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美国很有名的歌手 (要已经去世了的) 美国歌手排行榜(前十名)。

作者&投稿:爱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个人简介】
  Kurt Cobain,著名乐队Nirvana(涅磐)主唱,20世纪九十年代摇滚乐坛巨星。
  姓名: Kurt Cobain / 柯特·科本
  身高: 174cm
  体重: 55KG
  出生日期:1967年2月20日
  出生地点: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市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如果说,整个摇滚史是一部令人感叹的传奇故事,那么这当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由那些英年早逝的悲剧人物创造的。他们的乐坛生涯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服药过量而身亡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心脏病突发猝死在浴缸内的“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上吊自尽的后朋克乐队“快乐分裂”的灵魂人物伊安·柯蒂斯,以及饮弹身亡的“涅磐”乐队主唱柯特·科本。
  他们的离去在他们各自的音乐成就上又增添了一份感人的悲剧色彩,甚至是一道神化的光环,而其中的柯特·科本,更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摇滚乐唯一的神话式人物。
  1967年2月20日,柯特·科本出生于美国西北部小城阿伯丁,父母的离异给他的童年蒙上了阴影,悲惨的生活埋下了他性格中反叛的根芽。1985年,柯特和好友奎斯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鼓手几经更换选定了戴夫·格罗尔,两年后乐队正式命名为“涅磐”,开始在公共剧场和大学校园里举行演出,签约“地下流行”公司之后,“涅磐”先后发行了第一张单曲唱片《情话/大人物》和首张专辑《漂白》,他们的音乐吸引了一大批主流硬摇滚歌迷,以至于许多评论将“涅磐”误认为金属乐队,但主唱柯特·科本并没有改变初衷,他仍然试图走出一条非主流的道路。
  1990年以前,“涅磐”分别在全美、全欧及北美西海岸成功的做了数次巡演,亿万的摇滚乐迷又多了一个为之疯狂的偶像。
  1991年4月30日,“涅磐”乐队与大唱片公司“格芬”签约,(小标题:跻身主流)同年录制了革命性的专辑《别介意》,《少年心气》等旋律经典、情绪激昂疯狂的佳作,在美国甚至把迈克尔·杰克逊挤下了台,坐上了公告牌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巨大的商业成功改变了另类音乐不能带来利润的现象,带动了大批非主流乐队纷纷转入地上。
  在成为超级偶像的同时,柯特·科本遇上了一生中的挚爱——朋克乐队“洞穴”的女主唱科特妮·洛芙,1992年秋天他们的女儿弗朗西丝降生,夫妇二人因为吸毒一度失去了对女儿的监护权,本来就处于成功的巨大压力之下的柯特·科本,受到丑闻和严重胃病的困扰,已经很难在音乐创作中享受到乐趣,甚至尝试过自杀。专辑《在母体中》和《乱伦》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的。
  1993年12月16日,“涅磐”和MTV频道录制了一场经典的“不插电”演唱会,原汁原味的木吉他和轻松温柔的演唱,展现出柯特·科本的另一种魅力,也改变了许多人对摇滚乐的偏见。
  尽管事业还在蒸蒸日上,柯特·科本还是变的越来越极端,越来越愤世嫉俗,台下疯狂叫喊的歌迷,甚至他深爱的妻子和女儿,都无法挽回他内心的绝望,1994年4月5日,柯特用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
  4月8日,他的尸体被人发现,他自杀的死讯传向全世界。柯特·科本在遗书中写道,我已经没有任何激情了,所以要记住“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他终于像乐队名字“涅磐”一样,超越了生死的境界,十三年后的今天,他27岁的生命,依然是摇滚乐神坛上英雄的化身。
  编辑本段【简明传记:柯特的一生】
  目前已有一描写KURT传奇一生的纪录片<昨天>问世,第二部也已在筹备之中,由她妻子担任制片人.
  编辑本段〖Ⅰ童年〗
  Kurt1967年2月20日出生于美国西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市。阿伯丁是一个不算繁华的小城,距西雅图不到百里。但阿伯丁地区的自杀率却名列全美前茅。这便是Kurt成长之处。
  Kurt的家庭在当地还算小康:父亲Donald Cobain和母亲Wendy Cobain加上Kurt和他妹妹,四口之家,又有着姑舅叔姨等一大箩亲戚,所以Kurt曾经回忆自己“是个及其幸福的小孩”。
  1975年Kurt刚满8岁时,他父母由于感情裂隙而离异。他们忙于争吵及财产,留下幼小的Kurt在一旁似懂非懂的看着。
  这是Kurt一生中第一个重大事件,从此原本活泼、爱表演的Kurt变了,他内向,将一切只藏在心底。以后在NirVaNa中呆过的乐手大多来自离异的家庭。然后,Kurt开始喜欢和街上邋遢的穷孩子们一起玩,因为“他们很酷”。而在此之前,其母Wendy一直反对Kurt“自降身价”的和下层交往。 Kurt开始违抗父母,游荡不归,旷课……在其他人眼中,他成了问题儿童。
