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的定义是什么 留守儿童概念 非留守儿童,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凌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提出的策略: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2、加强管理,施以爱心

留守儿童是指哪些人?~

在一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开始之前,一位热心人就迫不及待地打听,留守儿童的含义是什么?它指代的范围有哪些?这个范围有多宽多大?
的确,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经常出现在报刊、电视网络、生活方方面面的各个场合的一个词语;也不难发现,这也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心人们迫切希望准确把握的一个词语。
那么,什么是留守儿童呢?我们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未跟随父母外出并留守在农村的、年龄在14、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也可以这样理解:目前,中国正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农村家庭正经受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从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的具体原因来说,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各项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其中许多人因经济、环境、住房、入学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把孩子留在户籍地而成为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因此,对农村家庭关系的深入研究、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于留守儿童的人数,也是热心的人们所迫切希望了解的。2007年5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全国妇联等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逾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约占86.5%。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人数的增长,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

非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及爷爷奶奶都在身边照顾的儿童。与其对立的留守儿童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一般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小孩儿如爷爷奶奶生活。
留守儿童相关法律法规见
华律网:http://www.66law.cn/laws/14019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