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特点 汉莫拉比法典有哪些主要特点

作者&投稿:邱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谟拉比法典基本内容;

一、社会结构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特点。巴比伦人分为三级:1. 自由民上层(阿维鲁穆),享有完全的权利;2.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钦努),法律地位较阿维鲁穆低,但也享有很多特权;3. 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二、国有与有限度的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

三、以契约为基础的买卖婚姻制度;实行家内继承制度。

四、巴比伦王国债的主要形式是契约。

五、法典规定的刑罚手段极为残酷。

六、一些法律条例1.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发者应处死;2. 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诉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应该处死;3. 倘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后又更改,则应揭发其罪行,并撤消法官席位,终身不再录用。

七、两个原则: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1、 遵循“以牙抵牙,以眼还眼”的原则。打瞎别人的眼睛,就必须被打瞎眼睛作为处罚;被别人打断了腿,就可以打断别人的腿作为补偿;甚至害死了别人的儿子,则他自己的儿子也要被处死。

2、 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几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

3、 强调国家对臣民的严格控制。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逃跑的奴隶和庇护他们的人要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等。

扩展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基本内容:

一.社会结构

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的特点。巴比伦人分为三级:

1. 自由民上层(阿维鲁穆),享有完全的权利;

2.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钦努),法律地位较阿维鲁穆低,但也享有很多特权;

3. 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二.国有与有限度的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 

四.以契约为基础的买卖婚姻制度;实行家内继承制度 

五.巴比伦王国债的主要形式是契约

此外还有侵权行为之债。契约有买卖、借贷、租赁、承揽、寄存、合伙、雇佣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秩序,法典对高利贷作了限制。

六.法典规定的刑罚手段极为残酷 

七.一些法律条例

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发者应处死;

2.自由民在诉讼案件中提供罪证,而所诉无从证实,倘案关生命问题,应该处死;

3.倘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后又更改,则应揭发其罪行,并撤消法官席位,终身不再录用。

7.两个原则

汉谟拉比法典建立在两个最著名的原则基础上,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同态复仇)和“让买方小心提防”。

特点:

1.序言部分,汉谟拉比列举和颂扬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自称是“巴比伦的太阳”,宣扬“君权神授”等思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为人民造福”。

2.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它典型地体现了古东方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

3.结尾部分除继续对汉谟拉比歌功颂德外,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

扩展资料:

无奴派观点

无奴派创始人黄现璠教授在《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一书中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奴”的条文逐一深入研究后认为:《汉谟拉比法典》中没有“债奴”一词,可是却被一些中国学者译成了“债奴”,进而理解为“债务奴隶”,再断章取义或捕风捉影地伪造出一个所谓的“债务奴隶制”,以便将古巴比伦的社会性质定性为“奴隶社会”。

这是中国主张奴隶社会存在论的学者们为满足时代的意识形态惯用的手法,应该予以揭示和批判。作者关此经过数万字的详细论证后得出结论:楔形文字中的“奴”词大多指“奴婢”、“奴仆”,而非“奴隶”。

古西亚诸法典中明确指涉“奴”义的词语皆义指“奴婢”、“奴仆”而非“奴隶”。作者认为,古西亚社会存在的少量外族战奴、宫奴形条畜产,几乎没有资格被记入“法典条文”,能被记入“法典条文”受到诸多制限和作为弱势阶层受到法律一定保护的只有作为王宫贵族重要私人财产的“奴婢”或“奴仆”。

参考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百度百科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并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汉穆拉比法典》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特点~

《汉穆拉比法典》由序言、条文(273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序言部分,汉谟拉比列举和颂扬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自称是“巴比伦的太阳”,宣扬“君权神授”等思想,并阐明制定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为人民造福”。
(2)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民事、刑事、诉讼等领域,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它典型地体现了古东方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
(3)结尾部分除继续对汉谟拉比歌功颂德外,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古东方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关系。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
《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刑法的残忍与严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同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平等精神是不同的。其前言内容“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看似表达出了该部法典的公正公平,人人平等。
但通过其内容可以发现该法典是实则是在保护皇权贵族和奴隶主本身。其内容中:“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赔款,无需赔偿;平民之间使对方眼睛受损则需要让自己的眼睛受到同样的损伤;平民使得奴隶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铅。”——种种不公平的条款其实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歧视、奴隶制度而不是公平的法律。

扩展资料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年~1750年在位)颁布的一部著名法典。众所周知,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中东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俗称两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如果这部法典是“真身”,又怎么跑到苏撒去了呢?
原来,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便把刻着汉莫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搬回到了苏撒。
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上台,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这个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东方文明的灿烂明珠,代表了古东方文明的伟大成就。其确立的一些原则,特别是有关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的一些原则:如关于盗窃他人财产必须受惩罚,损毁他人财产要进行赔偿的法律原则以及诬告和伪证反坐的刑罚原则,法官枉法重处的原则等,均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答:为了巩固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埃兰试图挑起汉谟拉比统治下的巴比伦王国和拉尔萨王国之间的战争以坐收渔利。汉谟拉比和拉尔萨国王获悉埃兰的离间图谋后结成联盟,粉碎了埃兰人的进攻,但拉尔萨在战斗中并没有出多大力。汉谟拉比愤怒于拉尔萨没有帮助自己,转而于前1763年南下征服拉尔萨,从而统一了两河流域下游。...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大概是什么
答:简介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

关于汉莫拉比法典
答:是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

汉莫拉比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典
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

世界保险史上最早的保险法规是什么?
答:《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保险史上最早的保险法规之一,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本法典。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完全保存的成文法典;6-126条规定记载了保护私有财产...

汉莫拉比法典是一部怎样的法典
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反映了古代巴比伦当时的什么社会现实?
答: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主要反映了王权和奴隶主阶级的强大和神圣,对奴隶犯罪严惩,说明当时奴隶阶级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

什么是汉莫拉比法典?
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而纂集的。 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

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建立起中央集 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莫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

世界文明史 谈对汉莫拉比法典的认识 两三百字
答:石碑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较为完整的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它公开确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对各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