  小学时,Kurt立志要当一个明星,像John Lennon一样。他开始练习打鼓,甚至参加了小学的乐队,但总是学不会识谱。在父母离异后,他学会了用音乐作为逃避和武器。
  1981年2月20日,Kurt14岁生日。他得到一把二手电吉他作为生日礼物。从此Kurt放下架子鼓操起了吉他。
  嗯……当时Kurt所在的小城无法找到真正的朋克乐磁带,而他脑海中的朋克无非即是将电吉他音量调到最大的三个大三和弦加上声嘶力竭的叫喊。
  也许Kurt在当时还说不上朋克,但他自小便已是个畸零之士,他同父母给他安排的前程格格不入,他同那个郁闷的小城格格不入。他沉迷于音乐,画画,歌唱。他的灵气和敏感使他的思想挣脱了束缚,他的灵魂终于找到了一个避难所,那儿比他支离破碎的家庭温暖。他期待着有朝一日离开这一切,全身投入那迷茫尽头的归宿。
  编辑本段〖Ⅱ小城〗
  高中,柯特开始吸食大麻。
  1985年夏,即将高中毕业的Kurt辍学。他的母亲和教师们无法理解。高中Kurt的美术老师对他绘画中的“愤怒感”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在他的帮助下Kurt已得到了好几所大学的奖学金,升学不成问题。
  Kurt的母亲Wendy问他打算干什么。Kurt说他将以音乐为生。Wendy对此冷笑不已,她要求Kurt必须找份谋生的职业,否则她不准备养一个“音乐家”。Kurt却依然成天在家里死克吉他。终于有一天他回到家门,发现自己所有的东西被放在一个箱子里,摆在饭厅的地板上。Kurt住到了父亲家。在继母和父亲劝说下他参加了海军征兵考试。他被录取,但在签字之前他收拾东西,从父亲家扬长而去。
  他终于无家可归,游荡在窒息的阿伯丁街巷,困倦时他蜷缩在阿伯丁北桥的桥洞中睡去。在这里他就着余阳看完了Arthur Rimbaud(兰波)、William Burroughs (?)、S.E.Hinton(?)的著作, 风雨寒夜中他躺在土坑里期望着日出时的温暖。饥饿了他从威西卡河暗绿的河水中钓些小鱼充饥:多年以后北桥桥墩上当年Kurt留下的涂鸦和文字,将被谱成一首叫做something in the way 的娓娓动听的歌。
  那些日子,Kurt第一次结识了真正的摇滚乐队,the Melvins,虽然他们还仅限于翻唱成名者的歌曲。最重要的,他开始进入朋克的世界,接触到对他影响极大的原始韵律。然后,他跟在the Melvins成员屁股后面转东转西,学习他们的排练,自己偷偷的写一点歌,无所事事,涂鸦,闲荡,露宿街头,音乐。
  1985年底,Kurt和Dale Crover 、Greg Hokanson一起开始排练自己的作品。他将自己第一自乐队命名为Fecal Matter。后来这支乐队录制了一盘小样,Kurt的第一盘正式小样。那时Kurt还未成型,噪音+重金属节奏其实并不是Kurt自闭的内心。
  编辑本段〖Ⅲ 破茧〗
  Fecak Matter 很快就难以后继了。这非常自然。但Kurt在这段日子里已经成长,更重要的,他结识了死党Chris Novaselic,以后涅磐的低音司掌者。
  Chris有时常将自己的名字拼为Krist,就像Kurt喜欢用Kurdt,Cobain也即是Kobain一样。
  Krist,1965年5月16日出生于加州的康普敦,其父母是从克罗地亚来的移民。其全家于1979年迁至阿伯丁。同Kurt一样,Krist安静,沉闷,只喜欢听摇滚乐。1983年其父母离异,他无所事事的从高中毕了业,就呆在家里苦练吉他。在the Melvins排练使他遇到了Kurt,两人同病相怜的成了死党。之后他们开始一起排练。由于在所认识的人之中只有一个叫Aron Burckhard的人自己有一套鼓,所以三个人凑成了伙。
  但是,由于三个人音乐理念不同,Krist喜欢60年代嘻皮和迷幻摇滚,Kurt则是地地道道的朋克死硬分子。Aron的爱好是主流重金属,他对朋克毫无兴趣。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夜以继日的操练,并等待着什么时候能有一场演出……
  奥林匹亚,据阿伯丁50公里的城市,华盛顿州的州府,当地的文化中心。地下音乐正在那里悄然生长。Kurt曾经在这里第一次对这台下唱出自己的诗——但是他太紧张,台下几乎没人注意到台上那个黄毛小子的叫喊。有一些例外,Dylan Calson 和Slim Moon注意到Kurt那未充分表露、但掩饰不住的敏感气质,在Kurt唱完后走过来对他说,这非常有味道。从此之后他们成为终生的朋友。这两个人是奥林匹亚地下音乐圈的人物,
  Kurt称他们为加尔文主义者:他们的旗帜人物Beat Happening乐队的Calvin Johnson宣扬一种“自然,和谐,童真”的人生观。Kurt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在灵魂深处是相通的。从此Kurt频繁的往复于阿伯丁和奥林匹亚之间。
  之后,终于有了第一场演出。在小城雷蒙得,为一个金属乐队作暖场。但这只是Kurt向中产雅皮发泄不满的玩闹。真正的唱出自己的歌还是回到了奥林匹亚:在Kurt曾经上过台的Gescco礼堂,听众只有十个人。当演出开始,台上台下情绪高涨,兴奋异常。Kurt从中看到了自己音乐的力量。
  编辑本段〖Ⅳ 单曲〗
  关于Kurt的第一支乐队,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最初的Skid Row;然后是Throat Oyster、Pen Cap Chew、WindowPane、Ted Ed Fred…… 最后是Nirvana涅磐。
  Nirvana,梵语音译,佛教的终极旨趣。其实西方摇滚乐圈中佛教用语非常时髦,Kurt和Krist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但这又的确是一个卓然出众的名字,Kurt的一生,冥冥中似乎归宿于此。
