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名胜古迹 句子 描写风景名胜句子

作者&投稿:钱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庆的名胜古迹:

巫山古人类化石遗址

铜梁文化遗址

【巴蔓子墓】位于重庆古城内渝中区莲花池。墓呈六边形,边宽2.65米,通高2.3米,全部石封。正中墓碑高1.5米,宽1米,篆书"东周巴将军蔓子墓",上款"中华民国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荣县但懋辛题"。是一座传闻已久的传说墓,现在还没有任何实物资料说明它是东周时期的古墓葬。战国时,巴国内乱无力平息,将军蔓子向楚国求救,允诺事成当酬让三城。楚国出兵帮助巴国平乱后,索取城池。蔓子以国土不容割舍,又不可食言,乃自刎,以头谢楚。楚王感动,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卿礼葬其身。巴蔓子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敬仰,但巴蔓子的身首究竟葬在什么地方,还有待于考古发现。�

重庆旧城垣

白帝城

张飞庙

盘石城

【大足石刻】北山摩崖石刻、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石门山、妙高山、舒成岩、多宝塔摩崖石刻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西北160公里处大足县境内。以佛教造像为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石刻造像5万多尊,分布于40多处,反映了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特征,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唐宋雕刻艺术史。北山造像近万尊,长500余米,共编为290号龛窟,开凿于唐景福元年(892),到南宋绍兴历时250多年建成。既体现唐雕人像风格,又具宋塑风貌,其136号内的普贤菩萨,温柔娴静,典雅端庄,被中外游人誉为"东方维纳斯"。宝顶山全部造像1.5万多尊,设计精巧,内容连贯,由19组佛经故事一气呵成,无一雷同。有高达7米的"华严三圣",长达31米的"释迦涅磐圣迹图",占岩面近100平方米的"千手观音",以及"圆觉洞"造像,气势雄伟,表现出中国古代雕塑家们科学地运用力学、采光透视原理,因材施艺的卓绝技巧,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宝藏。�

慈云寺

【白鹤梁题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东北120公里处涪陵城西长江中的天然大石梁山,东距乌江与长江汇合处一公里。石梁仅冬春季偶尔露出水面。相传,唐代白石渔人和尔朱仙于梁山修炼,后同乘白鹤飞升,白鹤梁因此得名。石梁中段水际,唐代刻有一对线雕鲤鱼。凡石鱼出水,其年即是丰年,远近引以为奇观,历代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人留题纪胜。在5000多平方米岩面上,现存题刻163幅,计1万多字,还有石鱼14尾,题刻人姓名全者500余人。题刻中以宋代居多,次为元、明、清三代和近现代。这些题刻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上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为利用长江进行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城市、桥梁建设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又是珍贵历史文献,有的可补史书阙误;还具有较高书法和文学艺术价值,是世界水文史上的奇迹。�

涞滩摩崖造像

潼南大佛寺
【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设于此。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清乾隆十七年(1752),因前殿坍圮,改建龙神祠。后又称罗汉寺、古佛岩。清光绪十一年(1885),隆法和尚重修庙宇,并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泥塑五百罗汉,方改名罗汉寺。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炸毁,后修复。"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重塑。始建时的园池古迹今已湮没,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有卧佛涅�NB14C�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多为唐、明两代瑰宝。�

