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币图片价格 中国古钱币价格图片

作者&投稿:姚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宝行书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国楚王马殷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8厘米,重22--33克,钱文隶篆兼备,背文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宝以铜钱难得。...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宝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30000元
广政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十国后蜀孟昶广政年间铸,分铜、铁二种,钱文隶书,径2.4厘米,重3.5克,铁钱略大,传世均罕。..
大蜀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5000元 十国后蜀铸,钱文四字隶书,光背无文,径约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钱传世绝少。
保大元宝隶书折十光背 50000元 南唐李景保大年间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25厘米,钱体制作精好,四字已近真书背穿上一天字,传世极罕。
永通泉货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12000元 南唐李景中兴年间铸,一当十。钱文隶,篆二体,隶书径4厘米,重14克左右,铸期只有半年,故传世甚少。
永通泉货篆书折五光背 1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光背 2200元 南唐李景交泰年间铸。大小三等,钱文篆书,隶,真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2.65厘米,重5克,当五径3.2厘米,重9克左右,传世以小平最多。.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真书小平小字光背 4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大字背巨星 22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宽“唐”背巨星 400元
唐国通宝篆书折二宽“唐”背巨星 1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点贝 5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异唐圆贝 1000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小样光背 25元
唐国通宝隶书小平铁质大字光背 6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长大字 40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唐国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小型光背 50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钱文真书含隶意,制作较粗,大、小不同,一般径2.4厘米,重3克左右,传世不及唐国通宝数量大,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中样光背 100元
大唐通宝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20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4元 南唐李景铸,钱文篆、隶两体。系我国最早出现的对钱,与唐开迥异,此钱阔缘,小字,制作较粗,很少有精美者,径2.4--2.5厘米,重3.1--3.5克,尚有大样篆、隶对钱。当十大钱,径4厘米,重12.2克,为传世仅见。图见53页标廿元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2元
开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四处 30元
开元通宝篆书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大齐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十国徐知浩封齐王时铸,四字隶书,径约2.3厘米,重未详。传世大齐仅见两品,一为缺角,一为四眼,今又发现第三枚,经实测径2.5厘米,宽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锈。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500元 南汉刘龚乾享年间铸,分铜、铅两种,钱文真书,对读光背,径2.4厘米,重3.7克,铜一当铅钱十用。铝钱文字歪斜,径2.3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铅钱较多。
乾享重宝隶书小平光背 10000元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无定价 五代初刘仁恭铸于幽州有铜,铁两种,其中铁钱远多于铜钱。以一百,一千两种罗丰,出土多在北京居雍关附近大王山附近,文字俱五代气韵,传世大铜钱多赝品,集币时宜慎之。
永安一十隶书小平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隶书折三型铁质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3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光背 6000元
永安一千录书折二十铁质光背 280元
应圣元宝行书折十背“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恭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应天后所铸。径3.45厘米,背穿铭拾字,此钱传世绝少。
乾圣元宝行书折十背“百”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形制,书体与应天元宝雷同,钱文真书,旋读,径3.5厘米,背穿上铭一“百”字,以一当百。此钱传世绝罕。
应天元宝行书折十大样背“万” 无定价 五代初期刘守光铸,背穿上铭一“万”字,以一当万。钱文真书,对读,径约3.8厘米,此钱传世极少。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
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二,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
三,钱币的形态、钱文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捡赵匡胤于今陈桥(河南开封县东北40里)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称帝,定都东京(开封)建元建隆,是为宋太祖,废周帝为郑王。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也是历史上国力最弱的朝代,终宋一代(960-1279)无一位明君能治国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宝即铸行建隆元年,乃宋代开朝钱,钱文仿唐开元钱,隶书直读。径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纹,有铜铁两种,传世以广穿铁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 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2.4厘米,重3.4克左右。钱文隶,真二体,背有星、月纹,以铁母,广穿钱为稀有。
太平通宝录书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铁母 3500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广穿 600元
太平通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铸,有铜,铁两种,太宗亲书真,行,草,三体钱文,开御书钱之先河,亦草书入钱文之始。旋读光背,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缩小淳化为稀有。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宝行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淳化元宝隶书小平缩水 150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间(995-997)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行、草三体书为太宗亲书。径2.4厘米。重3.8克左右,传世以合背钱为稀有。
至道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宝行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铸,有铜铁,轮廓精整,另见有各式宽缘厚肉之大型钱。钱文真书,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无珍惜钱。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背四出 250元
咸平元宝隶书小平阔缘厚肉 18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咸平元宝隶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宝真书折十大样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铸。有铜、铁两种,铁氏只见折三。径2.5厘米,重4克,铁钱径3.5厘米,以铁钱折三少见。
景德元宝真书小平铁质光背 50元
景德元宝真书折二铁质光背 1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旋读。小平有大、小样版别数种,径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纹。传世以背星月纹为少见。铁钱折三稀有。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阔缘厚肉 5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五阔缘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宝真书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宝隶书小平缩缘小字 2元 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铸,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3.8克,折二径2.8厘米,重4.7克,铁钱亦有折二。其时斗米十钱。天禧以铜、铁折二及合背为稀有。