  渐渐的乐队开始有了拥蹙,人们喜欢这个沉默的金发小伙,有人来看他们排练。Kurt有了第一个女友Tracy Maramder,她住在奥林匹亚。Kurt在阿伯丁被房东赶出门时Tracy让他搬过去,于是Kurt第一次有了一个窝。Kurt坚持要用乐队偶尔参加演出的钱分担一部分房租,Tracy则认为与其如此不如他去找一份工作。Kurt一听这话就要赌气出门,Tracy到后来也就没了脾气。但Kurt终于去打工了;他每天开着破车和另两个同事去送货,但他不久就厌烦了,那两个人高马大的同事对他十分不满,而他则说“我没法和那两个俗人相处”。这段时间他的胃被弄坏了。这将是今后折磨他甚至诱导他致死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只能用麻醉剂来麻痹自己,甚至毒品。
  1988年1月23日,Nirvana录制了第一盘小样。地点是全城最便宜的“关联”录音室,录音师Jack Endinno,这个人是西雅图地下音乐教父之一。Nirvana对这盘小样极为自豪,Kurt说:“这的确是好音乐”。Endinno也喜欢这盘小样,并将其中一份样带送给了Jonathan Poneman,后者在几个月前刚刚和布鲁斯·帕维特创立了“地下流行”公司,急需一些新乐队来扩充队伍。Poneman听到这张小样后,立即被Kurt的声音打动了。他将涅磐的样带带到了音乐广播网公司,满怀热情的向那里的朋友推荐涅磐:“这支乐队想找个鼓手,谁想发家致富就赶紧上啊。”但那里的圈内人士认为涅磐太过突兀同是市场并不会好。帕维特则认为涅磐太过‘摇滚’,不够‘地下’。
  Kurt将样带四处投递,寄到所有他所知的独立唱片公司。他寄出了大约20盘样带,收到了一大堆回信,和各式各样的小礼物,包括洋娃娃、糖果和装着假蚂蚁的旧避孕套之类,就是没有他渴望的试音通知或邀请。
  最终还是Poneman给Kurt打了电话。Poneman眼中的Kurt是个非常腼腆、非常恭谦的青年。但Krist喝醉了酒,在一边胡搅蛮缠。Poneman竭尽全力让自己冷静,不理会Krist,并说服涅磐在不久的将来先出一支单曲。接下来对Nirvana而言最重要的事是找一个合适的鼓手。对Aron而言,他参加排练只是为了玩玩,犯不上如此辛苦。他依然留在阿伯丁,并指望有朝一日当上经理。渐渐的Kurt同他失去了联系。接下来的鼓手是Dave Foster。Kurt觉得他水平一般,但还是接受了他。但不久由于触犯了市长的儿子而被判刑一年。Kurt不得已又请回了Aron,但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参加排练。于是之后的接替者是Chad Channing,他也来自父母分居家庭,同Kurt一样从高中退学。
  1988年6月11日,Nirvana录制了第一首发行单曲Love Buzz。B面则是Big Cheese。尽管kurt对自己的第一张单曲是翻唱作品十分不满,但录音棚的诱惑终于压倒了一切。
  1988年11月,Love Buzz/Big Cheese上市。地下流行公司采取了一种新的促销方式发行:他们只印制了一千张单曲唱片,以手写编号,限量预定。果然此举使这张单曲取得成功。1988年底,Kurt同Tracy到西雅图去玩,听到电台正在播放Love Buzz,他们兴奋异常,他从未想到会达到这一步:这已是超出了他最大野心之外的功成名就。
  编辑本段〖Ⅴ 巡演〗
  1988年12月24日,涅磐开始了首张专辑的录制工作,到翌年一月,录制工作完成。Endinno向他们出示的是共606.17$的录音费。NirVaNa的所有人都无法承受这笔“巨款”,结果是由Chad的朋友Jason Everman代付的账。
  到1989年2月,乐队开始在美国西海岸作小型巡演。正好Kurt此时对边弹吉他边唱歌还要记住歌词十分不习惯,于是NirVaNa暂时有了第二吉他手Jason Everman,他的吉他不错,又有一头长发,也来自父母离异家庭,甚至他也在阿伯丁住过。
  在巡演过程中,他们从一个公益广告牌上得到灵感,将首张专辑名称定为《Bleach》(漂白)。1989年6月Bleach正式发行。刚开始并不被看好,但不知触动了那根社会神经开始一天一天畅销起来。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居然卖了35000张以上,创下地下流行公司的新纪录。
  从Bleach开始,一种新的音乐渐渐的浮出地面,站稳了脚跟。随后是第一次全国巡演。这是一次包括26场演出的“饥渴的朋克摇滚之旅”(Krist语),首场演出1989年6月22日在旧金山举行。由于没有钱请经纪人,他们自己安排整个过程。对一个刚起步的小乐队而言,巡演是艰辛甚至残酷的。但是,这般伙计依然能够苦中作乐:“我们是穷困潦倒,可是天哪,我们头一次看到了全美国。”
  更重要的是他们正渐渐有了听众。大学的电台里开始播放About a girl、Blew、School等,巡演时听众会跑到后台来,对他们说:“哥们,你们可真酷啊”。另一个收获即是他们也养成了在台上狂砸一气的习惯。所以车子开得越远他们手中的家当就越来越少。
  这种狂砸乱扔的行为并没有给乐队带来太多的麻烦,真正的问题是Kurt、Krist和Jason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剧烈了。Jason的台风十分主流化,他喜摆出一种摇滚明星的派头,搔首弄姿,猛甩长发。Kurt对他的忸怩作态难以容忍。“他想让我们更摇滚点儿,我们却想更朋克。”Krist一针见血的说明了问题。而Jason毫不隐瞒自己喜欢金属摇滚,他认为Kurt“和任何一个鼓手、贝司手合作他的歌,都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正是由于在音乐理念上的巨大差异,使Jason最终离开了涅磐。以后他在几个金属乐队中担任过吉他手。
