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爽约,对孩子心理影响大,怎样处理才最聪明? 求教家庭教育心理学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穰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前几天,在商场前看到一个小女孩抱着门柄号啕大哭,死活就是不肯离开商场。她的妈妈生拉硬扯想把她带走,但是没有丝毫作用,眼看妈妈要动手打孩子了,我上前拦住了那个宝妈。问过孩子之后,得知了事情的缘由:妈妈答应小女孩成绩进步机会给她买芭比娃娃的套盒,孩子做到了,妈妈却出尔反尔,非不给孩子买。妈妈承认说自己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孩子不会记得那么牢,先答应糊弄一下孩子就完事了,所以才发生了刚才那戏剧性的一幕。

这不禁让我回想起我们的小时候,我们似乎也每天生活在父母的敷衍之中:你好好把饭吃完,周天带你去游乐园玩,等到周天,父母又会各忙各的,把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只要这次你考进全班前十,我就给你买你一直想要的玩具,自己倾尽全力达到父母的期望时,这个承诺又不了了之了……

父母一次一次的"爽约",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犹如"家常便饭",每天都在上演,父母们可曾想过这样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一、父母毁掉的不止是孩子对你们的信任

董卿曾说: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身为父母,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行为和话语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如果你想要孩子自律,那么你就要做出自律的行动;如果你想要孩子尊重你,那么你就要学会尊重孩子;如果你想要孩子诚实守信,那么你就要对孩子做到信守承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出了承诺,最终以“爽约”结尾,那么作为父母,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你的信任,还有很多你不曾想到的东西。



1、毁掉了孩子的安全感,对孩子的心灵产生重大伤害

诚信是立足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然而在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父母可以做到对朋友、老板信守承诺,对自家的孩子却是很难做到言必行,经常敷衍孩子,用对孩子的承诺,来换得孩子的听话,事后,许下的承诺就会如若过眼云烟,不了了之。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敷衍,更是一次次的欺骗,长久以往,这透支的不仅仅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还有孩子的安全感,毁掉的是孩子的心灵。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小男孩,手持刀具,坐在楼层的边缘,稍有不慎,孩子就会摔下楼去,情况十分危急,那么小孩为什么会诞生这么危险的想法?在了解中得知,原来小男孩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很难有机会和父母见面,答应参加家长会的父母却“爽约”了,所以孩子就想到了“以死胁迫”。

众多孩子都怕的家长会,却是这个男孩心中大团圆的机会,然而到头来却是空欢喜,所以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重视。

往往父母们不以为然的一个承诺有可能就是孩子心中一个“太阳”,一旦父母“爽约”,那么孩子心中的“太阳”就会黯淡无光,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输掉了你想要维护的权威

父母都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和最高地位,想让孩子对自己的要求都能够达到,然而父母们经常在一边树立自己的权威,一边又在亲手推倒这份“威严”。“在家好好做题,周末带你去游乐园”“等你考上好的高中,我给你买一部手机”"。父母永远是在一边承诺,一边“欺骗”“爽约”,而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孩子孩子似乎永远在等待,对父母的期望在消耗殆尽,父母的权威在孩子面前也在慢慢流失。

《少年派》中林爸爸对妙妙也做出了一个承诺:你考试进步了,就给你一千元奖金,等到林妙妙真的做到时,奖金不翼而飞,妙妙十分生气。这似乎也在折射电视剧外的众多父母的行为,答应了却做不到,屡次爽约于孩子,信任和权威在孩子面前完全崩塌了。

3、丢失了父母该有的榜样作用

在现在的社会,诚信很重要,不仅仅要求大人做到诚信,也要求孩子从小就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这个时候父母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守信来教导孩子认识诚信的价值。倘若父母都在对自己所做出的承诺不以为然,敷衍了事,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长久下去,父母就丢失了教导孩子最有利的武器——榜样。

二、面对孩子的承诺,家长应该怎么做?