天禧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元
天禧通宝真书折二光背 20000元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天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天圣元年(1023)铸,天圣钱文来源于天为二人,乾兴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二人同理国事,即二人圣。分铜、铁两种,面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样之分。铁钱有折二钱,径2.7-2.8厘米,制作精良。
天圣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天圣元宝真书折二铁母光背 20000元
明道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仁宗道元年(1032)铸。钱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属阳,代表皇帝赵祯,月属阴,代表皇太后刘氏,二者同朝听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铜铁,面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径2.5-2.6厘米,重4.3克,铁钱折二径2.85厘米,重7.5克,为它谱所不载,因明道一年改元较其它钱少。
明道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50元
景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铸,分铜、铁,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4克,版别较多。铁钱有小平,折二径3.2厘米,传世以铁钱折二为少见。
景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宝元二年(1039)始铸,为避钱文重“宝”而造的非年号钱,应与南宋“皇宋元宝”相区别,有铜、铁两种,钱文真,篆二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4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篆书罕见,新发现一枚隶书折二,径2.8厘米,重6.4克,据悉日本尚有一枚真书折二,惜末见拓图。小平以九叠篆为珍稀品,铁钱有小平、折二钱。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宝篆书小平九叠篆 14000元
皇宋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12000元
康定元宝隶书小平铁钱 500元 仁宗康定元年始铸,径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为铁钱,故传世极少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直读光背 100元 仁宝庆历年间(1041--104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真书,为宋氏重宝之始。庆历二字分直读,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3.2折十径3--3.2厘米,重6.6-7克,当十铜钱初铸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钱用,传世旋读较少,铁母更稀。
庆历重宝真书小平旋读光背 3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7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二直读光背 15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范铜 3000元
庆历重宝真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250元 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铸,元宝钱文为真,行、篆三体,旋读,通宝钱为真,篆二体,直读,重宝为折二,折三,钱文真书,小平径2.4厘米,重3.8克,折二径3厘米,重8.8克,折三径3.4厘米,重10克上下。传世元宝,通宝易寻,重宝钱为泉界所珍爱,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贵。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左挑 350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至和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通 250元
至和元宝隶书小平隶宝 3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二光背 1700元
至和元宝真书折五铁母光背 5000元
至和重宝真书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宝真书折五背“号” 30000元 仁宗嘉佑元年(1056)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径2.5厘米,重3.8克,为小平对钱,传有铁钱,然未见存世。
嘉佑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0.50元 英守治平年间(1064-1067)铸,钱文真、篆二体,有直读,旋读两种,径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见折二以上大钱。偶有背四出传世,实为稀品
治平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治平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30元 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铸,钱文真篆二体;旋读,径2.5厘米,重4克,未见折二,折三钱。多为光背,以背卫,衡者为少见。重宝年代同元宝,钱文有篆,真二体,为折二对钱;旋读,径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读罕见。通宝年代同元宝,通宝唯有铁钱,分小平,径2.5厘米,折三,径3--3.4厘米,钱文真书,旋读,多为光背,以背穿上月为希有,集币时如遇通宝铜钱均为铁母,万勿错过。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光背 0.30元
熙宁元宝篆书小平背“衡” 250元
熙宁元宝真书小平背“衡” 180元
熙宁元宝篆书折二光背 0.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二光背 1元
熙宁重宝行书折二连飞点 10元
熙宁重宝篆书折二长冠“宝” 15元
熙宁重宝真书折三光背 200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神宗元丰元年(1078)铸,有铜、铁、两种,钱文分篆、隶、行三体,小平径2.5厘米,重5克。折二径2.8厘米,折三径3-3.2厘米,版别可达百种,为宋钱中最多一种,隶书体、背穿上仰、俯月为贵。集隶书体元丰钱时须注意丰字头,另有一种日本曲字头元丰,最易鱼目混珠。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背月 200元
元丰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小字光背 100元
元丰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1000元
元丰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4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星 5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背月 4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二长字 1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500元
元丰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2800元
元丰重宝篆书折十光背 40000元
元丰通宝半文钱篆书 50元 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渐有好转,平钱已不足计数(无法找零)而铸的半文钱。形制与平钱相同,只是钱径缩小,径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为2克。尚有绍圣元篆,行对钱,圣宋元宝篆行对钱,元佑通宝篆书钱,元丰通宝行书体等。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0.3元 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铸,钱文有篆,行二体。旋读,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径3.2--3.4厘米,以折三铁毋稀有。背陕列罕。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0.3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星 1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8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合背 180元
元佑通宝行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篆书小平背“陕” 250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范铜 1800元
元佑通宝行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元佑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45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 5元
绍圣元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五铁母光背 6000元
绍圣重宝隶书折二光背 50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小字 45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 4000元
