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地方台春晚节目为何被下架,难道是因为“三俗”惹的祸吗? 德云社又搞事情,节目内容低俗直接被叫停,郭德纲要如何应对?

作者&投稿:田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津卫视和德云社联合举办的“相声春晚”官宣名单,从德云社的董事长王惠到栾云平、秦霄贤等热门演员,天津卫视都分别为大家制作了海报。尤其是几对有人气的组合,比如高峰和栾云平、岳云鹏和孙越、郭麒麟和阎鹤祥、孟鹤堂和曹鹤阳等人,还分别出了组队的照片。

但作为德云社的当家人,郭德纲却一反常态地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张海报和名单上,甚至天津卫视连关于郭德纲的一个字都没有提起。郭德纲的老搭档于谦,则是和自己的师傅石富宽和徒弟冯照洋等人在一张海报里出现。要知道,此前德云社和天津卫视联合举办“相声春晚”的时候,郭德纲可是亲自出现在了彩排现场的合影里,而后录制节目的时候,郭德纲也数次被拍到前往天津。当时大家对于郭德纲和于谦的节目可是非常期待的,但不知道为什么,马上就要过节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天津卫视忽然就把郭德纲给“遗忘”了。

郭德纲节目在地方春晚遭到下架

在山东卫视放出自己春晚的节目单中,几个小时的节目里,居然没有郭德纲和于谦的相声了,取而代之的是,是于谦和其他明星的“年夜饭”节目,既不是歌舞类,也不是语言类,好像就是临时仓促加进去的一个“过场”小节目。

但之前郭德纲和于谦在山东卫视录制节目,可是被许多网友看到,并且郭德纲和于谦在台上的照片,也在网上流传出来了。无形之中,好像有一股不同寻常的绳索在捆绑着郭德纲,有德云社的粉丝也察觉到了不一样的味道,猜测郭德纲是受到了限制。

难道是因为“三俗”惹的祸

也有网友觉得,可能是郭德纲的作品尺度有点大,上晚会不合适,所以作品临时被下了。可如果只是山东卫视的节目因为尺度缘故被下架,这还是情有可原的,但天津卫视是绝对不可能因为一个作品尺度的问题而放弃郭德纲这个“德云社招牌”的。

众所周知,由于郭德纲秉性刚烈、技艺超群,再加上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头,所以在06年因为高于同行的业务能力而备受追捧之后,翻了身的老郭,就更加对自己刚烈的性格不加任何的收敛。那时的郭德纲在相声这个行当里,大有一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架势,怼天怼地、逮谁灭谁。

因此老郭也得罪了不少人,加上郭德纲的段子尺度比较大,因此也被主流界冠以“三俗”相声的标签,这也让当时如日中天的郭德纲心里窝着火。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郭当时创作了一系列讽刺主流的相声段子,这其中以《我要反三俗》最为脍炙人口。

郭德纲相声引争议

“反三俗”这个原本很严肃的话题,在郭德纲的段子里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变成了一种调侃,甚至是讽刺。也有很多人认为,郭德纲用讽刺“反三俗”而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不仅背离了“反三俗”的初衷,没有起到净化相声的作用,反而误导了一些不明就里的粉丝,去制造矛盾和对立。

造成了大量粉丝以此去讽刺,甚至去嘲笑主流界的一些老艺术家们,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我想这就是郭德纲所谓的“原罪”,即便这些年老郭早已不闻江湖之事,专心经营自己的德云社,但架不住粉丝们至今偶尔还拿“反三俗”寒碜主流演员,造成演员之间的矛盾,影响相声界的团结。

归根溯源,这源头是在老郭身上。所以,只要这样的风气一天不停,老郭这“原罪”就无法赎清。再加上去年开展的清朗行动,不良饭圈文化就在被整治之列。而且底召开的文化会中,也再次重点强调了“反三俗”的精神,就是文艺可以通俗,但是绝对不能庸俗、低俗、媚俗。

文化会再次强调贯彻反三俗精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郭德纲因为自己当年血气方刚时所造成的错误引导,而引发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还延续至今。那么,他的节目被地方卫视春晚下架,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其实,所谓主流和非主流,都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相声迷们也都看在眼里。

