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史学的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晏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共史学在美国史学界的兴起似乎带有某种偶然性。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史学界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危机:传统史学博士培养过多,许多史学博士完成学业之后,无法在大学里找到合适的教职,被迫改行,脱离了史学界,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根据1977年美国历史学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对144所可授予史学博士学位的高校所作的一项调查,l976—1977年获得史学博士学位的1605人中仅有52%的人获得了高等院校的教职,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约37%)获得的仅仅是半职工作,而将近32%的人因在学术界谋职无望,只得离开史学界,到其他行业谋职。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供需关系明确,史学博士就业无望的状况严重打击了各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项目,尤其是对各州立大学历史系造成巨大的潜在伤害。这些学校的学术竞争力处在第二梯队,其毕业生很难与一流大学训练出来的史学博士竞争有限的教职,如果不能找到一条解决研究生就业的出路,其研究生项目就可能面临关门的危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 atSanta Barbara)历史系当时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历史系教授、公共史学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凯利(Hobert Kelley)后来回忆了他与同事韦斯利.约翰逊(Wesley Johnson)~就此令人堪忧的前景在办公室进行数次长谈的情形。当时他们希望找到一条扩大史学研究生就业的新渠道,以便继续吸引爱好历史的青年前来就读,使本系的研究生项目能够继续保持活力,不至于因为市场的因素而遭到校方的裁减乃至撤销。凯利和约翰逊认为,保住研究生项目就将保证“历史系继续成为具有思想活力的地方”,并拓展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的前景。公共史学便是他们提出的挽救历史系研究生项目的一种办法。
1976年凯利和约翰逊利用从洛克菲勒基金会获得的一笔为期三年的基金,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开始了公共史学研究生项目的试验。当年该系招收了第一批公共史学研究生,共9人。因为是试验,该系最初只是将公共史学作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学位路径之一(换言之,学生在选完必修课程之后,可以在传统的论文写作和公共史学的训练程序之间进行选择,来决定自己完成研究生学位的路径。)。最初的课程设计,仍然强调传统史学对基础知识、外语、史学方法和史料分析等的专业训练,即便是选择公共史学的学生也必须完成这些基本训练,并通过传统的口试后,方可进入专业训练阶段。公共史学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两门高级研讨课(seminar),其中一门注重训练学生从事公共史学的能力,另外一门则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根据凯利的总结,在第一门课上,教授与学生一起讨论公共史学的本质和公共史学家的职业操守(具体说,就是在遭遇外界强大压力的情况下,史学家应该如何坚持求真的基本史德)。他们特意请来一些曾在公共领域工作过的历史学家,到课堂上现身说法,与学生分享实践的经验。该课还要求学生深入到“公共领域”的第一线——地方政府部门、社区、公司、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地实习,进行“任务导向型”(mission—oriented)的研究,学会与不同的机构、群体(包括政府官员、社会工作者、档案人员、新闻记者等)打交道,从中获得研究材料。该课程还要求学生学习一些行政和管理技巧,包括组织研讨会、编辑简报、为期刊撰稿、写作基金申请报告等,这些技能显然都不在传统史学研究生课程之内。另一门研讨课则注重训练学生如何在历史研究中掌握和运用其他社会科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此外,该项目积极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并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训练带给学生一种崭新的研究生经历和感受,相对于本系在传统路径中接受训练的学生而言,公共史学项目的学生之间往往能够建立起一种更为深厚的个人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课程训练结束后,学生离开学校进行六个月的带薪实习(salaried internship),并根据实习的内容,写出研究报告(类似论文)。学生实习的研究项目包括:城市用水权的问题、机场噪音、洛杉矶市文官制度的历史、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运作,等等。这些实践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最初两届学生在毕业后大都找到了与项目培养目标相吻合的工作。
通过这个试验项目,凯利和约翰逊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公共史学研究生的新方法,也对“公共史学”的概念做了更为清楚的界定。在1978年《公共历史学家》的创刊号上,凯利第一次公开使用了“public history”(公共史学)的概念,并对其作了如下定义: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公共史学指的是历史学家的就业(方式)和在学术体制外——如在政府部门、私有企业、媒体、地方历史协会和博物馆,甚至于在其他私有领域中——(所使用的)史学方法。公共历史学家无时不在工作,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而成为“公共进程”(public process)的一部分。当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一项政策需要制定,以及资源的使用或行动的方向需要更有效的规划时,历史学家会应召而来,这就是公共历史学家。
