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佛法 如何修行

作者&投稿:子车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

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

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亦感到阡陌纵横,难觅正道。

其实,修行佛法不应当有那么多的神秘色彩,而应当力求简明易行。就是说,既要让人们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又要能确保不偏离佛法之正道。这就需要适当地概括和提炼了。

佛教有“显”、“密”之分。显教以诵读经文、阐释教义为主;密教以诵持咒语为主。至于禅宗,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创的另一种形式,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以参禅悟道为主。

其中,除了密教具有较为浓厚的神秘色彩,其余都不该有什么神秘色彩。因为,就本质而言,所谓佛教,乃是佛的教诲,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既然是佛的教诲,也就是一种教育,有什么神秘可言呢?

那么,佛法的修行怎样才能既简明易行又不偏离正道呢?这就正如沈善登居士所言:“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就是说,要遵循佛法的原理去正确对待世俗社会的各种事物,同时要在妥善处理各种世俗事务的过程中去印证佛法的原理。

沈居士这两句话,本是专就净土宗而言的,但对于所有佛教修行者同样是适用的。因为任何修行者都不可 能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哪怕你出家为僧,仍然免不了接触世俗社会的人和事,以及世俗社会所提供的生活资料。这样,就不能不涉及对待世俗社会人和事物的问题。 如何对待呢?只有两种选择:或者遵循佛法;或者违背佛法。显然只有前者才是真修行,而后者则是假修行。因此,能否“不离佛法行世法”便成了检验真假修行的 “试金石”。再说,佛法强调普度众生、破迷开悟,倘若你对众生的疾苦不闻不问,对面临的世俗事务不能妥善处理,又如何去证得佛法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 佛法的的圆融无碍?因此,唯有在“不废世法”的情况下能够“证得佛法”,才是真正的证佛法。不然的话,如果不能在处理世俗事务方面印证佛法,就算把全部佛 经倒背如流,也只是“挂在嘴上的佛法”而已。

以下,就让我们以“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为核心,展开论述佛法的修行观。

佛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统称“世出世法”。“世间法”主要讲今生今世如何做人的道理。“出世间法”主要讲今生以后如何安排的道理。所以,佛法可谓最广意义的教育学,既不是简单罗列的信条,更不是什么“迷信”。

佛法的根本目标是“超凡入圣”。所谓“圣”,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圣人。所谓“出世间法”,就是“超凡入圣”之道。

佛法的圣界,包括“阿罗汉”(简称“罗汉”)、“辟支佛”、“菩萨”、“佛”。佛教对于“罗汉”、 “辟支佛”的界定是“自觉”,即自己彻底觉悟;对于“菩萨”的界定是“自觉觉他”,即不仅自己彻底觉悟而且要教导众生彻底觉悟;对于“佛”的界定是“自觉 觉他觉行圆满”,即不仅自己彻底觉悟,教导众生彻底觉悟,而且在觉行方面达到了圆融无碍的最高境界。其中,“罗汉”与“辟支佛”是小乘佛教的最高境界,即 只求自度、不求度人者的最高境界;“菩萨”与“佛”则是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即不仅自度而且普度众生者的最高境界。究竟意义的佛教,是指大乘佛教。

佛法认为,每个人乃至所有众生都可以成佛,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只是本具的佛性被染污、被埋没了,所以总是在“六道”之中生生灭灭而未能成佛。只要通过修行,拂去尘垢,不受业染,使本具的佛性重新显现,便能够成佛。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明心见性。”

什么是佛性?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宇宙本原之性,也就是同宇宙本原一样,如如不动又炽然变现,炽然变现又如如不动。

佛法浩如烟海,把握不住其中的精髓,便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一旦弄错了方向,学佛就变成了学魔,是必须慎之又慎的!

佛法的精髓究竟何在?一言以蔽之,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这就要领悟到,一切表象都只是本质的显化,而并非本质。正如禅宗六祖惠能 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我们不应当为虚假的表象所迷惑,以至贪恋于表象、执着于表象。只要不贪恋于表象,不执着于表象,便能不受染污,这就 叫“无住”,也就是“寂”。

“生心”,就是生发“普度众生”的大愿心。这就要领悟到,尽管一切表象均非本质,但所有表象又都蕴 含着本质,正所谓“其相虽幻,其性皆真。”因此,我们不能抛开表象去寻找本质,而应当透过表象去把握本质。领悟了“众生之相虽妄,众生之性皆真”,就应当 全力以赴地诱导众生破迷开悟,舍妄求真,脱离苦海,超凡入圣。这就叫“生心”,也就是“照”。

