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勋的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策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宋史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李继勋古文翻译

【译文】

李继勋是大名元城人。周太祖领兵时,选用在军中。广顺初年(951),补任禁军列校,历升至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永州防御使。显德初年,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兼任昭武军节度。一年多后,改为兼任曹州节度。

世宗亲自征伐淮地,令李继勋领兵驻屯寿州城南,建造洞屋、云梯,用来攻城。李继勋守御懈怠,被敌人打败,死了数万人,云梯、洞屋都被焚烧。世宗召他回朝,出京任河阳三城节度。议者认为不合谴责将帅的意义。世宗再次到寿春回来后,贬任继勋为右武卫大将军,又因为他的掌书记陈南金辅佐无方,一并黜贬。

显德四年(957)冬天,又跟从世宗南征,到驻扎在迎銮时,命继勋率领黑龙船三十艘在江口滩,打败数百吴兵,俘获战船二艘,因战功升任左领军卫上将军。七月,改任右羽林统军。显德六年春天,世宗到沧州,任命继勋为战..左厢都部署,前任泽州刺史刘洪任他的副手,不久任权知邢州。恭帝即皇帝位,授任继勋为安国军节度,加官检校太傅。

宋初,加官检校太尉。太祖平定泽、潞二州,继勋到行营朝见皇帝,被任命为昭义军节度。这年秋天,率领军队进入河东,火烧平遥县城,俘敌很多。建隆二年(961)冬天,又打败并军千余人,斩首百余人,俘获其辽州刺史傅延彦及其弟弟延勋献给朝廷。

乾德二年(964),诏令继勋与康延沼、尹训率领步骑万余人进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领兵来援,在城下决战,继勋大败敌军。州将杜延韬危急,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带领部下三千人降附于继勋。立即派遣内供奉官都知慕容延忠到朝廷奏告,诏令褒奖他们。不久,并州人引诱契丹步兵骑兵共六万人来攻取辽州,再次派遣李继勋与罗彦瑰、郭进、曹彬等人率领六万军队前去抵抗,大败契丹军及太原军于城下。乾德五年,加任同平章事。

开宝初年,准备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在涡河大败并州部队。开宝二年,太祖亲自征伐河东,任命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皇帝到了城下,分军队为四面,继勋统领南面。开宝三年,李继勋移职镇守大名。太平兴国初年(976),加兼侍中。不久因病请求回到洛阳,太祖同意他的请求,赐给他钱千万、白金万两。这年秋天,上表请求退休,太祖授任他为太子太师职退休,朝会时可以站在中书门下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追赠中书令。

继勋历任藩镇,所到地方没有善政,但是以质朴耿直著称。信仰佛教。与太祖是旧交,所以受到特别宠遇。

继勋的儿子守恩官至如京使,守元官至北作坊使,守徽任崇仪副使。

继勋的弟弟继亻屋,也很勇武,后周显德末年,补任内殿直。宋初,多次任军职。开宝年间,任步军副都军头。太平兴国三年,升任内仆马步军副都军头。因罪改任右卫率府率。太平兴国六年,加任本卫将军、兼任州刺史。历升至龙卫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团练使。

2.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侯景之乱时,高祖攻克平定广州,平定蔡路养,打败李迁仕,计划大多出自徐度之手。徐度又统率士兵,每次打仗都立有战功。回到白茅湾,梁元帝任命他为宁朔将军、合州刺史。侯景被平定后,追录前后的战功,晋升为通直散骑常侍,封为广德县侯,食邑五百户。后又迁任散骑常侍。

高祖镇守朱方时,徐度任信武将军、兰陵太守。高祖派衡阳献王去荆州,徐度率领所部人马跟随前往。江陵陷落,徐度抄小路东归。高祖平定王僧辩时,徐度和侯安都为水军。绍泰元年(555),高祖向东讨伐杜龛,侍奉敬帝驾临京口,由徐度总管宫中警卫,并且主持留守事务。

徐嗣徽、任约等前来进犯,高祖和敬帝回到京都。当时敌人已占据石头城,市廛居民,却都在南去的路上,离朝廷很远,担心被敌人追击,于是派徐度率军镇守于冶城寺,筑垒阻断敌人。敌军全部出动,大举进攻,未能攻克。高祖不久又援救徐度,大败任约等。翌年,徐嗣徽等人带引北齐军渡江,徐度随大军在北郊坛打败敌人。按照功劳授职为信威将军、郢州刺史,兼任吴兴太守。不久迁任镇右将军、领军将军、南徐州沿江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