1、学会对孩子道歉,保护孩子的心灵

在对孩子做出承诺而又无法做到的时候,要善于对孩子说"对不起",并且及时做出另一个行动去弥补这个爽约行为。有时候,孩子对你的承诺是什么、是否做到了可能并不是那么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你的态度,是你作为一个父母该有的态度:是敷衍了事还是及时反思并且道歉。所以,作为父母,要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来保护孩子的小心灵。



2、不要轻易许诺,三思而后行

很多家长在对孩子做出承诺时,并没有谨慎思考,往往都是信口开河,不加以思考。在对孩子做出承诺前,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条件,不要图一时口快,就对孩子随意承诺,要做到三思而后行。



3、失信于孩子之后,要主动承担责任

有的家长在对孩子"爽约"之后,还不允许孩子发表意见,一旦孩子在一旁耍小性子,就定义孩子不听话,可是,作为父母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吗?在对孩子没有遵守承诺后,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跟孩子进行一次沟通,说明缘由,这样不仅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而且还能够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此,父母们应该在失信于孩子之后,主动承担责任,敢于担当。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身为父母,不仅仅是要对自己的长辈以及和自己同辈的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更是对自己的孩子也做到如此,往往你的不以为然,却是孩子心中的大事,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守信于孩子,不要让孩子受伤。



对孩子说抱歉。不要再许更多的愿,以免兑现不了,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失望。

第1点应该告诉孩子实在是工作太忙了,然后向孩子赔礼道歉,希望孩子能够原谅,第2点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没有来,为什么会迟到的这种原因,第3点就是应该主动的承认错误,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公平的。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心思都极其细腻,作为家长我觉得还是量力而行,切勿对孩子承诺却又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极不好的影响。假如爽约了,家长可以与孩子明确地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爽约,我觉得还是尽快两天内履行承诺比较好。

家庭教育的心理学理论有哪些~

1、罗森塔尔效应
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2、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3、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
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4、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就是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
霍桑一词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座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是一座进行实验研究的工厂。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5、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增减效应”。因为我们在评价人时,所涉及的具体因素很多,仅靠褒与贬的顺序变化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倘若我们评价人时不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都采取先贬后褒的方法,往往会弄巧成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森塔尔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限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西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桑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减效应

父母决定不了我们的知识,决定不了我们的经历,决定不了我们的机遇,但是,父母带给我们的是最初的生存起点和环境,在以父母主导的幼年的生活,形成了我们的的性格。父母透给我们的是对世界和对人的基本态度,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这个人如何获得他的知识和能力,如何面对他的经历和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根源皆在家庭。

对家庭教育价值的认识,需要人们对自身成长的足够关注,也需要有关注的心境,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长期处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乏,养家糊口的压力和认识层面的相对浅薄防碍了人们对于家庭教育价值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对家庭教育关注多来自社会竞争的激化(大家被迫认识到孩子的竞争的背后是父母的竞争),而不是出于认识上的觉醒。所以,大家在关注和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诸如功利性过强,目光较近和流于片面这些现象,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正确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需要科学知识的。然而,有些父母缺少必要的教养儿童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不能科学地指导孩子,帮助孩子面对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甚至造成两代人的心理冲突。以下几点心理学要素,就是家长在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中,需要时时关注的:
以身作则儿童模仿力强,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心理。父母吵架、怨恨、特别是对人生、社会的不正确认识,都会在儿童的心灵上投下阴影。欲要孩子心理健康,做父母的要先做到自己心理健康,身教胜于言教,为子女作出表率。

父母要求一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保持一致,并且彼此支持。父母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各持己见,使孩子无所适从。

不要过分打扮有的父母喜欢给孩子穿一些奇装异服,或给女孩抹口红、烫头发,过分打扮。这种作法对儿童心理发展是有害的。它使孩子从小追求衣着,滋长虚荣心,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给予子女情绪升华的机会孩子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欲望受到挫折,往往引起他们愤怒或抑郁的紧张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有害。父母要知道孩子怒恨或抑郁的原因,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晓谕子女,引导他们进行正常而有意义的活动,如:游戏、做手工、郊游、使孩子被压抑的欲望得以升华,使孩子的紧张情绪得以松驰,逐步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父母要有自我批评精神父母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这既可培养子女辨别是非、知错必改的品质,并可增强父母与子女的感情,使子女感到父母可敬可佩。

