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找的投资氯乙酸生产,我对这方面不了解,请问现在这个的形势及前景如何? 阿克苏诺贝尔(泰兴)和阿科玛(常熟)哪个发展前景更好一点?

作者&投稿:才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JGY410.015.htm

  氯乙酸需求市场和发展前景
  氯乙酸(MCAA)作为活性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除莠剂)、医药、染料、油田化学品(钻井汉)、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塑料稳定剂)、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电镀、香料香精等领域。其最大用途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次是生产巯基乙酸。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氯乙酸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氯乙酸生产主要有两种工艺。一是醋酸在硫或红磷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氯化。生成一氯乙酸(MCAA)和二氯乙酸混合物。>99%纯度的MCAA可用结晶法获得。二氯乙酸通过采用氢气和钯催化剂,可通过脱氯化选择性地转化为MCAA。另一路线是三氯乙烯用酸(典型的用硫酸)水解,波兰使用此法,其缺点是产生磺化副产物和需使用较昂贵的原材料,波兰的装置已于2000年关闭。其他路线包括氯乙酰氯水解和亚乙烯基氯氧化,现尚未实用化。其他新技术也在开发之中。
  目前世界上氯乙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年,实际产量约为50万吨/年,西欧是世界上氯乙酸的主要生产地,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有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德国赫司特公司和法国的阿托公司等。目前,西欧氯乙酸的产量在25万吨/年以上,约占世界氯乙酸总产量的约5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除草剂等,另有相当部分的氯乙酸出口;东欧氯乙酸的生产能力约为10万吨/年,其中俄罗斯的生产能力约为8.0万吨/年;美国氯乙酸的生产能力在5万吨/年左右,另外,南非及南美也各有3万吨/年左右的氯乙酸生产能力;亚洲氯乙酸的生产国主要有日本、印度和中国,生产能力总计约为12万吨/年,其中日本氯乙酸的市场需求量约为6万吨/年,生产厂家主要有日本电气化学公司(生产能力达2.7万吨/年)等。
  国内氯乙酸主要用于农药、医药、石油化工、染料、日用化工等行业,2001年国内氯乙酸消费结构为农药占58%左右,羧甲基纤维素约占15%,制药工业占11%左右,染料工业约占10%,其他方面占6%左右。2002年我国氯乙酸需求量为10万吨,消费比例:农药占50%、羧甲基纤维素占18%、医药占12%、染料占9%、其他占11%。据预测中国用氯乙酸作原料的农药、医药、羧甲基纤维素等行业近年内都会有较大的发展,氯乙酸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1)用于农药: 氯乙酸可用于制备乐果、氧化乐果、二甲四氯、甲基胺、丁草胺、克草胺、硫氰乙酸等20个左右农药品种,近年来中国除草剂发展迅速,随着中国农药工业结构调整,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在农药行业中的比例。而且中国农村对价格适中的传统杀虫剂乐果等需求将稳中有升。因此预计未来5年内农药行业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将以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2002年需氯乙酸约5万吨。
  (2)羧甲基纤维素: 氯乙酸是生产羧甲基纤维素的主要原料之一,1999年消耗氯乙酸约2万吨,随着中国油田开采大多处于多次采油期,油田钻井用泥浆助剂羧甲基纤维素将大幅度增长,加之羧甲基纤维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预计未来5年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年均增长率10%的速度增长,2002年羧甲基纤维素消耗氯乙酸约3万吨。
  (3)医药:氯乙酸可生产巴比妥、维生素、咖啡因、茶碱、肾上腺素、氨基酸等药品。1999年用于医药行业的氯乙酸消耗量为5000吨,预计未来5年医药工业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10%的速度递增,2002年消费氯乙酸约6000吨。
  (4)染料:氯乙酸主要用于合成靛蓝、萘氨基乙酸等产品,近年来氯乙酸在染料工业中应用增长也较为迅速,主要由于靛蓝的出口形势看好,随着世界染料工业中心的东移,中国已成为全球染料生产与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1999年染料工业消耗氯乙酸约4400吨,至2005年染料工业对氯乙酸的需求将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2002年染料消费氯乙酸约5000吨。
  (5)化学合成: 由于氯乙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适合参加各种化学反应,其在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特别是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1999年化学合成消耗氯乙酸约8500吨,至2005年将以年均7%~9%的增长速度增长,2002年化学合成消耗氯乙酸约1.1万吨。
  (6)其他:氯乙酸还可以合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醇酯类、柔软剂、钙皂等,而且其他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其他方面1999年消耗氯乙酸4000吨,2002年需求氯乙酸约4500吨。
  综上所述,2002年中国氯乙酸的总需求量达到11.65万吨。
  在农药行业,近年来除草剂发展迅速,随着结构调整,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比例。另外,一些传统的比较适合国情的农药需求和出口形势仍然看好。估计2005年国内农药行业约消耗氯乙酸6.5万吨。羧甲基纤维素,随着我国油田开采大多处于多次采油期,油田钻井用泥浆助剂羧甲基纤维素需求将大幅增长,加之羧甲基纤维素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将成为氯乙酸消耗增长最快领域之一。预计2005年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将消耗氯乙酸约3.5万吨。医药和染料行业,氯乙酸目前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传统产品,这些产品国内需求和出口量较稳定。随着以氯乙酸为原料的新型医药和染料品种开发,今后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05年将消耗氯乙酸约1.7万吨。化学合成,由于氯乙酸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适合参加各种化学反应,其在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特别是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预计2005年化学合成将消耗氯乙酸约1.3万吨。其他方面对氯乙酸的消耗也在稳定增加,预计2005年约消耗氯乙酸5000吨。预计2005年国内氯乙酸需求约13.5万吨,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10%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的需求,将给氯乙酸工业发展提供保证。

