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的长短真的和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作者&投稿:丘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工龄的长短,真的与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影响?

答案:工龄,对计发退休费、养老金关系重大!

一、工龄与退休费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退休发给退休费,退休费是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额为基数,依照工龄计算百分比计发退休费的;工龄在计发退休费时,与工资额同为两个决定退休费高低的重要因素:

工龄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O%; 不足10年的50%计发。

二、工龄与养老金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退休领取养老金,工龄就是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工龄)与当地社平工资、缴费额等同为决定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缴费年限(工龄)也是计发养老金的一个重要因素,缴费年限(工龄)的长短,与计发养老金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缴费年限(工龄)越长,养老金就会高一些。

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后的工龄=缴费年限。

(一)缴费年限(工龄)

养老金的高低,主要决定因素为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工龄)、缴费额度等;缴费年限(工龄),为计发养老金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二)视同缴费年限(工龄)

在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年限在计发养老金时,同实际缴费年限一样起作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视同缴费年限(工龄)对计发养老金也是起很大作用的!

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实际上可以增加视同缴费年限,从而增加养老金。

三、为你提供养老金计发计算公式,就可以理解了。

祝老有所养,安渡晚年!

仅供参考;

所以说题主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我们都知道社保的缴纳最初是从1992年开始的。也就是说你的社保,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是从1992年开始。在这之前你的工作时间只能算工龄,而且这个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这其实是为了满足社保缴费的最低要求15年。

为此我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你是1978年参加工作,于2013年退休。那么你的工龄就是35年,而你实际的缴费工龄只有21年,也就是说你的个人社保账户上的费用只缴纳了21年。92年之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视为你的工龄,但是你的社保账户上却没有收到一分钱!

因此在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就只能根据你21年缴费的个人社保帐户金额来计算。

而另一个同事,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将于2023年退休,他的工龄一样是35年,但是他的缴纳社保的时间却有31年,那么他的个人账户余额就会比你的多。

假如你们都是60岁退休,都会以139个月来计发退休养老金的发放。很显然社保缴纳的时间较长之人,肯定就会比你的退休金要多。

具体规定如下:工龄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O%; 不足10年的50%计发。

这主要针对的是在2014年之后退休的“养老金并轨制”。在这之后退休就不再是发放退休金了,而是直接转由社保部门发放养老金。

而养老金的发放是以个人账户上的缴纳金额来进行计算!个人社保账户缴纳的费用越多,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由于在二零一四年前退休,他们所领取的退休工资往往就比那些2015年16年退休的人要高!这就是由于前者领取的是退休工资,而后者领取的是退休养老金。

所以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一个过渡的办法,直到2024年完成整个过渡期,以此的缩短与前者之间的差距。

不过每年的退休养老金都在不断的增长,相信我们每个人的退休金都只会是越来越高。对退休之人,晚年生活里身体 健康 才是最重要的。

关系非常大啊。

其实我们的社保制度是在1997年进行了改革的。在1997年之前,很多人并没有交纳社保,但是这些人现在开始陆续退休,领取养老金了,既然以前没交过如何计算呢,这个时候就开始考量工龄了。

前面的工龄期间虽然没有交纳社保,在计算的时候是要计算的,也就是视同交费。

按照现在的社保政策,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资+个人指数化公司)/2*1%*交费年期(工龄)

所以说, 工龄 决定了你每年领取的一个百分数,工龄越长,领取的养老金越多,而且在1997年之前参加公司的由于其交费比较少。

个人账户没有多少钱,所以现在正在享受一个叫做“过度性养老金”的政策,补偿社保养老金领取不足。

工龄越长,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越多,未来的养老生活越有保障,就这么简单。

见过很多人个人购买社保,说是交完15年就不再交的,其实从政策的角度讲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就是未来领取的时候肯定是会少很多的。

思考一下,一个工龄(交费)35年的人和一个工龄(交费)15年的人,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差距至少是20%,您说影响大不大?

工龄≠缴费年限 ,和退休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有极少数人的工龄,与退休金高低有关。

工龄其实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有三种,可以分为累计工龄、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不同的工龄关系到员工不同的福利待遇。

1、累计工龄: 也称 社会 工龄,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总的工作时间,是可以中断的。简单的说就是人们这一辈子的工作时间。

2、连续工龄: 既可以包含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工龄,也可以包含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中间不能中断。

3、本企业工龄: 是指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工龄。

工龄长短会影响你的假期吗?会和工资增长挂钩吗?