可以看出,凯利在此时使用“公共史学”的概念时,主要是指史学知识和史学技能运用于学术界以外的场所中,这些场所包括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大众媒体、各地的民间历史学会或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等。值得注意的是,他将“公共史学家”的工作视为“公共进程”的一部分。什么是“公共进程”?凯利并没有展开说明,但不难理解。这里的“公共”既可以理解为“公共事务”(如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决策、由纳税人支持的中小学历史教学等),也可以理解为“公众社会”(包括向公众传播信息和提供知识的媒体、电影、电视、出版业等),还可以理解为“公众文化”(如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历史遗址、纪念场所或公众纪念活动等)。公共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运用历史学家的知识与技能,在“公共领域”中发挥作用。
表面上看,凯利的定义带有一种赤裸裸的现实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色彩,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凯利本人对此也毫不讳言。在《公共历史学家》创刊号的“编者按”中,同为公共史学运动发起人的约翰逊对公共史学的本质和定义做了说明。他提出,公共史学是“一种多维度的新兴史学领域”(a many—faced new field ofhistory),它可以有效地将传统史学训练中缺失的许多内容组合起来,将历史研究的技能运用到学术界之外的更广阔的社会领域。他指出。公共史学的最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使公众受惠”(for public benefits)的历史学科。他随即列举了历史学家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的8个“公共领域”:1.政府机构(帮助各级政府做出相关的政策分析和评估);2.商业(研究商业决定的起源,进行政策分析,书写企业成长的历史);3.研究机构(进行专项和定向研究,包括开展口述历史的项目等);4.媒体(为电声、电影和印刷媒体的作品提供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从事历史研究和历史书籍的编辑与出版等);5.历史遗址保护(进行历史遗址的测绘、评估、环境保护等);6.各地的历史学会和家族史协会、博物馆等(研究地方志、历史展览或地方的历史项目,提供专业咨询,进行史学审查等);7.档案和历史资料管理(管理和主持历史资料和档案的评估和管理工作);8.教学(在大学讲授公共史学的课程,培养人才)。约翰逊驳斥了将公共史学理解为“实用史学”(applied history)的说法。他认为,将专业史学(academic history)与公共史学的关系类比成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所谓“基础研究”与“实用研究”的关系是没有意义的。公共史学家的训练无疑会包含“实践”的内容,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同样也是一种“基础研究”,也是在创造新的知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历史学家的训练和技能,他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对自己成果的质量要求与传统专业历史学家并无二致。两者的不同之处是他们的工作环境:公共历史学家必须“学会在他们的资助机构和雇主所建议的研究种类中来设想和创造(研究的)题目”,他们没有专业历史学家所拥有的随心所欲地选择研究题目的自由。即便他们有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凯利和约翰逊对公共史学的原始定义却包含了一种重要思想,即历史学家必须将自己的史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与公众相关的事务中去,大学历史系必须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掌握历史知识、能够为公众事务提供具体和现实帮助的人才。换言之,史学必须为公众事业服务,历史学家应该在公共领域和公共话语中发出有分量的声音,而不是关起门来躲进象牙塔,自说白话,与现实隔绝。他们所定义的“公共史学”实际上隐含了“公共领域中的史学”(history in public)的涵义,但这种理解要到数年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公共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论述中,凯利以耶鲁大学美国南部史专家范恩。伍德沃德(C.Vann Woodward)和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霍普。富兰克林(John Hope Franklin)等历史学家对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的参与为例,来说明公共史学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当时,他和约翰逊并没有直接挑战专业史学,也没有把公共史学看成专业史学的对立面。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将公共史学看成专业史学的一个分支,看成是接受过专业史学训练的人进入公共领域的一种自然延伸。 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和中期,除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外,其他一些学校也在探索培养史学研究生的新途径,如奥本大学(Auburn Uni— versity)当时在历史系设置档案学专业,中田纳西州立大学(Middle z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开设了历史遗址和遗产保护专业等,但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公共史学项目直接提出了公共史学教学的宗旨和方向,对推动公共史学运动的发展起丁重要的作用。赋予了公共历史学家一种专业身份认同,由约翰逊等人发起创办的《公共历史学家》则为该领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学术平台。1978—1980年间,一系列关于公共史学的讨论会得以举行,这些讨论会吸引了专业历史学家和那些在政府部门、博物馆、档案馆等工作的史学工作者参加。这些会议直接推动了公共史学领域的组织化。1980年5月,全国公共史学委员会(NCPH)成立,成为公共历史学家的专业学术团体。该学会成立后,将《公共历史学家》作为学会的学术期刊,并出版会员简报,召开年会,与包括美国历史学家学会(OAH)和美国历史学会(AHA)在内的全国历史学专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NCPH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公共历史学家的联系网络,鼓励大家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研究信息,尤其是交换公共史学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实践项目和工作机会的信息。