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的艺术特点 吉剧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作者&投稿:敏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徽剧在表演艺术上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演出容量大,表现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表现各种复杂人物情感,以多种表演技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题材广泛,即能演出诸如《八阵图》《水淹七军》《龙虎斗》《七擒孟获》等历史题材的大戏,又能表演如《踢球》《闹灯》《骂鸡》等生活小戏。其表演场面或委婉细腻,如生旦排场戏《赠剑》《断桥》《醉酒》,或火爆炽列,如武打戏《烈火旗》《八蜡庙》《英雄义》等。其表演形式也灵活多样,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单折戏、连台戏均可演出。
徽剧艺术以朴实、粗犷、重排场、擅武功、具有浓厚生活气息为特色,徽剧表演历来讲究功底扎实、技术全面、阵容整齐、色艺兼优,歌、舞、乐、白高度综合。要求演员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视排场,讲究舞台艺术完美,如以“三十六顶网子会面,十蟒十靠,八大红袍”来显示班社阵容强大和行当齐全,又重视表演朴实、粗犷。如《八达岭》中,单龙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还有八红蟒、四官衣,演员边歌边舞,再配以唢呐、锣鼓,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声势。演员舞台动作强烈鲜明,技术性强。即讲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画面的雕塑美,又重视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戏中还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军》中关羽、周仓、关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张桌子,平台如跳圈、窜火、窜剑、飞叉、筋斗等。徽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如旦角的表演,早期因无水袖,故有许多指法,净角亮相时双手过顶,似举千斤,五指岔开,形如虎爪,用“滚喉”喑鸣叱咤,辅以顿足,用以表现角色愤怒时的情感,显得粗犷激越。徽剧在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是因继承了安徽旌阳(今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的技艺。此外,徽剧中尚有不少“绝活”,如《滚灯》中的顶灯、《活捉》中的矮步、《三岔口》中的辫子功、《双下山》中的甩念珠、《月龙头》中的打红拳、《伐子都》中的三变脸等。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阵》《八达岭》《英雄义》等摮:嫦窋和武戏形成自己的特点。
徽剧的表演讲究群歌齐舞的雄伟气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画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没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动作。净角亮相双手过顶,似举千斤,用“滚喉”喑呜叱咤,辅之以顿足。
徽剧的唱腔通俗易懂,节奏爽朗明快。其多声腔,主要包括:拔子、四平、吹腔、二黄,也兼唱昆弋腔、高腔、花腔小调、西皮。后来又增加了反二黄、反西皮、花西皮、花拨子等新腔,唱腔变得更丰富。唱腔为不太严格的联曲体,昆弋腔和吹腔为联曲体向板腔体的过渡形式,也用笛子伴奏,既可演唱长短句,也能演唱七字、十字对偶句,比较灵活。拨子、二黄和西皮都有一套完整的板式,它们的唱词,除回龙、叠板外,均为七字、十字的对偶句。 徽剧中的脚色行当由生、旦、净、丑四行发展形成了较细的分工。根据不同的腔调、时期、地方,角色分工各不同。
青阳腔的角色行当有:生(正生)、旦(正旦)、末、净、丑、外、小生、夫旦、花旦、贴旦等十行,另有四个龙套兼演杂角。
“四大徽班”进京时的徽戏行当有:生、小生、外、旦、贴、夫、净、末、丑等九行。
到了徽州的徽班时期,角色行当有:老生、武老生、正生、小生、武小生、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大花(铜锤)、二花(架子)、跌打二花(武花脸)、三花(丑)、武三花等十四行。
浙江一带徽班的角色行当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娘旦、大花、二花、丑(小花)、四花、杂(为龙套、老虎、狗,兼管道具箱)十五行。 正生
正生,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剧中的男主角,多扮演的是中年男子,表演是以唱工为主,同时也有做、念功夫。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八阵图》中的诸葛亮等。 老生
老生分文武老生,多扮演中、老年男子,表演要求唱、念、做、舞并重,还须具备扎实的武功基础和靠把功夫。文戏所扮角色如《举鼎观画》《跑城》中的徐策,《追韩信》的萧何,武戏角色如《三挡》中的秦琼,《定军山》中的黄忠等。 小生
小生分文武,多扮演青、少年男子,唱念要求真假声结合,唱腔刚劲秀美;身段动作讲求儒雅潇洒、风流倜傥,并掌握一定的翎子功、把子功及翻滚跌扑等武功技巧。文戏所扮角色如《银桃山》中的周珠明、《凤凰山》的海俊、《打金枝》的郭暧等,武戏角色如《临江会》的周瑜、《白门楼》的吕布、《红桃山》的花荣等。 大花
大花又称净,分白脸、黑脸、花脸、红脸。表演上以唱为主,要求声音洪亮、有炸音;做工讲究雄浑凝重、气宇轩昂。所扮角色黑脸如《铡包勉》的包拯、《玉灵符》的项羽等,白脸戏如《打严嵩》的严嵩、《二进宫》的徐延昭等,花脸戏如《打龙篷》的郑子明、《定军山》的夏侯渊等,红脸戏如《古城会》的关羽、《太平桥》的李克用等。 二花