父母要具备性科学知识父母根据科学知识对子女进行性的教育。在子女容易性冲动的时期,父母要设法分散子女的注意力。例如:听音乐、散步、讲解科学故事、看画报、参加文体活动等,与孩子和风细雨般地谈心,用生动有趣的话语,鼓励、表扬、劝慰提醒子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重视少年的独立性青春期青少年的个性心理特点之一是希望获得独立性和成人感。父母在这个时期,不能像儿童时期那样要求子女。否则两代人之间可能出现心理不相容的现象,父母还没讲话,子女就采取了拒绝态度。


http://scholar.ilib.cn/A-jgssfxyxb200202024.html

孩子说谎分两个阶段,分析说谎背面的原因,哪几招轻松应对?
答:结论礼拜天拥有临时性的每日任务,像这样的言而无信,经常性的爽约,其实对于幼儿的心理上的这种感受会产生十分不良影响的。所以你的不信守诺言早已便是在向孩子撒谎了。第2,不能做探案式父母许多父母会在青春发育期或是觉得孩子有什么事瞒着你时,偷偷去阅览孩子的日记,翻背包,包含趴缝隙等一系列的...

跟孩子爽约了,怎么办?
答:想不想看牛奶是怎么挤出来的?动物园有什么好玩的,那里的动物都不让摸!乖孩子,咱不去动物园了,下个礼拜天,等妈妈有了空,带你去牧场玩好不好?” 心理分析: 常常,父母发现用“咱们下回换个新地方”来解决孩子的失落感,并不奏效,孩子会哭着闹着去“老地方”,并对你的爽约耿耿于怀。从...

父母爽约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
答:1.首先我个人的习惯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哪怕不是做的那么完美,但是一定要去做到,不然的话,他就是我心里的一个坎儿,感觉这个事情没有完成,就会成为心理的一种负担。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的话这个父母爽约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还是特别大的并且的话会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就会让孩子学到一些不...

父母经常爽约,对孩子有哪些伤害呢?
答:渐渐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好像对诚信没有概念,说出的话从来不会当真。这是因为受了父母的影响,约定在他们眼中,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要知道,人际关系中,没有诚信的人最不受欢迎,这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很大。与其埋怨他们说谎,不如父母先从自身开始做起,“言出必行”四个字,才是教育孩子诚信最好的...

家长和孩子约定事情后,为什么不能动不动就爽约?
答:所以孩子在平常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父母都会经常去教育孩子,通过自己平常的一些言行举止等等。那么为什么家长和孩子约定事情之后不能动不动就爽约呢?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第1个本身父母就是孩子的一个老师,既然是孩子的老师,那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父母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人,...

为什么父母要遵守和孩子的约定?
答:家长应该遵守与孩子的约定作为父母应该言出必行,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不遵守承诺。把孩子的每件事都当作大事来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同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恰当的方式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希望,帮助孩子成功地表现自己,进而身心健康地成长。1、父母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何缓解宝贝入园焦虑
答:在开学前建议家长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喝水、入厕、穿脱鞋子等生活技能,这样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既神秘又陌生,建议家长可多与孩子讲述幼儿园里美好的事情,如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像妈妈一样爱护自己的老师...

父母爽约孩子会怎样
答:又母的不守约,会给孩子内心造成很大的凼扰 阿德勒说,大人与孩子是平等的关系。大人之间都要遵守约定,那么,对孩子也必须守约。记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因为对方是孩子而轻易爽约。孩子很单纯,他们会无条件的信任他们的父母,只要父母给出一个诺言,他一定会记在心理。”,但往往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

父母的不守约会对孩子有影响?
答:但是,我们如果跟孩子说,"这是树,红色的,是一种动物。"孩子便也会毫不质疑地记住。心理学家们对3岁孩子进行的研究发现,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大人说的话坚信不疑,即使大人说的话并不真实。因此,孩子对世界真实性的认识最初是来源于父母的。当我们对孩子做了保证,又爽约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感到迷惑...

为孩子屡屡爽约被指责,一句“失望”背后,Angelababy有何苦楚?_百度知 ...
答:粉丝这样说她,让人不禁想起多年前刘诗诗和吴奇隆结婚,之后刘诗诗就淡出了娱乐圈,专心照顾自己的家庭,然而更多的粉丝声讨她抛弃了自己的事业。孩子的童年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angelababy作为一个母亲,想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是没有错的,可以说非常的正确。angelababy确实需要顾好自己的事业,但是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