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郦道元》

作者&投稿:麻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郦道元传

朝代:唐代作者:李延寿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①,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②。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③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④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注释:郦道元字善长。起初,继承父亲的封爵永宁侯,按照惯例,由侯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因为郦道元执法清正苛刻,举荐他由太傅掾升任书侍御史。李彪被仆射李冲参奏下台后,郦道元因为是李彪的下属官员也被罢免。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郦道元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冀州刺史于劲,是顺皇后的父亲,当时带兵在关中打仗,不在冀州上任,州上的事全由郦道元管理达三年之久。由于郦道元行政严酷,所以不仅是官吏畏惧,就是奸诈小人和强盗也纷纷逃离冀州,到别的地方去。后来调郦道元去鲁阳郡代理太守,他向皇帝上奏,请求在鲁阳建立学校,崇尚并奖励学校教育。皇帝下诏说:“鲁阳原来因为是南方边远地区,不立大学。现在可以允许,使鲁阳像西汉文翁办学那样成为有文化教养的地区。”郦道元在鲁阳郡的日子,老百姓佩服他的威名,不敢违法。延昌年间(公元512-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行政像在冀州一样威猛。当地百姓到朝廷向皇帝告状,告他苛刻严峻,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来复任。等到寇祖礼回来并派遣戍边士兵七十名送郦道元回京时,两人都因为犯事被罢官。

孝昌初期,梁朝派遣将领攻打扬州,刺史元法僧又在彭城叛乱。孝明帝命郦道元持节、兼侍中、代理行台尚书,指挥调遣各路军马,如同仆射李平过去的权力一样。梁朝的军队到涡阳,被击退。郦道元指挥军马追杀,杀敌颇多。

后来郦道元被任命为御史中尉。郦道元向来有行政严猛的名声,掌握大权的人开始有些畏惧。但过了一段时间后,郦道元纠正不正之风没有显著的成绩,他的声望受到很大损害。司州牧、汝南王悦宠爱丘念,常常跟他一起睡觉,一起生活。等到选举州官时,全由丘念操纵。平时丘念隐藏在王悦的家里,隔三差五才回一次家。郦道元秘密查清丘念回家的规律,找一次机会把丘念抓住关进监狱。王悦上告灵太后,请求释放丘念。灵太后命令释放,郦道元(抢在命令下达之前)就把丘念处死,并用此事检举王悦的违法行为。

郦道元好学,一向喜欢阅览奇书。撰《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创作了《七聘》和其他文章流行于世。



原文: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①,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②。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③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
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④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五》)

译文:

郦道元字善长。起初,继承父亲的封爵永宁侯,按照惯例,由侯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因为郦道元执法清正苛刻,举荐他由太傅掾升任书侍御史。李彪被仆射李冲参奏下台后,郦道元因为是李彪的下属官员也被罢免。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郦道元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冀州刺史于劲,是顺皇后的父亲,当时带兵在关中打仗,不在冀州上任,州上的事全由郦道元管理达三年之久。由于郦道元行政严酷,所以不仅是官吏畏惧,就是奸诈小人和强盗也纷纷逃离冀州,到别的地方去。后来调郦道元去鲁阳郡代理太守,他向皇帝上奏,请求在鲁阳建立学校,崇尚并奖励学校教育。皇帝下诏说:“鲁阳原来因为是南方边远地区,不立大学。现在可以允许,使鲁阳像西汉文翁办学那样成为有文化教养的地区。” 郦道元在鲁阳郡的日子,老百姓佩服他的威名,不敢违法。延昌年间(公元512-515年),郦道元任东荆州刺史,行政像在冀州一样威猛。当地百姓到朝廷向皇帝告状,告他苛刻严峻,请求前任刺史寇祖礼回来复任。等到寇祖礼回来并派遣戍边士兵七十名送郦道元回京时,两人都因为犯事被罢官。
孝昌初期,梁朝派遣将领攻打扬州,刺史元法僧又在彭城叛乱。孝明帝命郦道元持节、兼侍中、代理行台尚书,指挥调遣各路军马,如同仆射李平过去的权力一样。梁朝的军队到涡阳,被击退。郦道元指挥军马追杀,杀敌颇多。
后来郦道元被任命为御史中尉。郦道元向来有行政严猛的名声,掌握大权的人开始有些畏惧。但过了一段时间后,郦道元纠正不正之风没有显著的成绩,他的声望受到很大损害。司州牧、汝南王悦宠爱丘念,常常跟他一起睡觉,一起生活。等到选举州官时,全由丘念操纵。平时丘念隐藏在王悦的家里,隔三差五才回一次家。郦道元秘密查清丘念回家的规律,找一次机会把丘念抓住关进监狱。王悦上告灵太后,请求释放丘念。灵太后命令释放,郦道元(抢在命令下达之前)就把丘念处死,并用此事检举王悦的违法行为。
郦道元好学,一向喜欢阅览奇书。撰《水经注》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创作了《七聘》和其他文章流行于世。



