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小团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张爱玲小说小团圆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敛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主要内容
  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里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眼中的光彩像捧着一满杯的水,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2、简介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3、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小团圆》是张爱玲自己一生的写照。女主人公盛九莉,写的就是张爱玲自己。而邵之雍的原型,明显就是让张爱玲爱了半生的胡兰成。这本书虽叫小团圆,但讲述的是一个历经悲欢最终劳燕分飞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盛九莉是位富家小姐,本来计划着去英国留学的她无奈遇上了二战没去成。到了香港读书的她成绩非常好,甚至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但刚好又赶上日本人入侵香港。最欣赏她的教授死于日本人的炸弹之下,她拿到的奖学金也被嗜赌成性的母亲全部输掉。

在香港沦陷之后,她回到了上海,机缘巧合结识了风流才子邵之雍,九莉坚信自己的爱能让浪子回头金不换,和邵之雍坠入了爱河。在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做了报社主编的邵之雍天天为汪伪政府歌功颂德,等到抗战结束,开始清算汉奸。邵之雍决定逃亡,在逃亡前,九莉坚持和其签下了婚书。我们耳熟能详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便是出自他们的婚书。但一直婚书又怎么能够束缚的了邵之雍这个浪子呢?当九莉费尽心思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拐骗了朋友父亲的小妾,两人同居很久了。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九莉与邵再次分离,只能依靠书信来往,可哪怕是在信里,邵还跟九莉夸赞身边其他女人。九莉此时才终于看清了邵之雍的渣男嘴脸,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

《小团圆》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不像一般的小说有叙事时间线,而是想到哪写到哪,很多人看起来会觉得没有条理很吃力,建议大家在看这本书之前,先了解张爱玲的生平,在这个基础上看,会轻松很多。



在张爱玲去世14年之后,作家晚年最重要的遗作《小团圆》终于由皇冠文化集团出版,书未上市就已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小团圆》大陆简体版依然将由张爱玲文集出版方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今年4月出版。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辞世,她生前曾在私人信件中表示要把《小团圆》手稿销毁。对于手稿违背张爱玲意愿出版,皇冠出版社总编辑卢春旭之前在香港表示,这主要是张爱玲挚友兼经纪人宋淇先生儿子宋以朗所做的决定。在卢春旭看来,在1976年的政治环境下,张爱玲出版《小团圆》可能会因为牵扯上汉奸惹上麻烦;而当年胡兰成人在台湾,如今事过境迁,当事人都过世,因此现在出版小说是时候了。
《小团圆》张爱玲浓缩毕生心血之作,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她最深知的人生。《小团圆》里至少包含了张爱玲三段感情,它的出版无疑将将掀起张爱玲考古热,为张爱玲研究开启一个藏宝箱。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张爱玲曾抱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写他们之间的事“夹缠不清”,在《小团圆》中读者可能会看到另一个版本的张胡之恋。 
  但张爱玲自己对这部小说反复修改,一直不满意。1976年林以亮在《私语张爱玲》中提到:张那时写了一个新的中篇《小团圆》,“《小团圆》正在润饰中。” 《小团圆》初稿写成之后,张爱玲曾幸福地告诉挚友:“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1993年7月30日,张爱玲致信平鑫涛,“《对照记》加《小团圆》书太厚,书价太高,《小团圆》恐怕年内也还没写完。还是先出《对照记》吧。”张爱玲本人一度同意将《小团圆》在1994年2月的“皇冠四十周年庆”时刊出,与《对照记》合集出单行本。
  但随着张爱玲本人身体不佳,其写作进度非常缓慢。1993年10月8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欣闻《对照记》将在11月后发表,《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再会对读者食言。”12月10日,张爱玲在给平鑫涛的信里说,“《小团圆》明年初绝对没有,等写得有点眉目了会提早来信告知。不过您不能拿它当回事,内容同《金锁记》与《私语》而较深入,有些读者会视为炒冷饭……” 《对照记》单行本于1994年6月出版,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小团圆》要销毁,否则会惹非议”
  自1970年代开始创作《小团圆》,20年间已几易其稿,但在遗嘱中却要求将手稿“销毁”。在现存的张爱玲写给宋淇夫妇的一封信中,除了写明遗产处理问题外,还要求“《小团圆》小说要销毁”,并“不想立基金会作纪念”。张爱玲过世之后,张爱玲的遗物寄到了宋淇家中,遗物中,尚未完稿的《小团圆》有好几个版本;虽然张遗嘱中注明“销毁”,但张爱玲的好友平鑫涛和宋淇却同样“舍不得”。宋淇之子宋以朗此前曾透露,1967年,张爱玲寄《小团圆》初稿来,当时宋淇写了六页纸的复信,认为这作品不能公开,其中一点理由就是读者看了,不会注意其文学价值,只会认为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并可能引起非议。

张爱玲小说《小团圆》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
  张爱玲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里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眼中的光彩像捧着一满杯的水,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2、简介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
  3、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小团圆》是张爱玲自己一生的写照。女主人公盛九莉,写的就是张爱玲自己。而邵之雍的原型,明显就是让张爱玲爱了半生的胡兰成。这本书虽叫小团圆,但讲述的是一个历经悲欢最终劳燕分飞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人公盛九莉是位富家小姐,本来计划着去英国留学的她无奈遇上了二战没去成。到了香港读书的她成绩非常好,甚至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但刚好又赶上日本人入侵香港。最欣赏她的教授死于日本人的炸弹之下,她拿到的奖学金也被嗜赌成性的母亲全部输掉。



