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对农民有什么好处没有 西部大开发的好处和坏处

作者&投稿:稻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可将更多建设资金投到农村 2.能够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3.拉动农村内需转变增长模式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5.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城乡差别 发展小城镇,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我国的国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道路。客观上,农民进城也存在习俗、就业、购房、生活费用等诸多约束,采用农民熟悉和能够承受的小城镇生活方式,则是一个现实选择。 当前,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城镇化,是在特定的时期一个正确的选择。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取得了GDP增长8.7%的水平,其中房地产的快速增长,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也导致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形成,投机炒房的现象较为盛行。如果以此不发展房地产,经济发展没有新亮点,我国经济将如何保持稳定增长,是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一石多鸟的选择。一、为大中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既能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又能利用城镇建设继续发挥房地产在拉动GDP增长中的作用,发挥房地产业与众多的产业相关联的特点,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房地产泡沫问题;二、,能够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迁移到小城镇,使得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有所缓解,使得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够实现;三、拉动农村的内需是未来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由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城市缓慢,加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相关保障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市场的消费没有撬动起来。事实上,农民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是向往和乐于接受的,家电下乡等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就是很好的说明。农民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城镇提供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没有城镇作为载体,农民就是有消费能力也无法消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还能孵化出更多的消费量。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业建设,带动城镇工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业餐饮、文化消费等;四、农村城镇化能减少农业水土资源流失、草原过度放牧等问题,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在中西部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在我国中西部,城乡差别较大,东部那种广泛存在的产业集群、由村变镇、城乡和镇村界限模糊的情况,在中西部则不存在。西部地广人稀,民众的创业水平较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有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有些地区交通条件很差,发展小城镇则应该以县城为重点,使之成为一头连接大城市、一头辐射乡村的中介城镇。东部地区依靠经济发展自然形成城镇,而西部地区必须依靠政府的推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前者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后者则是依靠外来的推动。但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必然带来对土地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必须坚持不均衡的发展方式,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在具体执行中,也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农村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非农化等基础工作,使得城镇化能有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对于中西部而言,应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将一些资源大项目放在西部,围绕大项目的供应链,带动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发展工业和农业产业化要给予政策优惠,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加大西部公共设施建设,商业银行积极提供资金支持,逐步实现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的目标。

西部大开发对我们正宗的农民有什么帮助啊~

我也想知道

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这样不会导致东西部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咱们国家的政策是共同富裕嘛。而且西部各省的经济状况很差,贫困地区多,人口多,人口素质较东部差,还有没有解决温饱的情况。
坏处: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不利于生态平衡

急急急!!!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命令和当地人民转变思路的关系...
答:我们不仅要给外资以政策优惠,而且要给东部、中部地区以政策优惠,不仅要给公有经济以政策优惠,而且要给非公有经济以政策优惠。开发西部,不仅要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也要利用东、中部的资源和市场。坚持两个开放,是加快西部开发的必然选择。第二, 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现在西部大开发,应依靠市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答: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5、社会流动性变化加剧 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通过户籍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单位所有制的职业分割,使得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很弱。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发展市场经济,就需要最大限度地...

我想问西部大开发有没有个隐形工程
答:隐形工程就是不能难过直观观察看到变化的工程,我觉得一直以来,国家对于西部落后地方采取的优惠政策就属于是隐形工程,通过结对子帮扶,教育医疗帮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交流,加强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推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整体素质,人民的生活,教育,医疗条件都大大改善,这些好处不是几年内...

划拨土地有什么好处
答:问题三:出让和划拨各有什么好处和不好处 土地如果是出让的,房子在被征占时是要给一定的费用的,而划拨就没有。 问题四:什么是划拨土地 是指县级以上人民 *** 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

现在的年轻人进城不种地,土地撂荒,未来农村该如何发展呢?
答:三、发展一些养殖业 再者是发展一些养殖业,养殖业可以让带动农村的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这样子有利于村民更有心思将养殖业管理好,并且扩大相应的规模,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的人群提供优质的肉类产品的来源。四、发展农家乐体验馆 另外是发展农家乐体验馆,对于农民而言想要发展自身的经济产业,...

如何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答:三是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2005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3倍,比上年扩大了0.4倍。四是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仍呈现出继续拉大的趋势。2005年,居民人均最高收入省与最低收入省的收入之比为...

美国西部大开发有什么经验?
答:美国西部开发开始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展开的,由于是以自发性的开发为主,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虽然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但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解决没有遇到大的困难。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经过上百年的开发,西部实现了与东部经济发展的一体化。2、鼓励移民和人才的流动。在...

中部崛起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答:中部六省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28.1%,其中农村人口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在这一地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助推“扩大内需”这一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部崛起 其次,我们要了解“中部崛起”提出的大背景。

...如果报名参加西部大开发,期满后有什么实在的好处!到底报还是不包名...
答:呵呵,哪里人?如果是西北那边的就报了吧,到哪都是工作生活;如果不是西北那边的话,你的考虑好你是否能适应,别指望什么好处不好处,好处多能轮到你么,只要自己愿意就行。

发展旅游业有什么好处?人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对策?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