周文育、侯安都等向西讨伐王琳,战败,被王琳囚禁,于是以徐度为前军都督,在南陵镇守。世祖继位,迁任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尚未行礼授职,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郡太守。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一千户。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将军。出任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尚未到任,太尉侯调在湘州去世,于是由徐度代替侯调任湘州、沅州、武州、巴州、郢州、桂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服职期满,任侍中、中军大将军,仪同、鼓吹等不变。

世祖驾崩,徐度事先受遗诏,带武装士兵五十人进入皇宫禁地。废帝即位,晋升为司空。华皎占据湘州反叛,带引北周军队下到沌口。和王朝军队对峙,于是晋升徐度为使持节、车骑将军,统率步军,从安成郡经岭路去到湘东,袭击湘州,俘获敌人留在湘州的全部家小而归。光大二年(568),去世,时年六十岁。追任太尉,送给班剑二十人,谥号忠肃。太建四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徐敬成袭封。

3. 蒲松龄《聊斋志异任秀》的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动词,说话; 这样;才

2.为:担任,动词;

向,介词。

故:所以,副词;

旧的(知识),名词。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长期大量的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译文】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4. 李文定报德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姓李的书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

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

书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来报答他的恩情。

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书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以前接济我,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 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5. 奚康生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奚康生,河南阳翟人也。

本姓达奚,其先居代,世为部落大人。祖真,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

卒,赠幽州刺史,谥曰简。康生少骁武,弯弓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

太和初,蠕蠕频寇,康生为前驱军主,壮气有闻,由是为宗子队主。从驾征钟离,驾旋济淮,五将未度,齐将据渚断津路。

孝文募破中渚贼者,以为直阁将军。康生应募,缚筏积柴,因风放火,烧其船舰,依烟直过,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

乃假康生直阁将军。后以勋除太子三校、西台直后。

吐京胡反,自号辛支王,康生为军主,从章武王彬讨之。分为五军,四军俱败,康生军独全。

率精骑一千追胡至车突谷,诈为坠马,胡皆谓死,争欲取之。康生腾骑奋矛,杀伤数十人,射杀辛支。

齐置义阳,招诱边人,康生复为统军,从王肃讨之。齐将张伏护自升楼城楼,言辞不逊。

肃令康生射之,望楼射窗,扉开即入,应箭而毙。彼人见箭,皆以为狂弩。

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诏遣高聪、元衍等援之,并败退。帝乃遣康生驰往,一战大破之。

