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的建设历史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叱干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代核电站
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初,苏联、美国等建造了第一批单机容量在300MWe左右的核电站,如美国的希平港核电站和英第安角1号核电站,法国的舒兹(Chooz)核电站,德国的奥珀利海母(Obrigheim)核电站,日本的美浜1号核电站等。第一代核电厂属于原型堆核电厂,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试验示范形式来验证其核电在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
第二代核电站
20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发展,世界上已经商业运行的400多台机组大部分在这段时期建成,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第二代核电厂主要是实现商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以提高经济性。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了大批单机容量在600-1400MWe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核电站,以美国西屋公司为代表的Model 212(600MWe,两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21合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312(1000MWe,3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57盒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314 (1040MWe,3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57盒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组件),Model 412(1200MWe,4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93盒组件,采用12英尺燃料组件,)、Model 414(1300MWe,4环路压水堆,堆芯有193盒组件,采用14英尺燃料组件)、System80(1050MWe,2环路压水堆)以及一大批沸水堆(BWR)均可划入第二代核电站范畴。法国的CPY,P4,P4′也属于Model 312,Model 414一类标准核电站。日本、韩国也建造了一批Model 412、BWR、System80等标准核电站。
第二代核电站是世界正在运行的439座核电站(2007年9月统计数)主力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72亿千瓦。还共有34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0.278亿千瓦。在三里岛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各国对正在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在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事核电的专家们对第二代核电站进行了反思,当时认为发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大量往环境释放这类严重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设施作为设计上必须的要求,因此,第二代核电站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比较薄弱。
第三代核电站
对于第三代核电站类型有各种不同看法。
美国核电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核电用户要求文件(EUR)提出了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和设计技术要求,它包括了改革型的能动(安全系统)核电站和先进型的非能动(安全系统)核电站,并完成了全部工程论证和试验工作以及核电站的初步设计,它们将成为第三代核电站的主力堆型。
中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核电项目正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进行建设,和正在运行发电的第二代核电机组相比,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成为设计上的必须要求,而这一点也正是作为第二代核电站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暴露出来的弱点。据悉,中国第三代核电站将装备有蓄水池,这样的“大水箱”在紧急情况下能释放出大量的水,从而达到降温等应急需求。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美国、欧洲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都出台了新规定,把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上的必须要求,满足以上要求的核电站称为第三代核电站。
世界上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据以建造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设计,主要有美国的AP1000(压水堆)和ABWR(沸水堆),以及欧洲的EPR(压水堆)等型号,它们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均比第二代核电机组小100倍以上。美国、法国等国家已公开宣布,今后不再建造第二代核电机组,只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而中国有13台第二代核电机组正在运行发电,未来重点放在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上,并开发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机组。为此,国务院决定以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两个核电项目作为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4套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列为重大专项(CAP1400)。
第四代核能系统
第四代核能系统概念(有别于核电技术或先进反应堆),最先由美国能源部的核能、科学与技术办公室提出,始见于1999年6月美国核学会夏季年会,同年11月的该学会冬季年会上,发展第四代核能系统的设想得到进一步明确; 2000年1月,美国能源部发起并约请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南非和英国等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开会,讨论开发新一代核能技术的国际合作问题,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发表了“九国联合声明”。随后,由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核电发达国家组建了“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拟于2-3年内定出相关目标和计划;这项计划总的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向市场推出能够解决核能经济性、安全性、废物处理和防止核扩散问题的第四代核能系统(Gen-IV)。
第四代核能系统将满足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极少的废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风险低、防止核扩散等基本要求。
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第四代核电能系统的基础技术和学课的研发工作。
第四代核电能系统包括三种快中子反应堆系统和三种热中子反应堆系统:



中国核电站最早建设是那个~

秦山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控股,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
秦山核电站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 、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一期工程1985年开工,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为17 亿千瓦时。