有一点值得注意:“愿”与“求”不是一回事。要发大愿,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贪求;一有贪求,便生执 着,也就住相了。这就是说,既要全力以赴地普度众生,又不能贪求任何果报,甚至连自己与众生都不应加以区分,就跟没有作过任何努力一样地淡泊于心、无萦于 怀。《金刚经》有言:“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菩萨作了那么多的福德,仍然不能自满,不能有丝毫贪求之心,我们这些修行人所作的福德 (奉献)少得可怜,就更不值得自满,更不应该怀抱贪心了。

可见,既要“无住”又要“生心”,既要“生心”又要“无住”,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宇宙本原之性,也就是佛性。

佛的境界实在是太高太高了,任何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不断的“渐修”与“顿悟”过程中逐步达到。

“渐修”,就是持之以恒、不辍不止的修行。“顿悟”,就是豁然开朗、突然而至的觉悟。有的人是通过 “渐修”而得以“顿悟”,有的人是由于“顿悟”而付诸“渐修”。必须注意,所谓“顿悟”,尽管是突然开悟,但绝不等于彻底觉悟,而只是一定程度的觉悟。就 是说,最初的觉悟只是明白了一个躬行正道的方向,而认清方向并不等于达到了目的地。因此,认清方向之后还须沿着正道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这一步步地前进,就 是“渐修”。只有在长期不断的修而悟、悟而修的往复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佛的境界。

作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去游览名山,最初只是来到山口,知道了上山的道路(可谓一悟);顺着山道往上 走了一段路之后,可能见到一处风韵别致的山景(又可谓一悟);见到别致的山景之后,仍须继续前行;又走一段路之后,可能又见到一处新奇的山景(又是一 悟);见到新奇的山景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行;如此前行而观景(修而悟)、观景又前行(悟而修),直到把山路走尽,才能达到风光无限的绝顶。可见,认错了路 (不悟),不行;认准了路而不向前走(不修),不行;走一段停下了,也不行。尽管每走一段路都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收获,但要想达到绝顶,则必须走完全 程。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仅仅是指领悟了成佛之道而已,绝不是已经成佛。这样的人,由大迷而大悟,可能决心特别大,进步特别快,但同样有个悟而修、修而悟的过程。

正因为佛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佛法有“究竟门”与“方便门”之说。

所谓“究竟门”,就是登堂入室、超凡入圣的究竟彻底之门,主要指“出世间法”。

所谓“方便门”,就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方便进入之门,主要指“世间法”。

“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净无垢,一切平等(所以“究竟门”又称“平等门”)。

“世间法”讲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净有垢,严格区别。

“出世间法”与“世间法”、“究竟门”与“方便门”,两者看起来截然相反,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问题,不仅佛门之外的人无法理解,就连佛门之中的人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全然颠倒了是非。因此,这是一个关系到学佛还是学魔的重大原则问题。

“出世间法”之所以叫“出世间法”,就因为这是超越世俗,从宇宙之宏观来讲的道理,也就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不能用世俗的心胸去包容。

从宇宙的宏观看,连一切天体的成、住、坏、空,都只是整个宇宙演化链的一个个链环。既然都是链环,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就一个个具体的天体而言,有成、住、坏、空的区别;可是就整个宇宙的宏观而言,哪有什么成、住、坏、空的区别?

如果机械地看问题,既然连天体的成毁都没有区别、不必计较,那么,我们在这里做学问、论是非、关注社会、忧虑生态……岂不全都毫无意义了吗?所以,从宇宙的宏观看问题与从世俗的立场看问题,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为什么“无善无恶”?例如太阳,它照得万物生息繁衍,但并非有意行善;它晒得大地七窍生烟,但也非 存心作恶;你赞美它也好,诅咒它也好,它都同样给你阳光。它只是按自然的规律运行演化而已,有什么善恶?既然无所谓善恶,也就无所谓是非。例如太阳的所作 所为,你说它哪件事作得对哪件事作得不对呢?

