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作者&投稿:印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

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风俗:

1、喝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2、吃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的节日食俗。腊八蒜材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扩展资料: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两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时间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以下是腊八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风俗:

由来:
腊八节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起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祥和。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节也逐渐与佛教和道教的传统相结合。

风俗:

  • 供奉祭祀: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包括糖果、糕点、水果、米饭等,供奉给祖先和神灵。同时,也会点燃香烛,向神灵祈福。

  • 吃腊八粥:腊八节的重要传统习俗之一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由多种杂粮、豆类、果干等熬煮而成的浓稠粥,寓意着人们希望吉祥如意、身体健康。吃腊八粥的同时,还会添加一些花生、莲子、红豆等,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 腊八节健身: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利用腊八节这一天进行户外活动,比如登山、爬坡、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和健康。

  • 赛龙舟:在一些地区,腊八节也会举办龙舟比赛。人们组织队伍划龙舟,在江河湖海中竞渡,既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种传统的庆祝形式。

  • 挂腊梅:腊八节是中国梅花的花期,因此人们会在腊八节期间挂上梅花的画像或实物,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寓意着迎接春天和新的希望。

  • 这些腊八节的风俗和习俗在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与庆祝丰收、祈福和团圆息息相关。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因此得名腊八节。腊八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腊八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农历腊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冬季天寒地冻,人们难以外出活动,农作物歉收,因此需要祈求丰收,同时也要祭祀祖先。腊八节就是为了祈求丰收和祭祀祖先而设立的。

腊八节的主要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喝腊八粥:腊八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各种杂粮熬煮而成,如红豆、糯米、薏米、核桃等,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祝福。人们相信喝了腊八粥能够驱邪保平安,祈求来年丰收和健康。

2.祭祀祖先:腊八节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人们会整理祖先墓地,烧香、祭拜,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3.设腊八饭: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设腊八饭,即摆放丰盛的食物,吃的时候要留出一份供给先人,以祭祀祖先并祈求福祉。

此外,腊八节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如破五、腊八集市、腊八讲座等,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总的来说,腊八节是一个团圆祈福、感恩祭祀的传统节日,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敬仰。

01 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的风俗有喝腊八粥、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俗称腊八, 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 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称为法宝节, 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自上古时候起, 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仪式, 祈求丰收和吉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商代为清祭 周代为大蜡。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 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 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称为法宝节, 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自上古时候起, 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仪式, 祈求丰收和吉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 商代为清祭 周代为大蜡。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答: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是我国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答: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的习俗是喝腊八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腊八粥也叫“佛粥”,民间也有把腊八粥叫做“防风洲”,据说喝了这粥,可以御寒。

传统腊八节的由来
答:关于传统腊八节的由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关于传统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答: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如下: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

请问腊八节的来历
答: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

为什么会有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 民间有喝腊八粥习俗...
答:回答量:4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十二月八日为中国腊八节,民间有食腊八粥的习惯。...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腊八节吃什么?
答:“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从先秦时期开始,腊八节就被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好运。腊八是腊月初八。十二月,在中国人们俗称腊月。所以腊八说,那么腊八节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什么样的传说?八节吃什么好?有哪些习俗?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它...

腊八节的由来
答:宋代诗人陆游曾在诗中提过腊八粥在民间的重要性“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

腊八节的来历
答: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

8个传统节日的由来是什么?
答: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端午节: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