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三七是从什么时候计算 人死三七怎么算?

作者&投稿:月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好是从出殡后开始算。
“做七”亦称“斋七”、“理七”、“烧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旧时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此俗汉代尚无记载,大约与佛教传入中国有关,南北朝时已多行之,后世沿而不改。佛教《瑜珈论》谓人死后,为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如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以故有“七七” 之期及逢七追荐之俗。一说,人初生以七月为腊,一腊而一魄成,经七七四十九而七魄具;死则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经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泯,此为道教魂魄聚散之说。第七个七日,民间又称为“断七”、“尽七”、“满七”。比较受重视的是头七、五七与尽七。《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又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参阅明田艺蘅《春雨逸响》。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死后是具尸体,灵魂有多重呢

当然是去世那天啊
去世的第三个七天和第五个七天

断气当天就算一天,往后数吧.

楼上的"最好是从出殡后开始算"叫什么话啊.

人死后三七怎么算呢?~

从去世的那一天算起 ,是第一天 。第七天就是 “头七” ;第十四天就是 “二七” ;第二十一天就是 “三七” 。

传统上,人死从咽气之日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第一个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个七天叫“尽七”。其中“三七”的祭奠最为重要,很多家人是隆重举行的,其次是“五七”和“七七”,而其它的“七”,则可草草行事。

三七五七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其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设斋会奠祭(或称追荐)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民间俗信对此尚有种种讲究,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例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和尚诵经;二七则请道士还受生经;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倍受重视,另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无女则由侄女;七七称“断七”,由丧家供奉酒菜祭奠,并诵经除灵等。事实上,做七习俗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传统丧葬礼俗的内容。有关做七习俗的来源及其信仰内涵等问题,至今聚论纷纭,尚无定论。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初,大致情节是: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度。其中“五七”的置办,尤应丰盛,等等。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由此形成做七习俗。这种故事当然于史无征。有人指出,做七习俗虽然自唐初起盛行,但早在南北朝时已见有关记载,《北史·胡国珍传》:“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薨,“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

根据上述记载和其他若干资料,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见《瑜珈论》)。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必须逢七举行超度、祭奠。这种由佛教“生缘说”催生的做七习俗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应视作当时佛教盛行的产物。唐人李翱曾撰《去佛斋说》,对做七习俗及其理论依据予以驳斥,其根据之一便是“伤礼”,不合儒家对人情哀戚的讲求,这也能反证做七本是佛家的事。

相反,也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还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他还引证《韩琦君臣相遇传》:宋仁宗驾崩,英宗初即位。光献太后对宰臣韩琦说:“当初立他(指英宗)为皇太子时,臣僚多有言不当立者。恐他见后心里不好,昨因斋七,并焚于钱炉矣。”这个引证别有深意——众所周知,宋朝自太宗以后,道教一直备受尊崇,到真宗时更受到无与伦比的偏爱,还出现一个所谓“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赵玄朗,成为赵宋皇家的祖宗,从而使道教跃居“国教”地位。如果做七是佛教所创,很难想像会替已故皇帝行此奠仪的。

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此外如天以阴阳二气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万物,谓“七政”,人得阴阳、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气亦惟七;以及《易·系·复》曰“七日来复”,《礼记·檀弓上》日“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来,也都是后世做七习俗的信仰内涵所在。不过这些观念和旧礼又是怎么具体变成做七习俗的呢?仍是一个迄今无人作出说明的疑问。

还有人推测,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大夫都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再往后,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头七二七三七的计算方法
答:头七,即人死后第七天,被认为死者的魂魄会归来,家人会为其准备一顿饭,并回避。有的地方会在“头七”当天的子时,在家中烧梯子形状的东西,帮助魂魄上天。二七,即人死后第十四天,有习俗认为死者的魂魄会再次归来。家人会在门口或死者落气的房屋檐下立一竹竿,上面贴纸钱,以此迎接阴魂。三七,即人...

老人去世三七是怎么算的
答:三七,即从老人去世的那一天开始算起,第七天。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人们相信死者的魂魄会在三七这一天回家,因此家人会在这一天为死者准备一顿饭,然后回避,以示对死者的尊重。这种习俗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死者的魂魄能够顺利投胎转世。

老人去世三七是怎么算的
答:去世当日算起,为第一天。头七,中国人的丧殡习俗,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然习惯上大家都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头七”习俗,然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于魂魄回来前,为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便须...

下葬的时候三期和五期各是多少天
答:你好!给你纠正一下,不是“三期”、“五期”,而是“三七”、“五七”,是指满三个星期, 或五个星期,即去世日算起的第21天是“三七”,第35天是“五七”。老人传说,人死后,三十五天内灵魂不会消失,舍不得离开家,会一直保护着家,直到三十五天那天,看到子孙后代披麻戴孝的来到自己的坟前...

想问下烧头七、三七、五七时间是怎么推算的?
答:“烧七”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头七”指的“去世之人在这一天将会返回家中,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不过这也是一种民间封建迷信的说法;“头七”是我国民间丧葬习俗之一,所指的便是“...

老人去世后的头七、三七,五七怎样算的?
答:“烧七”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头七”指的“去世之人在这一天将会返回家中,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不过这也是一种民间封建迷信的说法;“头七”是我国民间丧葬习俗之一,所指的便是“...

人死后三七是什么意思
答:1. 传统上,人死后葬后的二十一天被称为“三七”。2. 在中国的丧葬习俗中,从死者去世开始,每七天为一个“七”,共七个“七”,期间孝子通常不理发、不修面,这被称为“囚七搭毁”。3. 重要的“七”日包括“三七”、“五七”和“七七”,在这些日子孝子会去坟前烧纸钱。4. 旧时的习俗是...

头七三七五七什么讲究 头七三七五七怎么算时间
答:4、五七:五七的祭奠活动很隆重,需要亲友为亡者准备纸人纸马、灵屋花轿等物品,给刚死去的亲人和其他祖先享用。头七三七五七怎么算时间 通过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头七三七五七什么讲究”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头七三七五七怎么算时间呢?“烧七”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

人死后三七是什么时候?
答:人死后三七是指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共计49天的丧殡习俗。这一传统认为人死后魂魄会在这段时间内逐渐离去。三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天。据民间传说,死者的魂魄会在三七这一天回家,家人应该为死者准备一顿饭,然后回避,最好是通过睡眠来避免被死者魂魄看见,以免影响其投胎再世。在...

头七,三七,五七,七七分别什么意思
答:头七意思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三七意思是人去世后的第十五日。五七意思是人去世后的第三十五日。七七意思是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九日。按照传统,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