  在继续的巡演中Kurt的胃开始每况愈下。当终于坚持到结束,却又开始了欧洲巡演。他们在42天里作了36场演出,在欧洲收到了出乎预料的欢迎,演出场场爆满。
  编辑本段〖Ⅵ 新欢〗
  欧洲巡演结束后,Kurt开始注意到地下流行公司已渐渐到了破产边缘。他们无力继续为涅磐加大宣传,乐迷们到处都卖不到乐队的唱片。终于涅磐开始寻找更大的公司。Poneman和帕维特试图挽留,但Kurt决心已定。尽管感到内疚,但金鳞终非池中之物,涅潘需要更广阔的翱翔。
  1991年4月,涅磐转投芬格公司旗下。之所以在众多大公司中选择芬格,重要的一点是Kurt喜欢的Sonic Youth乐队也在这里干。涅磐从这次转让中得到287000$,不含税。同一时间Kurt也渐渐疏远了Tracy,他结识了Tobi Vail,她是个女权运动者,能力很强,而且长Kurt几岁。其实kurt和她并不适合,这段感情并不会长久。
  同感情相比,这时Kurt更痛苦的抉择是告别合作已久的鼓手Chad。Chad的鼓声闷而软,Kurt和Krist早就对他不满。同Jason一样,他在音乐理念上也与Kurt有所不同,尽管他们都喜欢一样的朋克,但Chad顶多只能算达到嬉皮的程度,而非涅磐本身的悲观疾世。他们日渐离心,终于Chad提出离去。Kurt一言不发,告别完全是Krist在说话。后来Kurt说:“我觉得就象刚杀了个人。”
  接下来他们换过了不少鼓手,但基本上都扮演客窜的角色。直到出现了Dave Grohl。
  Dave1969年1月14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沃伦。6岁时父母离异。高中时组建了他的第一支乐队,当时他弹吉他。当他发现乐队鼓手技术太粗糙时,便自己做到鼓架前狂练鼓技,他疯狂的扒带,16岁时加入了当地的Scream作鼓手,并就此退学。
  Kurt他们在Scream的演出时第一次听到了Dave的鼓声。当时他们就想,天啊,真是个了不得的鼓手。要是他在我们这儿就好了。
  1990年9月,当Dave所在的Scream巡演到洛杉矶市,乐队的贝司手因为感情问题退出,巡演停止,Dave囊中羞涩进退两难,他的朋友、the Melvins的奥斯本让他同涅磐联系,在短暂的交谈后,Dave立即飞到了西雅图。
  也许是这段时间各种变动过于激烈,加上虽然和芬格公司签了约,乐队却总是缺少现钱,Kurt在情绪低落中染上了真正的毒品。当Krist和Dave得知此事后焦急万分,Krist是个酒鬼,Dave在中学时就吸过大麻,但他们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都爱着Kurt,劝他不要玩火自焚。但毕竟这危险的一步已然迈出。
  编辑本段〖Ⅶ 爱情〗
  涅磐正式同芬格签约之后,乐队来到了洛杉矶,准备录制新专辑。他们下榻于橡木大厦,正是在这儿,Kurt遇到了那个和他痴缠爱恨、相伴残生的女人Courtney Love。
  Courtney 1965年7月9日出生于旧金山,3岁时父母离异,她随着母亲过,其母生活混乱,在她7岁时搬迁到新西兰,小Courtney被留在亲戚家。从小Courtney 成了学校中的小嬉皮,不断的被一所又一所的小学扫地出门,被无数的心理医生治疗过。而她更是变本加厉,学会了在商店里偷偷摸摸。1973年被送回新西兰其母家里,母亲将她托给一个保姆,那保姆家中大量的藏书使她安静了一年。随后又被送回美国,接下来四年里,她“想尽办法被人逮住,结果真的被逮了”13岁,Coutney被送回少年教养院。恰恰是在这里,一个实习医生给了她三盘磁带:Pretender、Squeeze、Sex Pistols。自此以后,朋克成了她心灵的支柱。
  终于从教养院得到自由后,Coutney 辗转于各地,她曾在日本和台湾当过脱衣舞娘,也到过英国,同那里的朋克们打的火热。她也曾多次组过乐队,还在Alex Cox的电影Sid and Nancy中扮演Nancy。1989年在洛杉矶组建Hole乐队,开始在地下音乐界有名起来。
  1990年Countney同Dave混到了一起,他们有一度关系极为亲密,但Courtny对Kurt是有着好感的,她曾托Dave送了一个心形的盒子给Kurt,内中装有一个小海贝、一个松果、一只小茶杯和一个小小布娃娃。
  后来当有人问及Courtney为什么会喜欢上Kurt时,她竟然露出了少有的羞涩而且结结巴巴起来:“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就是觉得他真的挺好看的,他真的很酷,他有一双非常漂亮的手,他真的很漂亮。我解释不清。”他们的爱火开始蔓延。Kurt视她为自己沉闷生活的救星:“我从未见过如此坦率和富有魅力的人。她就象是一块引发种种趣事的磁铁……”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两个并不仅仅是在感情游戏,而竟决定结婚。对他们来说,这是个极不容易做出的决定,因为他们的家世、他们所受的伤害、他们的朋克信念都与这个决定格格不入。但他们终于结了婚,相伴到终。
  编辑本段〖Ⅷ 没事〗
  1991年5月开始录制第二张专辑:Nevermind,地点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音响城录音室。录音结束后,涅磐便作为Dinasour Jr的热身乐队开始了一场美国西海岸巡演。当他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时,人们开始发现,涅磐得到的喝彩声已经远远盖过了巡演的主角Dinasour Jr。8月,和Sonic Youth 一起开始欧洲巡演。这些日子也许是Kurt最快乐的时光,他无牵无挂,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回到美国他们便着手拍摄Smell like teen spirit的MTV,预算是000。Kurt本来想搞一些朋克电影似的东西,但导演Sam Bayer却是个深知流行精髓的人物。两方面妥协的结果如大家所见,这部片子除了其另类的外观之外其实也有着全部的潮流成分。