有了这个共同认识,那么无论是喜欢德云社的,还是支持主流演员的,都大可不必再去制造对立,给爱豆招黑。大家应该本着一个,支持相声健康发展和传承的朴素愿望去看待相声圈的事,支持并尊重所有的相声从业者,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相信有了良好的饭圈风气,那么也就离郭德纲再次登上电视荧幕,甚至春晚舞台不远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天津卫视相声春晚在观众的期待中如约而至。烧饼、曹鹤阳、张九南、岳云鹏、孟鹤堂等演员悉数登场,令人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郭德纲的身影。

作为一台相声晚会,天津卫视与当下正火爆的德云社合作,无疑是极为明智的举动,也是保持天津哏都的绝佳方式;而德云社,始终为传统曲艺的振兴寻求道路,特别是鼓曲社的成立,更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说实话,姜昆对相声事业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他曾经也有脍炙人口的段子,但这次的春晚节目《快乐方言》,节目效果还是有所欠缺。不过毕竟他老人家已经72岁高龄,能牺牲自己和家人团圆的时间,在年三十晚上毅然决然的奋战在一线,就为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就冲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为他鼓掌的。

其实这次语言类节目,演出效果不太成功的不止是姜昆,还包括相声新势力的卢鑫和玉浩的节目。但无论怎样,即便电视台没有郭德纲的出现,如今的德云社依然是相声圈的顶流,旗下演员依旧是各大卫视争相邀请的对象,流量和热度始终在线。

德云社在春晚舞台上落寞起来,与前些年的高光无法比较。上个月岳云鹏回答自己与孙越正准备春晚作品,但直到第四次彩排,两人都没有出现,恐怕与春晚无缘。岳云鹏还能参加天津春晚的录制,郭德纲恐怕是与所有的春晚都无缘了。山东春晚节目单中,只留下于谦的腻缝环节。

多少小角色都能够上央视春晚,以郭德纲在相声界的影响力,那早该上央视春晚了,那为什么不能上呢?究其原因我上面的分析很可能是有一定的成分在里面的。是谁的天下就是谁的天下,谁控制那一段别的人是无法立足的,一个充满正能量,全国老少同欢的喜庆传统场合,是不同于小剧场的,是排斥街巷低俗艺术文化的。

虽然在这次的天津春晚上看不到郭德纲,但是他的夫人王惠却以大家长的身份主持大局,郭德纲的徒弟们就像孩子一样,环绕在她的身边。王惠出名的时间比郭德纲还要早,只是为了丈夫归隐,没想到多年以后,她带着她的鼓曲社回归,而且在这次的天津春晚上大放异彩。

从王惠出山,到王惠在天津春晚主持大局,又恰逢郭德纲的春晚节目被砍,这难免不让人猜想,这一切似乎都不是偶然。可以想象,如果这一次的天津春晚上,没有王惠坐镇,观感估计会大打折扣,这就如同德云社没了主心骨一样。但是王惠在,就如同郭德纲在,虽然还是有些遗憾,但也温暖了些许。

当然大家对于这两种相声流派的冲突有自己的喜好也是正常的事情,有人说姜昆的相声有点太过于科普,讲起来比较无聊,这不太适合在春晚出现。也有人认为郭德纲的相声不够隆重,在春晚这种舞台上出现也不太合适,所以他的节目才会被剪掉。

然而互联网总有些人都喜欢以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去影响到别人,总有些人喜欢强加自己的观点在别人身上,因此这才导致了双方的粉丝展开了骂战。郭德纲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姜昆的相声表演也很出色,大家只要保持这样的观点就已经足够了。

连续两个春晚节目被拿掉,本质上是因为郭德纲这些年创作的作品本身的问题,在包袱的设计上,荤段子和伦理哏太多,被认定为“三俗”。因此,节目组才不得已拿掉了作品,尽管谁都知道这是整场春晚,最吸引人的节目。

2022年对郭德纲来讲,肯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德云社再一次的站在了事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郭德纲一直秉承一个观点“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站在纯粹商演的角度,德云社的经营无疑相当成功,但是以“搞笑”作为第一选择,也让德云社背负了三俗的争议。