氯乙酸可用于农药、医药、染料、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等。近几年来,我国氯乙酸消费量不断增加。2000年全国表观消费量为13万吨,2003年增长到17.4万吨,2004年进一步增加到20万吨。预计2008年,全国氯乙酸总消费量将达到30万吨,其中农药、羧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淀粉是其主要消费领域。

2004年,农药领域对氯乙酸的消费量约占其总消费量的35%。在农药领域,氯乙酸可用于生产杀虫剂乐果、氧化乐果等,除草剂2,4-滴丁酯、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克草胺、硫氰乙酸、萘乙酸、萘乙酸甲酯、稻瘟灵、草甘膦、对氯苯氧乙酸等。2000年国内农药行业对氯乙酸的需求量约4.5万吨,2003年约6.2万吨,2004年约7万吨。随着农药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大农场等机械化使用除草剂代替了人工除草,促进了国内除草剂生产。另外,近年农村对杀虫剂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预计2005~2008年,我国农药行业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将达到10万吨。

预计2005~2008年,我国有机合成及其他方面对氯乙酸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11.9%的速度增长,2008年需求量将达到8.4万吨。(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

一、 中国氯乙酸的生产概况
1,现状
(当前总规模;近年总产量;主要生产企业产品规模及近年产量、产品
规格、技术路线、改扩建情况、新产品开发情况、联系方式;在建拟建
新项目)
2,发展趋势
二 中国氯乙酸的生产方法(产品工艺技术路线)
三 中国氯乙酸的应用
四 中国氯乙酸的消费(消费总量、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消费地区、市场价格;年需求量、需求
规格、联系方式);
1, 进出口(进出口数量、价格、进口来源及出口流向、贸易方式等)
2, 市场表观消费量
3, 消费构成(主要消费领域及消费量)
4, 市场销售价格(近年来市场价格变化及分析)
五 我国氯乙酸的需求:
(消费总量、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消费地区、市场价格;年需求量、需求规格、联系方
式)
六 加入WTO后,中国氯乙酸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七 建议
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市场竞争特点、主要厂商的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的先进性与市场适用性、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及发展
趋势)
八、国家相关政策
(具体内容以实际报告为准)