及寿春来降,遣康生领羽林千人,给龙厩马两匹,驰赴之。破走其将桓和、陈伯之。

以功除征虏将军,封安武县男。出为南青州刺史。

翻译:奚康生,是河南阳翟人。原本姓达奚,他的祖先居住代地,世代是部落首领。

祖父达奚真,曾担任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死后,追赠幽州刺史,谥号是武简。

奚康生年轻时就骁勇善战,能拉开十石弯弓,使用的箭也不同寻常,被当时的人所佩服。太和初年,蠕蠕频凡入侵,奚康生作为前锋,威名被皇帝听到,因此成为宗子队主将。

跟从御驾征讨钟离,车驾回到济淮时,五将领尚未渡河,齐将占据渚截断去津地的路。孝文帝征募能破渚贼的人,让他做直阁将军。

康生应募,他扎起木筏,在上面堆积柴火,顺风放火,焚烧敌舰,顺着烟火突击飞刀乱斫,投河淹死者很多。就任命康生直阁将军。

后来因为功勋授予太子三校、西台直后。吐京胡反叛,自号辛支王,康生为军队主将,跟从章武王彬讨伐他。

把军队分为五支,四支都被打败,奚康生的军队单独保全。率领精骑一千追吐京胡到车突谷,装作坠马,胡人皆说他死了,争先要取他的头颅。

奚康生跳上马举起矛,杀伤几十人,射杀辛支王。齐国建设义阳城,招收诱引魏国边境人,奚康生又成为统帅,跟从王肃讨伐他。

齐将张伏护亲自登上城楼,出言不逊。王肃让奚康生射杀他,望楼向窗射,窗户打开即入,箭刚射出立刻就被击击毙。

其他人见箭,都认为是狂弩。齐将裴叔业率领军队包围涡阳,欲解除义阳之紧急状态,下诏派遣高聪、元衍等支援他,魏军都被击退。

帝就派遣奚康生快速前往,一战大破齐军。等到寿春来投降,派遣康生带领羽林千人,给与龙厩马两匹,快速前往。

打败齐将桓和、陈伯之。因为功劳升任征虏将军,封安武县男爵。

外调做南青州刺史。

6. 谁有《宋书,列传第二十》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琼李琼字子玉,幽州人。

祖父李传正,涿州刺史。父亲李英,涿州从事。

李琼自幼好学,涉猎史传。骑马到太原去依附唐庄宗,恰遇招募勇士,就应募,与周祖等十人结为兄弟。

一天聚会饮酒,李琼仔细观看周祖,知道不是平常人。因而举杯祭告说:“我们共十个人,龙蛇混合,以后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如果违背此言,神会给他降下惩罚。”

都用刀刺臂出血为誓。周祖与李琼的友情非常亲密,曾探望李琼,见到他端坐读书,因而问读的是什麽书,李琼说:“这是《阃外春秋》,所说以正守国,以奇用兵,比较存亡治乱,记录贤愚成败,都在这里。”

周祖让他读一读,对李琼说:“兄长应当教给我。”从此周祖出入时常随身携带,遇到空闲就阅读,经常向李琼询问疑难之处,称李琼为老师。

讨伐河中时,就解除李琼的士兵身份,让他参与西征军事。贼军平定,向朝廷表奏,任朝散大夫、大理司直。

年中,升为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30356236太子洗马。周祖镇守邺,表奏为大名少尹。

广顺初年,任将作监,充内作坊使,赏赐金紫。连续为亳、陕二州知州,改任济州刺史。

世宗初年,升为洺州团练使,改任安州防御使,治理州政宽厚简易,百姓请求立碑颂扬他的功德,诏令中书舍人窦仪撰写碑文赏赐他。宋初,召为太子宾客。

建隆三年,上奏章请求退休,改官右骁卫上将军退休。李琼信奉佛教,第二年四月八日,到佛寺去,得病返回,到傍晚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赠官太子少师。

郭琼郭琼,平州卢龙人。祖父郭海,本州两冶使。

父亲郭令奇,卢台军使。郭琼少年时以勇武有力著称,在契丹任职,任蕃汉都指挥使。

后唐天成年间,携带他的家族前来归附,明宗任命他为亳州团练使,改任商州刺史,迁任原州刺史。清泰初年,调任阶州刺史,城垒尚未修补,蜀军多次侵犯,郭琼为此忧虑,因而迁移州城以保平安,百姓才不再有祸患。

接受诏命进攻文州,攻克二十余座营寨,生擒数百人。后晋天福年间,调任警州刺史,羌、浑骚乱,朔方节度使张希崇表奏郭琼为部署,率军共同讨伐平定。

连续领滑、坊、虢、卫四州。开运初年,为北面骑军排阵使。

阳城之战,战功最大。改任沂州刺史,充任荆口寨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

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献上,改任怀州刺史。不久为北面先锋都监。

契丹占领中原,盗贼蜂起,山东最为严重,契丹主命郭琼重新担任沂州刺史来抵御盗贼,郭琼当天单人匹马前往。盗贼听到郭琼的威名,相继逃走。

后汉乾佑年间,淮军进攻密州,他被任命为行营都部署,尚未到达,淮军解围退去。平卢节度使刘铢依仗辅立皇帝的旧情,声称患疾不去朝见,将相大臣,害怕他会难以控制,预先派遣郭琼与卫州刺史郭超率所辖军队驻於青州。

刘铢心中不安,摆设酒宴召请郭琼,在帐幕下面埋伏雄壮武士,想要杀害郭琼。郭琼知道他的阴谋,屏退随行人员,从容坐下,毫无惧色,刘铢不敢动手。

郭琼趁机为他陈述祸福,刘铢有感於他的话,於是准备行装。不久诏书到达,当天上路。

郭琼改任颖州团练使,又加官防御使,当时朗州勾结荆、淮、广南合兵进攻湖南,诏令郭琼率本州军队会合王令温的大军进攻光州,不久因内部叛乱没有成行。罢任回朝,派遣到河北谋划兵器钟甲粮草。