它同时还担负起推广和普及公共史学教育的工作。1981—1985年间,NCPH出版了名为《教授公共史学》(Teaching Public History)的季刊,鼓励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发展公共史学的教学和研究生项目,推动该领域教学的专业化。1986年,NCPH发布了《美国公共史学教育指南》(public History Education in America:A Guide)的报告,其中列举了美国高校开设的公共史学项目的名单和情况。1990年NCPH公布的报告指出,当时美国有54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史学专业。根据2010年NCPH网站公布的信息,目前开设公共史学专业硕士生项目的美国高校有近90所,至少有7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史学的博士学位项目。
公共史学教学的迅速发展要求建立该新学科的教学规范和评估标准。1988年NCPH专门组建了评估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后改名为“专业标准委员会”),对自称设有公共史学的150所大学进行调查并收集资料,但因为学科评估牵扯面甚广,各高校公共史学项目的内容设置并不统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性组织的存在(如全国历史遗产保护委员会、美国博物馆学会、美国档案馆员学会等),NCPH作为一个综合性专业组织,不便也无法参与这些具体领域的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所以公共史学评估没有得到批准。但是,NCPH没有放弃对公共史学教学的监督。它设立了专门的教育委员会,负责为公共史学的教学提供平台,并向新建的教学项目提供课程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2008—2009年间,NCPH的“公共史学课程和训练委员会”(NCPH Curriculum and Train— ing Committee)颁布了两项重要的项目建议,分别对公共史学硕士项目和本科项目的课程内容和构成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关于硕士项目的建议指出,公共史学的训练与传统的博物馆研究、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公共史学家可能会在博物馆等公共领域就职,但他们的功能是不同的,他们除了掌握史学研究的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种对利益攸关者的兴趣保持敏感”和“从思想高度来掌控历史内容”的能力。该建议称,一个最理想的公共史学研究生项目应该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史学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训练,并以获取教育经验和技能训练为导向。学生必须要为在“公共领域”中实践历史学做好准备,这个领域要求他们对共享的解释权(shared authority)、反省式的教育实践reflex— ive educational practice)、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政治敏感(pohtical sensitivity)等价值观具有高度的认同和准备。
尽管各学校的教学计划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公共史学教学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根据长期从事公共史学教学的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公共史学项目负责人舒尔茨(Constance Schuh)的总结,美国公共史学教学在目的、主题和构成方面都已经达成了共识。在目的(purpose)上,公共史学训练学生掌握传统史学研究、解释和写作的技能,帮助他们将这些技能应用于众多的公共领域,使历史知识和历史阐释有助于思考现实问题,并力图准确理解原始历史材料。在主题theme)方面,公共史学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了解和理解原始的历史材料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材料,而是包括建筑物、遗址、场景、文物、口述记忆、影像资料和电子文献等;公共历史学家必须学会在同时兼顾地方、区域、民族国家、文化和主题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具体的历史问题及其细节;历史学家的工作经常是团队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学会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在教学内容(elements)方面,公共史学教学应做到:保证学生拥有史学研究和写作的过硬技能,并熟悉至少某一领域的史学发展;学生应掌握在某一公共领域(如博物馆、档案馆、公司或企业、历史遗址)进行研究和工作的理论原则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该拥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实践的机会。从实践的过程来看,这些共识确实得到了贯彻和实施。绝大部分的公共史学项目都设在历史系,保证了扎实的史学训练。几乎所有的公共史学项目都保证给予学生参与实习的机会。与传统的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公共历史学家所面对的受众是不同的。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的“公共领域”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研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追求,而是必须为满足现实的需求提供线索和答案。公共历史学家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不仅仅限于文字史料。许多学校的公共史学教学大纲都反复强调学生必须重视照片、电影、文物、口述历史、建筑结构图、环境状况记录等,并将它们作为历史研究的分析材料。此外,公共史学的研究方法也必须是多元的、跨学科的。许多公共史学的训练项目都特意增加了历史地理、艺术史、民俗学、商业管理、政策研究、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训练。自然,在公共史学开始兴起的时代,传统的专业史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从其他学科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巧。1982年度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伯纳德.贝林(Bereft Bailyn)曾呼吁历史学家必须吸取和学习统计学、文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但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在美国史学界,公共史学的出现对推动交叉学科史学研究模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为后来大量出现的公共史学成果所证实。
