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是怎么死的? 文成公主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闵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文献记载,唐大足元年九月,永泰郡主(时李显为庐陵王)因参与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中”,为武则天所杀害。一千多年来史学家无有异议。1982年在永泰公主墓中出土了《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墓石后,遂引起对永泰公主死因的争论。有三种意见:

  其一,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论证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杀害的。《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纪》中说:大足元年“九月壬申(初四),杀邵王重润(懿德太子)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武则天侄武承嗣之子)。”中宗八女传说:永泰公主“大足中,仵张易之,为武后所杀。”三宗诸子中宗子重润传:“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外戚武承嗣传说:武延基“长安初与妻永泰郡主及邵王私语张易之兄弟事,后忿事,语闻,后怒,令自杀。”张行成传:“后既春秋高,易之兄弟专政,邵王重润与永泰郡主窃议,皆得罪缢死。”《旧唐书》张行成传:“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议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鞠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资治通鉴·则天顺圣皇后》中说:“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以上这些记录互相之间虽颇多违异,但可以断定永泰公主是被武则天杀害的。只是在死的方法(令自杀或缢杀或杖杀)上有异议,但不管采用伺种方法,永泰公主死于武则天之手则无容置疑。

  永泰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她只活了十七年。至盛的哀荣与早逝的生命,都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这个少女不幸的人生。
  永泰公主,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她只是永泰郡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名叫李仙蕙。十五岁的时候,永泰郡主嫁给了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的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妇。
  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虽然与李氏家族有过节,但是武延基与永泰郡主却情好甚笃。因为小妻子的关系,他与李显的世子邵王李重润也很友爱,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饮酒谈心。其时,正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朝政的时候。二张在朝中胡作非为,对李、武二家也毫不客气。李武二氏皇族,为了平安活命,甚至为二张牵马执鞭。
  李重润与武延基对二张的嚣张十分不满,聊天时,便常有忿忿不平的话语。本来,在自己的家里发几句怨怼之词,实属平常的事,可是,不知怎么搞的,这么私人的谈话,居然也被二张的耳目打听到了。其实,背地里抱怨二张的武李皇族应该极多,但是李重润和武延基作为最小的两家成员,不幸成了二张认为最合适下手的对象。
  张氏兄弟将李重润与武延基的议论加油添醋,报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一听,两个内孙外孙,居然对自己视同心肝宝贝的张氏兄弟如此诽谤,立即勃然大怒。李重润和武延基、永泰郡主都被召入宫中,武则天不容分说,就下令将他们毙于杖下。
  三个少年,就此含恨逝世。此时永泰郡主刚十七岁,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大约都在二十四五左右。这年是公元701年。
  但是《新唐书》又说,他们是被武则天缢杀的。
  《旧唐书》说得更为惨烈。武则天将三个孩子交给他们的父亲李显处置。李显胆战心惊,想到两个哥哥被亲生母亲灭门的惨景,咬着牙齿,将儿子、女儿、女婿一起勒死,向母亲交差,以保全其余家人的性命。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三个少年少女,都是由于二张的原因,而丧命在自己的祖母手上的。
  仅仅四年之后,二张便被含恨已久的“五王”大臣与武李二家合力诛灭了。中宗李显复位登基。
  四年前爱子爱女夭逝的一幕,对懦弱敏感的李显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这年的四月,李显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封李蕙仙为“永泰公主”,并且空前绝后地特许他们的坟墓尊称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
  永泰公主墓,从此成了“永泰公主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永泰公主陵被发掘。
  出土的墓志铭上却有着“珠胎毁月”的字样。这样看来,永泰公主并不是被乱杖打死或缢杀的,而是死于难产。她的骨骼,也确实纤细柔弱,尚未发育成熟,生育对她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是有困难并不等于生不出来,更何况早产的胎儿很小?再一研究,她难产而死的日子,离她的兄长和丈夫被杀的日子,前后仅相差一天。
  这样看来,十七岁的少女李仙蕙,是在惊悉丈夫的死讯后,惊吓早产,以致难以产育而死在血泊中的。
  这是更凄惨的一幕:忽然失去了丈夫的永泰郡主,胎气受惊而早产,却因为无人敢于陪伴帮助,一个人在血泊中孤零零地呻吟惨叫之后,带着她的孩子一起追随着丈夫而去。难怪中宗李显对这一幕如此伤感自责,至死都念念不忘。
  无论是郡主,还是公主,无论是墓,还是陵,十七岁的李仙蕙都不会知道,假如死后有灵,她也只愿和丈夫孩子厮守在一起。扫开随着历史的灰尘,摒尽远去的鼓噪声,千年之后,我们似乎仍能看到,李显作为父亲暗淡哀伤的心情。

