硫酸铜结晶(蓝色固体变白是浓硫酸,液体变蓝是水)

其他还有很多,可参考浓硫酸和稀硫酸界定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故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就可看出哪个是浓硫酸,液体较满时可取少许于试管中振荡。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难以沸腾的是浓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1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6.铜碳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7.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8.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一段时间后,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9.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10.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11.食盐(亚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工业用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工业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12.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

1。 放铁进去,有气泡的是硫酸
2。 放木头。变黑的是硫酸
3。 试纸。。会先变颜色,然后变黑的 是硫酸

后边开始乱编
4。 闻,记得用手扇味道过来
5。那去泼狗熊。。忘了泼狗熊硫酸的那个人名字了

1.放置,变多的是浓硫酸,变少的是蒸馏水,浓硫酸有吸水性
2.蘸取,滴到纸上,变黑的是浓硫酸,不变的是蒸馏水 ,浓硫酸有脱水性
3.五水硫酸铜放入其中,变白的是浓硫酸,蓝色的是蒸馏水,浓硫酸有吸水性
4.各取一点样品,滴入一瓶蒸馏水中,变热的是浓硫酸,不变的是蒸馏水
5.滴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浓硫酸,不变色的是蒸馏水 ,浓硫酸有酸性

不要加金属,会产生氯气,有毒

1.区别浓硫酸和蒸馏水,可以分别加蔗糖。浓硫酸中蔗糖炭化,水中溶解。
2.将试剂瓶摇一摇,有"挂壁"现象的是浓硫酸
3.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与浓盐酸不同的是,它的腐蚀性表现为脱水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因此可以取少量液体滴在纸张,布料等上,纸张或布料炭化变黑的是浓硫酸
4.分别将两种液体倒入水中(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溶解之后产生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在液体中加如食盐,能溶解的为蒸馏水

1,分别取样,将其分别滴在一张白纸上再置于表面皿,过一段时间发现纸上有一个洞或者变黑的就是浓硫酸(原理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2,取样置于试管,再分别往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变红的是浓硫酸(原理是浓硫酸的酸性)
3,取样,分别滴在PH试纸并置于表面皿上与比色卡对照观察,PH<7是浓硫酸
4,取样5ML,分别与等体积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加热,有HCL气体产生的是浓硫酸(原理是强酸制弱酸)
5,取样,将其缓缓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手捂着烧杯壁,杯壁发热的是浓硫酸
6,分别取样(大约10毫升),分别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白糖由白变黑,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浓硫酸(原理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很多人说加铁 不过我告诉你 加铁不行 会发生所谓的"钝化"现象 再加热倒是可以 可是居然有人说闻也可以... 浓硫酸貌似没气味啊 - -!
(1)观察 直接看 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
(2)与铁共热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滴到木头上 会变黑的是浓硫酸
(4)滴水进去 水与水不会有反应 浓硫酸遇水会放大量的热(很恐怖的)
(5)滴加BaNO3 产生白色沉淀的就是浓硫酸

九年级化学~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2.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已经求出来了

九年级下册化学方程式归纳苏教版
答:(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的反应 (1)镁和稀硫酸或盐酸的反应 Mg+H2SO4=MgSO4+H2↑ Mg+2HCl=MgCl2+H2↑ 【实验现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放出大量的热】(2)铝和稀硫酸或盐酸的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3)锌和稀硫酸或盐酸的反应 Zn+...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答: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2、一正氧、二负氢 实验 现象 表达式 电解水验 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人教版
答: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
答:九年级化学 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考点1.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方程式是什么?
答: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方程式如下:1、碳充分燃烧:C+O2。2、碳不充分燃烧:2C+O。3、一氧化碳燃烧:2CO+O2。4、产生一氧化碳:C+CO。5、硫燃烧:S+O2。6、红磷燃烧:4P+5O2O5。7、氢气燃烧: 2H2+O2点燃2O。8、铁燃烧:3Fe+2O3O4。9、镁燃烧:2Mg+O。10、铝燃烧:4Al+3O2O3。11、...

九年级上化学需要背的 单质化学式 有哪些??化学中的 一般规律 和 特殊...
答:一.单质的化学式:1、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 O2 、氮气 N2 、氢气 H2 、氯气 Cl2。2、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C 、磷 P、硫 S、硅 Si。3、稀有气体单质:氦 He、氖 Ne、氩 Ar。4、金属单质:铁 Fe、 铜 Cu、 锌 Zn、 铝 Al、银 Ag、 镁 Mg、钡 Ba、铂 Pt、 金Au...

九年级上册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答:化学方程式与相关知识点.(一) 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19个
答: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二氧化锰 2H2O+O2↑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加热 K2MnO4+MnO2+O2↑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3加热3KCl+3O2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3.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碳燃烧C + O2 点燃CO2 6.镁燃烧 2Mg+O2...

求九年级上册化学要点!
答:九年级化学1-7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 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 剩余药品的处理要做到“三不”分别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拿出实验室。4. 固体药品的...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