  1991年9月13日Nevermind首发式在西雅图举行,从此Kurt他们开始了长期无聊老套的宣传活动。大家都认为Nevermind是一张好专辑,但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未能对它的畅销有过多的奢望。公司一部分人认为它只能卖50000张,而最具鼓舞力的说法是如果经纪人的确极够卖力,如果公司的确极够卖力,如果乐队的确极够卖力(这似乎很难),那它可能,仅仅是可能,成为金唱片(500000张)而且需要一年。
  但事实证明所有人的确是极卖力的。乐队开始了宣传演出的行程,公司为他们安排了不计其数的采访、活动、节目,以至以至担心宣传力度不够的Kurt后来心有余悸的回忆:“我们稀里糊涂的接受了无数的采访……这是个教训。”Kurt曾指望这些采访有助于他们卖出100000张唱片。Nevermind正式上市是9月24日,当时共有46251张唱片送上全美的货架。伴随着涅磐巡演活动的是渐渐打开的销路,而Smell like teen spirit也开始在MTV台的非主流节目出现。然后随着巡演的进行,采访他们的媒体人物也渐渐开始从非主流圈子变成了Pop节目圈。甚至“热门金曲40首”等节目的记者也混迹其中,Nevermind无声无息的进入了排行榜,甫一进榜即达到114名,这对热门乐队是不屑一顾的,但对非流行音乐而言确属难得了。
  Kurt和Krist都开始意识到他们的Fans开始变种,从以前的学校青年、地下音乐圈的朋友变成了潮流青年、金属乐迷、诸如此类,他们开始表现出对听众的不信任感:“我注意到有许多没劲的人来看演出了,他们开始让我神经紧张。”正是由于这种神经紧张,Kurt在台上狂砸一气的作风开始愈演愈烈。有人挖苦说“因为现在他们砸的起了”。
  就在此前后,洛杉矶一支也叫涅磐的乐队状告他们侵犯队名权,此案最后由洛杉矶一家法庭调解,新涅磐出资卖下用名权。Kurt他们开始感到了名声之累。他们的出名似乎更多的招来了附庸风雅、趋炎附势者,也招来了各种眼红妒忌的流言风语。但初尝成功的Kurt毕竟还有点沾沾自喜,还不曾对名声有太大的忧虑。只有到了名声铺天盖地的一天,只有他被逼得无法再保持Kurt Cobain本色的一天,他才会象疯子一样拼命挣扎反抗,直到以最宝贵的一切殊死相争。

中文译名: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英文名:ElvisAron Presley
出生地:密西西比州
身高:1米84
职业:流行歌手、演员
生日:1935年1月8日
祭日:1977年8月16日
绰号:猫王
配偶:PriscillaPresley
女儿:LisaMariePresley
20世纪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谁?答案勿庸置疑,那就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TheHillbillyCat),这个绰号是狂热的美国南方歌迷为他取的昵称。
20世纪50年代,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尽管除了在少数的电影。
歌曲中,猫王从未录制过外语歌曲,并且除了在三个加拿大城市的五场演出,他也从未在美国国外举办过演唱会。英俊不凡的容貌,天赋的音乐灵性,不羁天性而富有感召力的舞台表现力成为了猫王的标签,也使他成为世人狂热崇拜的明星,猫王在Graceland的家中,奖品陈列馆放满了金唱片和白金唱片,以及各种各样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荣誉,他们中一部分是挪威,南斯拉夫,日本,澳大利亚,南非,英国,瑞典,德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以及荷兰。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的影响力持续了20多年,歌曲流行经久不衰。1977年猫王去世之后,他的经典旧作仍然广为流行,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非常稳定的销量。毫无疑问,猫王是流行音乐历史上唱片销量最高的艺人。
猫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售出的专辑是唱片业历史上销量非常大的歌手。仅仅在美国,猫王就已经拥有RCA唱片公司和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追颁的131张金唱片及白金唱片。据估计,猫王总销量中,40%是在美国国外创造的。
编辑本段【猫王生平】
猫王于1935年1月8日出生在美国一个贫穷的农场工人家庭里。他从小就沉迷于福音音乐。同时,贫民窟里流行的节奏强烈的黑人音乐,以及蓝调、民谣亦深深打动了年幼的猫王。教堂的唱诗班演唱给予了猫王音乐启蒙,教堂里教徒们充满激情的歌舞对猫王影响至深,他那著名的富有争议的扭胯动作就脱胎于此。