绍圣重宝真书小平铁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铸。通宝钱文有篆、行,真三体,有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2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折三为铁钱径3.4厘米,重宝唯见样钱,径约2.9厘米,元符钱以小平铁母,折二铁母,稀有。重宝样钱更是凤毛麟角。
元符通宝真书小平铁母旋读 4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元符通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元符通宝篆书折五铁母 10000元
元符通宝隶书折二牙雕 无定价
建国重宝篆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初期铸。钱文隶体直读,背无文,径约2.35厘米,重不详。因与前朝年号相抵,改铸非年号钱圣宋元宝,由于铸量少,传世仅有廖廖数枚,极珍罕
建国重宝真书小平光背 无定价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2元 微宗建中靖国年间(1101)铸,系皇宋通宝后又一非年号钱,元宝钱文有篆、行、隶三体。分铜、铁两种,小平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重7.8克,平钱中佳品,灿若群星,折三唯见铁钱,径3.2厘米,通宝以背当五尤其珍贵。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2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小平美制 1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宋” 5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结“圣” 25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中冠“宝” 60元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 3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字 850元
圣宋元宝真书小平长点“宋” 1100元
圣宋元宝真书折二长点“宋” 1500元
圣宋元宝隶书小平隶书 10000元
圣宋元宝篆书小平长冠“宝” 1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二铁母 0000元
圣宋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20元
圣宋元宝隶书折二铁母背月 10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母光背 8000元
圣宋元宝行书折五铁范铜 2400元
圣宋通宝行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铁母直读 20000元
圣宋通宝隶书小平背“当伍” 300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200元 崇宁重宝背藏文四字译读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风,其意蕴含着两层意思:(一)祝愿地水火风彼此相全,众生康泰安居乐业,(二)把个人的祝愿引伸到国家社会范围,祈祷民族团结亲睦共处,,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同进并寓有警戒的涵义;否则,将招致灾难临头,祸患无尽。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 15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 16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 600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 25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 15元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5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 3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 1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 8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 2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 5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 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 14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2200元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 18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异重 5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高足贝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月 1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星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背“十” 150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精铸细缘 10元
崇宁重宝隶书折五普品 1.5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小字 无定价
崇宁元宝隶书小平银质 30000元
崇宁元宝楷书小平银质大字 50000元
宗宁元宝隶书折二铁母 200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2元 微宗大观元年(1107年)铸,大观年号,取《易》:“大观在上”之意,分铜铁两种,钱文微宗亲书瘦金体,小平有行书体,径2.5厘米,折二轻2.8厘米,折三径3.1厘米,折五径3.5厘米,折十径4.15厘米,以当十大钱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钱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大字小通等多种版别,传世以合背,铁母为珍品。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昂通 2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分头“通” 15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斜“通” 1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楷“通”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楷“通” 30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宽“观”精铸 8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大样样钱 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14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光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合背 7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崇宁大观”合背 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光背 25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合背 450元
大观通宝楷书小平铁母 120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二铁母铜 14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36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楷“通” 550元 微宗政和年间(1111--1117年)铸,政和年号,取“庶政惟和”之意,通宝有铜、铁二种、钱文人篆、隶、真三体,直读光背;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15厘米。重宝为折二铁钱,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真“政”楷“通” 4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文“政” 8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文“政” 85元
政和通宝篆、隶书小平光背 1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大字 5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大字 55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锐禾 40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文政背“陕” 10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25元
政和通宝楷书小平小样文“政” 70元
政和通宝隶书小平银质大字 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6000元
政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政和通宝隶书折五铁母 26000元
政和通宝篆书折三铁母 3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五铁母宽缘 8000元
政和通宝楷书折三银质 400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15000元 微宗重和年间(1118)铸,年号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敌当前不知励精图治,却一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实的求和。钱文有篆,隶两体,直读光背,径2.6厘米,重4克。篆少于隶,皆精美可爱。
重和通宝篆书小平光背 1300元
重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400元