为什么“无净无垢”?因为一切物体都不过是物质的组合形态,有什么脏不脏呢?人的粪便可谓再脏不过 了吧,狗不是照样拿它当食物吗?庄稼不是照样靠它作营养吗?人类不是也同样以粪便滋长的蔬菜、五谷作食品吗?可见,从究竟的道理看,是无净无垢的,而从日 常的生活看,则是有净有垢的。人类认为很脏的东西,在自然演化中是无所谓脏不脏的。

前面第一章第二个专题谈到佛法“八不”(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之说。从世俗的 常理看,不一则异,不异则一;不断则常,不常则断;不去则来,不来则去;不生则灭,不灭则生;这“八不”之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立的。但从宇宙本原之性来 看,这“八不”之说则是义理圆融的——万事万物各不相同,故谓“不一”,但万事万物本原无二,故谓“不异”;宇宙本原具有波的性质,故谓“不断”,宇宙本 原又具有粒子的性质,故谓“不常”;宇宙的本原与其每一部分全息对应,故谓“不去不来”(无所谓去来);宇宙本原遍宇不虚,亘古不绝,不增不减,故谓“不 生不灭”。

其实,就连我们世俗社会中也是不乏此例的。例如就人的感觉而言,大地是不动的;但实际上,地球既在 自转也在公转,而且随着太阳在银河系中运转,是飞速运行的。又如,在一般人看来,光线是绝对直的直线;但天文学家发现,光线也是会发生弯曲的。再如,在形 式逻辑中,“A是A”(同一律)是最重要的定律;可是在辩证逻辑中,则认为“A既是A又不是A”。还有,在欧基里德几何学中,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 180°;可是在非欧基里德几何学中,三角形三内角和可以大于180°。还有,一般说来,“缘木求鱼”是很荒谬的;但非洲有一种鱼却会爬树,你要捉这种鱼 不是也要上树吗?还有,一般说来,“南辕北辙”是绝对达不到目的地的;但若有人沿着地球经线一直走下去,越过南极和北极,岂不是往南走也能到达北方的目的 地吗……在所有这些例子中,究竟谁是谁非呢?可以说都对,关键在于看你是就哪个领域、何种意义而言的。

所以,“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无净无垢、无乐无苦、无生无灭,是从宇宙之宏观、究竟之意义而言 的。在佛的境界,超越了一切时空,消除了一切差异,故而“是法平等”(一切事物都本原无二,故而平等无异),就连“法”与“非法”都是毫无区别的。四川新 都宝光寺一副对联的上联写道:“世外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这就是说,“法”与“非法”本无区别,因而所谓“非法”也同样是“法”。但须注意, 这是就圣界而言的,不是就尘世而言的,绝对不能混为一谈。不然的话,你若去干了非法的事,遭到法律的追究,却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道:“法无定法,非法法 也。”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佛法认为,大千世界若一微尘,一微尘含大千世界;无量劫若一刹那,一刹那等无量劫;自身与他人没有 区别,佛与众生佛性平等……既然一切差异都消除了,哪还有什么善恶、净垢、苦乐、生灭之别?这就是“出世间法”的奥义。但如此深奥之义,世俗之人是难于领 悟的,只有修行到很高的境界才能彻底领悟。

“出世间法”是佛法的根本道理,可谓“绝对真理”,但这么深奥的道理又非初初修行之人所能领悟,那 又如何指导初学者修行呢?基于这个原因,佛法在“出世间法”之外,又有一套“世间法”,即在“究竟门”外又开了“方便门”,让人们从“方便门”进来修行, 然后由“究竟门”升堂入室。这一点,如果弄不清楚,是很容易出大偏差的。

佛教的圣境,有如一座瑰丽的殿堂,“究竟门”只有一个,“方便门”则有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指的就是“方便门”。

为何要开那么多“方便门”?就是为了让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人都容易进入。世俗社会的人是千差万别 的,职业不同,地位不同,贫富不同,品质不同,爱好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知识层次也不同。所谓“方便门”,就是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材,实施不同的教 育,可以说,从“学前班”到“博士后”都应有尽有,因而是多多益善的。

开设“方便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世人便于进去修行,等修到一定的程度,再由“究竟门”进入圣境之殿堂继续深造。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四点。

第一,“方便门”相当于佛法的基础教育,目的还在于让世人打好基础,日后进“究竟门”深造。

第二,“究竟门”相当于佛法的高等教育,但高等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为前提,要入“究竟门”必先入“方便门”,若是连门都未入,又岂能“升堂入室”?

