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名词解释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名词解释

作者&投稿:钭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疸的名词解释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1min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低于6.8μmol/L。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引起黄疸的疾病甚多,但最多见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其他如某些血液系统疾病、胰腺疾病、产科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性黄疸)等也可出现黄疸。此外,黄疸还可见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母乳哺养性婴儿黄疸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黄疸等;如在应用某些药物后发生的黄疸,则称之为药物性黄疸。

黄疸(jaundice)
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1min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低于6.8μmol/L。
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引起黄疸的疾病甚多,但最多见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其他如某些血液系统疾病、胰腺疾病、产科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性黄疸)等也可出现黄疸。
此外,黄疸还可见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母乳哺养性婴儿黄疸及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黄疸等;如在应用某些药物后发生的黄疸,则称之为药物性黄疸。

黄疸的名词解释: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可分为先天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
黄疸的产生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
4.肝内型胆汁郁积性黄疸。
5.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
黄疸治疗方法
1.在明确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止痒、退黄等对症治疗。
2.有黄疸,皮肤瘙痒时首先应该查清病因,如已明确肝外梗阻性黄疸系因胆道结石所致,则应及时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或行外科手术治疗;如系癌性梗阻或胆管外新生物压迫所致者,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黄疸】
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它是肝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综合性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重要症状和体征,可由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见于肝胆系疾病,亦可见某些急性传染病、代谢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
【疾病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瘙痒,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浓茶样尿,陶土样便。
(3)消化道症状 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 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泻、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5)黄疸伴发热 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6)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 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
(7)黄疸伴肝大 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
【治疗方针】在明确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止痒、退黄等对症治疗。
【饮食护理】
1.宜食高糖低脂肪食物,宜多食清淡蔬菜、豆浆、鸡蛋、米粉、白糖等。
2.忌食动物油、肥肉,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葱、韭、生姜等辛辣之品。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名词解释~

晚发型母乳黄疸:
又称母乳性黄疸综合征,见于晚期新生儿,此型更多见。生理性黄疸不见消退反而加重,黄疸高峰常见于生后7-10天,甚至14-21天,血胆红素可达342-513μmol/L ,持续6-12周才完全消退。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正常,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非溶血性,无贫血,肝功能正常,尚无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尿量异常名词解释
答:名词解释 1、症状:是指患者主管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通过客观检查发现到的异常改变 2、咳嗽: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有效清楚呼吸道内分泌物或进入到气道内的异物。 咳痰: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表现。3、咯血:喉及喉一下呼吸道...

雷诺氏五联征名词解释
答:胆管梗阻发展至感染性休克时,临床上表现为突然发生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和神志变化称为雷诺氏五联症。夏柯式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雷诺五联症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开始为冬季发作,时间短,逐渐出现遇冷或情绪激动即可发作。一般多为对称性双手手指发...

生理性跌磅名词解释
答:新生儿生理性跌磅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

医学检验的名词解释
答:漏出液:各种非炎症原因所导致的积液 粘蛋白:等电点为3-5的酸性糖蛋白,常用李凡他实验检测。 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标记染色体,本质为9号、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相互易位形成,以丢失大部分长臂的22号染色体为PH染色体。 R-S细胞:里斯细胞,在霍奇金病患者的骨髓象中可...

名词解释 REYNOLDS五联证
答:雷诺尔德五联征(Reynolds五联征)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症状,指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人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夏科氏三联征指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为肝外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的典型症状。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

婴幼儿期 名词解释
答:新生儿是指自胎儿出生到满28天这段时间的婴儿。这期间是婴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重要过程。此时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末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下。所以,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此时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是:1.心理调摄:新生儿已有视、听、嗅、触等感觉和肌张力活动...

夏柯三联征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答:夏柯三联征通常被叫做夏科氏三联征。名词解释:是指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为肝外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的典型症状。发生在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

肝硬化的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
答: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你们清楚肝硬化是怎么解释的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肝硬化的解释的内容,供大家阅览!肝硬化的意思 肝硬化(cirrhosisof liver)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广泛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伴肝小叶结构...

谁给我说一下药品明细的各种名称的名词解释?
答:1、药品(Drug):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2、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

你们要的《金匮要略》重点词汇来了,记住它可以事半功倍(上)
答:金匮名词解释 1.客气邪风: 外至为客,不正为邪。从外而来的的反常气候侵犯人体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此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2.未至而至: 第一个“至”指时令,第二个“至”指气候。“未至而至”指(雨水)时令未到而(温热)气候已到,是气候太过(阳旺)。 3.五邪中人: 指病因,即风、寒、湿、雾、饮食5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