本报告长期跟踪国内重点行业的发展,对一些行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的深入程度,公正独特的观点,反映行业本质特征等方面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它是公认的投资、生产、研究等方面的权威参考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5大特点:
(1)权威性:研究人员以国家权威数据为基础,深入研究。通过对产品的长期跟踪,研究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
(2)指导性:由于对每个产品的充分研究,从投资上、市场价值上等方面做出权威的研究结果,对产品(项目)投资、市场管理具有指导性。
(3)专业性:深入地对每一个产品进行研究,从基本概况,投资、生产、市场,消费,技术,政策等方面对每一产品进行专业研究。
(4)深入性:每一份产品报告,都是通过长时间的深入调查,与权威专家沟通,并且有权威专家指导进行 ,每份产品报告不仅在数据上进行深入研究,而且有必要的情况下,到实地考察,充分挖掘个体的特点,来反映整体的运动趋势。
(5)有效性:通过对产品的深入研究,尤其在个案研究过程中,不仅发现新的具有投资价值的产品与项目,同时也发现一些企业或投资的误区

以上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望你成功!! (*^__^*) 嘻嘻……

恭喜发财~~ :)

现在的利润大约800元/吨。

医药中间体的行业现状分析~

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辉煌医药中间体行业现已基本进入成熟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彼此都在拼最后的一点力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生存者同时受到各种传说以及与其它因素的诱惑又不断有新的投资者满怀“淘金”梦想进入该行业然而随着国家要求制药企业进行GMP认证以及各种海外认证的兴起医药工业的投资规模呈几何级数般上升如何使有限的资金与精力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成为了每个医药中间体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其理念即每个生产企业没有必要做到大而全应该将资金与精力集中于自己所擅长的行业和领域其它配套的物资与条件可以由社会协作完成通过形成一条产品链使合作双方实现共赢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制药行业将一些初级产品的加工如溶剂回收等工作转交给协作企业完成以后又逐渐将一些有一定污染和危险性的产品转交给化工厂生产如生产青霉素使用的苯乙酸氯乙酸在石家庄附近自上世纪7080年代就出现了大量为华北制药配套生产苯乙酸和氯乙酸的小型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加深制药企业逐渐将一些附加值较高的技术难度较大的产品也转给化工厂生产如生产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的氨噻肟酸AE-活性酯三嗪环四氮唑乙酸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HO-EPCP等产品这使得该分支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成就了一批产值上千万至亿元的医药中间体企业如浙江永宁制药厂抚顺美强制药厂浙江横店得邦集团山东睿鹰集团山东金城化工厂等众多企业 目前该行业已经发展到与制药企业更紧密的合作阶段由生产医药中间体的厂家直接合成出原料药(有菌粉)并将产品以化工产品的形式出售给制药企业进行精制后再作为药品出售医药中间体行业可以将产品链进一步延长增加了产品的利润和提高了销售的稳定性而制药企业减少了投资将有限的资金与精力放在自己所擅长的无菌分装由于医药中间体行业没有医药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不可能与制药企业争夺市场因此双方的合作有一定的互补性 近年来医药中间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引起许多投资者的垂涎全国各地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同时又以近似的速度被淘汰出局众多从事医药中间体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也纷纷以各种形式介入该行业但随着相应企业的倒闭也纷纷退回这个行业的发展似乎有如潮起潮落带走了众多失败者的匆匆背影笔者作为众多失败者中之一经过从容的反思窃以为参与该行业的众多人力与财力之所以如此“来去匆匆”并非该行业已经发展到遇上了新的瓶颈而主要仍是因最为基本却又往往被众多“淘金者”所遗忘的条件没有具备而受到制约以下为笔者所认为之医药中间体企业成功的几大必备条件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商场如战场在目前的形势下没有一千万的资金在医药中间体行业内是没有生存的机会的尽管资金是商场上不变的核心问题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已经发展到今天如此激烈的程度根本不给新企业以从容发展的机会参与者更应该谨慎考虑该行业内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很严而且处于不断发展中因此要求生产医药中间体的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而且在产品线延长之趋势已经日益明朗的今天如何迎接来自上游企业不断提出的试制新产品要求已经是横亘在医药中间体企业面前的技术难题如何有效地解决此难题正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仅仅依靠“挖墙脚”的办法从其他企业偷技术偷人才只能解一时之急而不是长久之计人间正道是沧桑鸡鸣狗盗之徒岂是栋梁之才?