第三,“世间法”(方便门)如同“凡”、“圣”之间的一座桥梁,虽然终端接近圣界,但始端毕竟搭在 凡间,因而所讲的道理一则尽可能浅显易懂,二则尽可能通于世俗,即所谓“方便善巧”。这就是“出世间法”讲无善无恶、一切平等,而“世间法”讲有善有恶、 是非分明的缘故,这跟高等数学讲“非欧基里德几何”而初等数学讲“欧基里德几何”,是一个道理。

第四,“方便门”虽然数量众多,形式各异,但无一不是通往“究竟门”的,正所谓“万法归宗”。既然“方便门”形式各异而宗旨无殊,因而所有“方便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从上面归纳的四点,可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进了“方便门”固然也有所收获,但毕竟无以领悟佛法之真谛,因而宜继续精进,不宜半途而废。

其二,有人想不经“方便门”而直趋“究竟门”,这是绝无可能的。其结果必然是,或者根本不能入门,或者误入左道旁门。

其三,“出世间法”只能是针对高层次修行者而讲的,有的人还没修好“世间法”,尚未做到善恶分明、彻底弃恶从善,就随便谈论“无善无恶”、“是法平等”,结果往往弃善就恶,甚至纵容作恶,完全背离了佛法的正道。

其四,一切“方便门”本质无异,因而一切门户之见、高下之分、尊卑之别、宗派之争,都是有悖佛道的。对此,佛门中人尤须警醒。可以说,凡是争名争利争地位的,不论何人,都不是真修行人。

总而言之,“方便门”、“究竟门”,既有“门”之名,又无“门”之形,二者既要加以区别,又不能予 以割裂。就像万里长江,分则各段名称有别,合则一江之水无异,既贯通又分段,既分段又贯通。佛法最为殊胜的特点,即在于“圆融无碍”,也就是事事相机而理 理圆融,若行云流水,不粘不滞,无挂无碍。

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方便门”与“究竟门”的问题上,如果不能领悟佛法之圆融无碍,只知 在文字上计较分别而不知在义理上融会贯通,乃至拘泥于文字之相,固执于门户之见,沉迷于派别之争,各持一端,混战一团,把活脱脱的佛法变成了硬邦邦的教 条,形似而神不似,岂不就弄巧反拙、面目全非了吗?

成都文殊院的一副对联说得好: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若将这副对联翻译成世俗的白话,大致如下:佛陀的教育有上万种方法,但根本的精神与宗旨并无区别, 因此不应当固执某种教法,不应当背离某种教法,不应当否定某种教法,也不应当否定那些不同于某种教法的教法;佛教的境界本来就是一个,但修行者的根器与因 缘各不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人分别讲述低层次教理(下乘)、中层次教理(中乘)、高层次教理(上乘)以及最高层次的教理(上上乘)。

这副对联,有助于我们领会佛法的方便门与究竟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间的关系。

修行佛法,怎么个修法?就是要躬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所谓“布施”,就是要为他人为社会尽可能地作出贡献,有钱捐钱,有力出力,有物赠物,能弘扬佛法就 弘扬佛法。佛教的“布施”分为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施舍财物,乃至施舍自己的身体器官。“法施”就是向别人宣讲佛法,或劝 导别人信奉佛法。“无畏施”就是为别人排除恐惧。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最重要的“无畏施”是向别人讲解“三世因果”,让人们明了今生今 世只是“因果链”中的一环,从而自觉地弃恶从善,净化心念,多积福德与功德,以求跳出三界、超凡入圣,彻底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所谓“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起码的,要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语、不饮酒。最多的,达三百七十多戒。而最高的戒是“不戒而戒”,即在领悟佛法真谛之后,不去刻意守戒也毫不犯戒。但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所以要从严 格持戒做起,不断提高自觉性,逐步达到“不戒而戒”。

所谓“忍辱”,就是要有慈爱之心,不去计较别人的长短,即使受到无端的损害也不生嗔恨。这个问题, 一般人既难做到也难理解。其实,只要有了慈爱之心,将世人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也就自然不去计较了。人的心量越大,胸怀越广,连天地都可 以包容,还有什么不能忍让呢?最高的忍是“不忍而忍”,当一个人看空名利的同时也看空侮辱,也就无所不能忍让了。

许多青年都知道一句格言:“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说得不错, 但要知道,如此广阔的胸怀并非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有心量大到能够包容天地的人,才具备如此广阔的胸怀;而心量能否扩大,关键就看能不能宽容。比如说,你只 是一棵小草,那么,别人踩你一下都受不了;你若是一株大树,那么,别人爬上来玩一玩,甚至折断一两根树枝,又有何妨?如果你是一座大山,那么,即使别人来 放上几炮也无所谓了;倘若你是大海,是天空,是宇宙,还有什么能伤害你呢?可见,只有能容,心量才能拓展;如果这也不能容那也不能容,心量也就永远大不起 来了。

在弥勒菩萨像前另有一副对联写道:“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心欢喜?世上诸多难奈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这是菩萨的胸怀,也是修行人应当争取达到的广阔胸怀。