公共史学的发展并非仅仅局限在教学范围之内,近年来,一些研究专著的出现证明了公共史学对专业史学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探索和深化公共史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范例。例如约翰.博德纳的《重塑美利坚:20世纪的公共记忆、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结合方兴未艾的公共记忆研究、区域研究、族裔研究和亚文化研究,对不同种类的公共记忆和象征进行了研究,从社区、区域和国家三个层次来观察公共记忆的形成与演变。戴维·格拉斯伯格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接受了传统的专业史学博士训练,但最终成为了一名公共史学家。他在科罗拉多州弗德台地国家公园工作数年,积累了丰富的公共史学实践经验。通过研究美国人对不同战争的记忆和表述、新英格兰城镇和加利福尼亚地域的发展,他紧紧把握“地域”(place)的概念,以此来分析美国公众历史感的形成及其内涵,并将自己的研究称之为“新记忆研究”而与传统的记忆研究相区别。在他看来,传统的记忆研究关注一个群体或一种机制对于过去的信仰,而新记忆研究则关注公共领域(public places)中不同历史记忆的交织和冲撞。换言之,“地域”也是一种组织和建构记忆的媒介,而公共史学关注的正是社会、社区和群体的“传统”是如何被编织起来的,即所谓“传统的社会组织化”(social organization oftradition)过程。凯瑟。斯坦顿则通过考察美国早期纺织业基地洛厄尔国家历史公园,来探讨这个著名国家遗址公园在呈现历史记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罗伯特.科克则记述和分析不同群体的美国人对内战的不同记忆。安·登科勒则将种族关系与公共记忆结合起来,展示了公共历史学家在表述历史时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可以看到,公共史学的发展已经不再仅限于美国,而且扩展到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和新西兰等国家,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公共历史学家》近期刊登了詹姆斯。弗莱士的论文,该文考察了中国山东省对历史遗址和博物馆等“公共史学”项目的管理。



关于电影的历史和发展历程.~

电影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它涉及到物理学中的光学、电学、化学、生理和心理学以及机械制造和摄影技术,当这些技术发展到相当水平后才促使电影的出现,并随着这些学科及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首先是视觉暂留原理的发现和确立为电影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时候可能见过并玩过一种叫做幻盘的玩具。在一张圆形的硬纸板上,一面画着一只小鸟,另一面画着一个鸟笼。当你拉紧系在纸板两端的绳子,让纸板快速旋转时,好像小鸟关在笼子里了。如在黑暗中点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圆圈快速挥动,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人圈。这些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这时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视象不会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视象有视网膜上具有滞留性的特点。科学家试验并确证,视像在眼前消失之后,仍然能够在视网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时间。今天的电影,胶片上每画格中的影像都是静止不动的呆照。但是,通过给我们以连续运动的幻觉,这就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而产生的效应。

其次,电影的发明是在摄影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而普通摄影的拍摄对象,一般只能是静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摄和表现出连续运动中的人和物。据说19世纪50年代,有位摄影师想6表现一个人放下手臂的动作,他采用的办法是:首先拍摄这个人举起手的姿势,然后把未曝光的胶片重新装进照相机,再来拍摄这个人的手稍微放下一点的姿势,如此这般逐次地拍摄,一直拍摄到这个人把手完全放下为止。拍摄一个简单的动作竟如此困难和烦琐,如要拍摄快速复杂的连续运动,自然更加无能为力了。如:1872年美国有位富商和人打赌,他认为马在奔跑时,它的4只蹄会同时离地腾空。为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请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马在奔跑时的实况。摄影师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机进行连续拍摄的试验,花了几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这项实验,虽获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两秒钟。可见一般的摄影技术是不可能适应电影摄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制成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才首次为电影摄影奠定了初步基础。

