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在反应中是倾向于变得稳定还是反应多次后达到了稳定状态? 根据所学原子结构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趋向稳定结构的知识解释 为...

作者&投稿:龙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纯属考虑原子的话,当然是倾向于变得稳定啦~因为稳定的概率比较大,所以一切都倾向于以概率大的形态存在。因此,不考虑其它因素,原子是倾向于变得稳定的。
但实际情况,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原子倾向于稳定。但分子等也要倾向于稳定,这就自然会有矛盾,因而,原子在反应多次之后,有可能变得稳定,有可能变成不稳定的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总有某些东西变得更稳定,而某些东西变得相对不稳定,这是以小换大。因此,原子反应多次后也不一定达到稳定状态,就是其处于稳定状态,也会变得不稳定。
从宏观上讲,那就是全局的概率小向着概率大的方向前进(熵增原理),其中有以牺牲小的稳定性换取大的稳定性的。
因此,如果仅考虑原子这一物体,其是倾向于变得稳定的。但实际情况是,它是否变得稳定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核反应例外。因为放射性核素,其不稳定性太大了,因此对于它来说是有意义的。
如果跟核反应比较的话,那也可以说明,原子是倾向于稳定状态的。而一般存在的原子都已经是稳定状态了。因而,它在化学反应中,也基本是稳定状态。也就不存在反应多次后是否达到稳定状态的说法。
这两种想法的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前者是肯定的,而后者是否定的。
好像有点啰嗦了~~~不好意思~~

个人理解,化学反应中不是单个原子变稳定,而是整个体系变稳定。也就是说,反应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一中稳定的化合物,但是体系的能量变高了,稳定的那种形态会继续发生变化。

稳定性不变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都会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生物是分子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中的原子无时无刻不在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证明的就是这一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压强,湿度等等。理论上来说是每一种状态都能达到,但是不稳定的状态需要很高的能量才能达到,而稳定的状态很容易达到,从几率来说,不稳定状态可以忽略。所以我们就说是物质处在稳定状态。
钠离子是碱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原子,失去一个原子后,最外层成8个电子状态,形成稳定结构。相对稳定状态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合反应,比如钠和氯形成氯化钠,就是在离子状态下的,但是形成的物质不是完全的结合在一起,在溶液中易电离。
带点就是因为原子的离开与得到,反应也主要受此影响。

原子种类及质量主要是由原子核决定的,化学反应只涉及核外电子,所以原子种类不便;如果在反应中有电子得失,质量会有微小变化,对于氢原子,这种变化最明显,约为1/2000,其他的相对更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可以说质量没有改变(我个人感觉题不严谨)。

氢离子与硫离子能共存吗
答:这个反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氢离子和硫离子之间存在电负性的差异。在化学反应中,电负性是指原子或分子对共享电子对的吸引力。由于氢原子的电负性较低,它倾向于接受电子,而硫原子的电负性较高,它倾向于给出电子。因此,当氢离子和硫离子相遇时,它们会倾向于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硫化氢,这是由两个氢...

为什么在有些反应中可以出现质子转移
答:别的不知道,在有机反应的机理中是常出现质子转移的,大部分的原因都是H+转移后可以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比较经典的如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

为什么原子中存在中子? 中子在原子中有什么意义啊?
答:①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在做了用α粒子轰击硼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②单独存在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16分,它将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ν。 ③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原子核内的中子是稳定的。 ④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容易打进原子核内,引起各种核反应。 ⑤中子的自旋量子数为1/2。 ⑥中子包...

原子的氧化性是从何而来的!
答:要注意氧化性并不是由电磁引力引起的……当电子层被充满时,整个原子的能量会减少(原子变得更加稳定)。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物质倾向于变为能量更低,更稳定的形态(熵值向高处发展,焓值向低处发展)。得失电子是一种化学反应,有焓变的现象。从这个方面来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的天性。恩……不知解释...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答:(1)表中 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12号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17号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12号与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吗
答: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比如高锰酸根么么(MnO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被还原为二价锰离子(Mn2+),羧基(COOH)可以被还原为羟甲基(CH2OH)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原子在反应中易
答: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上述②④中质子数都是11,属于同种元素,故上图表示三种不同元素;B、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所以化学反应中易失掉最外层的2个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C、①中质子数为8,属于氧元素,④的质子数是12,是镁元素,③的质子数是11,是钠元素,所以①是非金属元素,③④属于...

原子弹中的中子源怎么得到,怎么能让它在原子弹中保持稳定?
答:2. 在原子弹中,中子源在启动前处于屏蔽状态。此外,反射聚焦镜也未旋转至最佳角度。这些启动机制由定时器等装置控制,因此,在未接收到起爆指令前,中子源在原子弹内部是相对稳定的。3. 放射性同位素如锎-252是常用的自发裂变中子源。这些同位素在进行自发裂变时会发射中子。锎-252这类中子源通常直径在...

如何区别中子和质子
答:3、稳定性不同。单独存在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约为16分钟,而质子是一种稳定的、不衰变的粒子,寿命大于10的35次方年。4、应用范围不同。中子可以产生中子核反应,可以制备中子弹核武器;而质子常被用来在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

硅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得电子还是失电子
答:既有得也有失 根据他在元素周期表是14个 所以电子排布为2 8 4 4个是相对稳定的,估计两种都有可能,但查了查小于4时元素易失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 你这个记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