其实,一切磨难都是宝贵的锻炼机会。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 其心智,空乏其身……以增益其所不能。”《菜根谭》有云:“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身心交益;不堪其锻炼者,身心交损。”其所谓 “能受其锻炼”,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强忍,即挺得住,不倒下,可获小益;第二重,是宽忍,即放得下,不怀忿,可获中益;最高一重,是不忍而忍,即能够 将苦变成甜,对一切磨难生起欢喜与感激之情,方可获大益。

关于这三重境界,有个形象而生动的例子。《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扔进“八卦炉”,用“五昧 真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孙悟空起初被烧得毛焦火辣,又叫又骂;后来渐渐觉得不那么烫了,也就不叫不骂了;最后,他不仅不觉得热,反而感到清风徐来了。当 太上老君把炉盖揭开,孙悟空“蹦”的一下跳出来,就成了“钢筋铁骨”、“火眼金睛”。什么是“钢筋铁骨”?就是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垮的钢铁意志。什么是“火 眼金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高度洞察力。所以,尽管太上老君想把孙悟空置于死地,并且确实把他置于死地了,但孙悟空还是应当感谢太上老君——如果不是 太上老君把他扔进“八卦炉”,他哪来的“钢筋铁骨”、“火眼金睛”?这就是第三重境界——变得甜,生欢喜,以德报怨。在这样的境界,对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 人都能由衷感激,心生欢喜,哪里还有什么怨恨之情?自然也就“不忍而忍”了。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后来对太上老君何曾有过报复之举、怨恨之情?这 就是孙悟空的修行,也是我们所有修行人的生动榜样。

所谓“精进”,就是要在修行方面奋力前进,不能疏懒懈怠。佛法不仅仅是佛学,即不仅要懂得道理,还必须努力实践。知而不行,行而不力,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这种精进要以自觉为基础,越自觉越精进,越精进越自觉,形成良性循环。

所谓“禅定”,就是精力集中,一心不乱。禅定的关键在于神凝心定,而不在于某种具体的形式。六祖惠 能有言:“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就是说,只要领悟到富贵荣华、声色犬马等一切相的本质皆属虚幻,不受其诱惑,不产生贪恋,内心湛然澄 明,不为所动,便叫做“禅定”。因此,若能一心一意地“度人自度,自度度人”,便能做到行、住、坐、卧皆在定中,达到“不定而定”。

所谓“般若”,就是生发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指世俗的聪明才智,而是指洞彻宇宙和人生真谛的大智大慧。《老子》说“大智若愚”,佛教的般若正是这种若愚的大智。

以上“六度”,是层层深入、步步跟进的。即:能够慷慨布施,才能严格持戒;能够严格持戒,才能切实 忍辱;能够切实忍辱,才能勇猛精进;能够勇猛精进,才能深入禅定;能够深入禅定,才能洞悉般若,大彻大悟。当然,这不是说只有做好一件才能去做另一件,而 是说“六度”在层次上有递进的关系。因此,修行的时候应当广行“六度”,以求相得益彰,只不过随着修行的进步,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侧重点,而起步阶段必 须是布施。若连布施都做不到,其余五度就根本无从谈起,也就全然不配做个修行之人。

“信为道源功德母”,学佛以信而入;菩萨52阶位,最初即是“十信位”,否则成为研究者,无有功德受用。
初具信根后,修行佛法第一事,是“发菩提心”。省庵大师说:“《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至于修学之心态、基本方法,末学自己有如下心得:

一 不贪:
不贪求“殊胜”之法,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布施波罗蜜时,所施头目脑髓如须弥山;《佛藏经》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因为诽谤善知识,曾今入地狱受极重苦多劫;大乘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以上可知:诸佛菩萨功德之无量;可知:大乘菩提道之无量艰辛。所以,若有人不以此正道开示,而说:“教你殊胜法门”乃至“即身成佛”,是大妄语!若学佛人有此类心态,是“偷心不死”,正是“背道而驰”,不是“偏差”二字所能形容。

二 卑下:
印光大师有言:“众人皆是菩萨,独我一个凡夫”,若有人不以平等心对众生,常常“我是他非”,且态度傲慢;可知此人离佛远矣!心性调柔者与“刚强难化”正好相反。卑下恭敬则得佛加持。

三 不求名闻利养:
求“名闻利养”,正是“贪欲”;若身为沙门而行如是之事;是名毁坏佛法,果报难思。

四 轻“物法”,重“心法”:
常有学人在学佛之后,积习难除,喜好“世界起源”“算卦测命”“科学哲学”“为人处世”“神通”等有为法乃至世间法;而忽视“了脱生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等出世间法。