1948年,猫王举家迁到了孟菲斯。在这里,猫王开始接触了职业乐手,偶然中他参加了四人福音歌曲演唱组“黑森林兄弟”(BlackwoodBrothers)的演出。可以说这次的搬家开启了猫王音乐生涯之路,曼菲斯的黑人灵魂乐及R&B,再结合白人乡村音乐成为了猫王特有音乐与演唱风格的形成根源。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开始了猫王辉煌的音乐生涯。1953年的一天,他在Sun唱片公司老板萨姆-菲利普斯(SamPhillips)名下的一家录音棚录制送给母亲的歌曲时,邂逅了菲利普斯的助手马里恩-凯斯克(MarionKeisker),并深得凯斯克的赏识。1954年6月,菲利普斯让猫王去SUN公司录制一首来自纳什维尔的歌曲,同时受邀请的还有本地乐手斯科蒂-穆尔(ScottyMoore,吉他)和比尔-布莱克(BillBlack,贝司),由他们为猫王伴奏。这一组合的效果开始并不理想,直到猫王演唱了阿瑟-克鲁杜皮茨(ArthurCrudupiz)的节奏与布鲁斯歌曲“好极了”(That'sAllRight),他们才找到了感觉。这首歌曲最终成为猫王在Sun唱片公司的首张单曲唱片,并征服了当地的歌迷。此后猫王顺势推出了几张唱片,并开始进行了巡回演出。他那种体现了乡村音乐和节奏与布鲁斯结合的音乐以及狂野不羁的姿态引爆摇滚乐前所未有的风暴。猫王从此走上成功之路,一颗超级巨星开始冉冉上升。
萨姆-菲利普斯预见到猫王这样一位具有黑人风格的白人歌星必定会引起轰动,因为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极富个性和创新的意味的白人音乐和黑人音乐风格的融合。于是菲利普斯在给猫王制作唱片时也是独具匠心,利用公司原始的录音设施以及菲利普斯对回声技术的不断运用制造出所谓的“Sun公司声响”,再结合带有明显黑人节奏的一乡村音乐为基础的器乐部,形成了猫王独特的风格。在Sun公司录音的作品中,猫王显示出对黑人音乐家风格的深刻理解。他从来不是简单地照搬别人的歌曲,在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方塔纳(Fontana,鼓手)以及比尔-布莱克和斯科蒂-穆尔的协助下,他总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作品,而不会像其他白人歌手一样在处理歌曲时冲淡原有的力量。
Sun公司在英国由HMV公司发行的猫王的一些单曲唱片总在一面收集一首布鲁斯歌曲,而在另一面收集一首乡村歌曲,并且在表演上都采取了激进的、与众不同的方式。这些唱片包括了“好极了”(That'sAllRight)和比尔-蒙罗(BillMonroe)的“肯塔基的蓝月亮”(BlueMoonofKentucky)、“今夜好好摇摆”(GoodRockingTonight)/“我不管太阳出不出来”(IDon'tCareIftheSunDon'tShine)、“奶牛布鲁斯布吉”(MilkCowBluesBoogie)/“你是个伤心人”(You'reaHeartbreaker)、“亲爱的,让我们去看戏”(BabyLet'sPlayHouse)/“我在左,你在右,她走了”(I'mLeft,You'reRight,She'sGone)以及“神秘列车”(MysteryTrain)/“我忘了是否记得”(IForgottoRemembertoForget)。那些由Sun公司录制但是在发行之前就被RCA公司买走的作品包括了“我爱你,因为”(ILoveYouBecause)的两个版本(其中于1954年7月录制的版本直到1974年才收入专辑《埃尔维斯,传奇歌手:第1集》(ElvisALegendaryPerformer:Vol-1))以及“蓝月亮”(BlueMoon)、“我永远不叫你走,小宝贝”(I'llNeverLetYouGo(LittleDarlin')、“正因为”(JustBecause)和那首出色的“试图靠近你”(TryingtoGettoYou)。其它未发行的这个时期的歌曲被收入到一张非法发行的专辑《今夜好好摇摆》之中。
在1955年11月的一次由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参加的民意评选中,他被认为是一位最有前途的“乡村与西部”风格的歌手。这时帕克“上校”成了猫王的经理人,菲利普斯则以35,000美元的价格把他与猫王签订的合同转让给了拥有在全国范围内推销和发行唱片实力的RCA公司的分公司Victor。再加上帕克成功地安排了猫王在电视上有选择地露面,猫王马上成为了全国性的明星,他此后的每一张唱片都在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加盟RCA的首支单曲“HeartbreakHotel/IWasTheOne为猫王缔创首支冠军曲,并于同年3月推出加盟RCA首张专辑ElvisPresley,蝉连了Billboard专辑榜10周冠军。接着第2张专辑Elvis发行后,单曲LoveMeTender就占据了全美4项排行冠军。与此同时,衬衫、围巾、牛仔裤、口红在内的二十多种猫王商品接连问世,在猫王入主RCA第一年就赚进2000万美金。
猫王在RCA公司最初的录音是于1956年1月在纳什维尔进行的,他的伴奏阵容包括了切特-阿特金斯(ChetAtkins)和”约旦人“(Jordanaires)乐队等。而其后的一些唱片几乎都是在公司位于纽约的主要录音棚里录制的。评论界认为猫王加盟RCA公司预示着他作品的质量迅速下降,而这一趋势一直继续了下去。尽管这一期间(至1958年猫王参军之前)录制的唱片显示出猫王在音乐的风格和内容上的相当大的变化,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作品所形成的流派其实是50年代主流摇滚乐的精华。”不要太冷酷“(Don'tBeCruel)和”单方面风流韵事“(OneSidedLoveAffair)之类的歌曲体现了猫王从轻快、疯狂的Sun公司风格到以后的压抑、阴暗、沉重的风格的过渡。后者更倾向于商业化,但是依旧保持了令人兴奋和性感的特点。而且,正是这类歌曲,通过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尤其是通过猫王那忧郁的形象,把无数白人青少年引向了摇滚音乐,例如”伤心旅店“(HeartbreakHotel)和”猎犬“(HoundDog)。一些录制较早,但直到猫王去德国服兵股期间才发行的作品也具有这一风格:“一夜”(OneNight)、“我心灵受创”(IGotStung)。“我这个笨蛋”(AFoolSuchAsI)以及“太多的爱”(BigHunkO'Love)。