主流相声演员的作品,总是想着教育意义,德云社的相声作品,总是想着搞笑。令郭德纲头疼的地方在于,有教育意义的相声不搞笑,搞笑的相声很难有教育意义。在很多人都猜想的过程中,有一个网友点明了要害,觉得或者是作品自身,作品不切合电视台播出的规定。

假如放到过去删减郭德纲,德云社很有可能如同退出相声大赛一样,全体人员退出了,但郭德纲仿佛也逐渐开始收敛了。而这样的细微的变化,不清楚是被岁月抹去了棱角呢,或者是见惯了大风大雨之后的云淡风轻。



作为一个山东人,对山东的春晚却并没有太多的兴趣。这大概与山东卫视在全国观众眼中的风评相关:“如果你说山东人不好,山东人绝对能和你干起来;如果你说山东卫视不好,山东人绝对和你称兄道弟”!

不止一次,山东人都想把山东卫视捐出去,也许这也影响了观看山东春晚的兴趣。不过2022年的山东春晚是在家乡潍坊录制的缘故,也就掺杂了更多的情感,有更多的关注。


本来在此之前,郭德纲是参加了天津卫视和山东卫视的春晚录制的,可是最后却也被剪掉了,只有天津卫视保留了郭德纲的京剧节目。那么,郭德纲的其他节目,明明是一切准备就绪了,为什么最后却被全部一剪没了呢?

无形之中,好像有一股不同寻常的绳索,捆绑住了郭德纲,而且有不少德云社的粉丝,也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纷纷猜测郭德纲是受了什么限制。众所周知,春晚是所有的卫视一年一度中,最重要的舞台节目,演出的节目可以不精彩,可以没意思,但是一定要有正能量。参与的演员可以没热度,可以不知名,但是必须影响要好。


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

郭德纲对相声行业和演员曾有过几句“名言”:“你得先红起来”,“商演卖票是检验相声的唯一标准”等,由此误导了一些年轻相声演员,导致他们在舞台上轻则洒狗血重则无底线,甚至发生过被文化执法人员撵下台的尴尬事情。


实际上这一次姜昆在春晚上表演的节目也是刷新了大众的认知,因为姜昆表演的节目比较传统,这也是很多年来春晚都看不见的科普类相声。姜昆为大家带来了一种方言的解读,这也是相声最原始的样子,很多人甚至已经忘记了原来相声一开始就是这么讲的。

实姜昆的这一个相声节目已经和郭德纲的相声流派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因为郭德纲的相声更加偏向于娱乐化和商业化,这也是让德云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人都喜欢上郭德纲这种娱乐化的相声而忘记了相声的本质,而姜昆这个时候的表演反而是提醒了大家。


连续两个春晚节目被拿掉,本质上是因为郭德纲这些年创作的作品本身的问题,在包袱的设计上,荤段子和伦理哏太多,被认定为“三俗”。因此,节目组才不得已拿掉了作品,尽管谁都知道这是整场春晚,最吸引人的节目。

2022年对郭德纲来讲,肯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德云社再一次的站在了事业发展的十字路口。郭德纲一直秉承一个观点“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站在纯粹商演的角度,德云社的经营无疑相当成功,但是以“搞笑”作为第一选择,也让德云社背负了三俗的争议。


所谓主流和非主流,都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以往观众对主流演员的很多批评,也都是建立在希望相声能有更好的传承,有更好的发展,同行不要相轻,团结互助,这一朴素的愿望之上。

德云社为相声市场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姜昆这么多年,对相声事业的发展起到的贡献,同样不能被忽视。他们都值得相声迷为之喝彩,而相信郭德纲在领悟了这次文化会的精神后,也一定会再次出现在观众视野,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作品。



不只是因为三俗惹的祸,郭德纲在地方台春晚节目被下架可能是因为节目的尺度比较大,不适合在春晚这样的舞台上呈现,还有郭德纲在找连接也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这次节目会被下架。