五 知道断常二见:
以能知能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意识心为真心,执此意识心不灭;如是落入常见;
以“一切法毕竟空”“人死如灯灭”而否定不生不灭之真心;如是落入断见。

六 拣择之智慧:
学习大乘经典,事先建立基本知见,以此“如理思维”初具判断真假善知识的智慧;修积福德资粮,以此善根得遇真善知识。

七 不学世俗化的“佛教”:
佛教世俗化一:沦为“求保佑”之法。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无数次为法舍身,何曾贪求健康平安乃至升官发财?
佛教世俗化二:沦为“心灵港湾”。佛教若是只求心境安宁,不如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现下很时髦。
佛教世俗化三:沦为“玄谈”“口头禅”。看过几部经,自以为“高深”,以“智者”自居,或争论、或相互欣赏,乃至在意识心上“参话头”“打机锋”。扪心自问:可脱生死否?
佛教世俗化四:沦为“苦行”“人天善法”。托钵苦行立足于小乘观行,不是究竟;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后来:“知非而改”。六祖云:“成道非由施钱”,南岳怀让示马祖:成佛不由禅定、打坐。

八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积累福德资粮;发菩提心,熏习六度以待因缘成熟,力求识得本心;否则念佛往生。

以上浅见,供师兄参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坚定信念。每天念诵佛号。多看佛教经典,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对自己严格要求,多做善事。做个快乐的修行人。

不要把学佛形式化就好,工作之余一句“阿弥陀佛”未尝不是学佛修法,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边默念边工作。

对行为的规范只是以此来规范自己,进而修心,学佛最终要的是“悟”。或者说以一个平静的心修习就可以了。

照佛说的经典依教奉行就是最好的修行佛法的方法

学佛法如何修行~

  在家人的修行方法
  来源:给孤独园林

  有很多人误会学佛就是要吃素,或者不可追逐财富名利,硬是把自己搞得僧不僧、俗不俗,整个人看起来怪异。其实,出家人的生活与在家人是截然不同的,比丘应守的戒律至少有270条之多,而在家人生活在五欲世界,有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佛陀从不否定在家人所享受的快乐,只是告诉我们这些快乐本质上都无常变易不定,不值得迷恋。但他也很明白要在家人立即放弃这些享受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教导我们应循正道追求(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不择手段,不可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满足私欲,因为我们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都已经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就算今生算不了帐,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的回到自己的身上。

  佛陀最诃斥的就是不僧不俗的伪君子,换言之,在家人应有在家人的样子,享受财富、情爱、亲情、名声等快乐并不是罪恶,与修行也不冲突,只要建立在「将心比心」的前提上,一样可以迈向解脱大道,品尝清凉的法味。
  选译自南传《巴利英译相应》
  乔正一译于农历大年除夕夜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与许多大比丘一起来到古印度拘萨罗国,并住在该国的一处村子。村内有一位信奉婆罗门教的在家人,名叫鞞纽多罗,他听说佛陀难得来到此地,已久仰佛陀的圣名,便慕名前往佛陀的住处,并且请教一些问题。

  他见到了佛陀,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便坐在一旁,他问道:「瞿昙啊!我是一名在家人,也是一名凡夫俗子,有七情六欲,我有妻妾,有儿女成群,我住在繁华热闹的都市里,身穿华服锦衣,享受美食。我希望能保有这一切,但也很希望够跟您学习修行,死后来世能够生天,我不知这样子会不会跟您的教义冲突?」

  佛陀说:「居士啊,其实并不会冲突,在我的教法里是有方法,可以让您在享受世间快乐的同时也提升您的心灵。」

  鞞纽多罗听到佛陀这麽说,感到很兴奋,他请求佛陀为他解说该怎麽做。

  佛陀说:「居士啊,我现在就为您解说能帮助自己的修行方法,请您仔细的听好,并牢记在心。」

  鞞纽多罗说:「谢谢您,我一定会专心听您讲解。」

  佛陀说:「身为一名在家人,他应培育同理心,时时刻刻保持以下的思惟,便能兼顾世间快乐与修行,在家人应这麽思惟:『我清楚知道,如果有人想要杀害我,我一定不快乐,我会心生恐惧,我如果不喜欢如此,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所以我怎可以去杀害别人的生命。』

