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下边两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雅典的陶片放 逐法和民主法庭上限制发言时间的水时计。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陶片放逐法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时期?

作者&投稿:脂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B

陶片放逐法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哪些弊端~

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也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作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励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陶片投票作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
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陶片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扩展资料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亦称为主席团,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常设机构)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的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地点在雅典的市政广场。
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投票当日,市政广场中央用木板围出一个一个圆形场地,并留出10个入口,与雅典的10个部落相对应,以便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
投票者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希腊文:�6�8στρακον),也被翻译为“陶片放逐制”、“陶片流放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制”等。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Cleisthenes)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图二 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请回答:(1)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
答: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4)图一,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图二,国共合作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某市电子仪器一厂、二厂两个方面的情况,请看图...
答:(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一厂的产值增长得快.(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二厂的工人人数多,一厂的技术人员多.(3)一厂的勤务人员比二厂的勤务人员多多少?300-200=100(人).答:一厂的勤务人员比二厂的勤务人员多100人.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
答:(1)1997、2003两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分别相同等(2)甲校课外活动中,参加文体活动的比例高于乙校,占一半;乙校课外活动中,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高于乙校,占60%等(3)2000×38%+2000×60%=1960(4)略。 分析:(1)(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合理即可;(3)由折线图知,2003年...

(15)分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
答: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4分)(4)关系:以“战”兴,以“战”衰。(2分)启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2分)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图1反映的是1895年4月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读下边两幅气温和降水图,完成下列内容。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答:(1)B;A (2)热;温 (3)A;B(4)温暖;炎热(5)A (6)D

...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 (1)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__
答:(1)日本的明治维新。(2)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鼓励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3)使日本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乙、丙三组进行。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了学生参加夏令营
答:(2)该年级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50×50%=25人;该年级报名参加乙组的人数为50×20%=10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设应从甲抽调 名学生到丙组,由题意得 ,解得 答:应从甲组抽调5名学生到丙组。点评:统计图的应用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读下列两幅图——《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和《戈尔巴乔夫(左)和里...
答:C 图片型选择题,关键是将历史图片所包含的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读图,可知两幅图分别反映了美苏争霸的第一、三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战略优势在美方。

看下面两幅图,猜两个成语
答:[语出] 《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思畏忌。”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正音] 皂;不能读作“zhào”。[辨形] 红;不能写作“虹”。[近义] 是非曲直是非黑白 [反义] 是非不分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贡献...
答:(1)图一是鉴真,图二是玄奘。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特点: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2)郑和下西洋。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并宣扬国威。(3)对外开放的政策。作用: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