1998年以前的国企职工、军人等,这部分人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两个部分。

他们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前,有工作单位,但是个人没有缴费,这部分的工龄可以 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这段时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叫做 “过渡性养老金” 。这部分人的退休养老金比一般人多一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因为养老保险制度各地开始的时间各不相同,最早1992年开始有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晚可以到1998年。由于各地实施的时间不一样,导致视同缴费年限转移时产生了混乱,直到16年才正式出台文件规定结合档案和转出地的年限计算。

无论是“新人”、“老人”还是“中人”,工龄都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影响养老金的调整。

老人的养老金虽然没有纳入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但是,从2005年以来的连续15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来看,在“挂钩调整”之中除了以基本养老金为标准外,还有以工作年限为标准提高养老金。如某省规定,工龄满1年,养老金增加2.5元。那么,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就有75元/月的养老金入账。每年都这样的话,那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其实,这一种办法在退休“中人”身上也已经体现出来了。

影响养老金的计算。

在计算“中人”养老金的时候,有两个计算公式用到了工龄。一个是过渡性养老金,一个是基础养老金,二者之中都有乘以工龄的百分比。工龄20年就乘以20%,30年就乘以30%。

什么意思呢?同样一个数,乘以的百分比越大,得到的值当然越高。即工龄越长,养老金就会随着百分比的数值大而高。

影响个人账户存储额,即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

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存储额就会越多。假如都是60岁退休的话,同样是除以139个计发月数,当然是缴费年限越长的养老金越高了。

这个缴费年限有的并不一定是工龄,而对于“新人”来讲,缴费年限却是工龄。这一条对于“新人”是非常合算的。

所以说, 谁的缴费年限即工龄长,谁的养老金就高!可见,工龄和养老金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很多人不明白,工龄的长短还跟退休金有关系吗?明明退休以后大家都是退休职工了,为什么不能拿差不多的养老金待遇呢?

2005年国家进行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重点完善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只要我们社保缴费,都会增加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只有在1997年之前,各地陆续实行统账结合养老方式之前的缴费时间,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发放。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种情况下明显基础养老金的高低跟缴费年限成正比 。基础养老金如果我们始终按照社平缴费基数缴费,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如果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待遇是15%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如果缴费30年基础养老金则是30%的社平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如果是相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必然相同。比如50岁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55岁是170个月。这样影响个人账户高低的因素就是个人账户余额。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 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不过划入以后每年并不是根据工资增长率增长,而是国家统一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息记息。过去的记账利息比较低,有的是按照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计息。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有国家统一公布,2016年是8.31%,近年来一直维持在7%~8%之间。不过工资增长率近年来却一直维持在8%~10%以上的增长速度。所以,个人账户缴纳的钱数会相对于 社会 平均工资不断贬值。因此, 较早年代的个人账户缴费余额,计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低;最近几年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计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 。

实际上以前的养老金差距确实比较小,颇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的思维。比如1997年前后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是缴费15年以上都领取20%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不管是30年还是40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记入比例实际上不是按照8%记入的过去,而是11%。我们个人缴费也少,一般缴费比例只有3%~4%,剩余部分都是企业缴纳的统筹养老金划入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当时的记账利率只有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对于90年代 社会 平均工资10%~20%的增长速度,贬值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蓄就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说实话极大削弱了大家缴费的积极性,大家都指望退休时的20% 社会 平均工资了。不过国家也出台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比如如果退休前有养老金的中断缴费年限,使用的 社会 平均工资会往前推。

2005年国家出台养老金计算办法以后,同时制定了国家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国家将根据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对退休人员进行基本养老金调整。

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方式主要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 定额调整 是所有退休人员都增加相同的钱数,也就是公平调整的部分。 挂钩调整 分为两部分,分别跟缴费年限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 倾斜调整 主要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

如果看具体调整金额的话,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增加的钱数会越多。但是增加的比例,却由于存在定额调整,一般会照顾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员。随着退休年限的推移,大家的养老金水平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所以说, 工龄对养老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是具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复杂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这是当然了,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养老金的高低,以及每年养老金上涨的金额,关系是很大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工龄的长短真的跟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肯定的。养老金是长缴多得,也就是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养老金上涨越多。

工龄就是工作年限,现在一般都理解为缴费年限,分为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除了缴费水平、当地平均工资、退休年龄之外,影响养老金多少的重要条件。

其中,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着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缴费年限越长,自然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储蓄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而符合条件的连续工龄可以被认定为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过渡性养老金的高低。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要考虑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龄,如果参保人员是1982年工作,所在地方是在1992年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参保人员也是在这个时间开始缴费的,那么视同缴费年限就是10年,当然前提是这10年工龄要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金每年都会上调,至今已经连续上涨15年了,在养老金调整中,会有一个步骤就是挂钩调整。

所谓挂钩调整,就是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等条件挂钩,缴费年限越长,上涨金额就越高。

举个例子,山东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挂钩调整时,对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5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5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3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3.5元。

可以看出,缴费年限越长,一般就是越值钱,所以养老金上涨的金额也会越多的。

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是企业单位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高低都是和工龄息息相关的。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可以看出,每5年的工龄一个档次,每个档次的退休费差5%,工龄对于退休费的影响是直接明了的 !

