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恩难忘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慈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交代了我受业田老师的一般情况;

第二部分(4-9自然段)写“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的情况。记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田老师的神情、行为、言语,而是写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说明田老师的故事内容非常生动,讲得非常传神非常好;

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写我回家乡后和年近古稀的田老师交谈的情景,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老师讲的课一直让作者记忆犹新。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扩展资料:

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而有意义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岸边儒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本命年的回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翌年退学。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被称誉为“神童作家”。



“师恩”文章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交代了我受业田老师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4-9自然段)写“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的情况.记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田老师的神情、行为、言语,而是写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是学兄带学弟描红临摹,可见田老师为了组织好四个班级的学生学习,颇费心思.二是田老师讲山村故事,故事细节那么清楚,足见给我印象之深.三是我听完故事后的反应:“入迷”“恍”“发呆”,说明田老师的故事内容非常生动,讲得非常传神非常好.侧面描写了田老师口才文笔都非常好.3、 回顾全文,升华感情: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写我回家乡后和年近古稀的田老师交谈的情景,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当我感念田老师的恩德时,田老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田老师的话引人深思,我们可以理解田老师是处于谦虚,才不把作者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归功于自己,更可以理解为田老师确实是无心插柳,因为他并没有偏爱某一个孩子,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无论怎样,都反映出田老师人格的高尚.学习最后一段:这是文章的中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第一个树字可以理解为“种植、培植”,第二个树字是培育起来的意思,作者引用这个成语说明培养人才非常不容易,赞颂了教师“树人”的功德.“插柳之恩”运用引用和比喻的手法,歌颂了田老师对我的师恩——“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我终身难忘”一句,作者尊师、敬师、感念师恩的深情跃然纸上.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师恩难忘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通过田老师教育我,抒发了我对田老师的感谢.万之之很简单的哟~

师恩”文章的第一部分(1-3自然段)交代了我受业田老师的一般情况.第二部分(4-9自然段)写“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的情况.记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田老师的神情、行为、言语,而是写我记忆中印象最深...

与其去接受别人的心得体会不如你自己多读几遍,一篇文章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了,我给你一个方法,就看你是否诚心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书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说的不对请你原谅,

第一单元第一课《师恩难忘》课文原文
答:刘绍棠(1936--1997)13岁开始发表作品,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作家。下面是相关的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师 恩 难 忘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

师恩难忘课文如何分段
答:第二大段(3-7节):开学的第一天,田老师根据一首小诗,编了以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后来每讲一课她都如此。第三大段(8-9节):“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并终生难忘。《师恩难忘》是刘绍棠创作的记叙文,文章主题是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而有意义的...

《师恩难忘》优质教案
答:1、这篇《师恩难忘》原文题目为《师傅领进门》。原文的结尾是: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课文将原文的结尾改为: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

《师恩难忘》读后感
答: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师恩难忘》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师恩难忘》读后感1 老师是蜡烛,用自己的心血来教育我们;老师是春蚕,用自己的一生来培养人才;老师是园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浇灌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我读了《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深有感触...

1.师恩难忘这一课里的:老师的”教诲之恩”是指什么
答:师恩难忘这一课里的:老师的”教诲之恩”是指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以及做人的道理。文章节选: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

师恩难忘教案
答: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

师恩难忘六年级作文
答:我无意中曾看到马老师的语文书,上面竟写得密密麻麻!成语解释、课文分析、作者介绍---无一不有!我十分惊讶,也被深深打动:原来老师的备课如此详尽!原来老师如此敬业! 马老师亲切的笑容、关切的眼神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回报马老师的教育之恩! 师恩难忘六年级作文3 记得,曾学过这样一句经典名句...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及板书
答: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4、小结...

我与老师发生感人故事作文
答:爱关心着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里,我衷心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篇二:我与老师发生感人故事 翻开了我的记忆书本,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我认为最感人的故事是我与体育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这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在一次体育课上,我在跑步。突然,我被对面的同学...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作者信息。
答:刘绍棠(1936—1997),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1936年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岸边儒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在中学读书时开始发表独创作品。1951年曾经在河北省文联工作。195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本命年的回想》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3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