西山碑

塔坪寺石塔、铁塔

荣昌许溪沙坝子宋墓

涪陵碑记桥

合川石拱桥

南川龙岩城遗址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城东北90公里处合川市钓鱼山上。钓鱼山海拔391米,枕嘉陵、渠、涪三江之口,南、西、北三面据江,峭岩拔地,形势险绝而壮丽。南宋晚期,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府知事为抗击蒙古军队的进犯,采纳播州冉�、冉璞兄弟的建议筑城钓鱼山,并徙合州及石照县治于其上钓鱼城倚山为垒,东西长1596米,南北宽960米,城内面积2.5平方公里,是迄今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现存8000千米城垣、8道城门、水军码头、炮台、元帅府、宋军营、阅武场、插旗山、飞檐洞、皇洞、皇宫、水阁凉亭、兵工作坊、拱桥栈道、王坚记功碑、脑顶坪(蒙哥中炮风处)、天池、泉井等宋代军事、生活设施遗址。还有唐代以来的悬空卧佛、站佛、千佛石窟、石曼卿"佛号"摩崖、《飞舄楼》碑、三圣岩、护国寺、忠义祠和钓鱼台、插杆石、古桂树、薄刀岭、天泉洞、三龟石、鱼城烟雨、鱼山八景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天祥、刘克庄、杨慎、张佳胤、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名家所赋题咏脍炙人口。�

弹子石摩崖造像

江津大佛寺

石宝寨

湖广会馆

马龙山摩崖造像

赵世炎故居

红岩革命纪念馆

育才学校旧址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城西北80公里处合川市草街乡凤凰村古圣寺内。1939年由教育家陶行知创办,旨在招收因战争流离失所的难童。初有学生70余人,后达到300余人。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哲学、常识、音乐、体育等课程。学校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大力支持,聘请了贺绿汀、翦伯赞、郭沫若、田汉、茅盾、周谷城、姚雪垠、秦邦宪等知名人士任教,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1948年迁重庆红岩村。1949年后迁谢家湾,改名重庆第二十中学。1981年恢复原名至今。�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邹容烈士纪念碑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人民解放纪念碑

黄山陪都遗迹

重庆市自然、历史博物馆

宋庆龄故居

双桂山

缙云山风景区

四面山风景区

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

大宁河小三峡

马渡河小小三峡

嘉陵江小三峡

芙蓉洞


鹅岭公园

山城夜景

东温泉风景区

小南海

仙女山

天井峡地缝

小寨天坑

万盛石林

南温泉风景区

北温泉风景区

新巴渝十二景和重庆小十景

描写重庆的文章:

重庆是死过又复生的城市。历史的多种偶然性和某种必然在这里重合。 1997年重庆直辖,这样的历史机遇,使笼罩在四川行政架构下郁闷多年的重庆得以畅快地呼吸。重庆迫不及待地寻求与世界接轨的途径,然而它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却让这个城市象火锅一样,成了大杂烩。

让这座城市难逃宿命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性格。“前行的坚韧性、开放的接收性、探求的创新性、务实的操作性……;盆地的狭隘性、无根的漂浮性、江湖的混杂性、行为的粗痞性、心理的狂躁性……”两种矛盾的作用力在重庆的体内同时发生着作用,于是重庆只能是重庆。但是重庆人不甘一次次归于平庸,这次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成为一个可以比肩香港,至少是上海的城市,至于再向上,谁也没有办法评判它可以或者不可以。

告别四川

要谈论重庆,就没有办法不从它与四川的渊源谈起,也没有办法绕开成都。重庆人强烈的地域自省意识,让他们与成都之间的口水战延绵不绝。自觉在四川受尽了委屈的重庆不仅仅是把“巴山蜀水”改成了“巴山渝水”,而且发布了全面的“独立”宣言。“渝菜”这个准备升级为第九菜系的宏伟蓝图,在重庆人的心中无限膨胀。“江湖菜”期待着名正言顺的升格。拿出骄人的GDP成绩,环抱着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的重庆仿佛意识到自己有了超越成都的资本。但是有专家指出,重庆宣扬的“巴文化”实际是不成体系的。它并不是一个有着历史传承的规模化组群。

直辖八年,相信很多人还习惯性地将重庆划归四川。外地人没有办法区分成都方言和重庆方言,而且川东、川西的地域界限对外地人而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没有人会追究今天吃的是重庆火锅还是成都火锅,又麻又辣的口味被习惯性地定义为川菜。对于这样的现状,成都安之若素,而重庆则扯开自己的腔调重申自己的重庆性而非四川性。有媒体说,两城之间的口水战,在双方看来是较量,在外人看来是调情。