还是喜欢郭德纲相声!接地气!因我们都是俗人……
郭德纲就是相声奇才!相声、评书、大鼓、京剧、地方戏样样都会,带动了很多年轻人喜欢中国曲艺,喜欢京剧,他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的作用无人能比,他对中国曲艺做的贡献人人皆知!他被排挤、打压、孤立我们看的很清楚!
为此,国内外很多观众为郭德纲鸣不平!我们支持郭德纲!他就是相声奇才

郭德纲为什么下架~

先是郭德纲的一栋别墅在装修私搭乱建,然后北京台的记者就去匿名采访了,估计是想玩一暗访。
结果没想到人家郭哥家里有弟子在场呢,直接连退带搡就把记者给弄出来了。这记者当时貌似还亮明身份了,也没用,之后回来北京台就开始炒作此事,然后就开始在台内封杀有关郭德纲的节目。
之后李菁和何云伟双双宣布退出德云社(人家还想再北京台混呢),然后是郭德纲在德云社相声专场里说记者如妓女,称自己的打人弟子是民族英雄,这时候舆论慢慢就起来了。
再之后,德云社宣布停业整顿。但郭德纲在天津台的《今夜有戏》还一直在播出

提起相声,就不得不说德云社;提到德云社,就不得说三俗。三俗是指庸俗、低俗、媚俗。姜昆老师提出在相声领域里也应反对三俗,有人说就是针对郭德纲,谁知道呢。


德云社的相声里的确存在一些媚俗的现象,这不,德云社又出事了。苏州专场的演出中,两名德云社演员在台上两次,第一次有模仿泰国特色的动作,被监管人员提醒,第二次出现一些不好的暗示,直接被叫停。

这样的事情出现,郭德纲难辞其咎,原因在于他的教导。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郭德纲经常讲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台上可以没有大小,没有分寸。但是,在台下,要规规矩矩的。这个本来是一句老话,有可取之处,但是,弟子们的领悟,可就不同了。

就像这两位演员做的,就是台上无大小,没有分寸感。让台下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才会被监管人员制止,最终草草收场。

这可能也是郭德纲在平时教育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他经常说,大雅不行,每个字词都是一个典故,这听的人需要很高的文化修养才行。

大俗也不行,上台就是屎尿屁,上台就是骚浪贱,肯定不合时宜,所以要雅俗共赏,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弟子们的理解,就未必如此了。


看到一些人为了迎合观众,有意思出现一些搔首弄姿的动作,或者是夸张的表情,也是为了跟观众互动,这个本没有错,但是,一定要顾及到所有人,小孩子看了,会不会学啊?要是跟着学了,会不会被同学们嘲笑?

大人们知道事情的好坏,有很强的分辨能力,但是,小孩子不行啊,他们觉得这个动作之前没有学过,出于好奇,也模仿,在学校里出现这样的动作,肯定不合适。

台下一定要跟徒弟们讲清楚,台上也是有一定之规的,而不是可以随意无大小的。互动的时候,也是要注意,要搂住,不要沉浸于嗨中,不管不顾了。

栾云平是副总,负责演出安排,高峰是总教习,需要加强演员们的道德修养和规矩的学习,要将德字放心头。

德云社,以德服人。虽然现在的相声商演市场上,没有人可以跟德云社相比,但是,也是要加强这个方面的培训,这样才能让大家都安心听相声,跟演员友好互动。

道德修养要加强,正确引导更重要

德云社的演员们在道德修养上,需要加强一些,张云雷也是一个例子。虽然有人说张云雷是被人陷害的,但是,人红是非多,没办法。

出来的秦霄贤、周九良、孟鹤堂、栾云平等等,在道德修养上,都很好。阎鹤祥作为“寡妇”,本身也是清心寡欲,修为很好,这说明德云社在这个方面有培训。

培训好了,到小剧场演出,可能有些演员觉得,这个是小剧场,不是电视台,可以放松一下,放开来说,导致了演出事故,这个就是演员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两个演员,就否定德云社全体,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演员素质加强的过程中,对于小孩子,正确引导比什么都重要,这个引导是家长需要做的,是老师需要做的,也是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做的。