周祖在南郊祭祀,召他权知宗正卿事。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任绛、蔡、齐三州防御使。

在齐州,百姓饥荒,郭琼用自己的俸禄赈济他们。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一同来到朝廷颂扬他的德政,下诏允许立碑。

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官右领军卫上将军退休,返回洛阳。乾德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郭琼虽然出自行伍,而所到之处有仁政,尊敬礼待儒士,乐於坚持行善,是武臣中的贤人。陈承昭陈承昭,江表人。

最初事奉李景任保义军节度使,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任命陈承昭为濠、泗、楚、海水陆都应援使。世宗攻克泗州后,率军东进,命令太祖率领甲士数千人为先锋,在淮河岸边与陈承昭相遇打败了他,追到山阳以北,宋太祖亲自俘获陈承昭进献上去。

世宗释放了他,授右监门卫上将军,赏赐锦袍、银带,改为右领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宋初入京朝见,太祖因陈承昭熟知水利,监督治理惠民、五丈两条河流以便通行漕运,都城的人为此得到好处。

建隆二年,治河完成,赏赐铜钱三十万。陈承昭上言其婿王仁表在南唐,皇帝为他给李景写信,让他遣返京城,历任左右神武统军。

四年春,大规模徵发近郊壮丁数万人,修理京城地区的河堤,命令陈承昭管理这项工程。又命令监督诸军子弟数千人,在朱明门外开凿池塘,用来训练水战。

随从征伐太原,陈承昭献计请求阻塞汾水灌城,城非常危急,适逢班师,太原未攻下。乾德五年,升任右龙武军统军。

开宝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赠官太子太师,宦官护丧。

大中祥符元年,录用其孙陈宗义为三班借职。李万超李万超,并州太原人。

幼年丧父生活贫困,担货贩卖以供养母亲,晋祖在并门起兵,李万超应募隶属部下。作战连续获胜,提升成为军校。

跟随李守贞在青州讨伐杨光远,奋勇率先登城,飞石打中他的头,呼吸中断很久。开运年间,跟随杜重威在阳城抵御契丹,流箭射穿手掌,李万超拔箭又战。

7. 刚正晏敦复文言文阅读答案

晏敦复字景初,丞相殊之曾孙.少学于程颐,颐奇之.第进士,为御史台检法官.绍兴初,大臣荐,召试馆职,不就.特命祠部郎官,迁吏部,以守法忤吕颐浩,出知贵溪县.会有为敦复直其事者,改通判临江军,召为吏部郎官、左司谏、权给事中,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淮西宣抚使刘光世请以淮东私田易淮西田,帝许之.敦复言:“光世帅一道,未闻为朝廷措置毫发,乃先易私亩.比者岳飞属官以私事干朝廷,飞请加罪,中外称美,谓有古贤将风.光世自处必不在飞下,乞以臣言示光世,且令经理淮南,收抚百姓,以为定都建康计,中兴有期,何患私计之未便.”权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 渡江后,庶事草创,凡四选格法多所裁定.敦复素刚严,居吏部,请谒不行,铨综平允,除给事中.冬至节,旨下礼部,取度牒四百充赐予.敦复奏:“兵兴费广,凡可助用度者尤当惜,矧两宫在远,陛下当此令节,欲奉一觞为万岁寿不可得,有司乃欲举平时例行庆赐乎?”遂寝.有卒失宣帖,得中旨给据,太医吴球得旨免试,敦复奏:“一卒之微,乃至上渎圣聪,医官免试,皆坏成法.自崇宁、大观以来,奸人欺罔,临事取旨,谓之‘暗嬴指挥’,纪纲败坏,驯致危乱,正蹈前弊,不可长也.”汪伯彦子召嗣除江西监司,敦复论:“伯彦奸庸误国,其子素无才望,难任澄清.”改知袁州.又奏:“召嗣既不可为监司,亦不可为守臣.”