北宋
名称书体币型特征 参考价 文字说明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400元 微宗宣和年间(1119--1125)铸,钱文宣和乃皇上常处宣和殿名其年号,通宝分篆,隶二体,直读;小平径2.5厘米,折二径3厘米,折三径3.3厘米,小平背陕者钱文为瘦金体。元宝制作。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字 1000元
宣和元宝隶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大字 1500
元宣和元宝隶书小平大字 17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白铜昂“通” 2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宣” 4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楷“通 500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小平普品 7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短宝开足 1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短宝开足 12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小字 15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字 5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真“宣”广穿 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圆贝“宝” 7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圆贝“宝” 6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离“宝”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离“宝” 15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隔轮 5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隔轮 12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巨头“宝” 7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巨头“宝” 10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背星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旋读银质 70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背“陕” 600元
宣和通宝楷书小平小型背“陕” 1200元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通宝隶书小平铁母 8000元
宣和元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无定价
宣和通宝篆书小平小型金质 80000元
宣和通宝楷、隶、篆折二光背 2元
宣和通宝隶、篆书折二光背 2元

中国古币图片及价值~

正光通宝?您弄错了吧,是不是弘光通宝啊,因为正光是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年号。 在位时间:516~528 年号: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 发行钱币为:五铢钱,如:永安五铢,而没有正光通宝,建议您查对一下。
祥符通宝
北宋真宗赵恒,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铸行,距今约1000年。“祥符”乃祥瑞的符命,表福,禄,寿之意,富有祥瑞满溢之气,是名副其实的“吉祥符”。不值钱,一般五元左右。但如果是母钱,背面有字等特殊的价格会高点。
绍元圣宝
首先纠正一下,是绍圣元宝不是绍元圣宝.北宋的. 绍圣元宝行书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年)铸,元宝钱文为篆,行,隶三体,分铜、铁。小径2.5厘米,重4克,折二径3厘米,折三钱径3.3厘米。通宝钱文真书;直读,细小工整,今铜者好寻,铁钱难得。绍圣以元宝隶书体稀有。广罕亦罕。 绍圣元宝篆书小平光背 0.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星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小平背月 5元 绍圣元宝行、篆书折二光背 1元

那只能你自己把你的古钱币的图传上来才行,中国历代古币有数万种,谁能传这么多图呀。

古钱币图片及价格表
答: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月古钱币价格6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星1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铁母30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广穿700元 宋元通宝隶书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兴国年间(676--983年)铸,宋年号钱由此始,有铜铁两种,径...

中国最值钱的50大古币
答:据了解,目前辽代年号钱以及非年号钱全套共计27枚!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以425万的价格拍出一套完整版的辽代货币全套!3、十七两三孔布 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完美,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著名珍品。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流传有绪,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

现在古钱币多少钱?
答:2023年3月的市场分析显示,古钱币的价值并非如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高企。事实上,大部分古币的市场价格并不像想象中的几十万,甚至几万。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古币种类,如自3000年以来的秦朝半两、燕国明刀,甚至是明朝的崇宁通宝,其市场价格普遍在5至100元之间,有的甚至更便宜,不到100元就能囊括大部分...

古币价格表
答:以清朝古币为例,大概的价格表如下:清宝津局光绪通宝机制黄铜质中心满穿样币:8800元 清代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直径43.5mm:2240元 清咸丰重宝宝源局当五十试铸母钱:50000元 清代同治通宝背辛未福寿套子钱:1000元 清咸丰通宝宝泉局象牙呈祥雕母:60 000元 清代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古钱:6325元 清道光...

最值钱的古代铜钱图片
答:1.铜钱类型:花钱 铜钱名称:万历通宝花钱(8200元)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中国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中国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中国民间花钱的...

这些中国古币现在的价钱。
答:顺治通宝背满汉东,好品市场价10元左右,顺治通宝背单字东,分上东和右东,价格均在20元 宽永通宝 是日本铸期最长、铸量最大、版别最复杂的古钱。它是历史上流入我国最多,收藏者最熟悉的,所以价值不高,价格在3-5元左右。1898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乘机强行租借中国的两个地方,其一...

中国古币图片价格
答:天策府室隶书折十大样铁质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宝行书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国楚王马殷铸。分铜、铁两种,径约3.8厘米,重22--33克,钱文隶篆兼备,背文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宝以铜钱难得。...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宝隶书折十大样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

古钱的价钱是怎样的?
答:那么,古钱币收藏价格是多少?从商代贝币、战国汉代刀币和布币,到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方孔铜钱等,中国古钱币承载了悠久的历史,蕴藏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珍视,民间交流活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

古币值多少钱
答:治通宝:在顺治通宝中最出色的收藏是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这枚顺治通宝在市场上的收藏价格大概是在20000元人民币左右,在该系列的古钱币中属于领先者。二、康熙通宝:康熙通宝印有“大清”字样的为4000元一枚,印有“罗汉钱”字样的为1000元一枚,印有“干支福”字样的为5000元一枚。三、乾隆...

60年的一元人民币图片及收藏价格?
答:第三版人民币 一、第三版人民币一元价格 1960年1元是第三套人民币壹圆券(女拖拉机手)。三版壹圆 古币水印全新挺版现价: ¥780.00左右。三版壹圆 五星水印2罗码全新挺版现价: ¥50.00左右 三版壹圆五星水印3罗码全新挺版现价:¥120.00 左右 以上是2015年9月份市场价格,仅供参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