  当他如此正确思惟后,便会至诚受持不杀生戒,心中也不乐于杀生。

  同上开情形,『我若不喜别人偷盗我的财物,别人一定也不喜欢如此,我又 岂可去偷盗他人财物?所以我愿持不盗戒,不乐于偷盗。』

  如同上开道理,『我既不喜欢别人勾引、骚扰、侵犯、强暴我的妻女(或丈夫),别人一定也不喜欢受到如此对待,我今又岂可去勾引、骚扰、侵犯、强暴别人的妻女(丈夫)?所以我愿受持不邪淫戒。』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被别人所欺骗,别人一定也是如此。我又怎可欺骗他人?所以我愿受持不妄语戒。』

  如上所说,『我不喜别他人挑播离间我与亲人及朋友的感情,别人一定也是跟我一样的想法。我今又岂可去挑拨离间离别人与其亲友的感情?所以我不能去做挑拨离间的事。』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别人对我粗言辱骂,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我 又怎可去辱骂别人?所以我不应对别人恶言相向。』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别人对我虚情假意或说些毫无意义的杂秽语,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我又怎 能对别人说绮语?所以我不该对别人说那些虚情假意的甜言蜜语或无益的杂秽语。』

  以上就是七种帮助自己修行的正道,我们姑且称之为七圣戒。又如果这位在家人能对于佛陀、佛法、僧伽产生正确的认识及坚定的信仰,那麽这位在家人便已证得四不坏净,他已可确定他自己未来的命运,对自己这麽说:『今后的生死轮回我已不会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中,一切的恶趣因缘都已消失灭尽,我已得须陀洹果(初果),不堕恶趣法,必定正向解脱,今后的轮回次数只剩七次天上或人间的生死,必可抵达究竟解脱烦恼的目的。』」

  鞞纽多罗听完佛陀的解说,心生无比的喜悦,他对佛陀表示:「实在太难得了!世尊!从今起我愿归依佛陀、归依您的教法以及比丘众,终生做一名标准的在家佛弟子,直到我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为止。」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8c46c4df71b62114632798aa.html

  标准优婆塞(在家居士)

  来源:给孤独园林
  该具备什麽样的条件才算是一位标准的在家居士?佛陀在本经里明白地教示应具备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受持观察、了达深义、随顺行法次法向等条件,才称得上是标准的优婆塞。

  在家人又该如何自利利他呢?请参考以下的经文。

  选译自北传《杂阿含经》第三十三卷第九百二十九篇

  译于西元2005/8/21八关斋戒日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林中。当时,释族在家居士摩诃男来拜访佛陀。

  他对佛陀稽首顶礼后,退坐一旁,对佛说:「世尊,请问什麽是优婆塞【在家居士】?」

  佛陀告诉摩诃男:「所谓优婆塞【在家居士】,就是在家人过著清白的生活,乃至尽一生的寿命,归依三宝,就是优婆塞。」

  摩诃男问佛:「世尊,该具备哪些条件才称得上是一位标准的优婆塞?」

  佛陀说:「如果优婆塞只有信仰却不持戒,就不是标准的在家居士,所以应当努力学习,具足净戒;若具足信与戒却不肯布施行善,仍然不是标准的在家居士。因为在家居士的条件不齐全,便应精勤学习,修习布施,令条件圆满。

  然而信仰、持戒、布施的条件虽圆满,却不能常常前往参访沙门,听受正法,也不算是标准的在家居士,所以应精勤修行,时常前往参访塔寺,拜见诸沙门,否则如果不能专心听受正法,仍不能算是标准的在家人;

  信仰、持戒、布施、闻法的修习条件虽已满足,但听闻正法后不依法奉行,仍不是标准的在家人,所以应精勤学习,时时前往参访沙门,专心听法;

  但是闻法后虽能受持修行,却不能观察诸法深义(法、义的精髓),仍不算是标准的在家人,所以应精勤修行。

  如果虽具备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闻法后能依法奉行、依法奉行后能观察甚深妙义等条件,但却不能随顺知法次法向(按部就班向解脱道迈进),仍不能是标准的在家人,既然条件仍不齐全,便应精勤学习;

  最后,当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受持观察、了达深义、随顺行法次法向等条件一应俱全,摩诃男,此时才算是具备了一位标准的在家人应有的条件。」