还有,适应电影摄影需要的胶片,必须依靠化学工业及其技术才能生产,而胶片必须通过放映机平稳、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银幕上也并非易事,它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制作放映机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1894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卢米埃尔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在前人探索试验制造放映机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突破,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遂使影象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法国里昂的企业家、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7内,向社会正式公映了自己制作的几部“活动照相”,如《火车到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坛和电影史学家们公认,它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结束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伟大的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为世界电影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


1896年8月11日电影传入中国。当时外国人在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放映了一部表现外国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轰动,被称为西洋影戏。从此,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人也纷纷把自己国家的影片输入中国,在酒楼茶肆中放映。
中国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当数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拍的《定军山》。这是一部短戏剧片,主演是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定军山》是谭派的保留剧目。京剧是当时中国人最喜爱、最熟悉的剧种,谭鑫培又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京剧艺术家。任景丰当时的选择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是颇有精品意识的,因此,影片大获成功。报载,放映时有13“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当然,由于那时还是默片时代,所以任景丰等人只拍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或舞蹈比较多的场面。
本世纪20年代前后是中国的电影事业的萌芽时期。1917
年,中国有了第1所自己的电影企业——商务印书馆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样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纪录片、风光片,动画片都出现了,但基本上还是在探索阶段中。那时拍出的一些影片,如《严瑞生》、《红粉骷髅》等,无论在影片的内容上、艺术性上,都很低劣。不过那时也确有一些影片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的第1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国人出资、中国人拍摄的
《庄子试妻》成为第1部送到外国去的影片。1931年,还诞生了我国的第1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左翼
文艺运动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左翼电影的兴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拍出了许多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又有相当艺术水准的影片,如《春
蚕》、《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狼山蝶血记》等。孙瑜执导的《野草闲花》不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其中的
《寻兄词》开了我国电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渔光曲》,在中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电影艺术家对于电影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了,推、拉、摇、跟、升、降的摄法,各种蒙太奇手段的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1937年以后,我国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拍摄了《塞上风云》、《八14百壮士》、《长空万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派的腐败和反革命的本质。而物质条件技术设备极差的解放区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企业,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在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仅成立了许多新的电影制片厂,一些著名的优秀电影艺术家创作。拍摄了许多优秀的影片,而且涌现了许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钢铁战士》、《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我这一辈子》等还在国际上获奖或者获得好评。十年浩劫,曾给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打倒“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电影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许多新的题材、新的办法、新的电影艺术家大量涌现,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谢晋、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们拍摄了一批《天云山传奇》、《黄土地》、《红高粱》等有国际声望的电影,中国的电影像中国的经济一样已稳步走向世界。

1546年4月20日,河越之战,北条氏康击败上衫宪政、上衫朝定、足利晴信联军
1546年12月,毛利元就把家督让给嫡子毛利隆元 
1547年9月22日,加纳口合战,斋藤道三击败织田信秀 
1548年2月14日,上田原合战,村上义清击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
