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历史 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模式

作者&投稿:宋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机农产品国际上有机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是有机农产品产生的背景。 绿色农产品1990年农业部发起,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农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绿色”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
无公害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农产品,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4个城市进行试点,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无公害农产品产生的背景与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大致相同,侧重于解决农产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 “公害”的问题。 一、要加强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等方式的宣传提高人们食品安全和环境意识。
二、国家要进行合理的政策引导和调控,针对有机农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进行调控,在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期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
三、加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因而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好这些技术问题,才能使有机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大力推广、应用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利用中医原理发明的GPIT技术,这项技术以抗冷耐冻、高抗光氧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净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50-400%)为中心,以信息系统激活敏感迅速反馈的强生理代谢为基础,综合抗逆并能双向自调控为特征的作物潜能优良性状连锁表达。是集“抗逆、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一体的世界首创的无转基因污染高科技生物基因工程新途径技术。
中国有机农业的种植面积已经是世界第二位,但为何国人谈及有机食品和有机认证都眉头紧锁,在诚信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要单单依靠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标签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现实是有机食品行业处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如何建立一个透明的更利于激励和监管的品控体系,已经成为中粮和乡土乡亲等国内品牌最大的挑战和际遇。



简述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阶段:特点:国外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启动了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989年,我国最早从事生态农业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的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成员。目前,中国的IFOAM成员已经发展到30多个。
1990年,根据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茶叶贸易公司的申请,加拿大的国际有机认证检查员Joe Smillie先生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SKAL的委托,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室科研人员的配合下,对位于浙江省和安徽省的 2个茶园和2个茶叶加工厂实施了有机认证检查。此后,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的有机颁证。这是在中国大陆开展的第一次有中国专业人员参加的有机认证检查活动,也是中国大陆的农场和加工厂第一次获得有机认证。
(二)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并开展了相应的认证工作,同时根据IFOAM的基本标准制定了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
1992年,中国农业部批准组建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CGFDC)”。负责开展中国国内的绿色食品认证和开发管理工作,1995年起,创造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的分级理论,即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等同于有机食品), CGFDC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认证机构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并参照IFOAM以及欧美日等有机食品标准和法规,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准则》,并开展AA级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
1994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农村生态研究室改组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rganic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of SEPA,简称OFDC),2003年改称为“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
1999年3月,位于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在原OFDC茶叶分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OTRDC),专门从事有机茶园、有机茶叶加工以及有机茶专用肥的检查和认证。
(三)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最初由设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认可委员会”负责。根据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精神,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将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工作转交国家认监委。到目前为止,经国家认监委认可的专职或兼职有机认证机构总共有8家。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有机食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
目前在中国开展有机认证业务的还有几家外国有机认证机构。最早的是1995年进入中国的美国有机认证机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该机构与OFDC合作在南京成立了OCIA中国分会。此后,法国的ECOCERT、德国的BCS、瑞士的IMO和日本的JONA和OCIA-JAPAN都相继在北京、长沙、南京和上海建立了各自的办事处,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数量可观的有机认证检查和认证工作。

关注有机种植,生产健康农产品,听听周老师讲述90年代有机农产品发展的历程。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有机食品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990年,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首次开发有机茶叶出口到西欧市场。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荞麦、核桃、松子、向日葵籽、南瓜籽、八角、中药材等上百个品种,其中很多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额已从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至1999年的1500万美元,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专家预测,今后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30%。

  我国生产有机食品具有有利条件。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能够适应有机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已建立了很多生态农业基地。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十分巨大的潜力,不少外商想进口我国的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干果类、蜂蜜,以及有机药品如中草药、生物药品,有机纺织品如丝绸等,然而现阶段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们期待着我国有机食品广阔前景的尽快到来。

绿色农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阶段及特征
答:其他的如农作物种类、栽培耕作技术、畜牧技术等都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经济思想发展到这一时期,产生较为具体的谷价理论、救荒理论等。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仍然是继承前代以创新,只是耕作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向着南方转移了。 3、 传统农业的深入发展阶段 明朝至清朝前中期...

洛川苹果的发展历史
答: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苹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农业县。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洛川...

三品一标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什么是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纵观“三品一标”发展历程,虽有其各自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基础,但都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答:因此,夏代大规模治河导水及沟洫体系的建设,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这一历史的生动写照。夏代人民还首开天文科学,并根据农耕经验,结合农事发展,制定了指导和规范农业生产的历书和历法。当时谷物酿酒业已形成,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先声。陶器的发明为谷物食料的处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

三品一标历史
答:有机食品是食品的最高档次。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申请地理标志登记的农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称谓由地理区域名称和农产品通用名称构成;产品有独特的品质特性或者特定的生产方式;产品品质和特色主要...

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区别和联系
答: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农业受到欧洲急剧增加的农产品需求的刺激,农用工具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被改良,新型的工具很快得以普及。从1910年开始,美国的拖拉机逐渐取代了畜力工具,电力的应用也进一步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农业与工业的分化已经十分明显,农民和工人有了显著的分工。在第二次...

有机农产品市场调查报告?
答:一、 前言: 国际市场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促进了我国有机产业的起步和发展,而我国国内有机产品市场于2000年后才真正出现。据预测,2015年我国国内有机农产品将达到600亿元的市场规模,我国将成为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大国,有机食品有望占到整个我国食品市场的1%—1.5%。国内有机产品主要以有机食品为主,其种类主要包...

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答:因此,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越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战略性措施。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额仅为日本的40%、美国的16%。 (二)人类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政府一直以确保粮食数量...

我国农业的历史性转折与历史性机遇
答:二是劳动力严重缺乏。      五六十年代的年老不能干,七、八十年代的不愿干,九零与零零后不会干。问题是未来农业谁来种田?谁来干?三是 *** 的农业政策一年好过一年,但多数农民依然不愿干。原因是分散、分割、分户经营,加上农产品的大量进口,...

基因的历史
答: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也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广泛开展,并已取得显著效益。 分子进化工程的研究 分子进化工程是继蛋白质工程之后的第三代基因工程。它通过在试管里对以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施以选择的压力,模拟自然中生物进化历程,以达到创造新基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