的确,渝蓉之间的口水战早已经演变成一种对抗性的游戏。重庆人仿佛是为了争口气,而成都人也乐得这样的纷纷扰扰。重庆的优势在于摩托车、汽车产业以及能源和物流方面,这与成都毫不重叠甚至与对方的金融、旅游商贸等互为补充。这样的事实让重庆的中心之争毫无意义,而自己希望脱离四川而获得真正新生的愿望,也难以得偿。

“时空”崇拜

但是重庆没有放弃尝试和努力,他们似乎预感到可以用速度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重庆在由工业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变时,毫无争议地出现了对“时空”的崇拜。“八小时重庆”和“半小时主城”让重庆不再是个因山水的阻挡而独行的城市。

与此同时,渝中半岛九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起400多幢高层建筑。重庆世贸中心的262米的高度更是西南第一高度。规划中的万豪国际金融中心的高度达到320.4米。渝中半岛还将迎来100多幢高楼。重庆用自己习惯的热辣方式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重庆楼盘的名字都很有霸气“纽约·纽约”“曼哈顿”而且争相与CBD产生联系。重庆热衷用这种建设的火热情绪来宣扬城市,也急于通过这种快跑的形象来宣告自己的位置。当成都人悠闲地享受生活的时候,重庆人早已不认为悠闲是一种享受。重庆的慢生活被大家一起抛弃了。“十八梯”的步调会成为历史。

重庆也同时感到自己求名而不得的主要原因,还来自于它只喜欢埋头做事的风格。为了尽快抹去工业社会的印记以及影响,重庆形象的包装工程也被启动了。重庆委托国际知名的设计机构为自己设计形象标志;耗资1200万元为渝中半岛规划设计方案招标;创办英文刊物《魅力重庆》;为自己宣扬的“巴文化”定制《文明的记忆》并在美国播出;为了迎接10月中旬在重庆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耗资1.5亿元为整个城市美容。

重庆的原创精神让它有了非同一般的味道。他们的原创精神这个内陆的城市前所未有地引领着潮流。四川美术学院的做法是,率先将卡通动画变成自己的教学内容。于是就有四个年轻的学生获得Cosplay比赛的冠军,并创立令人惊羡的动漫服饰品牌“幻忆堂”。

到底什么是重庆?这个问题不仅外人,就是重庆人也无法明确回答。他们相继拒绝了美女以及“棒棒”作为自己城市的名片,那么要拿什么作为城市的竞争力,并无定论。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是成功的首要元素。但是重庆自身太多的可能性让重庆有些不知所措。

从清初“湖广填四川”开始到民国初年的移民史。重庆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移民城市的命运。300年前的重庆人口不到九万人,而大量移民的涌入对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也造成了重庆的多样性这一事实。

重庆的创新和怀旧矛盾地并存。如果说吊角楼、“棒棒”以及十八梯是重庆的旧貌,那么高楼一定是重庆的新颜。但是谁都知道旧貌和新颜对重庆一样重要。谁也不要看到一个拷贝的香港二号或者上海二号。而事实上重庆人张扬的性格特点已经注定它的发展不会是一条克隆之路。重庆人已经成功地改造了很多事物的气质,什么都容易沾染上重庆的火爆气质。在重庆很难找到一间安静的酒吧,因为重庆的酒吧不知不觉地已经具备了火锅的一些特性,集消遣、娱乐和发泄为一体,一切都要火爆、热烈和过瘾。

因为独特的地形地貌,重庆人的居住地也因山头的平地“坪”而有“各自为政”的味道。每个坪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难以形成统一意识。