1548年3月19日,小豆坂合战,今川军战胜织田军。
1549年2月24日,织田信长和斋藤道三的女儿归蝶结婚
1549年7月3日,佛朗西斯科-桑比埃尔在鹿儿岛登上日本土地
1549年11月10日,今川和织田人质交换
1549年11月,江口之战,三好长庆击败细川晴元 
1550年7月13日,毛利元就开始肃清井上元兼一门
1550年10月1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在户石城击败村上义清
1551年3月3日,织田信秀死亡,织田信长继承家督
1551年5月26日,武田军真田幸隆用计攻下户石城,村上义清逃往越后
1551年9月1日,陶隆房(陶晴贤)谋反,大内义隆自杀
1552年1月,上杉宪政逃往越后 
1552年3月1日,大内义长继承大内家家督,陶隆房改名为陶晴贤
1553年闰1月13日,织田信长家臣平手政秀谏死
1553年4月20日,斋藤道三和织田信长在正德寺会面
1553年8月,第1次川中岛合战 
1554年3月、武田、今川、北条的三国同盟成立,史称善德寺的会盟
1555年4月20日,织田信长攻下清洲城
1555年7月19日,第2次川中岛合战 
1555年10月1日,严岛海战,毛利军胜利,陶晴贤自杀
1556年4月20日,长良川合战,斋藤义龙军击败斋藤道三军,斋藤道三战死
1556年8月24日、稻生之战,织田信长军击败织田信行军
1557年4月3日,毛利元就击败大内义长,大内义长自杀
1557年8月,第3次川中岛合战 
1557年11月,织田信行再次谋反,被织田信长杀死
1559年2月,织田信长单身上洛,拜见将军足利义辉
1559年4月,长尾景虎(上衫谦信)单身上洛,拜见将军足利义辉
1559年,北条氏康隐居
1560年5月19日,桶狭间合战,织田军战胜今川军。今川义元战死
1560年6月15日,长宗我部国亲死亡,长宗我部元亲继承家督
1561年3月,长尾景虎(上衫谦信)攻击小田原城未果
1561年闰3月,长尾政虎(上衫谦信)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家,改姓上衫
1561年4月13日,森边之战,织田信长军击败斋藤龙兴军
1561年8月3日,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和宁宁结婚
1561年9月10日,第4次川中岛合战,上衫辉虎(上衫谦信)单骑突入武田军本阵,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和军师山本勘助(山本晴信)战死
1561年11月,毛利军击败大友军
1562年1月11日,织田信长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结盟,史称清洲同盟
1563年7月,织田信长在小牧山筑城
1564年1月9日,第2次国府台之战,北条军击败里见军
1564年2月28日,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平定三河一向一揆
1564年8月,第5次川中岛合战
1565年4月17日,毛利军包围月山富田城
1565年5月19日,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暗杀足利义辉
1566年2月19日,足利义秋(足利义昭)还俗
1566年4月,织田信长向朝廷献金
1566年9月24日,织田信长家臣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在墨俣一夜筑城成功
1566年9月29日,武田军攻下箕轮城,剑圣上泉秀刚下野,改名上泉信刚
1566年11月21日,尼子家向毛利军降伏
1566年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年3月,织田军进攻伊势
1567年5月,织田、德川家通婚
1567年8月3日,伊达政宗诞生
1567年8月15日,织田军攻下稻叶山城,并改名岐阜,织田信长迁居成到岐阜城
1567年8月23日,三船台之战,北条军击败里见军
1567年9月,织田和浅井结盟,阿市嫁给浅井长政
1567年10月19日,武田信玄嫡子武田义信自杀
1568年2月,织田军平定北伊势
1568年7月27日,织田信长在美浓立政寺迎接足利义昭
1568年9月7日,织田信长出军上洛
1568年9月14日,织田军平定近江
1568年9月26日,织田军入京
1568年10月18日,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
1568年12月13日,武田军攻下骏府城
1569年1月5日,三好军攻击京城,被织田军击败
1569年2月27日,二条城开始筑城
1569年5月17日,德川军攻下挂川城,今川家灭亡
1569年10月1日,武田军包围小田原城
1569年10月6日,三增合战,武田军击败北条军
1570年1月25日,足利义昭发书征讨织田信长
1570年4月20日,织田军包围京城
1570年4月27日,越前讨伐中,织田军得到浅井长政背叛的消息全军撤退
1570年4月28日,金崎之战,殿军的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成功撤退
1570年5月21日,织田信长在返回途中被狙击
1570年6月4日,柴田胜家在长光寺城击败六角军
1570年6月28日,姉川之战,织田、德川联军击败浅井、朝仓联军
1570年9月12日、石山本愿寺发出织田信长举兵
1570年11月21日、伊势一向一揆杀死信长的弟弟织田信兴
1571年6月14日,毛利元就病死,享年75岁
1571年9月12日,织田军防火烧毁比叡山延历寺
1572年9月,织田信长向足利义昭送17条要求
1572年10月3日,武田军发兵病上洛
1572年12月23日,三方原之战,武田军击败德川军
1573年2月,足利义昭举兵
1573年4月12日,上洛途中武田信玄病死,享年53岁
1573年7月18日,织田信长流放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1573年8月17日,织田军攻下朝仓家本城一承谷城,朝仓义景自杀,朝仓家灭亡
1573年8月28日,织田军攻下浅井家本城小谷城,浅井家灭亡
1574年3月28日,织田信长得到兰奢待(兰奢待,里面藏有东大寺三个字)
1574年6月17日,武田军攻下德川军的高天神城
1574年9月29日,织田军平定长岛一向一揆
1575年5月21日,长篠合战,织田、德川联军击败武田军
1575年7月,长宗我部元亲统一土佐
1575年8月19日,织田军平定越前一向一揆
1575年11月28日,织田信长把尾张、美浓2国封给嫡子织田信忠
1576年1月,织田信长开始筑安土城
1576年2月23日,织田信长移居安土
1576年7月13日,第1次木津川口之战,毛利水军击败织田水军
1577年8月17日,织田信长配下的松永久秀谋反
1577年9月17日,上杉军统一能登
1577年9月23日、手取川合战,上杉军战胜织田军
1577年10月10日,织田军攻下信贵山城落城,松永久秀在天守阁自爆而死
1578年3月13日,上杉谦信病死,享年49岁,后继者们争权爆发御馆之乱
1578年7月3日,织田军攻下上月城,尼子胜久自杀
1578年7月16日,第2次木津川口之战,织田水军击败毛利水军
1578年10月21日,织田信长配下的荒木村重谋反
1578年11月11日,耳川之战,岛津军击败大友军
1579年3月24日,御馆之乱结束,上杉景胜继承家督
1580年1月17日,织田信长配下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攻下三木城,别所长治自杀
1580年4月9日,本愿寺显如退出石山本愿寺