二花即副净,重做工,念白铿锵有力,扑打火爆炽烈,还会一些特技表演。所扮角色如《收张奎》的张奎、《醉打山门》的鲁智深等。明清时期有吴老黑、王石等“二花”名角。 三花
三花即丑行,分文武。多扮演性格诙谐、幽默的角色,兼演丑旦,表演上讲求唱念做打俱全。文戏所扮角色如《九锡宫》的程咬金、《借靴》的刘二等,武戏角色如《九龙杯》的杨香武、《花蝴蝶》的蒋平等。丑旦角色如《骂鸡》的王婆、《巧姻缘》的奶娘等。 正旦
正旦又称青衣,主要扮演稳重端庄的中、青年妇女,重唱工,唱腔讲究珠圆玉润、委婉细腻,善于表达人物情感,身段动作要求朴素、庄重。所扮角色如《处猎》的李三娘、《双别窑》的王宝钏等。 花旦
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妩媚明快的年轻女子,重做工,表演讲求细腻秀美,动作,动作要求美、媚、脆。所扮角色如《戏牡丹》的白牡丹、《杀嫂》的潘金莲等。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 武旦
武旦多扮演英勇善战的女将、女侠、女仙、女妖等。重武打和翻扑,讲求身手矫健;唱念和做工讲究在妩媚中显出刚劲、挺拔的气质。所扮角色如《破洪州》中的穆桂英、《十字坡》的孙二娘等。 老旦
老旦多扮演各种不同身份的老年妇女。重唱念功夫,表演上讲究神态、步伐稳重。老旦的表演特点,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所扮角色如《四郎探母》的佘太君、《牧羊卷》的春登母。 服饰种类
徽剧传统的服装包括蟒、靠、褶、盔帽、靴鞋等附件,又名戏衣,俗称行头,人物的冠戴即称盔头。过去徽班有“江湖行头”“内班行头”“私房行头”与“官中行头”之分。戏鞋分为靴、鞋两类,靴可以分为厚底、薄底和方头三种。戏服的穿戴规制,早在宋、元时期已有“披秉”“素扮”“道扮”“蓝扮”等。明代后期,由于上演的剧目不断更新,表演艺术的发展提高,使歌与舞有了进一步的综合,演员行当的分工更加具体明确,以及戏班经济条件改善,从而在舞台美术方面出现了一个戏衣、盔帽、化妆、装置等全面发展。虽然传统的徽剧服饰成型于清代,但其规格式样基本上是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并参酌唐、宋、元、清等朝代服饰之典型,加以综合与美化创造的。
服饰颜色
徽剧服装具有很浓烈的民族性与服饰性。它在设计中充分运用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色彩学和工艺美术的绘画诸原则。服装用色为五类,分别为红、黄、蓝(绿)、白、黑。其官衣、褶子用蓝色不用绿色,蟒、靠、龙套用绿色不用蓝色,绣花以龙纹居多,线条较粗。后来受到其他剧种的影响,有所变化。
徽剧多以演武戏为主,用大小唢呐伴奏,配以大锣大鼓,气势宏伟。吹腔以笛和小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有曲牌、板式变化加曲牌体、板式变化体等三类唱腔结构体制。拨子以枣木梆击节,初用弹拨乐器伴奏,与吹腔结合后改用唢呐,笛和徽胡。二簧除老二簧用唢呐伴奏外,其他都以徽胡为主,分男女宫,有导板、原板、回龙、哭板、散板、流水等板式。西皮也以徽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有文、武导板、散板、摇板、二六(亦称慢垛子)、流水(亦称紧垛子)、原板、叠板、哭板等板式,分男女宫,有西皮、反西皮两类。
徽剧的文场曲牌也丰富多样,青阳腔和徽戏各有一套锣鼓经,打击乐音色低沉、浑厚,并常以大钹和大鼓的闷击,造成独特效果。 主要范围
徽剧主要流行于古徽州府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和安庆市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
影响范围
徽剧的影响遍及江苏和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山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全国有40多个戏曲剧种和它有渊源关系,在川剧、湘剧、赣剧、闽剧、粤剧、滇剧、黔剧、桂剧、婺剧、淮剧等兄弟剧种里,都可以找到徽戏的影响。 早期徽剧代表人
程长庚(1811~1880),名椿,谱名程闻檄,清朝同治、光绪时京剧表演艺术家,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奠基人之一,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他曾任三庆班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同仁尊称其大老板。他腹笥渊博,能戏300余出,与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并称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虽比余、张享名较晚,但其威望极高,名列“三鼎甲”之首。
余银顺(1888~1974),徽剧名角演员,安徽绩溪大源乡坦头村人。晚年定居尚田村。15岁投师学徽剧,攻须生,学艺6载,拿手戏有《打金枝》《大红袍》《渭水河》等,后因大嗓倒去,改用小嗓,学青衣,演文武花旦,以《宝莲灯》《重台别》名于世。民国3年改攻小生,长于《昭君》《水斗》《思凡》、奇双会》等传统戏目。
程松顺(1880—1966),男,汉族,安徽省歙县长陔乡石门坑人,徽班艺人,老生演员。其十三岁拜“桂春”班(二黄班兼演目连戏)王顺田为师习老生。出师后相继在“上升”、“丹桂”、“长春”、“二阳春”、“柯长春”等大小戏班唱戏。
现代徽剧传承人
章其祥,国家一级演员。1944年出生,黄山市屯溪高枧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学戏,1957年入安徽省徽剧团,在徽剧《水淹七军》《情义千秋》《淤泥河》《快活林》《磨房会》中饰演主要角色。
李龙斌,安徽省明光市人,1956年生,安徽省徽京剧院副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剧”代表性传承人,1992年,凭借作品《临江会》获得上海第三届“白玉兰”表演艺术奖,1993年,因出色扮演了徽剧《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一角而获得第十一届“梅花奖”。
汪亦萍,黄山市省级非遗徽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位将京、徽剧艺术传承艺术家。从艺33年来,她不但在京、徽剧演出、研究中作出贡献,还将京、徽剧演到了国门之外,传进了校园和社区。