而对于企业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更加复杂一些。基 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

其中 基础养老金 是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也就是说, 如果本人的缴费工资一直都是和上年度平均工资相同,那么每增加一年的工龄,养老金就能提高平均工资的1%的比例 。

而 个人账户养老金 的计算方式是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因为个人每个月缴费的养老保险都是存入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那么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增加一些, 这个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大小主要还是看个人缴费的高低 。

总体上来说,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符合我国养老金“长缴多得”的政策的,所以想要退休以后的养老金更高,那么缴费时间长也是必须的!

【职场小能手show】为你解答:一般来说,退休金与工龄长短成正比,即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所以工龄对于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还是很大,只是这种表述不是很准确。

自从2014年10月,企事业养老金并轨后,对于在此之前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

其中 M 的规定是: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结论:因此可以看出工龄于养老金的直接关系,累计工龄越长(阶段式增长),退休金越多。

自1992年后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或2014年10月以后事业单位参加工作的“新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司为: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结论: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可以看出,“新人”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即个人养老金越高。因此,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工龄是指社保缴费年限,并非参加工作时间;如果你参加工作了,但是没有缴纳 社会 保险,这段时间是不参与养老金计算的。

什么是“中人”?是1992年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企业人员,或者2014年10月企事业养老金并轨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

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与“新人”相同,在此不多做解释。

“中人”的工龄包含两部分: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结论:可以看出中人的养老金也与工龄紧密相关,不仅仅是缴费年限,而且视同缴费的工龄(个人未缴纳社保年限)也可以参与养老金计算,因此,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在“老人有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总体原则中,为更好地保证“中人”待遇的衔接,国家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

率先施行“中人”养老金发放的是四川省,然而当养老金发放之后,中人之间差距巨大,形成鸿沟。

由此可见,晚退休几年,中人之间的养老金差额竟然达到3000-4000元之多,10年过渡期后形成的差距将达三倍之多。由此引起了四川退休群众的强烈不满,四川省也叫停了中人养老金的发放,中人养老金恢复了老人的办法进行养老金发放。

10年过渡期已经将近6年,然而中人们仍然在苦苦等待中领取着临时养老金,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中人已经在漫长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道何时,中人能够等到好消息!

工龄对退休后的养老金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总体来说,工龄越长,养老金越多,对我们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越有利,记住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END-

应该说,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临界点,改革以前退休的基本养老金计发,以实际工龄长短所对应的计发比例,计算核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所得;改革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实行与参保个人缴费情况相紧密挂钩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原则。

很显然,在养老保险制度新的体制机制条件下,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长短与缴费基数的高低,已成为基本养老金计发与给付之最关健的排它性因素。在这里,过去以连续工龄定乾坤,以连续工龄长短决定基本养老金所得的既定格局已不复存在,早已被逆袭与替代。这是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使然,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

退休工资工龄重要吗
答:从退休金的计算方式来看,工龄也确实是影响养老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建立前,工龄是指实际工作年限。而建立后则变成了社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对退休人员来说,工龄始终是影响养老金待遇高低的重要因素。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退休工资与工龄的关系
答: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法定退休年龄依然适用,退休金计算办法已经被《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规定废止。职工退休条件和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不再按工龄计算,按照缴费年限计算。在当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县以上集体企业连续工龄,下乡知青...

退休跟工龄有关系吗?
答:退休时领取养老金,和工龄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养老保险缴费一年就是一年的工龄。但是国家在1992年之前并没有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很多人在1992年之前已经有工作,参加工作了很多年。那么他们1992年之前的年限。被称之为工龄,养老保险上按着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没有交养老保险,...

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工龄有没有关系
答:其实大部分失业者属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中的"中产阶级",同其他非失业人员一样,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所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每个人以后的退休金都与工龄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工作时缴费社保时间越长,养老金就越高。失业者也是如此,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国家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是鼓励我们多缴些...

工龄与退休工资比例是多少
答:不分高级工,中级工,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一律平等,公务员也要不分职位高低一律平等,和工人的退休金一样。工龄计算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的计算。工龄的计算即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

社保的缴费年限长短和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有什么关系吗
答:有关系,社保的交费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越多。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工龄有关系吗
答:法律客观:《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 的个人,达到法定 退休年龄 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

工龄越长,退休金就越高吗发?
答:退休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金。需要注意的是,退休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和数额可能因国家、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异。此外,一些国家可能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退休年龄等。因此,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退休金计算方式和政策,请咨询当地的养老金机构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一直对五险有疑惑,还有就是工龄的计算,工龄和养老金有没有关系,听说养...
答:你指的五险应该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项中,目前只有养老保险和工龄直接挂钩,而养老保险缴纳的多少和工龄的长短直接影响你的退休金的高低。1、对于劳动合同,各省市的管理都略有差异。如果你进入单位是通过招工,那么你的人事档案中就会有相关手续,这是你参加工作的记...

工龄对养老金起到多大的作用?
答:直到2005年,国家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才制定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模式。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直接跟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相挂钩,现在缴费年限每多缴一个月,基础养老金实际上都可以多领一点,比如说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多缴费一个月,可以多领取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