有了资金有了技术可以生产出产品了但只有将产品销售出去并及时收回资金方可以进行再生产由于医药中间体行业与制药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产品的销售也十分微妙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企业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具体内容包括:直观的厂容厂貌生产车间与实验室设备产品包装与质量无形的包括技术力量售后服务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因此综合的市场背景也属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当万事俱备之后剩下的就是“人”的问题了当前的医药中间体企业普遍存在用人难题为了维持企业的长久发展应该采用自己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工资股份奖励股票期权等多种经济手段将职工特别是关键职工的长期利益与企业的效益联系起来以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面以氨噻肟酸(包括AE-活性酯)产品的发展历史为实例来探索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规律与成功经验 氨噻肟酸是生产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目前使用氨噻肟酸的头孢类抗生素已经超过了10种每年国内的产量超过400吨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进行头孢类抗生素开发的企业主要有四川乐山长征制药四川省抗生素研究所和东北制药总厂但是最早将该产品工业化的是长征制药最早开始研制并生产氨噻肟酸的厂家是浙江黄岩永宁制药当时氨噻肟酸的市场价格高达60余万/吨此后又有横店得邦石家庄三通工贸公司等单位开发氨噻肟酸产品当时的工艺相对比较繁琐原料成本在20万/吨左右但是市场的需求量只有3-5吨左右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原来工艺是每进行一步反应都需要将产物蒸馏提纯不但造成工艺路线时间长而且还使得反应收率降低通过改用一种溶剂进行全部反应逐渐使成本降低到15万左右产品的价格也降低到30万/吨以内在这个阶段主要矛盾是市场销路很小因此国内并没有大批量的生产厂家竞争并不激烈随后石药集团福抗集团与鲁抗集团的7-ACA项目相继投产国内7-ACA供应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在1999年前后国内的头孢类抗生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先后有哈尔滨制药东药总厂华药河南开封制药河南东方制药广州白云山制药珠海丽珠集团珠海联邦集团深圳九新药业深圳海滨制药等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加入头孢类抗生素大战使得国内对氨噻肟酸的需求量成倍增长各种生产厂家纷纷扩大生产能力新的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在找到技术和销路后也纷纷投资建厂加入氨噻肟酸的生产行业同时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医药中间体供应国国外各大制药公司纷纷从我国采购氨噻肟酸制药企业将原来购买氨噻肟酸自行制备AE-活性酯的生产也转交给医药中间体行业由购买氨噻肟酸改为直接购买AE-活性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制药企业又已经开始向医药中间体的生产企业购买原料药了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生产氨噻肟酸的企业超过20家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首先引起的是技术革新成本不断下降截至目前国内氨噻肟酸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到不足5万/吨AE-活性酯的生产成本由原来的40余万/吨降低到目前的不足16万/吨尽管各个厂家都在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技术保密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一般都在2~3年内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如果企业没有较好的开发能力往往很难在中长期内跟上成本与价格下降速度那么匆匆出局也就成了必然现今氨噻肟酸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使得一些较早进入该行业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经根据自己的技术力量与资金有选择地放弃了一些产品的生产如河北金通医药化工是国内较早生产氨噻肟酸(包括AE-活性酯)的企业但它现在已经放弃了该产品的生产集中资金生产自己较擅长的三嗪环并且将其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达到5吨/月是最初设计能力的10倍以上相反山东金城化工则停止了三嗪环的生产而集中资金用于生产氨噻肟酸和AE-活性酯使其产量分别达到70吨/月和50吨/月 