居右省两月,论驳凡二十四事,议者惮之.复为吏部侍郎. 彗星见,诏求直言.敦复奏:“昔康澄以‘贤士藏匿,四民迁业,上下相徇,廉耻道消,毁誉乱真,直言不闻’为深可畏.臣尝即其言考已然之事,多本于左右近习及奸邪以巧佞转移人主之意.其恶直丑正,则能使贤士藏匿;其造为事端,则能使四民迁业;其委曲弥缝,则能使上下相徇;其假宠窃权,簧鼓流俗,则能使廉耻道消;其诬人功罪,则能使毁誉乱真;其壅蔽聪明,则能使直言不闻.臣愿防微杜渐,以助应天之实.”又论:“比来百司不肯任责,琐屑皆取决朝省,事有不当,上烦天听者,例多取旨.由是宰执所治烦杂,不减有司,天子听览,每及细务,非所以为政.愿详其大,略其细.” 八年,金遣使来要以难行之礼,诏侍从,台谏条奏所宜.敦复言:“金两遣使,直许讲和,非畏我而然,安知其非诱我也.且谓之屈己,则一事既屈,必以他事来屈我.今所遣使以诏谕为名,傥欲陛下易服拜受,又欲分廷抗礼,还可从乎?苟从其一二,则此后可以号令我,小有违异,即成衅端,社稷存亡,皆在其掌握矣.”时秦桧方力赞屈己之说,外议群起,计虽定而未敢行.勾龙如渊说桧,宜择人为台官,使击去异论,则事遂矣.于是如渊、施廷臣、莫将皆据要地,人皆骇愕.敦复同尚书张焘上疏言:“前日如渊以附会和议得中丞,今施廷臣又以此跻横榻,众论沸腾,方且切齿,莫将又以此擢右史.夫如渊、廷臣庸人,但知观望,将则奸人也,陛下奈何与此辈断国论乎?乞加斥逐,杜群枉门,力为自治自强之策.”既又与焘等同班入对,争之.桧使所亲谕敦复曰:“公能曲从,两地旦夕可至.”敦复曰:“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桧卒不能屈. 胡铨谪昭州,临安遣人械送贬所.敦复往见守臣张澄曰:“铨论宰相,天下共知,祖宗时以言事被谪,为开封者必不如是.”澄愧谢,为追还.始桧拜相,制下,朝士相贺,敦复独有忧色曰:“奸人相矣.”张致远、魏矼闻之,皆以其言为过.至是窜铨,敦复谓人曰:“顷言秦之奸,诸君不以为然,今方专国便敢尔,他日何所不至耶?” 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故事,侍从过宰相阁,既退,宰相必送数步.敦复见桧未尝送,每曰:“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寻请外,以宝文阁直学士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道宫.闲居数年卒,年七十一. 敦复静默如不能言,立朝论事无所避.帝尝谓之曰:“卿鲠峭敢言,可谓无忝尔祖矣.” 译文 胡铨被贬到昭州,临安派人让他载上刑具押送到昭州去.敦复去拜见守臣张澄说:“胡铨评议丞相,天下人都知道,祖宗时就因为言论而被贬谪过,治理开卦的人决不能做这样的事.”张澄羞愧地道歉,因此追赶着去掉了胡铨的刑具.当初秦桧刚做丞相的时候,旨意刚下,朝廷众人都来相贺,只有敦复面有忧色说:“奸佞的小人做了丞相了.”张致远、魏矼听到这句话,都认为他言过其实.等到这一次陷害胡铨,敦复对人说:“我以前说秦桧是一个奸佞小人,你们都认为我说的不对.现在他刚手握大权便敢做这样的事,以后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呢?” 敦复是吏部尚书,同时兼任江淮等地的路经制使.按照旧例,他要去宰相阁汇报,退出的时候,宰相一定要送他几步.可是敦复从来没见秦桧出来相送过,于是每每对人说:“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侮辱他.”不久他就请求外调,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去做了衢州的知县,监督亳州明道宫.他在家闲居了几年后辞世,享年七十一岁. 敦复为人沉默寡言好象不能开口说话一样,但是在朝廷上议事却从不忌讳什么.帝曾经这样评论他:“你为人耿直敢言,可是说没有辱没你的先祖啊.。

