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济南是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城山色半城湖 城什么意思 湖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大叔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因为济南位于山东丘陵,以丘陵地形为主,同时由于济南本地的岩石多石灰岩,降水容易渗透,济南城区的地势又较低,故地下水容易汇集,从而形成了济南多泉水,多湖泊的地貌。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

扩展资料

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交通和科技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线城市。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济南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在济南成功举办,标志着这项世界盛会创办一个多世纪后首次走进亚洲。2016年中国绿公司年会 、2017年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济南开幕 。

2016年12月7日,济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19位。 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济南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和滨州、东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莱芜交界。

济南市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

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最终,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一股脑的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

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但地下的震动,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参考资料:济南-百度百科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

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

扩展资料: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济南地下是可溶性灰岩,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形成了大量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

济南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

最终,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一股脑的涌出地面,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但地下的震动,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济南



是因为出自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

2600年前,齐国在此筑城,济南成为当时齐国的边防要塞。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733个天然泉,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 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被称为“泉都”。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

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泉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扩展资料:

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参考资料:大明湖(济南大明湖)_百度百科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风味。千佛山为佛教名山,古名历山,有舜耕历山之说,登山远眺,明湖如镜,黄河似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为什么说济南“三面荷花一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我来说说我理解吧

以前的济南 并不是这么大的 你可以看看护城河 就是黑虎泉公园那个河

以前的济南就是围在那个河里 这个河水都是泉水形成的

最后全部流入大明湖

那时的大明湖也比现在起码大两到三个吧

解放阁是唯一剩下的城墙了(好像还是原地重建的)

那时候污染没有 整个城市到处都是泉水

算一算大明湖那么大 也可以占小半个济南市了

大明湖上还覆盖着荷花 河边和泉边到处都是柳树

那是多么清爽的一种感觉~

所以这句诗词 就是对当时济南风光的一个描写

“城”,就是“城市”(指“济南城”而言)
“湖”,就是“大明湖”
这句说的是: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求形容泉城济南的诗句
答:“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说的就是“泉城”济南。 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 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 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 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绿柳成荫, 赶上荷花节期间去大明颇有一番...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一副楹联,写的是济南大明湖的风光: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清嘉庆九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赞美泉城济南大明湖的诗句
答:1. 关于济南泉城诗句 关于济南泉城诗句 1.求形容泉城济南的诗句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说的就是“泉城”济南。 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大明湖、千佛山与趵突泉, 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大明湖湖面宽阔,由众泉汇流而成, 夏日湖上荷花...

四面荷花三面柳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答: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出处 “四面荷花三面柳”出自刘凤诰的《大明湖小沧浪园联》,共有四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句也见于《老残游记》中,书中老残在游山东济南大明湖时,见到了这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对联中...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上一句是什么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出处
答:1、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上一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一则对联,通常用来称赞大明湖之美。意思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树,红荷绿柳相映衬,分外美丽。济南满城都映着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占了城的一半。3、出自老舍《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由现代...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上一句
答:“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

雪后千峰半入城描写的城市是
答:济南群山环绕,南有千佛山、四里山,北有卧牛山、华不注、鹊山等等,群山巍峙,层峦叠嶂,林木苍翠,钟灵毓秀。环城四顾,山色青冥,美不胜收。清人刘风诰有一联曾曰:“一城山色半城湖”,群山本不“入城”,因“雪后”看上去特别近,故有“千峰半入城”的错觉。比“一城山色”的写法,更有...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人是什么朝代的
答:清代。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清朝文人刘凤浩写的。意思是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刘凤诰在史学上贡献很大。作为彭元瑞的弟子,刘凤诰在彭元瑞去世前完成《五代史》前十四册的基础上,他又完成了五十八册。刘凤诰对《五代史》先后三次...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全诗是什么?
答:这不是一首诗,是一副对联,为清代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

...一城山色半城湖”这首诗的全诗是什么?作者?等等……
答:这不是一首诗,是一副对联,为清代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联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