家长要告知孩子,这个姿势一个舞台上的动作,就像小沈阳那么娘出来,只适合在舞台上这样做,在现实生活中,不可以,因为会引起误会的。

老师告诉孩子,有些东西,不用理会会更好一些。无视是最大的鄙视,这样的动作,不用学,不用看,就算是看,也不必要记在心中。

当然,老师还是顺其自然为好,有时候,孩子还未必能想到那一层,老师特别提点,还让孩子们注意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特别用心关注这个事情。


社会上更是如此,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要是在社会环境里出现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来看,不能因为有人有这样的举动,就跟着学。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的茁壮成长和灿烂开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是园丁一个方面,还有雾水雷电多个层面,才会让花开得更加娇艳。

要是花在温室里,出门就会被风吹折了,听到雷电就吓傻了,这样的花,会给祖国这座大厦增添美景?

当然,文艺工作者也应该照顾一下花朵。花也需要养分,文艺工作者提供的知识养分,那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他们需要用心来创作,善意表达,但不能将责任都推给他们,是不是?

尺度要把控,但也不能太拘谨

说相声,就要想到对方想不到的,这样才能吸引住别人,要是什么都是别人先想到的,他们就会低看你,第一次瞧不上,第二次就不来了。

商演的价值就在这里,总能听到你听不到的地方,这样才有魅力。现在的德云男孩、德云女孩到小剧场,有的时候不是去听相声,而是去和演员互动。

这也是一种追星模式,也是郭德纲推出的,不一样的商演模式,从他在小剧场就开始了。一开始就是送花的,之后就是小礼物的,到了秦霄贤这里,基本上有的没的,只有演员想不到的,没有粉丝们不能送的。

在演出的时候,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演员与观众互动,很多德云女孩记得张九南,他就是那个“疯狗式”表演方式的,怼起观众来,不怕封箱。

按说这样的演出,无可厚非,因为两方面都可以接受,这就是尺度的把控,要是大家都可以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了。

当然,在演出的时候,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有时候,就需要一点点小的开车包袱,才能响。郭德纲曾经表示:我们能取得成功,我只占20%,剩下的80%都是于谦老师贡献的。

无论是于谦父亲王老爷子。还是于谦的媳妇,大家都是听着一个乐呵,没有谁会当真。就如同现在有一个流行话:听说唱的怕听到脏话,听摇滚的怕太叛逆,吃火锅的都怕辣。

在舞台上的演员,不能因为有一两个人说错话了,就因噎废食了,就没有生机或活力了,就跟传统的相声艺人一样,站在上面,两个人一唱一和说完了,鞠躬下来了,有劲没劲?

这也是当年传统相声没落的原因之一。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听相声,就在这里,但是,大家可能还记得洛桑,他和博林在《曲苑杂谈》上的精彩演绎,获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他们俩的相声表演风格,跟现在的德云社有一拼,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说,还有很多的功夫在里面,更有能力的体现。不是简单的两个人将背过的台词说一遍就可以了。


相声艺术要发展,就要大胆,大胆创新,李诞曾对于谦说,好久没有听到小岳岳的相声了,之前的他离开了相声舞台,不过于谦老师说,已经在弄了。

相声舞台艺术的魅力在于持续输出,不能因为一些人就失去热情。杨幂曾说:我不会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反对,就失去做事的热情。因为我经历的,比你多得多。换句话说,你不配!

写在最后:

德云社是现在的相声天团,里面有很多厉害的相声演员,每个队的队长,都是很优秀的人物,例如张云雷、阎鹤祥、栾云平、孟鹤堂、烧饼等等,他们带着自己的队伍,一直励志前行。

在前进的道路上,自然会遇到沟渠,会遇到道路滑坡,这个时候,不要懊恼,更不要悲伤,需要的是,看看周边有没有路?要是有的话,是不是可以绕行?

实在没有路了,原路返回也是一条路,没有必要死等或死磕。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必要因为小沟小河就要沉在里面,这样的话,格局太小了。

郭德纲,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曹云金等德云四子离开,都没有整垮德云社,之后的他,开始了新的征程,这点小花,不算风浪,他能应对。

德云社会越来越不错的,最起码秦霄贤不错!大家喜欢老秦吗?除了他,还喜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