8.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阅读答案

李安民,南朝宋兰陵承人,父亲李钦之,是殿中将军,补薛令。大战数百场,战功卓著。官至常侍、太守如故,死后封侯。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祖父名嶷,曾任卫军参军。父名钦之,曾任殿中将军,补为薛县县令。安民随着父亲到县裹,元嘉二十七年陷在北虏中,他带着部下自救,回到南方。太初时,让安民领支军。他投降了正义军队,板令他为建威将军,补为鲁爽的左军。到鲁爽反叛时,安民逃回京城,授予他领军行参军,又升为左卫殿中将军。大明年间北虏侵犯徐、兖,任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县县令。任殿中将军,带领军队去讨伐漠川一带互相攻打的贼寇。

9.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

李安民是兰陵承县人。他的祖父李嶷,曾任卫军参军。父亲李钦之,做过殿中将军,补任薛县县令。李安民跟着父亲在薛县生活,元嘉二十七年(450)被敌虏抓到北方,后来他率领部下奋勇南归。

太初(刘邵)行逆,让李安民领支军。李便投降了义军,被任命为建威将军,补鲁爽左军。后来鲁爽谋反,李安民偷跑回京师,被授予领军行参军,迁任左卫殿中将军。大明年间(457~464),虏侵犯徐州、兖州一带,朝廷任命李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县令。升任殿中将军,率军前往汉川征讨那里正在互相残杀的贼人。



~

贡师泰文言文答案
答: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6. 燕昭王求贤1文言文阅读答案 1.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①.”君遣之②.——两个“之”各指代什么? ①之:代千里马...

武行德并州文言文答案
答:正光五年秋,以往在扬州建淮桥之勋,封当利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寻增邑一百户,改封新丰,进爵为子。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A句译为:常遇向张永德道贺并道歉说.谢:道歉、谢罪.(2)此句译为:张永德将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接到宋州.当时盗贼横行,张永德于是和妻子、母亲换上破旧的衣服,毁坏妆容仪表,...

宋史折御卿文言文阅读
答:5. 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文言文阅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

鹿善继文言文答案
答:1. 鹿善继文言文阅读的答案 明史·鹿善继传【原文】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 祖久征,万历中进士,授息县知县。时诏天下度田,各署上中下壤,息独以下田报,曰:“度田以纾民,乃病民乎!“调襄垣,擢御史,以言事谪泽州判官,迁荥泽知县,未任而卒。 父正,苦节自砺。县令某欲见之,方粪田,投锸而往。 急人...

李继隆文言文答案
答:3.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 小题1:B小题2:D小题3:D 小题1:B(几:几乎,差点)9.小题2:D小题3:D(“在官场赢得了较好的声誉”错)文言文译文: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 办事果断坚决有才干。凭进士的身份踏入仕途,先是被任许田县的县尉。 当时朝廷正对灵、夏用兵,转运使索...

李先字容仁文言文答案
答:3. 穆姜慈仁 南北朝‖范晔 文言文及翻译 穆姜温仁。化继为亲。四子改过。母氏艰辛。 【原文】 汉程文矩妻李穆姜。早寡。有二男。而前妻四子。以母非所生。谤毁日积。穆姜衣食抚字。皆倍所生。前妻长子兴疾笃。母亲调膳。忧劳憔悴。兴瘳。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性。我兄弟禽兽其心。过恶深矣。遂...

文言文李处耘,潞州上党人
答:显德中,从阮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继勋初不为礼,因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令升堂拜母,稍委郡务,俾掌河津。处耘白继勋曰:「此津往来者惧有奸焉,不可不察也。」居数月,果得契丹谍者,索之,有与西川、江南蜡书,即遣处耘部送阙下。太祖时领殿前亲军,继勋...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高中
答: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D.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答案】 B(A彼此相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C安排/对犯错者的处理;D面容、脸色/红黄等色彩) 2.下列各句...

文言文《明史.戚继光传》的译文
答:文言文《明史.戚继光传》译文: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

文言文《北宋名相吕端》翻译
答:接着真宗对阴谋另立太子的那几个奸侫,一一做了处置;贬李继勋为使臣,到浔州;贬王昌龄为忠司马;贬王继恩为右监门卫将军。在均州安置;一下子把这些人都从朝中除了名,流放到浔州,连带家眷同出京城。两年后王继恩就死在了贬所。真宗的地位更加稳固了。真宗继位后,每次接见朝中大臣,都对吕端很恭敬,肃然拱揖,不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