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是骗人的吗

作者&投稿:源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银行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其中一部分并不是银行自营的,而是银行代销其他机构的产品。作为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需要小心分辨,以避免遭受“理财”陷阱。

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自营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不是。

很多人都喜欢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觉得它比较“靠谱”。这是因一般该类产品有银行自身信用作保障,所以其安全性相对较高,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以往投资者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很少有亏损,这是因为这些产品有银行来把关兜底,也就是以前的“刚性兑付”,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才会有保障。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从概念上来讲,是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而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双方承担。一些银行自营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不能保证本金,也不保证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理财产品却并非银行自营,而是银行代销的。这些代销产品有很多都是私募基金和信托的产品,其中有些产品虽然可能会给出很高的预期收益率,但是风险会很大,投资者购买后甚至可能会陷入理财“骗局”,到期后甚至无法定额兑现。

其实,银行更“偏爱”代销

银行代销理财产品是银行中间收入的一部分。该类业务,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因为中间业务相对传统的息差而言资本占用更少,目前逐渐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之一。

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大多指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银行作为一个销售渠道,从这些代销机构收取佣金。当然,银行的客户资源加之品牌背书,因此卖各金融机构产品时,有着天然优势。因此选择代销哪些金融机构产品,除了看底层资产质量的把关和筛选,也看这些产品带来的中收贡献是多少。尤其是大行们、零售业务见长的股份制银行,议价能力都比较强。

银行内部一般也会有相应的中收提成奖励机制,如贵金属、代销的基金、保险等。当然,不同的产品提成也不同。以代销保险为例,其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大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平均佣金率相对很高,且逐年上涨。而一般来说,在银行的销售及代销收入体系中,除非特推某款产品,否则自营理财及结构性存款提成是最低的,因此,银行员工可能更倾向于向客户推介哪些提成较高的代销产品。

此外,随着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的落地,因为监管要求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后,为平滑波动,资管产品必须分散投资。资管规模较小的部分银行会更倾向于“代销”发展理财业务,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具有风险低、成本低的特点,获利更为稳定。当然即使是自身开展了理财业务的银行,也会通过引入代销业务,增加中间收入。

而相对于代销业务,银行卖自营产品,需要设立理财子公司,并且在技术、投资等方面需要承担更多成本和风险。目前,银行都在转型净值化产品,因“打破刚兑”要求,所以理财产品不保本,银行也没法兜底。而净值型产品背后挂钩的资产会有部分权益类投资,相应的,风险也会提高。一旦客户买入的银行自营理财产品亏损,而因与银行发生纠纷,这对于银行的信用及形象方面也不好。显然,银行可能并不喜欢销售自营理财产品。

“飞单”,银行最常见挂羊头卖狗肉手法

上述业务,尽管银行员工会因为佣金、提成等因素会偏向于一些代销产品,但这部分产品终究是合规的,是与银行有一定关系的。但致使投资者陷入理财骗局的“飞单”却不是。

据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飞单”,是指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在利益驱使下,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向投资者推荐销售银行以外的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可能包括私募理财、P2P产品,乃至“虚假理财”产品。也就是说,投资者实际是购买与银行没有任何关系的产品,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干的是“私活”。

举个例子,2017年11月30日,据银监会官网披露,北京银监局对三家银行开出罚单。其中,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下辖航天桥支行涉案人员销售虚构理财产品以及北京分行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合计被罚2750万元。这创下了银监系统2017年内最高的罚款纪录。相关违法人员也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据了解,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涉嫌伪造产品,并以产品“让利”转让的方式吸引该行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银行的部分人员使用伪造的理财合同和银行印章,骗取客户理财资金,致使逾150名投资者被套,涉案金额或高达30亿元。非法募集客户资金有一部分用于投资房产、文物、珠宝等领域,所募集资金未进入民生银行账务体系。

所谓“无利不起早”,上述例子中从行长到员工都参与卖“飞单”,那么他们的利益点在什么呢?是“灰色收益”或者说是“回扣”。银行的基层理财经理直接接触客户,又有着银行员工的身份背书,容易取得客户们的信任。因此他们也成了其他金融产品机构用灰色利益拉拢的对象。多销售他们的产品,能够得到更多“回扣”。一般而言,相较于银行基层经营的绩效薪酬体系,“回扣”返点的诱惑远远高于自营甚至代销的提成。

而“飞单”产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收益,一般是正规银行理财产品的两三倍,因而容易销售。因此投资者面对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不要被贪婪占据头脑。要知道高收益一般也意味着高风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最终收益率。银行及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不代表合同内容,合同才是对理财产品最规范的约定。投资者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也不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过高。

机构统计,2019年8月份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4.04%。其中普通产品预期收益率在4.2%-4.3%左右,据了解普通型理财产品主要是固收类产品,固定收益、固定期限。而银行推出的转型新产品,收益较为不错,收益能达到5%及以上,部分产品的年化收益达到10%。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易销钱多的“飞单”还是银行代销的产品,银行方面不负责代销产品的管理,需要发行机构自身信用作保障。也就是说如果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那么责任由发行机构或者投资者承担。除非代销银行及其客户经理在代理销售行为中存在违规行为,比如销售误导、刻意隐瞒产品风险、未经授权销售产品等,则银行及其客户经理要承担相应的违规销售责任,赔偿客户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故而,如果投资者购买银行代销产品,投资者就不能仅依赖于对银行的了解与信任,更是要重点考察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发行主体公司及产品本身的情况。

不过显然,比起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银行信用尤其是大型银行的信用等级更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到期不能对付的概率较小。因此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如何分辨该产品是否是银行自营产品也很重要。