永泰公主死因

在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东南约1.5里处,有一座特别引人注目的陪葬墓,埋葬着一位薄命公主,就是中宗李显的女儿、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李仙惠。然而,年仅十七岁就夭折的永泰公主,究竟死于何因呢?

据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永泰公主与其夫武延基(武则天之侄孙)及其兄懿德太子李重润等,由于不满得幸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胡作非为,私下议论,触怒了武则天,所以招致杀身之祸,于大足元年(701)九月壬申被逼令自杀。

可是,有人考释1960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后,竟发现永泰公主的死因与史书所说全然不同。从墓志铭中“自蛟丧雄愕,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来看,是隐喻武延基被杀,永泰公主为他守寡而孤独地生活着,并未同罹其害。墓志铭还有一段有趣的文字,说:“(永泰公主)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萧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永泰公主不是武则天直接害死的,而是由于怀孕患病致死。因此,旧史书的记载应予否定。

还有人基本上接受对墓志铭所作的考释,但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则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其理由是:一,史书记载武则天杀李重润、永泰公主及武延基于“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这个时间仅仅比墓志铭所记永泰公主死曰“九月初四”早一天,故不能说永泰公主之死与李重润、武延基的事毫无联系。二,尽管唐代律法中有孕妇犯罪可缓刑的规定,但不等于惯用刑杀的武则天对永泰公主免于处死,至多也只是缓刑而已。这恐怕才是墓志铭中“槐火未移”的真正所指。三,永泰公主未遭杀害,却又突然死去,可能是由于其夫被杀,精神受到打击而小产病亡,或者是服毒坠胎而死,也有可能是武则天采取其他手段使她流产而丧生。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尚难判定。

http://heritage.news.tom.com/Archive/2000/10/30-78215.html

唐朝的永泰公主是怎么死的?~

永泰公主墓志铭有“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有人判断,“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说明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丧命于利刃后,永泰公主仍孤单生活。“槐火未移,柏舟空泛”,说明焚烧大槐树之火,即杀武延基之事,虽然未波及公主,但她不久亦死去。永泰公主墓壁画墓志铭另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句。“珠胎”为怀孕,“珠胎毁月”当是志文作者隐喻公主被武则天所毁。因身怀有孕,不立斩或杖杀,而缓期逼令服药自杀。这就是“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所谓永泰公主之“守寡生活”。还有人基本上接受对墓志铭所作的考释,但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造成永泰公主等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武则天的加害,而永泰公主怀孕患病则是次要原因。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说法种种,至今尚难判定。

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
文成公主,(藏文:མུན་ཆང་ཀུང་ཅོ,藏语拼音:munchangkungco,威利:munchangkungco,?-680年11月1日),唐朝皇室远支,汉族。
汉名无记载,在吐蕃被尊称甲木萨(藏文:རྒྱ་མོ་བཟའ་,威利:rGyaMobZa'。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唐朝和亲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于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拉萨至今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

扩展资料: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前往吐蕃。
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文成公主的陪嫁有“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
还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著作、医书等。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是藏族人民崇拜的圣物。
而大昭寺前的公主柳,传说为其亲手所栽。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
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
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
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
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逝世。
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达30年,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
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希里婉瓦丽公主是谁
答:希里婉瓦丽公主是泰国的一位公主。希里万纳哇里公主,1987年1月8日泰国公主,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王储和蒙西拉米·玛希敦·纳阿育他耶王储妃次女。1995年,八岁的时候。母亲与王储分手,带着四个同母的哥哥去了英国,她留在王储身边。2005年6月15日,泰王授予她公主的头衔。