到了50年代后期,猫王已具有了极高的身价,他的歌曲也处理得越来越精致和得心应手。1956年9月,RCA公司作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将猫王的7首单曲同时发行,结果从8月到12月,猫王每周都高居排行榜首。
与此同时,帕克“上校”正在忙于进一步树立猫王的形象--拍摄猫王的首部电影《温柔地爱我》(LoveMeTender)并同意制造商们制作从钥匙环到枕套的各种猫王纪念品。同样,在唱片的录制中也体现了一种商业上的精明,猫王于1957年出版的专辑《埃尔维斯的圣诞集锦》(Elvis'ChristmasAlbum)是一张民歌和摇滚歌曲巧妙的混合体,其中还不失机地加入了一些宗教、合唱及流行的节目歌曲。1957年的圣诞节前十天,美国三军极力争取猫王以歌手身份入伍,猫王婉拒好意,以平民身份接受征召。在为家乡父老唱完两场后,1958年3月24日,穿着英挺军服,前往位在德州Killeen郊区的第二装甲师营区报到,正式开始他的军旅生涯。1959年11月,空军上尉JosephBeaulieu的14岁女儿Priscilla开启猫王的爱情心扉。1960年,猫王开拍退伍后的首部电影“G.I.Blues从军乐”,其电影原声带10月发行后迅速再攀冠军王座,停留榜中达111周之久,排行停留周数傲视猫王一生的所有专辑。此时,Priscilla搬进Graceland与猫王同居。
1960年3月,猫王从德国服兵役归来,1958年时那种狂野粗暴和“我行我素”的风格仍一成不变地保持着。但是专辑《埃尔维斯回来了》(ElvisisBack)却似乎在重新尝试节奏与布鲁斯和乡村音乐与开始一种新的温柔的演唱方法之间犹豫不定。这种温柔的嗓音和演唱风格感觉没有任何新意,反而丧失了以往的热情和奔放。猫王以后的大部分作品中,这种风格一直延续下去。
1961年2月25日田纳西州州长宣布此日为“猫王日”,往后每年圣诞节,猫王都会在家乡作慈善演唱。唱片“粘上你”推出和美国的“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开始兴起期间,猫王仍旧保持了他最杰出的以出版单曲为主的歌星地位,虽然只有为数极少的唱片:例如“布鲁斯弥撒”(AMessOfBlues)和“这是最后的火焰”(ItisLatestFlame)/“小妹妹”(LittleSister)--光辉并不逊于他的50年代。不过从这个时候起,猫王将事业重心转到好莱坞,接演了“蓝色夏威夷BlueHawaii”等25部电影。尽管从销量上看,猫王正处于他事业的顶峰,但事实上他的形象已远不如50年代时那么光芒四射。大多数的被推崇的歌曲都是一些温柔舒缓的作品,如“或是现在或是永不”(It'sNowOrNever)、“你今夜否是否孤独”(AreYouLonesomeTonight)和“投降”(Surrender),或者是从电影中选的插曲,如“无情的心”(WoodenHeart)和“乡间野趣”(WildintheCountry)。此外,他还推出了一些专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他开始出演的一大串好莱坞音乐片中选出的插曲组成的。

姓名:John Denver
昵称:JD
生辰:1943年12月31日
祭日:1997年10月12日
出生: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城
逝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海湾
原名:亨利·约翰·得奇道夫二世(Henry John Deutschendorf Jr.)
称号:行星诗人、自然母亲之子
职业:创作歌手、环境保护人士、演员、诗人、乐器演奏家、激进主义者
律师:哈尔·涛(Hal Thau)
信仰:基督教,路德教
荣誉:21次金唱片奖和4次白金唱片奖
网站:http://www.johndenver.com
图片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Shanghai Breezes
Catch Another Butterfly
Leaving On A Jet Plane
Dreamland Express
For Bobbie
This Old Guitar
Rocky Mountain High
Take Me To Tomorrow
Follow Me
Sunshine On My Shoulders
Victory Is Peace
Just A Dream Away
Calypso
Amsterdam
Higher Ground
Back Home Again
Plant Conservation Trees
One World
Flying For Me
Homegrown Tomatoes
Thank God I'm A Country Boy
Grandma's Feather Bed
The Foxfire Suite
Rhymes And Reasons
Starwood In Aspen
The Eagle And The Hawk
Annie's Song
Downhill Stuff
etc.