手把手教你如何确定理财产品的归属

以平安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为例。平安银行目前的滚滚添利系列产品中有和盈滚滚添利180天、和盈滚滚添利90天、和盈滚滚添利60天、和盈滚滚添利30天、智慧滚滚添利90天、智慧滚滚添利60天、智慧滚滚添利30天、智慧滚滚添利180天。我们选择其中一个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其产品名称为智慧滚滚添利90天,其预期收益率为4.15%。

一般而言,单从产品名称即可判断该产品是哪家银行发行的,是不是投资者购买产品时所处机构发行的产品。若产品名称含某某银行或者是某某银行名称的简称,那么该产品属于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但是产品名称没有某某银行的字样的理财产品,也可能银行自营理财产品。这种情况下要从签订的理财合同上仔细辨别。

该产品的全称为平安财富-尊贵智慧资产管理类滚滚添利 90 天人民币理财产品,名字中并没有平安银行字样。这个时候需要去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书。

找到该理财产品说明书的第三大条——投资管理人,上面写道“本产品的投资管理人为平安银行。”投资管理人条款的核心内容就是说明这款产品是由哪家机构管理,由哪家机构发行的。

而在第一大条——产品概述中,也写出理财产品管理人是平安银行,理财资产托管人也是平安银行。这个意思就是该理财产品的管理方是平安银行,而与委托人签订委托资产托管合同,履行托管人相关职责的机构也是平安银行。

之后我们继续在第一大条——产品概述中,找到登记编码,显示为C1030717001139。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需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即“中国理财网”)进行登记,而理财产品登记编码就是中国理财网赋予该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或15位编码,投资者可根据这串数据在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的信息。搜索该登记编码,出现了该产品的介绍页面。这说明这款产品是登记过的合规产品。

在该页面也可以看到,发行机构是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到此,可以判断这款产品是平安银行自营产品。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看合同的盖章。投资者购买产品想要判断是否是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时,可以从产品合同的盖章加以区分。若是银行自营理财产品,那么产品合同上的印章是银行自己的公章;若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那么合同上盖的章是理财产品发行方的公章。此外也要注意“萝卜章”等。

这个是胡说,银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赚钱的,但是也得承认有的是赔钱,不能因为赔钱就不敢购买理财产品类。

~

银行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到底可靠吗?
答:一般来说,如果是推荐银行自己的产品比较可靠,而银行代销的产品风险偏大(坑多)。除了存款类和银行理财类,其他的都风险偏大,所以后面几类产品经常被投诉不靠谱。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想买后面几种产品的,必须要自己去了解、懂得这到底是什么产品,不同的产品名称那肯定就是不一样的,不要把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
答:银行的理财产品是比较靠谱的。正规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是合规的产品,可以实现刚性兑付。不过,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中也有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产品,这些产品是不保本的,风险比较大,如果接受不了这种风险,可以避免购买非保本类型的产品。购买银行销售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获得一定收益,本金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财富鑫鑫向荣b款理财产品可靠吗?会不会亏本金?我买...
答:(2)综上所述,邮政银行鑫鑫向荣b款虽然不保本,但是它的风险极低,不管是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还是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都可以购买,是一款非常适合大众的理财产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财富系列之鑫鑫向荣人民币理财产品拟投资的资产均比照邮储银行自营业务的管理标准,严格经过行内审批流程审批和筛选,达到...

哈尔滨银行理财被骗是真的吗?现在有一款6%收益想买
答:哈尔滨银行理财被骗是假的。6%收益的理财可以购买,对于理财者而言,如果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对利率的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建议选择该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而如果自己能够承担一定的风险,对高收益比较有追求,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将会更适合,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百低啊,现在比较的是理财通可以在...

手机银行理财靠谱吗是骗子吗?
答:如果是在正规平台下载的官方的app,这个手机银行中的理财就不是骗子,但是手机银行中的理财产品种类很多,风险级别不同,一般R2、R1类的理财产品风险较低但是收益也普通,R3-R5级别的风险很高,有亏本金的可能。如果是别人建议购买的产品,有可能不是理财产品,而是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或者是代销的基金产品...

银行保险理财产品可信吗?
答:可靠,只要是通过正规银行购买的,保险理财产品都是能够信得过的,如果非要跟他分一个购买等级的话,那么大银行肯定要比小银行更可靠,其中专注理财业务的银行要比不重视理财业务的银行更为牢靠一些。大银行肯定要比小银行更可靠,其中专注理财业务的银行要比不重视理财业务的银行更为牢靠一些。首先大银行...

银行理财产品一定安全吗
答:银行理财存五大陷阱。很多消费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就是“风险低,收益高”,认为在银行买理财,是再安全不过的事情了。真的是这样吗?瑞安市市场监管管理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小心落入五大银行理财陷阱。陷阱一: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用户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因此,高收益...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安全吗?
答:安全吗?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从平台来看,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肯定是正规、可靠并且安全的平台,是经过国家审核,是不会有骗人的行为,投资者在中信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不用担心被骗,里面都是      从理财产品...

中信银行理财产品可靠吗?
答:从平台来看,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肯定是正规、可靠并且安全的平台,是经过国家审核,是不会有骗人的行为,投资者在中信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是不用担心被骗,里面都是正规的理财产品。从理财产品本身来看,中信银行理财产品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只是风险等级会有点区别。中信银行理财产品按照风险...

交通银行的理财产品靠谱吗?他们的客服说的天花乱坠,到底好不好呀?_百...
答:靠谱,大的银行产品属于国家认证,但是理财产品都是利益伴随着风险并存的。 1.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从安全度上来说,都是比较安全的,毕竟它也是一个不太小的银行,所以其实收益达标率也还是可观的,但是毕竟也是理财产品,就算危险性很低也≠没有危险性,所以还是要预防被那些推荐员坑你,一定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