关于徽剧表演的特点有哪些~

徽剧在表演上具有动作粗犷、气势豪壮的特点
由于继承了安徽旌阳(今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的技艺,徽戏表演一直擅长武戏,有翻台子、跳圈、窜火、飞叉、滚灯、变脸等许多特技
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

北方的像京剧,昆曲,豫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晋剧,吕剧,评剧,秦腔,碗碗腔,曲剧,二人传,河南坠子,山东柳子戏,山东快书,二人台,龙江剧,吉剧等等.南方的像越剧,粤剧,川剧,黄梅戏,汉剧,花鼓戏,歌仔戏,沪剧,评弹,淮剧,婺剧,徽剧,庐剧,锡剧,扬剧,赣剧,潮剧,湘剧,弋阳腔,高甲戏等等.

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无论戏剧和戏曲都是如此。中国戏曲艺术就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许多艺术种类的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独具的审美特点,集中表现在依靠戏曲表演程式将“诗”、“歌”、“舞”、“剧”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其次,从更高一层的美学层次上,戏剧、戏曲的综合性绝不仅限于各...

电视剧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1、电视剧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2、电视剧是以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艺术。3、电视剧是以精心设计情节为主要手段的艺术。电视剧的制作上既兼具了电影、戏曲、 文学、动画、音乐、舞蹈、美术、配音等现代艺术的元素;又融入了广播剧、舞台剧、纪录片、电视节目等的表演方法和拍摄特点。电视剧本...

分析曹禺戏剧艺术特点。
答: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1、 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2、 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3、 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

中国戏曲种类及特点
答:2、越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3、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

话剧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第四...

什么是戏剧的特点
答:综合性:戏剧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和舞台技术等。这些元素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出戏剧的艺术表现力。例如,音乐和音效可以增强戏剧的情感氛围和节奏感;舞蹈和肢体动作可以展现角色的身体语言和情感状态;视觉艺术如布景、灯光和服装设计则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和象征意义。时间...

戏剧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的戏曲已经在我国历史文化当中存在了有800多年的离世了,在如今的300多个戏剧种类当中,尽管不同地区在戏剧上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风格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音乐预计语言方面。这些地方戏剧种都有一些共同的艺术特征和规律,虽然这些并不是戏曲所独有的,但是戏曲艺术在这些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戏剧的特点有哪些呢?
答: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常见的戏剧: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

什么是戏剧的特点
答:4. 互动性:戏剧演出虽然有预设的剧本,但每一次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会改变演出的效果。观众的反应和参与,以及演员的即兴创作,共同创造出独特的现场体验。5. 综合性:戏剧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和舞台技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元素相互协作,共同构建出戏剧的艺术...

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答:京剧的艺术特色有:1、综合性。指京剧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中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虚拟性: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演员在台上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3、程式化 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