而让重庆无法回避的特性还来自于它水陆码头的事实。码头上人来人往,船把人和货物运来,又把人和货物运走,码头上热闹非凡,但没有让人长久逗留的引力。重庆的码头上有无数的文人走过,为的只是登船下江。码头文化是一种嘈杂而无沉淀的文化。有一个笑话说重庆人买报纸先看哪种报纸的版数多,因为他们要拿报纸来包东西,版数多的才划算。重庆的报刊种类不少,甚至还有许多内部报刊,但发行量都不大,这也合符重庆人广种薄收的性格。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性以及可改造性让重庆的未来充满悬念,所以至于重庆要展现什么仿佛已经不再重要,大杂烩也许就是重庆最好的出口。

4(5)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729105.html?fr=qrl3

重庆的名胜古迹:

巫山古人类化石遗址

铜梁文化遗址

【巴蔓子墓】位于重庆古城内渝中区莲花池。墓呈六边形,边宽2.65米,通高2.3米,全部石封。正中墓碑高1.5米,宽1米,篆书"东周巴将军蔓子墓",上款"中华民国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荣县但懋辛题"。是一座传闻已久的传说墓,现在还没有任何实物资料说明它是东周时期的古墓葬。战国时,巴国内乱无力平息,将军蔓子向楚国求救,允诺事成当酬让三城。楚国出兵帮助巴国平乱后,索取城池。蔓子以国土不容割舍,又不可食言,乃自刎,以头谢楚。楚王感动,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亦以卿礼葬其身。巴蔓子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深受人们敬仰,但巴蔓子的身首究竟葬在什么地方,还有待于考古发现。

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缙云山风景区

四面山风景区

金佛山风景名胜区

长江三峡

大宁河小三峡

马渡河小小三峡

嘉陵江小三峡

芙蓉洞


鹅岭公园

描写名胜古迹的句子~

在丹霞地貌的山峰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那石阶小道像一架云梯,从天空中斜插而下。又窄又陡的石头台阶,只能容得下两个人走过去。我们顺着台阶先到东面,那儿有许许多多鹅卵形的小山丘,小山丘色彩斑斓,仿佛是画家有意画下的彩虹桥似的,各个山丘大小不同,色彩层层也不相同。
远远的便看见,长城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山陵上。 爬上长城,看着人群来来往往,我心中便产生一种好奇心,从高出往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于是我便随着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见了许多外国友人,想必他们也是久闻长城的大名,想来看看长城是怎样的壮观,宏伟.过了一会,我看见一个小房子似的堡垒,原来那就是烽火台,敌人来时,用来点狼烟的,这不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由山门入内,一弯清水环山一周。拾级而上,胜迹遗踪目不暇接。虎丘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传说故事。前后山景物,现存的千人石、剑池、白莲池、云岩寺塔、双井桥等名胜古迹即达50多处。无论春晓、夏日、秋月、冬雪、烟雨、夕阳,游览各有雅趣,无所不宜。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是虎丘的标志,塔顶已向北偏东倾斜,千年古塔,倾斜不倒是我国著名的斜塔。虎丘山中,境界开阔,气象万千。有一平坦大石,可容千人,故名千人坐。

山清水秀 烟波浩淼 山高水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陡峭险峻 气势雄浑 鱼翔浅底 鸟语花香 郁郁苍苍 无限风光在险峰 山花烂漫 五岳归来不看山
溪水潺潺 水光涟艳 山色空朦 夜静春山空,鸟鸣春涧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烟锁长河 群山叠

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三峡横空出世,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是造物主在大地上刻画雕琢出的惊世杰作。三峡是大自然的运动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种种奇迹中最惊心动魄、最雄奇壮观的精彩华章,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三峡两岸可以欣赏到举世罕见的峡谷地貌、溶洞景观、名山水景、原始森林及距今4000多年历史文化和20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山,是三峡的骨架与躯体;水,是三峡的灵魂与血脉。三峡保存着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又完整丰富的地层古生物资料和地质地貌现象,是中国最大的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