  摩诃男继续问佛:「世尊,在什麽样的情况下是指优婆塞只能帮助自己,却不能帮助他人?」

  佛陀说:「如果在家人自己归信三宝,却不能引导他人归信三宝;仅自持净戒,却不能令他人持戒具足;仅自行布施,不能影响他人一起布施;自己参访塔寺礼见诸沙门,不能劝他人一起参访塔寺礼见沙门;自己专心听法,不能劝人乐听正法;自己闻法后能受持,却不能令他人受持正法;自己能观察甚深妙义,却不能劝他人观察深义;自知深法后能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却不能劝人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诃男,以上八种情形,就是优婆塞只能自利,却不能利他。」

  摩诃男又问佛:「世尊,优婆塞应成就几法自安安他?」

  佛说:「优婆塞若能成就以下十六法,就是优婆塞能自安安他。是哪十六种呢?摩诃男,如果优婆塞具足正信,也能引导他人归信三宝;自持净戒,亦以净戒教授他人;自行布施,亦教人行施;自行前往塔寺见诸沙门,亦能教人前往礼见诸沙门;自己专心听法,亦教人听法;自己受持法义,亦教人受持法义;自己观察法义,亦教人观察法义;自知深义,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亦能教人解了深义,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诃男,若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就是优婆塞能自利亦能利他。

  摩诃男,若是优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大众眷属都会前来亲附,受他的影响,这名在家居士在婆罗门众、刹利众、长者众、沙门众、及其馀诸众中能发挥他深远的影响力,威德显曜。就如同太阳在一天当中的初、中及后时,都能光明显照。
  就是这样,优婆塞若能成就十六法者,便能于初、中及后时,威德显照。就是这样,摩诃男,若优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可说是世间难得。」

  释族在家人摩诃男听佛说完后,心中欢喜,便从座位起身,礼佛后离去。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d825adf0515704c47931aab1.html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把你的服务对象视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当你不求任何回报地去给予、去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即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少说一句又能怎样?退一步又能怎样?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不但上师三宝会加持你,就连山神土地都会帮助你,只要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诚意地去做,别人自然会尊重你,喜欢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们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认真学,坚持修,好好学,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够解脱,今生一定能够成佛。

请问什么是修行佛法?
答:何谓「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非常之多,佛家将我们所有行为,归纳成三大类。第一、身体的造作,称之为「身业行为」;第二、言语,称为「口业行为」;第三、心思,也就是思想、见解,称为「意业行为」。身、口、意三类,即可包括我们一生无量无边的行为。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

怎么才能修行佛法
答: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

佛教各类修行方法详细介绍分类
答: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

如何修学佛法?
答: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何为修学佛法〔最急之事〕
答:所谓的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成就究竟佛道的圣者,我们世尊释迦牟尼佛将如何成就究竟佛道的方法,开示出来教导众生,使众生也同样能够经由修行来达到成佛的目标;因此,这些能够使人成就佛道的方法,就称之为佛法。又由于众生的种性不同、根器不同、因缘也不同,所以佛世尊就施设了三乘法教,来应机...

什么是正确的修持佛法
答:1、不善的发心,只为获得财富、名声、地位等世间八法,表面上看来,这种发心并非是解脱的根本因,故称之为不善。2、无记的发心:去修学佛法或听经或放生等等……既没有想到众生,也没有想到佛法, 听别人说开法会很热闹,自己就跟着去,当作一种活动,自始至终没有善妙的发心,只是老人看孩子玩耍...

要想修行佛法应该怎么做?给个具体步骤吧!
答:第一,持戒。学佛入门基本的就是要从持戒开始,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你可以不用急于去寺院受戒,但是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戒律,参照五戒十善,你自己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还有更多种戒律,可以自己去了解。这就是具体修行的第一步。第二,了解佛法。这也是修行佛法的重要步骤。你...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修行?
答:所以我们学佛要先皈依三宝,不皈依外道邪论。现在的相似佛法太多了,一定要注意辨别,依法不依人。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是以戒律为基础的,在家人受五戒,或者八关斋戒,严持不犯,就是我们成佛的基础。所以,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因为戒定慧,是三无漏学。另外,所谓的弟子规,传统文化不能替代佛...

如何修佛
答:一 深信佛法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根未具而研究佛法,名为“学者”不名“修行”,不得实际利益。菩萨五十二阶位,最初即是“十信位”。二 发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三 建立基本知见...

初学佛教每天如何修行
答:初学佛教,最好有一位僧人指点。然后开始从“三皈五戒十善”做起。师父会具体指点你更多。如果没有师父,建议可以依照以下步骤开始进行:1、每天持诵《劝发菩提心文》一遍、《心经》七遍;2、自己搭个简易佛台:在客厅或书房摆一张小桌子,请一尊佛像(如果手头拮据可以从网上下载一张佛像,黑白彩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