在香港沦陷之后,她回到了上海,机缘巧合结识了风流才子邵之雍,九莉坚信自己的爱能让浪子回头金不换,和邵之雍坠入了爱河。在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做了报社主编的邵之雍天天为汪伪政府歌功颂德,等到抗战结束,开始清算汉奸。邵之雍决定逃亡,在逃亡前,九莉坚持和其签下了婚书。我们耳熟能详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便是出自他们的婚书。但一直婚书又怎么能够束缚的了邵之雍这个浪子呢?当九莉费尽心思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拐骗了朋友父亲的小妾,两人同居很久了。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九莉与邵再次分离,只能依靠书信来往,可哪怕是在信里,邵还跟九莉夸赞身边其他女人。九莉此时才终于看清了邵之雍的渣男嘴脸,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




《小团圆》是一部很特别的作品,不像一般的小说有叙事时间线,而是想到哪写到哪,很多人看起来会觉得没有条理很吃力,建议大家在看这本书之前,先了解张爱玲的生平,在这个基础上看,会轻松很多。

《小团圆》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男女关系危机
答:《雷峰塔》写的是张爱玲从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易经》写的是张爱玲十八到二十二岁的成长经历,《小团圆》写的是张爱玲二十二岁到三十岁的事情。很多“张迷”都觉得,《小团圆》这本书不像是创作,更像是一种倾诉和追忆。作者好友宋淇说,小团圆的含义是反讽——因为,一般才子佳人的小说里,都是历经坎坷然后大团圆...

《小团圆》读后感
答:在《小团圆》这部自传体小说中,里面的爱情故事是以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恋情为蓝本。虽然男主人公邵之雍用情不专,到处留情。但比起现实中的胡兰成,张爱玲所描写的邵之雍的形象显然要美好得多,虽然也有负面的细节描写,但毕竟仍保留了很多恋情时期的浪漫华丽。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微风中棕榈叶的手指。沙滩上的潮水,一道蜿蜒的...

张爱玲《小团圆》的目录,包括前言什么的。
答:当然不会生效,但是这篇小说的内容有一半以上也都不相干。 张爱玲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六日 《小团圆》是写过去的事,虽然是我一直要写的,胡兰成现在在台湾,让他更得了意,实在不犯著,所以矛盾得厉害,一面补写,别的事上还是心神不属。 张爱玲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小团圆》还在补写,当然又是发现需要修补的...

张爱玲《小团圆》读书笔记3000字 - 读书笔记
答:亲情的残缺、淡漠,使她从小变成一个敏感孤独的人,心思复杂细致,自尊心强,看人的眼光冷冽而锋利。 宋淇说《小团圆》里把九莉写成了一个大胆、非传统的女人,即使摆在现在看来,她依然是一个大胆、非传统的女人,这一方面说明了她的大胆和非传统名副其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们思想中某些传统畏缩的偏见根深蒂固,即使过...

爱情的万转千回,在完全幻灭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答:张爱玲这样评论她的《小团圆》: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让我们看看爱玲的爱情历程:爱玲去温州看胡兰成时说: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住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含有宝珠在放光。离开温州的时候,...

张爱玲的爱情史?
答:但当往事已成回忆,明白胡此人不知托付后,张爱玲对其彻底死心,在《小团圆》里更称其为“无赖人”。后张爱玲远赴美国,结识了当时美国文坛名宿赖雅,并后来在莱雅的温柔与追求之下逐渐抚平了她心里被胡留下的创伤,与赖雅结为夫妇。无奈好景不长,几年后赖雅身体出现问题,反复中风,那时候他们经济...

《小团圆》读后感
答:《小团圆》看得很是艰涩,甚至几度中断。语言依然是张派小说所独有的文风,冷峻犀利,有新鲜而贴切的比喻,有世故而真实的人物。人物很多,情节繁杂,透着张爱玲惊人的观察力和体悟力。但从小说本身来说,并没有很完整的故事。许多章节的叙述非常跳跃。如果熟悉张爱玲,会读得相对容易些。如果不熟悉,仅从小说所表达出来的...

张爱玲最后的日子:无亲无故,家徒四壁,林式同为她举办葬礼
答:从小,她就跟父亲学习写作旧体诗;小学的时候,她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内容是关于一个家族的悲剧;后来她又陆续写了许多小说,并在同学之中传阅;再到后来名噪一时的《第一炉香》、《半生缘》、《封锁》、《十八村》、《小团圆》等等作品,她一直热爱着文字事业,并以此谋生。后来,因为战争的...

“山河岁月空惆怅,今生今世已惘然”是出自哪首诗?
答:出自张爱玲的《小团圆》这是胡兰成和张爱玲分手后写给张爱玲的 那个男人追悔莫及,却再也得不到。他也只能罔叹: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 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意思无非是失去你...

小团圆读书心得5篇
答:昨天终于把《小团圆》给看完了,很晦涩,不好读懂,特别是张爱玲写的他和她,如果稍不用心去读,就不下去了。 这个书真不是畅销书,读者应该很少,因为太难读了。比世界名著都难读许多倍。 读完整本书,发现张爱玲的文笔还是不错的。起码现在的作者很少能够有这种水平。把无聊的内容写成一部比较经典的小说。 九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