隋唐英雄元泰公主是谁的女儿
答:是李显的女儿。元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公元701年出生。隋唐英雄元泰公主是大唐派去西凉和亲的公主,由李彩桦饰演。

泰国电视剧,附加简介,最好是讲公主和王子的!
答:泰国精致宫廷大戏「出逃的公主」,故事由「娜拉公主」与「阿诺泰」的浪漫奇缘开始,代表幸福吉祥的「娜拉公主」与象征太阳力量的「阿诺泰」阴错阳差相遇,爱恋情愫如何发展?有王位继承压力的「娜拉公主」如何平息宫廷恶斗?第1集 象征幸福吉祥的「娜拉公主」诞生,耶梭吞国国王却也意外身亡,三名王位继承人依序是「西提王子...

68岁泰王区别对待!亲自为镇国公主庆生,她的四个哥哥是因何被流放的?
答:贺卡可以说是相当用心和认真,不但用上了代表美丽和幸运的吉祥物——孔雀和花朵,还贴上了王后和小公主的亲密合照,证明王后和思蕊梵公主的关系密切。思蕊梵公主是泰王和第二任妻子生下的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但是亲生母亲余瓦达因为被曝出在入住王室前与空军上校的绯闻,使得...

朱拉蓬公主,为何被称为“泰国版的林黛玉”?
答:之后朱拉蓬公主因为早年患的血友病一直瘫痪在轮椅上,从此便看破红尘,从前的那些事也不再能困扰朱拉蓬公主,所以说朱拉蓬公主是“泰国版的林黛玉”。朱拉蓬公主与林黛玉相似的点是从小体弱多病、得到众多人的宠爱、有才华以及能追随自己的心做自己想做的事等。但其实朱拉蓬公主比林黛玉幸运得多...

护国公主什么地位
答:护国公主没有特别的地位就是公主的意思,只是说这个公主各个方面都好,好品性有能力,有福泽庇佑国家的意思。事实上没有护国公主这个尊号,是网友对泰国公主思蕊梵娜瓦瑞的戏称。当初思蕊梵孤身一人回国,就因为高僧说了一句她是“护国神兽”。泰国王室不断发生宫廷政变,思蕊梵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护国公主,...

泰国恐怖片《死神的十字路口》
答:公主早已发现空姐和自己丈夫有染,所以故意在多方面刁难空姐。并不吃空姐给她装备的午餐,以至于吃了空姐的午餐(带虾的面条)过敏死去。公主国方让航空公司在几小时内把公主的遗体送回(没有随从是因为公主来的时候就没有随从人员)。然而在飞机上,空姐发现公主木乃伊时多次向机长打电话反映并求助。但机...

若是诗琳通公主成为了泰国国王,相比泰王哇集拉隆功如何?
答:普密蓬国王生有三女一男,王位历来传男不传女,按理说,立诗琳通公主为王储似乎多此一举,但无奈这个玛哈.哇集拉隆功行为怪异,十分好色,单是老婆就换了好几个,而且还常到处沾花黏草,泰国民众对这个王子的印象一般,相比之下,支持诗琳通公主当国王的呼声更高。2016年普密蓬国王去世,多方因素影响下...

思蕊梵公主为什么是护国神兽
答:因为有高僧告诉泰王,思蕊梵公主的八字极旺泰国王室,泰王马上就将公主从英国接回泰国,所以思蕊梵公主也被称为是泰国的“护国神兽”。一、简介 思蕊梵娜瓦瑞,泰国运动健将和著名时装设计师,父亲是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2019年10月17日,泰国公主思蕊梵娜瓦瑞抵达中国武汉,她将率领泰国代表团参加第七...

帕公主在泰国的真实地位
答:帕公主能力突出,年初时期被册封为上将,为我们传递了超强的信号。泰国后宫女人都有军衔,但是帕公主是唯一的女上将,甚至地位比苏提达都高。帕差拉吉帝雅帕(泰文发音:pat-cha-ra-ki-ti-ya-pa),泰国公主,生于1978年12月7日。她是现任泰国国王拉玛十世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儿,是已故泰国国王拉玛...