1580年8月12日,织田信长流放佐久间信盛
1581年10月25日,织田信长配下羽柴秀吉军利用断粮的计谋攻下鸟取城
1581年3月11日,织田、德川、北条联军战胜武田军,武田胜赖自杀,武田家灭亡
1581年5月15日,德川家康到安土拜访织田信长
1581年5月29日,织田信长进入京城本能寺
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谋反,织田信长在京城本能寺战死,享年49岁,史称本能寺之变
1582年6月2日,织田信忠因为救出织田信长失败自杀
1582年6月3日、柴田胜家军攻下上杉家的鱼津城,第二天才知道本能寺之变
1582年6月4日,本能寺之変3天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得知情况,和毛利讲和
1582年6月4日,备中高松城落城,城主清水宗治自杀,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开始急速撤退
1582年6月5日,明智军占领安土城
1582年6月13日,山崎合战,羽柴军击败明智军
1582年6月13日,撤退途中的明智光秀在京城小栗栖被农民杀死,享年55岁
1582年6月15日,明智军坂本城落城,明智一族灭亡
1582年6月15日,织田信雄军防火烧毁安土城
1582年6月18日,神流川之战,滝川一益军被北条军击败
1582年6月27日,清洲会议,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力推织田三法师继承家督,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决裂
1583年4月21日,贱岳合战,羽柴军击败柴田军
1583年4月24日,柴田胜家本城北之庄城落城,柴田胜家自杀
1583年9月1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开始筑大坂城
1584年3月18日,冲田畷之战,岛津军击败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战死。
1584年4月9日、小牧长久手之战,德川军击败羽柴军,池田恒兴、森长可战死
1584年10月,伊达政宗继承家督
1584年11月,织田信雄和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单独讲和
1584年2月,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讲和
1585年7月11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任关白
1585年8月6日,长宗我部元亲向羽柴秀吉降伏
1585年闰8月2日,真田昌幸在上田城战胜德川军
1585年11月12日,德川家重臣石川数正出奔到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家
1585年11月17日,人取桥之战,伊达军苦战击败二本松、芦名、佐竹联军
1586年7月27日,岩屋城之战,大友家得高桥绍运带领700人和岛津军20000人作战,全军阵亡
1586年10月17日,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丰臣秀吉)臣服
1586年12月13日,户次川之战,岛津军击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配下仙石秀久军
1586年12月19日,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赐姓丰臣(豊臣)
1587年5月8日,岛津义久向丰臣秀吉臣服
1587年6月19日,丰臣秀吉下令流放天主教徒
1587年10月1日,丰臣秀吉召开北野大茶会
1587年12月3日,丰臣秀吉颁布关东奥州战事禁止令
1588年4月18日,后阳成天皇行幸聚乐第
1588年7月8日,丰臣秀吉颁布刀狩令
1589年6月5日,摺上原之战,伊达军击败芦名军,芦名义广逃往常陆
1589年10月23日,北条家家臣猪俣邦宪夺取真田家支城名胡桃城
1589年11月24日,丰臣秀吉向北条家宣战
1590年4月7日,伊达政宗杀死弟弟小次郎
1590年6月9日,伊达政宗向丰臣秀吉臣服
1590年7月5日,北条氏直向丰臣军投降,小田原城落城,北条氏政切腹自杀
1590年8月9日,丰臣秀吉任命黑川城奥州仕置,日本统一
1591年1月22日,丰臣秀长病死
1591年2月28日,千利休自杀
1591年8月5日,丰臣秀吉之子鹤松死亡
1591年8月21日,丰臣秀吉颁布身分统制令
1591年9月4日,平定九户政实之乱
1591年9月16日,丰臣秀吉下令出兵朝鲜,史称文禄之役
1591年10月,丰臣秀吉开始在名护屋筑城
1591年12月27日,丰臣秀吉把关白之职让给丰臣秀次,自任太阁(太阁立志传的由来)
1592年3月4日,日本军开始向朝鲜渡海
1592年5月2日,日本军一番队小西行长进入汉城
1592年7月22日,丰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亡
1593年闰3月,丰臣秀吉移居伏见城
1593年4月18日,日本和朝鲜签订休战协定
1593年8月3日,丰臣秀赖诞生
1595年7月8日、关白丰臣秀次自杀
1595年8月2日,丰臣秀次一族在九条河原被斩首
1596年闰7月13日,伏见地震
1596年9月1日,日本和朝鲜和平交渉决裂
1596年9月2日,日本再次向朝鲜出兵朝鲜,史称庆长之役
1596年9月,圣-费力派号在土佐靠岸
1596年11月,长崎26名基督教徒被斩首,史称26圣人殉教
1597年1月,日本军开始渡海
1597年2月,丰臣秀吉发表庆长之役的阵立书
1598年1月4日,朝鲜蔚山城之战
1598年3月15日,醍醐赏花会
1598年7月15日,丰臣秀吉要求诸大名对丰臣秀赖誓忠
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死亡,享年62岁
1598年8月25日,丰臣五大老宣布撤军朝鲜
1598年11月25日,日本军从朝鲜撤退
1599年闰3月3日,前田利家死亡
1599年闰3月4日,加藤清正等七将对石田三成官邸发动袭击
1600年3月16日,荷兰船立夫迪号在丰后国佐志生靠岸
1600年4月10日,德川家康会见维利阿姆-阿达姆斯
1600年5月7日,德川家康向上杉景胜发出讨伐令
1600年6月16日,德川家康向大坂城出兵
1600年7月17日,石田三成、毛利辉元为总大将,向德川家康宣战
1600年7月25日,会津讨伐军小山评定,做出向石田三成征伐的决定
1600年8月1日,西军的伏见城落城,德川军鸟居元忠自杀
1600年8月23日,东军的岐阜城落城,织田秀信降伏
1600年9月15日,关原合战,东军战胜西军被捕
1600年10月1日,石田三成等3人被斩首
1602年5月1日,德川家康命人在二条筑城
1603年2月12日,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
1603年7月28日,丰臣秀赖和家康的孙女千姫结婚
1604年5月3日,幕府、糸割符制度的确立
1604年7月17日,德川家光诞生

1605年4月16日,德川秀忠继任二代将军
1607年5月6日,德川家康向朝鲜发出国书
1607年7月3日,德川家康迁居城骏河
1609年3月,对马的宗家朝鲜签订己酉约条缔结
1609年4月5日,在岛津军前,琉球王朝降伏
1609年7月25日,德川家康许可和荷兰贸易
1611年3月28日,德川家康和丰臣秀赖在二条城会面
1611年6月24日,加藤清正死亡,享年50岁