扩展资料
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意义:
1、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 、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
2、该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一期工程额定发电功率30万千瓦,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1984年破土动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设计寿命30年,总投资12亿元。
3、秦山核电站工程建设自1985年3月20日开工,1991年12月15 日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
4、它标志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同时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中国军转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山核电站

随着一次能源的紧缺和污染加重,核电是当今唯一可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全球来看原料也充足,毋庸置疑,发展前景非常好,事实上当今各国也都在积极发展核电。
具体到中国核电,这几年国家政策鼓励,核电产业迅猛发展,很多核电站同时开工,机遇大大的。但中国核电有几个困境需要解决:缺乏核心技术;设备制造能力不足,关键设备多靠进口,依赖性强;人才匮乏;长期来看原料铀不能自给。
但总的来说,中国核电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只要控制好核安全,按部就班的发展,中国核电产业必然越做越大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欢迎你加入!
至于 蝈蝈天天叫 所说的里面很混乱毫无事实根据,不用理他。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
答:19世纪70年代,欧洲进入了电力革命时代。不仅大企业,就连小工厂也都纷纷采用新的动力──电能。最初,一台发动机设备只供应一栋房子或一条街上的照明用电,人们称这种发电站为 “住户式”电站,发电量很小。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人们开始提出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爱迪生1882年在美国纽约珍珠街建立...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历史
答: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出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于1968年和1973年先后建成岗南和密云两座小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1MW和22MW,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起步较晚。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

水丰发电站的历史沿革
答:日本侵占东北后,于1937年开工兴建。1940年8月发电,1943年全部建成。堤坝最高为106米,坝顶长900米,坝顶宽8.5米,最大储水量146亿立方米,最高允许水位130.45米,发电厂房修建天江左岸朝鲜境内。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该电站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机组设备被拆走。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再次遭到...

上犹江水电站的历史
答:8月26日,经武汉电业管理局批准,撤销上犹江水电站生产准备工作组,成立上犹江水电站,隶属于赣南电网工程筹建处。 1957年6月20日大坝落成,1957年8月29日水库开始蓄水。 1957年10月,经电力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批准,成立上犹江电站启动委员会,筹划机组投产发电事宜。主任委员沈信祥(水电建设局副局长)...

石龙坝水电站的发展历史
答:石龙坝水电站一厂是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由昆明商人王筱斋为首招募商股、集资筹建的。引水渠长1478 米,利用落差15 米,引用流量4 立方米/秒,安装两台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的、单机容量240 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用22 千伏输电线路向距电站32 公里的昆明市供电。1932年一厂扩建,增设一台720 千瓦...

中国第一个核电站在哪里建立的
答:标志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同时被誉为“国之光荣”,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历史沿革:1970年2月初,上海市研究部署了核电站的建设工作,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因此被命名为“七二八”工程。1985年3月20日...

宁德核电站的历史
答:2005年,宁德核电站前期建设工作筹备开始。2006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宁德核电站主体工程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开工,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2010年12月28日,福建宁德核电站工程技术人员在使用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有报道说,...

华能白杨河电厂的发展历史
答:华能白杨河电厂始建于 1966 年 3 月,原有 3 台 50MW 机组,于 1969 年 12 月、 1970 年 1 月、 1971 年 10 月相继建成投产,是全国第一座全露天式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八十年代末,承担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煤浆在电站锅炉上的研究应用,获得成功,成为国内唯一的集水煤浆...

羊八井地热电站的工程历史
答:9月2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热开发建设的专门机构—“9.23”工程处。也就是后来的羊八井地热电厂。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当雄县境内羊八井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海拔4306米 ,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 ,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电站自1977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到1986年装机容量...

中国国电——万安水电站简介
答:万安水电厂的建设始于1958年,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工程建设经历了“三上两下”的坎坷历程。1978年5月工程复工,1990年1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2年12月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投产,1996年1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引资续装的5号机组(单机容量为11.3万千瓦)于2005年11月并网发电。我厂经由5条220千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