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投稿:阴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进行全国沿海港口建设项目技术评估和参与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的同时,对重大港口建设项目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十一五”以来,沿海港口建设速度较快,在取得各方面的优异成就的同时,部分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下降,港口建设与海洋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局部海域环境风险增大,需要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予以重视。

  问题一:部分港口空间布局同质化,影响岸线环境资源有效利用

  港口扩张占用岸线的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岸线集约性利用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地方政府希望以港口经济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局部地区港口建设过热,在岸线利用上没有统筹考虑,造成了局部区域港口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港区空间布局同质化问题,影响岸线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问题二:临港产业的重化工发展特征,威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港口大宗货物运输的优势导致临港工业成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黄、渤、南海沿岸部分区域石化、钢铁等项目分布密度较高,城市的发展、重工业企业遍地开花的布局方式与近岸海域环保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面临进一步恶化的巨大压力。

  问题三:油品和石化码头数量与仓储量快速增长,环境风险加大

  我国石油化工沿海仓储密集布局、船舶运量大幅增加将使得环境事故风险水平上升,航道、港口码头、仓储罐区和靠近海域的石化企业等对海域存在潜在溢油环境风险,一旦发生陆域溢油大量入海或重大船舶溢油事故,较难控制,将严重危胁到海湾的生态安全。

  问题四:港口建设与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加剧

  港口建设占用大量滩涂、林地等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的滨海湿地生境破坏,是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十二五”时期,我国沿海港口将重点开发建设一批新港区,这些港区大多是在原有自然岸线基础上开发建设,对于沿海湿地,水生物种的保护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问题五:关键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缓慢

  港口行业中油品码头油气无组织排放、煤炭和矿石等干散货码头粉尘污染、船舶压载水外排等产生的环保问题较为突出,但相关环保措施的推进仍十分缓慢。油品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建设停滞不前,煤炭和矿石等干散货码头粉尘污染治理推进缓慢,船舶压载水生物灭活技术储备不足,未建立完善的港口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问题六:港口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港口规划环评审查时序较为滞后,执行规划力度不够。审批后及运行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力度不足。总体上港口的行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港口运行期间环保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够。重审批、轻验收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后评价工作,港口项目建设后,长期和累积性的影响在技术评估和管理要求上尚未有明确的要求。

  鉴于沿海港口发展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港口空间布局

  完善港口群规划研究,对各港口群内主要港口的功能地位、组织模式、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统筹优化港口功能和发展规模,合理配置港口岸线。通过规划环评,统筹新港区与老港区合理分工和功能定位,合理利用和保护港口岸线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关于中小型港口规划的控制要求,实行备案制,并在规划中明确控制要求。进一步考虑公用和企业码头关于岸线资源和货物运输能力的占比关系,合理利用公共资源。

  二、加大治污力度,防止港口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应结合海域水域条件、环境承载力合理制订或适当调整临海工业布局规划,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新建石化项目,切实改变沿海地区重化工比重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海域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通过综合整治努力实现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好转。进一步加强港区陆域污染物处理以及船舶压载水、洗舱水和生活污水接收处理。减少围填海造地,防止因交换条件变差导致水域进一步恶化。

  三、加强沿海溢油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从运量、规模和布局三方面综合分析风险影响因素,联动多部门、多地区建立健全近岸海域重大污染事件风险预警及应急响应制度;建立近岸海域重大污染事件通报和区域潜在环境风险评估、预警及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区域突发海域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四、建立港口行业环境准入机制,切实确保生态岸线

  根据沿海区域海洋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港口建设清洁生产水平,制定港口行业环境准入政策,提出港口行业环境准入条件,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的建设。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划定生态红线,将一定比例、一定数量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划为生态岸线,作为港口建设和各类资源开发的“禁区”。港口建设要尽量避免大规模围填海造地等占用大量滩涂、红树林地等自然生态岸线。

  五、研究解决突出环保技术问题,树立生态示范港口工程样板

  开展治理油码头非甲烷总体无组织排放的相关研究,开展大宗干散货码头的煤炭、矿石采取封闭形式堆存措施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案研究,加快船舶压载水生物灭活技术研究,促进港口油品储运类项目风险防范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和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更新修订工作。积极探索生态型港口建设模式,制订生态港口指标体系,树立环保技术先进、生态和谐的“生态示范港口工程”典型,并推广经验。

  六、建立新型港口环保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

  进一步健全港口环境管理工作机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提高规划环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强化新建港区环境监管,及时清理和整顿违法违规项目。注重环评审批后的监管,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以竣工环保验收为抓手,倒逼港口项目环评措施的落实,搭建环评与环保验收互动的桥梁。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为进一步加强港口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中国主要港口及其概况
答: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在腹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1999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跨入世界亿吨大港的港口。之后,港口发展一年一大步,到2006年吞吐量达到3亿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665万标准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3位,居世界十大港第五...

舟山群岛新区的概念?
答:加快舟山群岛开发开放,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岛,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探索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对于促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创新海岛开发模式具有特殊意义。 编辑本段诞生过程 中国“蓝色经济”发力,先行先试,选择的是浙江,完成国家交付的海洋经济破题重任,舟山扮演的角色是先导区。 从舟山群岛新区出炉的三部曲中,透着中央高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二、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但长期的快速发展,积累和遗留的各种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发展是粗放的,缺少内涵、质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的经...

中国港口政策的发展
答:一、发挥传统港口优势与现代物流相结合,逐步实现我国港口物流经济活动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港口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从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年吞吐量来看(见下表),发展势头强劲,但绝大多数港口基本上停留在传统港口生产作业水平上,尽管均不同程度地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及管理技术,仍然处于较为粗放的经营管理中。

中国五大港口群及主要经济腹地
答:1.环渤海地区港囗群主要由辽宁、津冀 和山东沿海港囗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 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辽宁沿 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 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 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 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特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

港口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同时,港口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载体。通过港口,我们可以便捷地进出口货物,实现与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港口的发展可以促进贸易增长,增加外汇收入,提高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然而,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港口资源有限,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同时,港口也需要不断...

港口的变迁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答:(1)①商品数量大、种类多;②税额巨大;③商品运费高;④商人获利颇丰。⑤商人云集(注意:答对三点即可得分) (6分)(2)明朝时期海盗猖獗,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2分)漳州月港的兴起。(2分)(3)①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②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答其中一点即给2...

当代海洋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答:我主要想表述国际海上运输的定义和特点及存在海洋污染,港口拥挤,集装箱使用紧张的问题,引用海上环境保护,合理的规划港口,集装箱的合理使用等对策来解决海上运输业存在的问题,使国际海上运输业长久发展。 海洋运输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的优点在于运载量大、费用低廉、速度快、风险小、...

连云港港口的区位优势和弊端
答:行业视角 1.发展前景2.竞争对手及竞争状况3.对公司的机遇与威胁4.行业跟踪的重点 1.发展前景:受国民经济和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影响,今年1-5月份全国港口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99亿吨,同比增长15.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5.66万吨,同比增长15.3%;内河港口完成...

中国原油码头有哪些,急!!
答: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日照港已由开港之初的单一煤炭输出码头,逐步发展成为以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沿海主枢纽港和大宗散货物流中心。拥有石臼、岚山两大港区、50个生产性泊位,港口泊位等级达到30万吨,核定通过能力超过1.5亿吨,合计原油接卸能力为4650万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