尽管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氨噻肟酸与三嗪环出现脱销的现象但是对于新建企业来说是没有多少机会可乘的因为生产这些产品是综合实力的一种较量新入行的企业在各个方面很难与这些老牌企业抗衡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又会将一批企业淘汰出局【经验】依托“航母”控制资金链战略诚信合作主攻“精”品分析国内如抚顺美强制药浙江永宁制药等目前比较成功的医药中间体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触动首先从这些企业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在建厂初期就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制药上一个成功的医药中间体企业犹如一只较小的舰船只有与大型制药企业的航母组成联合舰队才可以不断发展壮大抚顺美强制药首先依托三九集团使产品有了稳定的销路而且资金回笼有了保证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企业又与上海先锋制药达成合作协议成功地进入制药领域浙江永宁制药作为国内医药中间体的龙头老大更是棋先一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与山东某制药企业联合生产头孢三嗪目前国内各企业间的拖欠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没有雄厚的资金来弥补资金流的堵塞也很难在该行业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河北某企业是国内较早进入该行业并且拥有一定影响的企业但由于多年来受流动资金的困扰一直没能做大做强因此企业必须有一定的融资能力或者与下游用户结成紧密联盟使得产品销售与资金回笼都有保证在此方面成功的企业如抚顺美强制药厂它依靠与三九集团的良好关系迅速发展成产值上亿的大型企业;或者发展外贸优势加强外销力度避开国内“三家债”的困扰成功的实例如浙江永宁制药厂其产品大量出口避开了国内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在进口四甲基胍价格高达35万/吨时吉林省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研制出该产品但它却以非常低的价格供应哈药集团随着该产品的国产化其价格也随之降低到10万元以内从短期效益来看该公司损失了一大笔利润但是该公司赢得了哈药集团的信任现在哈药集团已经将其小试基地建在该公司而且长期购买该公司生产的四甲基胍因此四平市精细化学品公司最终还是取得了更大更长久的收益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与诚信的态度是国内医药中间体企业目前急需学习的有些企业考虑到自己资金比较少为自己设计了一条小规模多品种的经营路线但事实无情的击碎了这种梦想:小规模不会产生大量的效益而多品种所投入的大量研发费用将企业拖入困境中医药中间体产品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的产品开发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没有相当的资金与技术力量支持开发成功的几率很小作为企业首先应该有一个或几个销路稳定的产品作为企业生存的必要保证然后才可以开发一些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作为技术储备 投资:避免与强手冲突走改造路线目前国内生产头孢类抗生素母核7-ACA的厂家包括石药福抗鲁抗等已经将国外7-ACA占据国内市场的形势完全扭转过来了国外生产厂家已纷纷退出国内市场造成目前国内7-ACA的供应十分紧张而国内头孢类抗生素的消费市场已经成熟因此带动了国内头孢类抗生素用中间体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这样的形势又将引起新的一轮投资高潮但是由于以上分析的种种原因新投产的企业是很难与老牌企业进行竞争尽管目前一些老牌企业已经停止了一个或几个品种的生产但是恢复生产是很容易的因此说国内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市场尽管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对新的投资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风险由于目前头孢类抗生素市场日益火爆造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产品价格低迷因此进行青霉素改造以合成新型抗生素也是一条不错的投资路线如美洛西林阿洛西林哌啦西林等由于其疗效好价格低原料供应充分而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将青霉素改造为头孢类抗生素的母核如7-ADCAGCLEGEO等也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投资这些产品可以避免与成熟强大的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按照城市的实力肯定是常熟好,企业的话阿科玛更有实力。建议是到阿科玛

废电池可以回收马?
答:用废纸屑水解生产粘结力强的浆糊,其方法是将干净无油墨的纸屑(1份)放入氢氧化钠(0.1份)中浸泡24h,经搅拌溶解,再加入氯乙酸(0.35份)和碳酸钠(0. 1份...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可以,但是要专门的回收机构才可以回收,因为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泄漏,会造成污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