1612年3月21日,因为朱印状伪造之罪,本多正纯与力冈本大八被火刑
1613年4月25日,大久保长安死亡,享年69岁
1614年7月21日,方广寺钟铭事件
1614年11月15日,大坂冬之阵开始
1614年12月19日,双方讲和
1615年5月5日,德川家康从二条城出阵,史称大坂夏之阵
1615年5月8日,德川军攻下大坂城,丰臣秀赖自杀,日本战国结束
1616年4月17日,德川家康死亡,享年75岁
1624年9月6日,高台院宁宁(丰臣秀吉的正室)死亡,享年83岁
1632年1月24日,德川秀忠死亡,享年54岁
1636年5月24日、伊达政宗死亡,享年70岁

朝鲜半岛历史 发展历程??
答:史称“朝鲜三国时代”。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据好太王碑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成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百济(前18年-660年)是朝鲜半岛古代西南部的国家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并且在3世纪末完全统一了马韩54国。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
答:而当今中国历史学界史学界说纷纭,不过是史学实践日趋复杂多元的纷乱现实在史学工作者思想上造成认识混乱的切实反映;而且,各自对史学定义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定义者学术背景和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的影响。 在如今人的几种史学的定义中,就中国未来史学的发展而言,比较有意义的是:何兆武先生的“超科学”说、李振宏...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答:唐代前后期的转折,规范了中国文化史后半段的大致框架。唐宋以降的一年间,中国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总体上已显示出走出中古文化故辙的种种动向,韵语了部分近世文化因子,可以称之为近古文化期。六、转型期:明末迄今 这一阶段,已先期完成现代转型的工业西方以炮舰加商品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中国文化...

有没有历史学的好的给我概括一下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什么短暂的春天之类...
答:短暂的春天指一站时期,抗战及内战时期遭受严重打击,三大改造后归为国有,求采纳

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是什么?
答:我校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萌芽于20世纪初,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该学科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基石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对于完善经济学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广博学识的经济学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在其50年的发展历程中,既...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汇总
答:学习该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2.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一部连续编年体通史著作。该书以史记为蓝本,记录了从唐朝至明朝中期的历史事件,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指南。3. 《国史大纲》:中国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以汇总中国史学著作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本书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和各朝代的史事,是初学者...

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目录
答:面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五个关键问题被点出,这些问题是历史研究必须面对的挑战。历史学的价值,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理解现在与未来的窗口。历史学者分享了他们对史学发展历程的独特见解,以及在研究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综合性区域史研究的前景被看好,如云南史学,它代表了地方特色与全球视野的结合。

西方史学史第二版百科名片
答:西方史学史第二版是一本由张广智编著并翻译的学术著作,它深入剖析了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这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具体的发行日期是在2004年7月。它的国际标准书号是9787309040555,以十位数表示为7309040554。全书共分为402页,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详尽的史学知识。此书的重量大约为0.542公斤,...

什么是史学精神
答:此外,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敢于对过去的史学成说大胆怀疑,并依据真实史料进行修正和批判等也是史学求真精神的一种体现。 求真是史学的生命,也是它基本的存在形式,无史学之求真,即无史学之真;无史学之真,则无史学之真之用,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 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学的一...

郭沫若有什么贡献?(别说政治,说学术上的)
答:这部书是我国自行编撰和公开出版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教科书,在我国伦理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地位,罗国杰教授作为这部书的主编、特别是作为这部书的体系结构的创立者,对我国伦理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 关于道德境界 (图)罗国杰 在新中国伦理学领域,罗国杰是最早提出道德境界说并对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