郦道元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①,乃变姓名寓于陶②,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致千金,富好行德③,子孙修业,遂致巨万④。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注释】

①范蠡(lǐ):春秋时期楚三户(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字少伯。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报会稽之耻。后浮海适齐,治家产数千万,自号陶朱公。雪洗刷,昭雪。会稽之耻:吴王夫差困勾践于会稽,勾践以美女宝器贿赂吴太宰嚭(pǐ)而免难。

②陶:古邑名,在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

③好(hào):喜欢。行德:施行恩德。

④巨万:极言数目之多。

【译文】

战国时期,范蠡雪了会稽之耻,于是改名换姓居于陶,称为朱公。因为陶在天下的中央,能通达四方诸侯,货物都在这里交易。
他经商得利,富有千金,很喜欢做好事,子孙继承发扬他的事业,就成为家财巨万的大富豪。所以人们谈富论贵时总会提到陶朱公。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是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太和年中,担任尚书主客郎。由于郦道元执法清正勤勉,御史中尉李彪推荐他担任治书侍御史。(郦道元)连续升任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在担任东荆州刺史时,郦道元)以威猛的手段来治理,当地土著人到朝廷告发他(为官)苛刻严厉,他(因这件事)犯罪被免官。很久以后,他代理河南尹职务,随后正式任职。肃宗将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各镇合并改为州,这些郡县的驻防地仍准许使用古城邑名称。(又)诏令郦道元拿着皇帝赐的节仗兼任黄门侍郎,与都督李崇筹划州郡(官员)的设置,裁减人员,决定去留,储备兵马,屯集粮草,来作为边境防备。不久,郦道元升任为安南将军、御史中尉。
  郦道元素来有苛严威猛的名声。(当时)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宠爱身边的近臣丘念,常与他起卧同室。到了选任州官时,多听由丘念(办理)。(平时)丘念藏在元悦府第中,有时回自己的家,郦道元逮捕丘念投入监牢。元悦禀告灵太后请求保全丘念,(太后)下令赦免丘念。道元冒死抗命,并趁机揭发元悦的罪行。这时候,雍州刺史萧宝夤已稍稍露出谋反的形迹,元悦等人暗中劝谏朝廷派遣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处理雍州事务),于是(郦道元)被萧宝夤所害,死在(上任路上的)阴盘驿站。
郦道元喜爱读书,广泛阅览奇书。(他)为《水经》撰写40卷作注,撰写《本志》13篇,又作《七聘》以及其他许多文章,都在世上流传。然而,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又相互多有猜忌,被当时舆论看不起。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文言文翻译注释
答:“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出自《西陵峡》,原文翻译及注释如下:原文翻译: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

文言文在线翻译
答:三 峡 【题解】选自《水经注》。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一点没有,完全没有]阙[quē,断缺。现在写作“缺”]处。重...

三峡原文翻译
答: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三峡》全解 【课题】 27. 三峡 【题解】选自《水经注》。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qú)塘峡、巫(wū)峡和西陵峡。 【作者】郦(lì)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zhuō)州)人。 【原文】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急用文言文
答:9. 文言文翻译,急用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太和年中,任尚书主客郎。由于道元执法清廉,尽心尽力,御史中尉李彪推荐他担任书侍御史。连续升任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道元以严格执法为治理政务的准则。当地有人到朝廷告发他严酷,他因而被免官。很久以后,才让他代理河南尹职务,随后正式任职。肃宗将...

三州人文言文
答:1.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三人成虎》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

孟门山的文言文翻译详细描述了哪些地理特征和传说故事?
答:孟门山,千年古韵,李道元的文言篇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道元以精湛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水经注河水》中孟门山的壮丽图景。这座山水之间的神秘之地,自古便因李道元的细腻描绘而闻名。河水的流转与地理奇观 河水自南而北,至渠县后拐向城西,四十里之外,风山屹立,与山西的孟门山遥遥相对。龙门之侧...

文言文三峡中嶂是什么意思 - 百度
答:嶂的意思是: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出自:南北朝 郦道元《三峡》原文选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释义: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

写景的文言文300字
答:想了想,现代人写文言文肯定写得不好,借用了姚鼐的文章,写得很好的,。 2. 帮我写一篇300字的写景文言文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

探询洛水文言文 注释
答:依凭。⑤竟:最终,终究。【译文】洛水又东经檀山南面,檀山四面绝壁,一峰孤峙,山上有小山村,俗称檀山坞。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刘裕西入长安,水军驻扎在洛阳,命令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乘船逆流而上,走尽洛川,探寻水军可以到达的地方。戴延之到这里就回去了,最终没有到水源。

三峡文言文的背景
答:次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反,元悦借故举道元为关右大使,卒被执遇害于阴盘驿亭。道元好学博览,著有《水经注》四十卷。尚有《本志》十三篇及《七聘》诸文,今皆亡佚。《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旧题汉桑钦撰)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一千多条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