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泡沫对人体有害吗?

作者&投稿:绽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渗入体内就惨拉 体外感觉顺畅

泡沫塑料对人体是否有害~

不直接接触身体过长时间就没问题,泡沫塑料本身含有少量致癌物质

饭盒就是由泡沫做成的。这里说一下泡沫饭盒的危害。 据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潘蓓营介绍,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在2000年已居世界第4位,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几乎都广泛地使用塑料制品,尤以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和家电内衬塑料包装为甚。 但是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一次性的发泡塑料餐具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将产生 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和致癌物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它是世界已知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致癌性极强,能够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还有可能男性雌化;一吨一次性发泡塑料垃圾的直接、间接处理费用是其原产值的10倍以上。因此,这些“白色污染”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增加了无端的经济压力,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大堆难题。 而且泡沫饭盒在生产中运用氟里昂作为发泡剂,制作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大家都知道,氟里昂是消耗臭氧层物质,它会使大气产生臭氧层空洞。而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物质,它会造成生殖机能失常。 如此一个十恶不赦的泡沫饭盒,不仅在生产和使用中带给我们危害,在处理中也将带来更多新的问题。现时,处理泡沫饭盒一般采用焚烧、埋掉、扔掉的方法。如果用埋掉的方式,泡沫饭盒在环境中200年左右才能分解,还会妨碍植物根系生长,还可能污染地下水。扔掉,则提供了蚊子、苍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还有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使用可降解饭盒,但其成分解不彻底,还存在一些缺陷。
记得采纳啊

工作是吕制品加工,水杯里经常进去吕粉沫,喝了对身体有什么害处吗?
答:当然有害处。铝超标是健康杀手据了解,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

烟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烟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所引起的窒息和对人体器官的刺激,以及高温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4c69eae 2010-12-11 · TA获得超过35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5.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

熬肉汤,血沫不去会有什么害处吗?
答:炖肉、煮肉时肉汤表面总会飘起很多浮沫,很多人都会想办法撇掉它。这些浮沫对身体有没有害处,又该怎样去除呢?动物的肌肉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在动物被宰杀后,这些毛细血管中还会残留许多血液。煮肉时血液溶解到肉汤中,其中不溶于水的脂肪、胆固醇受热变成液体,漂浮在肉汤表面,形成了浮沫。血液是负责...

炖肉出的白沫子,是精华还是脏东西?对健康有影响吗?
答:并没有脏兮兮的感觉,那是因为这个泡沫当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是干净的,也是有营养的,对健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是能够保留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炖肉的汤汁慢慢会变色,会变成奶白色,即便有泡沫也都是正常的。以上就是炖肉时候出现的白色泡沫能不能留下以及对身体的影响。

空气污染严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答:严重的是肺癌。因为人体每天都需要通过呼吸的方式,将体内需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并能导致空气污染中含有的一些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长期作用于人体,很可能对体内的遗传物质造成损害,导致基因突变,如P53基因突变,...

玻璃粉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粉尘对身体影响很大的,我在医院里看见很多由于职业导致的尘肺和矽肺的病人,到了晚期肺部形成了大量的结节,呼吸极度困难,真是很痛苦,这是我收集的相关尘肺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团体颗粒称为粉尘,分无机与有机粉尘两大类。前者如采矿时的凿岩、爆破,粉碎...

我刚进一个厂做车床加工黄铜!问一下黄铜沫对人体伤害大吗?有多大?我没...
答:不会,首先黄铜是铜和锌的组成的合金,而这两种元素本身不但没有危害,反而是属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当然不排除黄铜中含有一些其他杂质,比如重金属铅!所以还是需要谨慎选择,毕竟工业加工,多少都有伤害!

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1、肺脏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空气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包涵了痰液与尘埃结合后干燥的颗粒,通过人的呼吸吸入肺脏,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2、痰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如果咽下去后有少部分细菌可能会被胃液杀死,但是绝大部分的细菌却仍然活着,会进入肠道从而引起不适。

清洗鱼肉、猪肉时,析出的泡沫是什么物质?有毒吗?
答:我们每个只要在家里面做过菜的人,都知道在洗鱼肉和猪肉的时候,会析出一些泡沫,那么这个泡沫究竟是什么物质?它会有毒吗?如果我们没有把肉洗干净,还留有这些泡沫,那么我们吃进人体内,会不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伤害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告诉大家,这些泡沫究竟是什么物质,它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害?1,...

日常炖肉,真的有必要把白沫子去掉吗?这些白沫到底是什么?
答:肉中的白色粉末是不是脏东西?炖肉的时候往往水中会浮现一种白色的浮沫,有些是偏灰色或者带红色的。有些人认为这些浮木是脏东西,会把它撇除掉,也先认为这是一种有营养的物质会把它留住。其实这是猪肉的血水在遇到热水煮沸后产生的一种物质。正常食用是对人体没有任何损害的。炖肉的浮沫要不要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