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

作者&投稿:博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先后进行过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大的调整发生在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的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第二次大的调整发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时期;第三次大的调整发生在90年代初.这三次调整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建立有效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
一、经济政策调整
1、第一次大的经济政策调整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大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其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至1933年,美国工业生产了却46%,失业率高达25%.为了缓和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了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的“新政”.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凯思斯经济学说,主张政府应当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运用扩大预算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一思想在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官方的经济指导思想.在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中,各国政府职能急剧扩张,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较广、力度较大.主要措施有:加大国有化程度;尽量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支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2、第二次大的经济政策调整.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大的社会经济政策调整,这次经济政策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包括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在内的新保守主义的经济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主要国家发生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奇怪结合的“滞胀”困境,各国经济增长迟缓甚至停滞,失业人数猛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各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还不到60年代的一半.“滞胀”暴露出凯思斯主义经济学说与政策的局限性,也暴露了政府角色膨胀后出现的“政府失灵”问题.1979年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1981年美国共和党里根总统就职,他们以新保守主义的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刀阔斧地对社会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次社会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有:紧缩货币,削减国家的直接社会福利支出,推行社会福利计划多无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以及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人民资本主义”;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刺激投资等.
3、第三次经济政策调整.
这次调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调整的背景是西方国家经过70、80年代实行反通货膨胀政策以后的.普遍陷入“双高”状态,即政府公共财政赤字居高不下,政府公共债务居高不下.比如,1990年,美国财政赤字2204亿美元,1991年上升至2687亿美元,仅1992年美国国债就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次的社会经济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货币主义经济学、供应学派理论的混合物.经过前两次社会经济政策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理论上不再走极端化,而是采取歉收并蓄的态度,将各种理论糅合起来.克林顿上台后,放弃“里根经济学”发动“新政府运动”,决心“重振美国经济”.克林顿在谈到他的纲领时说过,这一纲领“既不是保守派的纲领,也不是自由派的纲领,而是两者兼有的一种纲领”克林顿两手齐下调控美国经济:一手是削减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开支另一手是调整税收,降低利率,以此来刺激消费与投资.其实行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罗斯福新政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其次,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再次,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延长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产生了对今天意义深远的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同时是美国连续几年空前严重的风灾、沙尘暴和干旱,在“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再如“新政”促进美国思想活跃和学术文艺的繁荣。在整个“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资助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戏剧家,使他们一方面能够摆脱经济困难,进行独立创作,另一方面又受政府委托将艺术带到了学校和民间。罗斯福内阁更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新政”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的参与,“思想库”一词由此而来。

C

二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有哪两个部分组成呀
答: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1945年,根据《...

为什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要是行国有化改革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是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4、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新趋势。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答:当代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独树一帜,这种模式的形成既与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逐步建立的具有东亚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历史的联系,又是战后日本学习欧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并将其同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日本的经济是在政府的直接扶植和保护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二次...

二战后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
答:本质应该是没有变化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这个基础没有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就不会改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仅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反而使剥削更加的隐蔽化。通过现金技术和管理方式的运用、跨国公司的扩张,资本家利用更少的劳动时间来创造更多的剩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2.难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和作用是难点。二次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观原因是各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的紧密结合,虽然,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国家垄断资本...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
答:(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的特点 二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不再呈现无政府状态,而是出现了有序化 的特点。一是运用计划手段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资本主义国家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 国家运用计划调节国民经济的经验,使国民经济有序而健康的发展。二是政府实施对本 国经济干预与...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征是?
答: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不平衡】1、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经过大力调整与重建,一些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加拿大等国则将战时经济转为平时经济。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调节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
答:由于这种协调涉及各国的政府和有关机构,所以它并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国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国际机构来进行。国际协调的内容十分广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能源政策等,都是国际协调的重要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经济调节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