编辑本段简历
1943年,生于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从小喜爱音乐,显露出良好的音乐素质。
1955年,祖母送他一把吉布森F孔纯音爵士吉他,开始学习音乐。青年时代在大学攻读建筑设计专业。
1964年,大学毕业,开始在各民谣俱乐部演出,与新基督乐人(New Christy Minstrels)组合主唱兰迪·斯巴克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兰迪还专门为丹佛写了一首歌“这条路”("This Road"),希望丹佛能有更好的未来。
1965年,查德·米歇尔三重唱(Chad Mitchell Trio)主唱离团,他经过当时知名的四兄弟合唱组(The Brothers Four)推荐,通过试唱成为了新的主唱,并开始随团在各大学巡回演出。同年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献给波比”("For Bobbie")。
1966年,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约翰·丹佛的演唱》("John Denver Sings"),大部分都是翻唱别人的歌曲,只作为圣诞礼物发行了250张,但其中的一曲自己谱曲的“乘喷射客机离去”("Leaving On A Jet Plane")被彼得、保罗、玛丽三重唱(Peter, Paul & Mary)于1967年发现并翻唱后便名声大噪。1969年,他还与保罗·普莱斯托皮诺(Paul Prestopino)和彼得、保罗、玛丽三重唱合唱了这首歌曲。
1967年,与安妮·玛塔尔(Annie Martell)结婚,但由于生理问题无法生育,于是先后领养了一子一女。
1968年,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加入三重唱,两人共同担任主唱。后来约翰逊以“比蓝色更忧郁”("Bluer Than Blue")而成名。
1969年,三重唱解散,他在咖啡馆举办几场演唱会后发行了第一章商业性个人专辑《韵律与缘由》("Rhymes And Reasons"),其中收录了“乘喷射客机离去”。
1971年,一心从事乡村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与比尔·丹诺夫(Bill Danoff)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比尔所作,描写西弗吉尼亚山区美丽风光的歌曲“故乡的路”("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后来成为丹佛的招牌曲目。
1972年,因演唱“高高洛基山”("Rocky Mountain High")进入电视银幕,成为美国广播公司“午夜特别节目”的主持人,并为当年冬奥会创作主题歌“和平就是胜利”("Victory Is Peace")。
1974年,成为美国唱片最畅销的艺人。
1975年,他为好友雅克·库斯托的轮船“加里普索”("Calypso")号专门写了一首歌“加里普索”("Calypso")。他后来还为雅克写了四首没有发行的歌曲“风般的阿尔西昂("Alcyone, The Wind")、“鲸之歌”("Whale Song")、“十一月的风暴”("Storms Of November")和“蓝蓝水世界”("Blue Water World"),而其中“风般的阿尔西昂”是为雅克的另一艘船“阿尔西昂”("Alcyone")号写的。
1976年,开办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1977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噢,天哪!》("Oh, God!")。同年,猫王去世,詹姆斯·波顿(James Burton)等三名猫王原乐队成员加入约翰丹佛的乐队,并发行了专辑《我想生存》("I Want To Live")。
1978年,发行了同名专辑《约翰·丹佛》("John Denver"),以摇滚风格为主。
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约翰·丹佛应邀在华盛顿的肯尼迪文化中心为邓小平同志演唱了自己的拿手曲目。
1981年,他与“世界三大美声男高音”之一普拉奇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合唱了一曲“或许爱”("Perhaps Love")。他还到过中国、前苏联演出,并热衷于慈善事业和环保事业。他在同年为中国之行创作了歌曲“上海的微风”("Shanghai Breezes")。
1982年,与安妮·玛塔尔离婚。
1984年,再次为冬奥会创作主题歌“只是一个梦”("Just A Dream Away")。
1985年,他到苏联演出,成为美国第一个在冷战(Cold War)时期到苏联演出的歌手。其录音于2007年发行。
1986年,他到爱尔兰演出,有演出的录像,但从未正式发行。同年,他为纪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全体成员创作歌曲“为我飞翔”("Flying For Me"),收录在专辑《同一个世界》("One World")中。
1988年,与澳大利亚歌手及演员卡桑德拉·迪兰尼(Cassandra Delaney)结婚,并在服药治好不育症后生下一女。
1989年,发行单曲“种植、保护树木”("Plant Conservation Trees"),呼吁大家尽可能多地种植树木。
1992年,在中国北京举办了演唱会。
1993年,与卡桑德拉·迪兰尼离婚。
1995年,他在二月为了救助濒危野生动物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同年,他创作了两首新歌“拯救之时”("Healing Time")和“彷徨的灵魂”("Wandering Soul"),并于8月在演唱会中演唱了它们。但可惜的是这两首歌都没有发行。
1997年,雅克·库斯托逝世,他为库斯托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蓝蓝水世界”("Blue Water World")并于6月将其演唱。但还没等到这首歌发行,他就在加利福尼亚海湾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终年53岁。他在逝世前两周与休斯敦交响乐团合作举办了最后一场大型演唱会,结尾的那首同样未发行的歌曲“回归黄石河”("Yellowstone, Coming Home)成为了他的绝唱。

给你一些,自己去百度吧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
科特·柯本(1967~1994)
图派克(2pac)(1971~1996)
B.I.G(1972~1997)
惠特尼·休斯顿(1963~2012)
汉克·威廉姆斯(1923~1953)
山姆·库克(1931~1964)
布莱恩·琼斯(1942~1969)

要去世的还不简单,前提是你要去把对方给干了

猫王 去百度百科上搜吧

美国70年代最出名的歌手有哪些?~

猫王

1:MJ
2:猫王
3:披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